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邹娣 《办公室业务》2022,(22):89-91
高校思政课是大学生法治精神培育的主阵地。本科阶段开设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课程应统筹配合,形成科学的法治教育体系,使大学生对法治意识、法治情感、法治意志、法治行为等均有所掌握。  相似文献   

2.
提高公民法治观念、大力弘扬法治精神是建设社会主义法冶国家的重要基础和前提.由于法治精神和法治理念是精神层面的东西,不容易理解和把握.为此,作者借用自然科学上的"元素"概念,将法治与元素有机结合,开创性地提出了具有物质属性的法活元素概念.法治国家是通过诸多法治元素,一点一滴,积小为大所构建起的庞大的法治大厦.法治元素理念要求我们时时讲法治、事事讲法治、处处讲法治.法治精神意识化是法治元素理念的核心所在.法治元素理念是我国法治理论的创新和突破.〈法治元素理念在法治建设中的理论探索〉是2010年度国家级软科学课题〈全国法治县创建工作标准与评价体系研究-四川省泸县法治建设模式〉(项目编号:2010GXS5D254)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本文分析了法治元素的内涵与特征,研究了法治元素理念的现实意义,并对我国法治发展的基本态势、法治元素与法治精神、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3.
<正>培养法治思维能力是领导工作转型的迫切需要,它应以渊博的法律知识为基础,然后形成法律精神,再在实践中养成用法律精神来思考的习惯,再进化为对法律的信仰,最后上升为一种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维。一、知而后觉,用学习培育法律精神渊博的法律知识是提高法治思维能力不可或缺的  相似文献   

4.
法治理念与法治建设关系密切,相辅相成。法治建设的根本在于树立正确的法治理念,只有在正确的法治理念的指导下,法治建设才能有序进行,而法治理念又形成和发展于法治建设的实践之中,不能脱离实践而存在。  相似文献   

5.
试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泽亮 《决策导刊》2006,(12):13-15
法治是人类社会共同的文明成果。法治是规则之治,而非意愿之治;法治是良法之治,否认“恶法亦法”;法治是民主之治,反对“权力无制约”:法治是平等之治,不承认“法外特权”。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概括为“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这五个方面相辅相成,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是未来我国法治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在法治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对这一群体法律意识的培养显得至关重要。本文在分析现代法律意识理论的基础上,立足现实分析了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形成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从社会、学校、老师、家长四个方面来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现代法律意识,以期对我国法治现代化进程作出一点贡献。  相似文献   

7.
强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加强政法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人民法院只有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才能确保人民司法事业健康发展,确保在司法工作中贯彻落实党和国家重大决策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从而增强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的能力和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能力。笔者以为,在强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中,人民法院应当强化五个理念,正确处理好五个关系。  相似文献   

8.
法治是和谐社会的基本构成要素,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保障。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与现代宪政理念下的“法治”在内涵上有一定的联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大背景下,提倡“无为而治”,对建设法治国家的“有限政府”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历史和现实的实践证明,培育现代诚信观念是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重要伦理基础。法律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它使得人们在复杂的社会交往活动中有了一定  相似文献   

10.
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对于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全社会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认为,法制思维的基本内涵即依法治国,要求国家干部在行使国家公权,实施社会管理时做到目的、权限、内容、手段、程序五个方面的合法。同时进一步指出,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需从加强法治教育培训、纳入用人考核机制、改善法治环境、强化社会监督四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法治状况并不乐观。如果对我国的法治现状进行概括可以说这样几大特点比较明显:法治滞后,法治乏力,法治扭曲,法治混乱,法治不平衡。  相似文献   

12.
以“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科学的、先进的理念,是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等法治领域的根本指导思想。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肩负着保障国家法律正确统一实施的重要职责,应该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模范实践者,在实现依法治国进程中发挥检察工作的积极作用。在全党全社会努力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形势下,检察机关能否充分发挥新时期检察工作独特的功能和优势,为社会_串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效的法律服务和司法保障,是检验检察机关实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效果的一块试金石。  相似文献   

13.
加快建设法治常德,是一项涉及全局和长远的系统工程.也是我们政府工作中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各级政府必须带头强化法治理念,努力建设法治政府,以政府的法治进程带动和推进全社会的法治进程。  相似文献   

14.
<正>法治文化的形成需要多重力量组合发力。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各级党政机关尤其是领导干部要克服人治思想,增强法治观念,习惯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思考和解决问题,才能够带动全社会崇尚法治,形成法治文化。政府依法行政、司法机关公正司法、立法机关科学立法,这些都是影响法治文化的重要因素。媒体要理性传播。媒体是培育法治文化、树立法治信仰的关键一环。媒体的理性和规则意识、自律和责任担当,对整个社会形成法治文化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和谐社会”是一个古已有之的传统理念。而今已成为当今世界潮流的主题,是人类社会追求的共同理想。“和谐”不仅代表着安康、富足,更意味社会安宁有序、社会正义和公民权利得到保障。就“法”与和谐社会的关系而言,和谐是法的价值追求目标,法所具有的和谐价值,能使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的关系处于相互协调,互相促进的状态。和谐社会首先应该是一个法治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通过民主法治建设这一根本途径进行。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荆门市市计局按照国家、省、市法治工作要求,坚持以审计法制教育为切入点,营造良好的审计法治工作氛围;坚持以市计规范化建设为基础,为法治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坚持以审汁质量建设为核心,提高市计法治工作水平;坚持以审计监督问责为关键环节,有效提升审计依法行政效能,着力推进审计法治建设,审计工作质量和审计执法水平得到不断提高,法治建设成果丰硕。  相似文献   

17.
李康 《决策与信息》2011,(12):18-19
《法治及其优点》是拉兹的论文集《法律的权威》中的一篇论文。拉兹在这篇论文中对法治的概念、价值和本质进行了颇为细致的分析,从而认为法治与道德不同,法治不仅具有中立性的目的,而且只是法律的内在优点,尽管法治具有道德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自2008年电视调解类节目不断涌现并迅速走红后,由于其容丰富、生动直观等优势,深受广大观众的关注,其所具有的培育公民法治意识的价值也引起专家和政府的重视。本文以电视媒体为例,深入探讨电视媒体调解的功能和做法,寻求公民法治意识培育的有效途径,以期通过公众法治意识的提升来促进我国法治社会的构建。
  一、公民法治意识培育概述
  国内学者在公民法治意识培育模式设计上,可分为宏观方面的“客体外生型培育模式”和微观方面的“主体内生型培育模式”。“客体外生型培育模式”强调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完善法律制度和市场经济制度。1“主体内生型培育模式”则强调要从公民个体层面,将相关的法治理念和精神诉求深植于公民的人格系统,形成一种内涵有法治意识的公民文化,而后又将这些价值观认同或公民文化转化为外在的行为模式。2笔者认为,无论是外生型还是内生型培育模式,在公民法治意识培育上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实现公众的认同,公民法治意识的形成需要一个发展的过程以及有效的培育。公民法治意识的形成需经过服从、认同、内化三个阶段,而认同是公民法治意识形成的前提和关键。在法治中国建设中,认同是个体对规则本身的意义认知,是确立自觉遵从态度的开端,唯有认同“人”才会不折不扣地遵从和执行制度规范。因此,如何实现大众对规则的认同,是我国公民法治意识培育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党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依法治国和依法行政的深入实施,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依法治国关键是要依宪治国,依法行政关键是要依宪行政。因此,深入探究依法行政与宪政的关系,对依法行政进行宪政分析,探讨社会转型对政府行政的时代要求,研究如何加强依法行政,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建设,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正>法治,是现代文明的突出标志,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做了一系列的重要论述,明确提出建设法治中国的新目标,充分展示了新的法治理念、法治价值和法治方略,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了科学指南和基本遵循。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论述,关键在于深刻把握精神实质和核心要义,真诚信仰法治,坚守法律底线,促进公平正义,保障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从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