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论代价合理性的标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人类实践活动副效应的日益突出,代价问题引起越来越多的人们的重视。但是,迄今为止,人们对代价的研究仍主要局限于代价“是什么”的现象描述,对于代价“为何”付出及代价“应如何”付出,则语焉不详或涉之不深。然而,实践却不断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是否应该从事某项活动?从事这项活动,我们可能或应该付出怎样的代价?这种或这些代价应该以多大为宜?这就是代价合理性的问题。因此,进一步反思、分析、预见代价产生的理性根据及代价合理化的实现机制、过程是现实实践的客观要求,其中,关于代价合理性标准的界定则处于基础地位。…  相似文献   

2.
论代价合理性的标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人类实践活动负效应的日益突出,代价问题引起越来越多人们的重视,许多学者对代价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但是,迄今为止,人们对代价的研究仍主要局限于代价“是什么”的现象描述,对于代价“为何”付出及代价“应如何”付出,则语焉不详或涉之不深。然而,实践却不断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是否应该从事某项活动?从事这项活动,我们可能或应该付出怎样的代价?这种或这些代价应该以多大为宜?这就是代价合理性的问题。因此,进一步反思、分析、预见代价产生的理性根据及代价合理性的实现机制、过程是现实实践的客观要求,其中,关于代…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类实践活动负效应的日益突出,代价问题愈益引人关往。许多学者对代价的种类、本质、功能、成因及合理性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笔者认为,为了实现代价的合理性和实践的合理化,我们不仅要有正确的代价认识,而且应具有合理的代价思维。本文拟对合理的代价思维的内涵、特点、功能及其建构作些探讨。一、代价与合理的代价思维在实践活动中,人们为了创造一定的价值,总要作出某种或某些放弃、付出或牺牲,这就是代价。笔者曾经提出,在实践过程中,代价主要表现在四个层面:“其一,主体在价值冲突或价值选择中,为了某一优先…  相似文献   

4.
论代价合理性的标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代价合理性的标准张明仓随着人类实践活动副效应的日益突出,代价问题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迄今为止,人们对代价的研究仍主要局限于代价"是什么"的现象描述,对于代价"为何"付出及代价"应如何"付出,则语焉不详或涉之不深。然而,实践却不断提出这样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 如何看待价值与代价的关系,代价是否可以避免等重要理论认识问题都同人类实践的效应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本文从人类实践的双重效应性谈起,说明价值与代价的关系,并做相应的对策研究。一实践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本质,它的本质特征是其创造性。这种创造性活动所体现的是主体对客体的破与立的辩证统一。在这种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中,人类不断地凭借信息反馈并以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为价值尺度去评估和判断自身实践活动的结果。价值与代价问题的提出,正是这一历史进程的理论反映。在这里,所谓价值,是指那些能够满足人类生存与发展需要的实践结果。这种结果对于人类实践的目的性来说,是实践的正面效应。所谓代价,是指那些为创造价值而导致的必要的或不必要的、合目的性的或非目的性的付出与牺牲。这种付出与牺牲表征着人类实践活动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6.
关于合理性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关于合理性的实质内涵 什么是“合理性”?“合理性”究竟指什么?这是不少学者参与讨论合理性问题首先必须回答的问题。人们对“合理性”实质内涵的理解,可谓歧义丛生,因而对“合理性”的概念界定也是五花八门。但总地看来,较有代表性的理解及界定主要有如下几种: 有人认为,人们对“合理性”的内涵从来就有不同的理解和标准,其中较为普遍的有两种不同的理解方式:一种是科学意义上的合理性,它含有“合事实、合理性、合规律与合逻辑”的意思;另一种则本身就是价值判断,含有“合目的、合理想、合原则”及“是应该的”意思。 也…  相似文献   

7.
论社会改革发展中的代价及其把握高健生社会主义改革作为对旧体制的根本变革,它在社会体制传型、结构分化、利益调整、观念变迁、矛盾重组等等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提出一个改革发展的代价问题:即改革将付出什么代价或不付出什么代价,如何正确认识与把握改革的代价问...  相似文献   

8.
论成本范畴     
一、实际成本和主体成本 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都是投入和产出的统一。要获取一定量的物质产品,人们就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或牺牲。成本的最一般定义就是生产商品所付出的代价。 商品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从劳动过程看,生产者获取商品付出的代价就是劳动的耗费,既包括过去积累劳动——生产资料的耗费,又包括现实生产过程的活劳动的耗费。劳动耗费是生产商品实际付出的代价。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把生产商品的实际劳动耗费称之为实际成本。他指出:“商品的实际费用是用劳动的耗费来计量的。所以商品的资本主义成本价格,在数量上是与商品的价值或商品的实际成本价格不同的,它小于商品价值”。①商品的实际成本不以生产主体的意志为转移,在任何社会形态,商品的实际成本都表现为商品的实际劳动耗费。  相似文献   

9.
高层次使用还原论的方法就是对所认识的对象加以"属加种差"式的定义。科学界定实践概念就是能够从"属加种差"角度界定当代实践概念。在实践概念外延到底应该有多大的问题上,应该遵从随社会实际使用范围的变化而变化的原则。在对当代实践概念的内涵进行科学界定的过程中,必须了解当代实践概念所处的三种对立状态。人类实践的种特征就是我们人类能用更多的因素限定自己的活动。当我们把实践与认识对立起来的时候,实践就是指人类在自己意识控制下所进行的肢体活动过程。当我们把实践与它的种概念对立起来的时候,实践就是我们人类为简化自身思维过程而设立起来的一个相对简单但更为抽象的思维环节。  相似文献   

10.
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代价问题日益凸显出来。代价是什么,其存在的合理性何在?怎么样的代价才是合理性的代价,才是符合人们价值取向的代价?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怎样才能形成合理的代价思维,如此等等。对于社会发展过程中提出的这些迫切问题,作为时代精神精华的哲学具有无可回避的责任。笔者拟从哲学的本体论追问、价值观审  相似文献   

11.
在我们进行的社会经济活动中,必然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才能使我们的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这就发生了我们付出的代价和所得效益的比较。这不是一个新问题,经济科学早就对它进行了不少的研究。但是认识是需要不断深化的。且不说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人们仅仅用支出货币的多少和获得国民生产总值的多少来认识和计算费用和效益以及比较二者的关系。即使在今天,我们已经知道了经济活动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等等,但是对它们的认识并不是很具体的。而特别重要的是,在实际经济工作中,我们还在忽视那些国民生产总值以外的其他代价和效益。在计算经济活动的代价和成果以及规划经济发展时,还只是以考虑货币支出和收入为主。当然这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但是实际上,经济和社会已经发展到了这样一个边沿,社会的进步和环境的状况再也不能容忍我们这样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了.那么,究竟应该怎样来认识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代价和效益呢?从经济活动的代价来讲,它实际上包括两个基本的方面。一是人们在从事这项活动时直  相似文献   

12.
道德的代价及其合理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发展中道德代价的存在有其合理性的成份。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物质的不断丰富常常是以付出和牺性道德为代价的。道德的代价与人类社会与利益发展需要的取舍是密切相关的,道德代价的合理性也是人类自身进行道德选择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过程代价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价是创价的另类形态 ,是人类力求减少或规避的无价值或反价值。创价附着在创价活动之中 ,无任何成本和付出的完全创价是不存在的。代价主要有模式代价和过程代价两大类 ,而在具体的历史实践中 ,二者又紧密结合在一起 ,具体表现为共时性形态的价值冲突和历时性形态的价值冲突 ,市场经济便是这样一种充满创价与代价的经济组织方式  相似文献   

14.
公共利益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法学范畴,对公共利益的界定是一种哭涉人的行为的实践活动,是界定主体在一定原则下的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而实践理性提供了检验正义的合理性标准。  相似文献   

15.
我认为讨论“个人主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价值问题”,有必要先对“个人主体”和“道德价值”两个概念,作个大致的界定,以利于讨论顺利进行。主体,对这个概念国内学术界众说纷法。我认为主体可界定为:认识、改造世界和自身的人,主要特征为能动性和实践性。主体在实践中,实现人的物化和物的人化,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在不断改变世界以服务自身的同时,又不断增强主体认识、改造世界的能力,也是一个双向的改变过程。个人指历史的具体的,从事实践活动的现实的个体。个人主体,可以说就是现实的个人。道德,是人的行为规范和…  相似文献   

16.
秩序·过程·代价 --社会秩序建构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社会的秩序是由人类自身的需求而产生的。社会秩序应建立在符合正义标准的基础上 ,否则 ,秩序代价的支付便不可避免。法律的作用在于保障秩序的平稳过渡与科学手段的及时获得 ,并在最大限度上减少或控制秩序代价的付出。法律是惟一的具有真实意义的价值力量 ,这就是法律的哲学蕴意  相似文献   

17.
很长时间以来,许多现象像谜一样围绕着我们,使我们思考一个问题:我们是用什么思维方式看世界的?思考的结果是我们提出了“求真式思维方式”“求善式思维方式”概念,以为这就是揭开思维现象之谜的症结。从一定意义上说,揭开这个谜无异于从又一个角度看国人。如何界定两种思维方式?定义一:求真式思维方式排除主体的主观意志和价值倾向,排除对象的伦理内涵,以对象的本真为惟一注意点、审视点。这种思维方式是追问真的,性质上是哲学式的、科学式的,故谓求真式思维方式。定义二:求善式思维方式以主体的主观意志、价值倾向为出发点,…  相似文献   

18.
略论艰苦奋斗的精神实质与新的历史内涵刘义一、艰苦奋斗的实质重在创业敬业精神我们讲的“艰苦”,是指为伟大价值目标奋发斗争所付出的必要代价。而这种代价的“艰苦”,不仅是指生活方面,更重要的是指脑力和体力方面超常付出的总和。这是一种综合的理性的自由创造过程...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如何加以界定?这是自从有了马克思主义。有了共产党以来的100多年里,信仰社会主义的人们经常思考和回答的问题,也是千百万人在努力实践的问题,似乎已不成什么问题了。因为我们早有经典作家们的论述和社会主义先行者们的界定为依据。然而,历史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随着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尤其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践的进展.这一不成问题的事又成了问题。什么叫社会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为此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一个崭新的命题: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  相似文献   

20.
论实践合理化的实质内涵与评价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的合理性或合理化问题是随着人们对现代化实践活动的负效应的检讨、反思、评价而提出的。实践合理化的实质是主体人依据科学合理的理性观和价值标准对实践过程及其结果的科学性、有效性和正当性的反思、评价和规范,以实现实践活动有利于人类整体生存和发展的积极意义和价值。实践合理化的内涵主要包括价值合理化、目的合理化和工具合理化三个方面。实践合理化的评价标准是合目的与合规律的统一、合价值与合工具的统一、个体性与整体性的统一、真利善美的统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实践合理化追求的终极目标,实践的合理化则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