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荫 《社会福利》2011,(5):24-26
为落实济南市民政局“贴心民政”贴心民政服务品牌,打造孤儿童温馨的家园、2009年8月,济南市儿童福利院召开品牌论证会。推出“亲亲妈妈”服务品牌、着力倡导“细心照料孩子的衣食住行,担心关注孩子的点滴变化,爱心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诚心呵护孩子的幼小心灵,精心营造孩子的温馨家园”。济南市儿童福利院精心打造的“亲亲妈妈”服务品牌,已连续两年被济南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民政局授予“十佳服务品牌”称号。  相似文献   

2.
当前,托育专业的发展在师资力量、教学软硬件设施和就业对口方面还处于初期阶段,需要行之有效的途径来引导和推动相关领域的改革和建设。虽然各高职高专院校在婴幼儿托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上仍处于调整期,但在一系列政策法规的指导下,相关专业建设正逐步展开。校企合作、双元育人模式被认为能有效解决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实施课程模块化体系构建,瞄准市场和用人单位的需求,以社会及行业岗位能力的吻合度和适应度统筹课程资源建设,能有效优化课程体系建设,从而帮助院校更好地确立人才培养方案,加快托育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21世纪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的理念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越 《唐都学刊》2002,18(1):115-118
21世纪的心理学公共课改革必须从重视心理学的育心、育能与育智功能入手 ,树立以培养师范大学生健康和谐、积极进取的人格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在实践上 ,一是要建构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独特的课程体系 ,凸显提升人性、完善心理品质的内容 ;二是在教学方法上将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有机结合 ,突出学科本身的人文性与科学性 ,实用性与可操作性 ;三是对学绩采用多样、独到、有效的考核方法 ,突出对学生人格健康状态的考评 ;四是优化课程反馈调节的评价机制以及重视教师人格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课堂教学不仅是一个复杂的认识过程,也是一个复杂的管理过程.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师生双方要通过课堂组织管理工作,才能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课堂教学组织管理不当,便会干扰、妨碍学生的认识过程.因此课堂教学管理有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2019年国务院在《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了促进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主要任务、保障措施和组织实施.提出家庭为主、托育补充,要求到2020年建成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加快培养婴幼儿照护相关专业人才.该研究分析了托育机构对早期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结合高职院校早期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与问题,进一步探讨完善早期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在探索如何实现我国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时,创新理论是前提基础,创新思维是进阶突破点,实践是发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手段,将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相结合,推动创新教育改革发展。为推行五育并举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高校在借鉴发达国家成功教学案例的基础上,在思想道德、理论基础、学术、科研、专业技术、实践能力等方面协同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深化教育改革、深化产教融合的背景下,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下的学生管理教育工作呈现新特点,学生管理主体的多元化要求管理队伍必须目标一致,相互取长补短,形成管理合力。但是,目前校企合作中还存在学生管理分工不够科学、学生管理队伍不够融合、学生管理工作效果不佳等问题。因此,校企合作双方应该从学生管理队伍的现状、存在问题出发,完善分工合作制度,形成提升帮扶机制,构建“三位一体”的融通格局,建设高素质的学生管理队伍,实现共建同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高校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育人模式在素质教育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高校育人要坚持党的领导,紧扣时代脉搏,抓住时代机遇,推进"五育"并举育人模式的创新改革.该文阐明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概况,剖析高校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育人模式现状及问题,明确高校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改革定位,即目标、内容、方法、过程.进而提出高校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改革举措,需从师资队伍建设、课程方案设计、多元教学方法及严密教学环节四个方面进行改革.进而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提高人才素养与价值,培养面向世界的全面型接班人和有助于社会转型的新业态发展模式人才.  相似文献   

9.
彭鹏 《唐都学刊》2010,26(5):74-78
"心"是中国文化的核心范畴之一,其与性、道、命、理等范畴一起,构成了一种包含本体论、工夫论和境界论在内的完整的体验式形而上学思想体系,可以称之为中国心文化。心文化将"心"分为"道心"和"人心"两个基本的层面,并试图通过"内求于心"的直觉内省式工夫达到"人心返道心"、"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心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而且对西方心理学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启示。  相似文献   

10.
何心隐在伦理领域提出寡欲说。何心隐的寡欲说提倡节制欲望,提倡个人欲望的满足要受社会规范的制约,表现出与传统儒学思想的相通之处,但更多地体现出与传统寡欲说的区别。何心隐的寡欲说,其理论主旨在于坚决反对无欲,通过对欲的内涵的新解,何心隐明确了欲的正当性和天然合理性,提倡育欲即满足全体社会成员尤其是普通民众的各种欲求,反对统治者对社会财富的垄断,表达出新兴市民阶层对物质利益和平等地位的渴求,反映了当时先进知识分子对旧的社会秩序和传统道德的反思。  相似文献   

11.
徐建斌 《生存》2020,(11):0205-0206
初中阶段的学习是重要的,但是初中学生的自觉性不高,想要营造一个好的班级氛围,做好班级管理是前提,做好“管”、“育”结合,以育为中心点,管为辅助,建立“以管促育”的班级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2.
潘馥球 《生存》2020,(3):0204-0205
游戏教学法,顾名思义就是以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在欢乐愉快的活动中,在激烈的竞争中……根据创设的情境,探究、体验、反思,实现教学目的。根据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3.
陈雷 《浙江学刊》2003,(5):167-169
宋初云门宗契嵩的“心”范畴具有二重性 ,一方面作为“本体之心” ,“心”具有更多的超越性 ;另一方面作为“道德之心” ,“心”又具有更多的现实性。前者主要表现为对佛教心性论的继承 ,后者则主要表现为对儒家心性论的吸纳。这种二重性服务于当时调和儒佛、佛道乃至戒定慧、禅教的需要 ,客观上表明儒学化 (世俗化 )是当时佛教发展的总的态势。  相似文献   

14.
《四书反身录》为清初著名思想家李(二曲)晚年“心解”著作。与新兴起的经学注疏方式不同,二曲实际上是以自己的心性修养为基础,以建立的工夫、本体、适用范畴框架为基本依据,对四书进行了高妙阐解,从而提升了其形上境界。  相似文献   

15.
《社科纵横》2016,(7):143-147
当前的高校德育客观存在着象牙塔困局,在德育思维、领域、机制等方面均出现画地为牢情形,并带来多方面不利影响。要开创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新局面,就必须推动思维创新,确立大德育理念;推动实践创新,形成大德育格局。  相似文献   

16.
南宋时期内忧外患,儒释道思想呈互相融合与斗争之局面.此时朱熹对儒家礼学之建构甚为重视,认为礼为沟通人与天、行与心之必要桥梁,礼之实现为心与礼的相合.这种精神维度的相合有着宇宙论的合法性、永恒性和心性论的必然性、自觉性,因气禀存在着"圣人似的自诚明"与"圣人以外的自明诚"两种不同方式.朱熹以心与礼的相合实现了礼之内化,激活了礼的内在生命力,更以此开辟了天人合一之礼学路径,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7.
道、禅之"心"的美学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昌舒 《浙江学刊》2005,(1):122-125
道、禅哲学都重视"心",中国美学也有以"心"为美的思想,二者之间应当有内在联系.道家哲学中,老、庄首先突出"心"的重要性,嵇康、阮籍则首先在文学中体现这一思想.禅宗对"心"的重视使其获得"心的宗教"之称.道、禅之"心"也有很多不同点,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禅宗之"心"是对道家之"心"的继承与发展.在道、禅哲学的影响下,审美之"心"在唐代成熟,意境的形成与此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王阳明的一生 ,可以说始于“无言” ,终于“无言” ,但在始终之间却有“言语”。这“言语” ,实已隐含了阐明其思想的关键。本文探讨了作为王阳明思想的核心的“良知”(心之本体 )说以及“致良知”、“心即理”等“言语”的意义及其思想内涵。作者认为 ,在王阳明那里 ,良知本身是不能用话语来捕捉的东西。而“良知”一语 ,是把本来无法用言语来阐明的本然自我 ,用言语作了表述。提倡“致良知” ,就是要回归自己本然的样子。这若有似无、若简易而又精微的“良知”话语 ,成为对最深邃精奥之本我的指涉。这个表述自我回归之无尽期的语词 ,在自我本然中即化为“无言”的存在。这应该就是王阳明“致良知”说的终极目  相似文献   

19.
近世梁启超不遗余力宣扬自由。其自由思想主要表现在赋予自由以普世价值,注重政治自由之争取,强调自由所蕴涵的群体维度而倡“团体自由”,并认为自由重要的品性是自除“心奴”。与密尔自由思想比较,梁启超的自由思想内在地承负了更多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特质,它无疑引人深思:在中国现代性转型过程中,如何才能建立自由独立又合道德理想的社会。  相似文献   

20.
实现自己价值的最好方式,就是给世界创造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