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傅春寰教授的力作《日本综合商社》于1996年7月由天津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国际经济学术界的一件好事,是作者对学术界的一个贡献。国内学术界有不少文章涉及日本综合商社及其经营管理,但真正深入全面地涉足综合商社内部世界,就综合商社的诸层面作精确的描述和解剖,形成一部洋洋35万言的书卷,则在新中国还是第一次。  相似文献   

2.
新书推荐     
白益民 《经理人》2006,(10):130-130
韩国三星、美国GE的经营理念和行为方式都有综合商社的影响子!当中国人膜拜“丰田汽车”经营方式时,是否知道其真正的奥秘却集中于丰田集团的综合商社。没有日本人愿意提醒中国人去注意到他们的综合商社,因为它是日本大企业乃至日本社会的重要核心。不幸的是,韩国人早已发现了这个秘密,并加以认真学习和仿效。韩国人在经济高速成长期效仿日本三井物产,建立了诸如“三星物产”为代表的一批综合商社,以此为核心组建的韩国财团企业成为日本人头疼的竞争对手。拥有三星物产的韩国三星财团,以其三星电子公司努力超越日本三井财团的东芝电气公司…  相似文献   

3.
从日本综合商社的战后发展史来看,50年代后半期,被称为准备发展期,进入60年代以后,则进入了高速发展期。就是在日本经济结构发生变化的背景下,御园生教授在1961年发表了轰动一时的论文《综合商社是斜阳吗》,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继“商社斜阳论”之后,又在社会上出现过“商社无用论”、“商社进入冬眠时代”的议论。  相似文献   

4.
区域工业产业竞争力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竞争力是一国或一个区域特定产业在国际市场或区域市场上销售其产品而反映出的生产力,这种能力是竞争主体多方面因素和实力的综合表现.研究产业竞争力是寻找推动产业发展的政策着力点的有效途径,是建立产业竞争战略优势的逻辑起点.本文运用多元统计方法对区域工业产业竞争力进行测定和评价,揭示其变动趋势,从而找到工业产业的比较优势及其竞争力提升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郑琳 《决策探索》2006,(11):64-65
综合商社是以贸易为主体,以产业为后盾,以金融为纽带,具有贸易、金融、情报、组织协调等多种功能的国际化、集团化、实业化、多元化的跨国企业集团.它起源于日本,是日本战后实行出口导向发展战略的开路先锋.本文通过对日本综合商社发展的基本经验和教训的总结提出了对我国综合商社的发展战略及对策.  相似文献   

6.
正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中小企业受到的影响最深。而相似的情形的日本和韩国都很顺利地克服了难题,渡过了难关,走出了自己独有的一条道路。在他们成功的背后,一直有个无形的手——综合商社在推动。国内综合商社研究简述国内关于综合商社的研究,分为两个时间段:1.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前和危机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是我国研究综合商社的高峰期,有日韩综合商社的成功案例在前,使得国内学  相似文献   

7.
<正> 企业经营国际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战后日本经过4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国际化经营路子,成为世界经济列强。 1、立足全球 优化要素配置 日本企业家认为,任何国家和地区,仅存在地理上的间隔和适宜开展何种业务的区别。在日本的现代企业,从它诞生之日起,就善于把企业的设计、生产、销售等每一个环节都放在国际大市场上考虑,在最便宜的地方生产,在价格最高的地方销售,以增强产品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有效国际物流是企业实现国际市场营销战略的关键,加强国际物流管理,可以降低物流成本和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运输、储存、存货是国际物流的三大重要活动,对这些活动进行管理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从国际市场营销的视角,对国际运输、国际仓储和国际存货等主要的国际物流管理内容进行探讨,以期为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进行有效的国际物流管理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日本企业在中国的市场上出现了衰败的趋势,一些日本产品由于质量问题、服务问题受到冷遇,正在退出中国市场,而日本企业在国际上的信誉指数、竞争力排名也在逐步下降,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昔日在华投资的一个大国沦落至此?这些现象暴露了日本经营管理的缺陷,本文针对这些现象,从日本企业在中国的投资战略、本土化进程、社会责任及文化差异等方面分析了日本企业失意中国市场的原因,并指出了日本企业在华投资的竞争力缺失。  相似文献   

10.
出口竞争力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开放经济的竞争力,是经济总体素质的综合反映。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WTO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将更加快速地融人世界一体化的大市场,同时也将面临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要想在国际经济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一条重要的途径就是提高出口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对美纺织品出口迎来了一个保护贸易政策的高峰,许多纺织品进口国亦是纷纷效仿,使得我国的纺织品出口在国际市场上一度陷入了一个充满敌意的贸易环境中.而要想扭转纺织品出口的被动局面,必须改变以往以量取胜的理念,提高产品质量和自主品牌价值,改革现有的产业结构和营销体系,提高我国出口纺织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周宣 《管理科学文摘》2011,(11):150-150
建筑市场瞬息万变,工程项目风险是无法杜绝的,也是与机遇并存的。风险管理水平作为衡量项目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既是决定工程项目能否成功的关键,又是提高成本控制水平、工期控制精度和质量控制水平的主要措施,也是决定项目管理未来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更是与国际接轨的一条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3.
核糖核酸(以下简称核酸)是我厂利用甘蔗糖蜜作为主要碳源,从发酵培养的酵菌体中提取的新产品。核酸是医药工业和食品工业调味剂的重要原料,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县有广泛的用途,经济价值很高。由于种种因素,我国的核酸工业发展速度缓慢,对核酸的深加工尚未全面开发,国内市场对核酸的需求甚微。因此,核酸的根本出路就是以质优价廉的产品去占领国际市场。但是,在国际市场上核酸产品质量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根据日本雅玛山公司提供的资料,核酸产品的主要技术指标为:RNA(纯度)、浊度。PH、PV等。从日本雅马山公司对我厂提供的核酸…  相似文献   

14.
略论品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品牌已经进入国际竞争时代,面对WTO的冲击和挑战,中国品牌必须尽快提高自己的国际竞争力.品牌的国际竞争力包括市场领导能力、稳定性、超越地理文化边界的能力等多种内涵和价格、质量、服务、信誉等多种决定因素.品牌竞争的提高路径应依据产品的生命周期,分别从价格、技术创新、营销策划等不同线路进行选择.中国品牌竞争力的战略思路要将重点放在技术创新和市场营销策划上.  相似文献   

15.
朱缜 《管理科学文摘》2009,(35):144-144
薪酬水平是企业薪酬体系中最重要组成部分,过高的薪酬水平影响其在产品市场的竞争力,而过低的薪酬水平降低其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力。本文试图从外部环境、企业差异、职位和员工个体差异四个方面来解读对企业薪酬水平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王煜 《决策探索》2015,(1):45-46
当今世界,不论是科技竞争还是管理竞争,归根结底都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第一资源,是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经济和社会发展最宝贵的资源,是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体系。2013年3月7日,国务院正式批准《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2013—2025年)》。根据该发展规划,到2025年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将成为具有竞争力的国际航空货运大枢纽,形成创新驱动、高端引领、国际合作的产业发展格局以及国际化营商环境。从一定意义上讲,这一格局的建设、形成以及运作过程,既是  相似文献   

17.
陈挺 《经营管理者》2013,(4X):347-347
企业的兴衰看似与其核心竞争力、战略、市场等因素有关,其实本质上是由其企业文化所决定的。本文从电力企业的视觉出发,从安全、制度、创新三个层面阐述文化牵引力对一个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融合程度不断提高,贸易规模不断扩大,给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国际结算业务也日益成为各家银行争夺的重要阵地,如何提高国际结算业务市场竞争力从而增加中间业务收入是各家银行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商业银行提高内部管理水平、提高客户服务质量和实施差别化客户营销策略三个方面论述了商业银行如何提高自身国际结算业务市场竞争力,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产业国际竞争力是当前战略管理和国际贸易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问题.全球价值链背景下,国家和企业都是全球竞争市场上的行动者,它们已成为提升一国产业国际竞争力时需要同时关注的力量.国家和企业究竟应该如何发挥作用?治理是关键.与单一公司的治理相比,全球价值链背景下的治理显得更加复杂,总体上可以分为三类治理问题:企业内治理、产业治理和市场治理.本文从产业治理与市场治理的交互出发,构建全球价值链背景下发展中国家产业的二维治理模型,并由此区别出五种典型的主导治理模式,分别是自由市场、公共治理、产业治理、共同治理和网络治理.不同的主导治理模式体现了国家和企业在其中扮演的不同角色,进而形成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20.
工商领域应对加入WTO,关键是激发企业活力,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从企业讲,要靠自身努力,靠深化改革、调整结构、技术进步、强化管理,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和竞争能力。从政府讲,要善于运用WTO规则合法保护本国企业和产品健康发展。要以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为核心,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营造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