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王燕 《生存》2020,(13):0062-0062
随着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提出,高中语文教学也不断进行改革,诗歌鉴赏作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注重让学生解读教学内容,并感悟其中所表达的情感。但是也要认识到当前高中语文诗歌教学所存在的问题,本文在分析当前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现状,提出当前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策略,以此更好的提升诗歌鉴赏效果,促进教育教学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卢健芬 《生存》2020,(7):0134-0135
阅读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很重要,一个经常阅读的人的语言表达能力往往会比其他人来得更优秀。在日常生活中,语言表达能力很差的人往往很难与他人进行正常的交流,这是由于他们害怕在说话时出现语病,而被人嘲笑,从而导致他们性格较为内向,孤僻。同时,高中语文教学中阅读理解也占据了十分重要的比重,其教学质量的优劣对学生理解能力的高低、鉴赏水平的高低、语言运用能力的高低等产生深远影响。但在目前,高中语文阅读理解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很难将这个教学实施下去。本文对如何提升高中语文阅读理解能力做出探讨。  相似文献   

3.
张秋玲 《生存》2020,(13):0192-0192
如今对学生的教育中,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们主张在学习科目的过程中培养核心素养,所以培养科目核心素养是学生全面发展的第一步。但是在如今的教育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接下来本文就以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诗歌部分展开探讨:提出如今高中诗歌教学现状、并指出核心素养在高中诗歌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提出的一系列具体解决措施。希望这些问题及建议的提出能提高高中诗歌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陈艳君 《生存》2020,(13):0163-0164
在当前高中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要树立现代化的教育理念来对学生的语文素养以及审美能力进行良好的锻炼。例如在当前高中语文诗歌教学课堂中,教师应当以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为主来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思维进行良好的引导和激发,使每个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的认识到存在于诗歌背后的美以及艺术的意境,不断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5.
杨文平  谯红亚 《生存》2020,(15):0213-0214
古诗词教学一直是高考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在语文教学中所占比重也很大。它与文言文教学一起承担着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使命。随着近年来复兴国学的呼声愈发激烈,古诗词也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其表现为教材中所占比例的增多以及高考古典诗词鉴赏题分值的提高。《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古诗歌阅读的要求大致可以总结如下:①培养学生阅读诗歌的兴趣;②了解诗歌作者及诗歌所涉及文学知识,把握诗歌的艺术特性;③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并用现代眼光重新审视诗歌;④诵读古典诗词并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⑤尝试进行诗歌的写作。由此可见,新课标对古诗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由于学生能力问题,大部分学生很难体会到古典诗词的意蕴,对古诗词越发不感兴趣,学生诗歌鉴赏题很难得高分。然而部分教师却不思改进古诗词阅读教学的方法,反而加强了对学生诗歌鉴赏题答题模板的训练。这些,都使得学生在古诗词鉴赏这一块“低分低能”,形势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6.
杨成泓 《生存》2020,(9):0178-0179
古代诗歌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艺术珍宝。古诗鉴赏能力的培养不只是对古诗字词的表层理解,更在于理解和感知诗歌中所蕴含的韵律美、画面美、人性美。首先从诗歌的体裁入手,根据不同的诗歌形式划分诗歌的朗读节奏,感受诗歌韵律美,领略诗歌的“诵读”文化;其次可以从 诗歌的内容出发,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与联想力, 利用诗歌的画面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思维品质;再次从诗歌的情感主题着手,以作家作品的背景为切入点,探索诗人的人生经历和情感变化,增进学生对作品主题的理解和感悟。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真正体会到古代诗歌独特的艺术魅力,从而在这种艺术魅力中体验到诗歌的美感,并学会欣赏这种美感,实现初中学生的古诗歌鉴赏能力的提升,实现个人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张卓明 《浙江学刊》2012,(2):116-120
清末以来西方代议民主思想在中国逐渐得到传播和接受,这个过程是与中国士人寻求摆脱落后与危机,寻求独立与富强的国家目标联系在一起的.当代议民主思想在政治实践中遭遇挫折,民族危机和国家落后的面貌依旧时,一批知识分子试图改造和超越代议民主,由此催生出了无政府主义、直接民权论、平民主义等民主思潮,这些思潮促使代议民主思想走向衰弱,客观上也为人民民主思想的兴起开拓了道路.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庸人”与“神人”、“个体不朽”与“循环永生”,“此在与永恒”的矛盾构成了李白独特的矛盾心态,而李诗那巨大的艺术感染力和生命力就存在于李白对于自身矛盾所作的不断超越当中,这是认识李白诗歌具有永恒魅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周恒星 《生存》2020,(9):0205-0205
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如何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古诗词,体会作者想表达的思想内涵,一直是一个教学难点。情境化教学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所学内容,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如果能够实现情境化教学,一定会有助于学生的古诗文学习。本文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索,提出了思考。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典诗歌历史悠久,以其美感成为古今文学中的璀璨明珠.高中语文古典诗歌鉴赏教学已经成为语文教师所探讨的一个教学问题.本文从把握诗歌背景、诵读、意境、意象等几个方面来探讨鉴赏古典诗歌教学,从而更好地为高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11.
西方文化精神的整合——对中世纪文化的一种理解郭艳君隽鸿飞中世纪大约一千年中,教会使哲学的信念与社会的、政治的事务较后时期结合成更为紧密的联系,基督教逐步取得了对社会的全面控制。人们对这一时期的历史一直用“黑暗的中世纪”来指称。认为这是“一个思想低落到...  相似文献   

12.
孙奎林 《生存》2020,(13):0193-0194
教材是教师组织语文教学活动的依据。语文教材是由多个模块组成的,其中,练习模块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载体。但是,在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实施过程中,大部分教师不是很重视教材后的练习。立足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发展与提升学生思维的教学要求,我在组织高中语文教学的时候,尝试优化课后练习,引导学生发散思维。  相似文献   

13.
陈帆 《生存》2020,(7):0128-0129
随着新的课程改革的日益推广,高中语文教学也得到了最好的发展机会,人们已经慢慢的认知到素质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必须要把现代教育的重心放到素质教育。如果想要全方位的提升学生们自己本身的素质,就需要利用高中语文自己本身在人文和文学方面的特殊性质尽力培养学生们的文学底蕴。学生们的文化底蕴成型的关健阶段是在高中时期,老师们在教学的改进与变革的进程当中需要探究出实际与需求之间的问题,并且处理好这些问题来推动高中语文教学的改进和变革。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师先要清楚现代的高中生文学底蕴塑造的实际意义,之后系统仔细的解析改进和变革当中需要处理的实际问题,然后找出科学有效的改进和变革的方式,为文学底蕴塑造的现实意义提供有价值的改进和变革。  相似文献   

14.
林竹 《社科纵横》2005,20(4):147-149
中国的“舆情”说法产生于唐朝,古代舆情思想的核心是顺民心,让民众的情绪和意愿得以表达和实现,要以民为本、体察民情、通达民声、尊重民意。舆情思想是中国传统社会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本质上是与西方古典民主思想存在差异的。  相似文献   

15.
韩慧英 《生存》2020,(4):0168-0168
古诗词不仅仅是小学生语文教材当中的重要内容,更是中华文化的传统瑰宝,寄托和蕴含着丰厚的精神财富。对此,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对古诗词的学习,可以使学生认知与理解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同时,有助于扎实与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而这也正是小学生语文素养形成的重要过程。  相似文献   

16.
王景 《生存》2020,(6):0001-0001
新课程强调要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加强学生接受和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能力。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应,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对教材进行充分挖掘和精心选择,深入研究其中蕴含的思想情感对学生的成长和素养的提升具有重大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海洋事务是两岸合作交流的重要领域。两岸海洋事务作为描述类型主要是对涉及两岸的海洋事务或涉及海洋的两岸事务的概括性意指。海洋事务是两岸最早合作的领域,也是两岸合作最为迫切的领域,具有主体多元性、问题跨界性、议题主导性和方式制度化等特征,根据相关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类型。由于受台湾政局、两岸关系和国际政治的影响,两岸海洋事务合作既有很多优势与机会,也存在诸多劣势与威胁。  相似文献   

18.
诗歌是人类文化的重要形态,它不单以文学艺术的一种“固体”文本存在,而且深入人的精神内部,形成较为稳定的作用于人类心理与行为的诗歌意识。作为文学艺术的一种形式,诗歌为语言外化并且进入了社会信息交流的范畴。诗歌文本为人类对诗歌艺术走向共识提供了实在的依据,它无疑是诗歌文化研究最本质的对象。由于诗歌文本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它虽来自人类的诗歌意识,但并不能充分反映诗歌意识的全部内容,我们必须注意对诗歌意识独特性的理解,才能更好地认识诗歌文本。一、诗歌意识的文化意义诗歌意识是人类精神世界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民主取代专制是近代的政治使命,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近代中国对民主经历了从大惑不解、欣慕赞赏到奋力追求的变化过程,民主思想在民主共和与君主立宪的交替否定中曲折前进着。由于民族矛盾较阶级矛盾居于更主要的位置,民主思想的发展受到民族矛盾的制约,呈现由爱国而民主的特殊逻辑,带上了明显的实用主义痕迹,影响了对西方民主思想的系统吸收。由于中国封建历史特别漫长,专制主义得到了充分发展,形成了特有的系统性、顽固性,而近代历程过于短暂,影响了对封建主义的批判和清理。这使得建立民主的问题在近代没能真正解决,也决定了中国反对封建主义斗争的艰巨性、长期性。  相似文献   

20.
常俊杰 《生存》2020,(12):0054-0054
在高中语文学科的教学中,诗歌的教学是占有着重要地位的,但是在各个版本的教材中,诗歌方面的内容其所占的比重并不大。然而诗歌在抒发个人情感,陶冶情操,塑造审美情趣方面是具备不可替代的功能的。在目前,高中阶段诗歌教学整体重视程度的不足,必然会影响到学生情感、审美等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