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章根据<入声字调查表>在安阳市区五个区进行了实地的方言调查,并整理分析得到的材料,从老中青三个不同的年龄角度,总结出了河南安阳市区方言中的入声向舒声转化情况的现状及其规律,包括舒化后的调类归派、入转舒率的统计,等等.  相似文献   

2.
3.
安阳方言属晋语邯新片,其中的表时助词“动”用法独特,从句法位置看,“动”可以用在动词、形容词、名词之后,还可以与“唠”共现加强虚拟意义;从表时能力看,“动”句可体现先时、同时、后时的时间关系;从语法化角度看,“动”经历了作动词、作可能补语、表时点义、表假设义、作话题标记的历程;从语法化动因机制看,其语法化与句法位置、使用频率、隐喻、重新分析和类推有关。  相似文献   

4.
文章比较了“”字在晋语和部分南方方言中的实例。从“■”字的引申用法可以看出 ,北方的晋语多往抽象的比喻义发展 ,而南方方言则多向实体义和抽象的时空义发展。  相似文献   

5.
安阳方言的将行体助词"也"可附于谓词性成分和体词性成分之后,表达事态的即将出现,其重叠形式有比较特殊的用法,其本质是事态语气词。纵向联系汉语史,探讨其来源可能是古代的语气助词"也";横向联系方言事实,分析周边方言使用"也"及"呀"的情况,得出语气词的消亡在方言中的表现似乎并不平衡的结论。"也"除了承担语气词的功能,还滋生出表体貌的用法,反而功能更加强化,因此保留至现代方言中而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6.
7.
安阳方言的副词"可"分为两个,一个是评注性语气副词,一个是高量级程度副词.文章首先重点讨论了程度副词"可"的语义成分,即非现实信息性,进而讨论了程度副词"可"的附加语用色彩,并对其在程度副词系统中定位,然后讨论了评注性语气副词"可"与普通话的不同.最后附带谈了一下语义范畴以外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文章比较了"豚"字在晋语和部分南方方言中的实例.从"豚"字的引申用法可以看出,北方的晋语多往抽象的比喻义发展,而南方方言则多向实体义和抽象的时空义发展.  相似文献   

9.
"嘞"是浚县方言非常有特色的语言成分,出现频率之高在方言中较为少见.就其功能可以分为四类:结构助词、体貌助词、语气助词和构词语素,就其意义可以再分为七个,大致相当于普通话的"的、地、得、呢"等成分.七个"嘞"来源不同,但共同的虚化机制使得它们由不同的路径最终演化成了同一种语音形式.  相似文献   

10.
晋语“去”本字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晋语“去”的本字从三个方面进行辨析,认为“去”的本字即“去”,为了避免误解,在写作中当用本字。  相似文献   

11.
“了”在商丘方言中有三种变体。文章描写了这些“了”的意义和用法,并从体貌范畴详细探讨其间的区别和联系。比较它们功能和语义上的不同,可以帮助解决普通话中的一些歧义问题,从而更好地认识普通话中的“了”。  相似文献   

12.
博爱方言的代词系统比北京话的代词系统复杂,用法上也有复杂的交叉和互补现象。分类描写博爱方言的代词,重点描写其不同于北京话的语法特点。  相似文献   

13.
博爱方言的代词系统比北京话的代词系统复杂,用法上也有复杂的交叉和互补现象.分类描写博爱方言的代词,重点描写其不同于北京话的语法特点.  相似文献   

14.
荆沙方言中的"不得"有多种用法,根据结构的不同可以分为"V不得"、"不得V"、"好不得"。"好不得"为含有否定标记词"不"的羡余否定式,反映出荆沙方言中"得"与"不得"形式上的不对称。  相似文献   

15.
岱山方言中有特殊的异读现象,举最常用的“里”“头”作为个案进行分析。根据“里”“头”的变音规律看,有的与其词序位有关,有的与其语素义有关,且初步判定其个别变音接近闽语音。岱山方言中的这种含有闽语元素的异读现象,在舟山群岛与周围吴语中罕见。推测其来源,应与明清时期我国海禁与展复史以及岱山岛移民来源地方言有关。  相似文献   

16.
17.
涟源方言中常见的语尾 (吕叔湘 ;1 956)有“子、唧、公、牯、婆”等 ,其中以“子”尾和“唧”尾最为特殊。通过对两者语法功能的考察 ,便知“子”尾和“唧”尾可以置于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及数量结构的后面 ,表达一定的语法意义 ,类似于普通话的“子”尾和“儿”尾 ,且具有涟源方言特色  相似文献   

18.
晋方言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从三个方面对晋方言研究成果作了简要综述:一,19世纪之前的零星记载及20世纪50年代的初步研究;二,80年代以后的晋方言分立及对晋方言全面的共时描写;三,本世纪初的深入研究及对晋方言的历史探讨。  相似文献   

19.
运用单点描写、共时比较及历时溯源的方法,分析淮北方言中介词“拜”的用法、特点及来源。其用法:一是通过“拜十名”后动词的复杂结构关系表示处置,二是通过“拜+名”的特殊结构表示埋怨、责怪和无可奈何,三是通过“拜+名+动/形的”结构表示描写。其特点:“拜”字结构后的动词主要为动作动词,整个句式表示人或物对另外的人或物施加影响或处置而产生了某种动态化的结果,“拜”字句的处置用法和它表使令意义的用法关系密切,“拜”字结构后的动词可以是一个光杆动词等等。其来源是:从句式平行和读音的相似上看,淮北话中的介词“拜”和普通话中的介词“把”是历史同源词,“拜”应该是“把”的读音变异或变体。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怀仁方言中结构助词“的”进行了探讨。“的”在怀仁方言中出现频率很高,放在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语法意义。它可放在一些动词后表示“强调”、“应该”、“可能”等语法意义;也可与其他语气词组合,构成不同的句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