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叶三梅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5(1):69-73
自1971年第26届联大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以来,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多边外交成为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联合国舞台上的中国外交充分显示:中国政府始终坚持维护联合国的权威,努力实现中国内政外交的建设性互动,寻求国家利益和国际责任的综合平衡,树立了中国良好的大国形象。 相似文献
2.
本文系统考察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联合国外交的曲折历程,据此总结了中国联合国外交的基本特征。本文认为,中国的联合国外交不仅奠定了中国多边外交基础,而且培育了和平发展时代中国外交基本气质,对于中国总体外交有着重要贡献和启示。 相似文献
3.
顾坚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13,(4)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亚非拉广大发展中国家是分不开的.中国支持阿拉伯国家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自由解放的正义事业,赢得了阿拉伯国家人民的好感,和越来越多的阿拉伯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从而获得了大多数阿拉伯国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承认.至1965年,阿拉伯国家占与中国建交的联合国会员国的六分之一,其影响力不容小觑.阿拉伯国家在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的立场和态度,体现了阿拉伯国家对华的“合法性”认知,对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起到了异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原丽红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8(3):169-173,178
中国环境外交困境的形成有中国自身的因素,但更根本的是由于它正处于难以短期超越的工业化发展阶段,和它在资本全球化中所处的下游位置造成的。要摆脱极有可能发生的生态崩溃的历史命运,就要进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除了在当前阶段努力学习西方经验技术,控制生态环境的继续恶化外,还要充分利用各种优势,打破工业文明全球化的恶性运行链条,描绘自己的世界图景。对于中国而言,解决不了国内的问题就谈不上解决国际的问题。但是同样,如果没有世界眼光,它也无法解决国内的事情,因为中国已经被铆进了世界整体结构中。 相似文献
5.
6.
7.
刘伟强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4):163-164
构建“和谐世界”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外交战略的最新发展,这一思想无论是在理论领域丰富和发展中国外交战略思想,还是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改善中国对外关系等实践领域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8.
郭寒冰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7,23(1):61-63
联合国维和行动是联合国“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最重要而成功的举措之一。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中国,有义务承担起维持世界和平的责任,中国外交政策的和平性也决定中国必须参加维和行动。参与维和行动是中国开展多边外交的手段之一,受中国外交战略的影响和指导。从外交与国家利益的关系上看,中国参与维和行动也必然包括自身国家利益的考虑。 相似文献
9.
叶三梅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9(4):26-30
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是世界各国人民的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也是中国政府一贯的原则立场和对外政策的纲领。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中国国力的提升,中国两代领导集体在联合国舞台上反霸思想的内涵日益丰富,反霸的方式和策略日益成熟,充分体现了中国"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的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10.
联合国的会费问题是一个财政问题,也是反映联合国与其成员国关系的政治问题。1971—2007年中国的会费比例变化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然后再上升的过程,其中呈现出三个明显的转折点。然而,这种调整并非是与中国GDP的变化呈现正比关系,表明联合国的财政问题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会费调整的背后,除了反映中国自身实力的变化,更反映出中国面临国际环境的改变,也反映出中国应对国际机制政策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外交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善涛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8,(6)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化时代的迅猛发展,文化作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作为一种软权力,在世界经济、政治合作与竞争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与此同时,以文化为媒介的国际文化交往也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和水平,文化外交在各国外交舞台上的重要性日益凸现。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我国文化外交实践的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外交理念。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文化外交已经成为我国继经济、政治外交之后的第三大支柱,成为中国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取得了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12.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主导国际社会、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地区经济一体化加速发展、国际政治问题社会化和国际社会问题政治化、权力政治和权利政治共存竞争是中国和平发展的基本国际环境。这种国际环境要求中国的外交必须从外交取向、目标、原则、策略、心态、身份、重点、难点等诸方面,着力处理好与大国和周边国家的关系,尤其是中关两国之间的崛起和反崛起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中国和平发展与国际环境改善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3.
外交思想研究是张闻天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00~2005年,学术界对张闻天的国际战略思想、外交政策思想、外交风格及其在外交战线上的实务工作等都进行了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张闻天的总体研究中仍处于薄弱地位。 相似文献
14.
李海龙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43-47
从一个国际视角来看,“中国梦”与世界的和平发展有着密切联系。“中国梦”的提出不仅对中华民族的复兴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而且对推动世界和平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中国梦”的实现也离不开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当前.“中国梦”的实现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所面临的国际环境既包含诸多挑战,也存在很多机遇。为此,中国应当顺应世界潮流,结合自身现实,积极调整外交战略,为“中国梦”的实现打造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 相似文献
15.
戴轶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9(6):820-825
由于制度设计不足和国际安全情势变迁等原因,联合国集体安全制度已经难以满足国际和平与安全形势的需要,其弊端集中体现在情势认定、维持和平行动、强制措施等方面。从联合国发布的系列改革文件来看,联合国集体安全制度的改革呈现出三种趋势:一是效力范围会扩大,二是运行能力将会得到提高,三是区域办法将得到凸显。本文认为,联合国集体安全制度的改革为中国和平发展提供了制度性保障,有助于中国获得发展所需要的相对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也有助于中国解决和平发展进程中的安全问题;而中国的和平发展也将对联合国集体安全制度的改革起着维护和推进作用,中国作为一个崛起中的大国将对联合国集体安全制度改革的发展方向、机构重组和具体规则的修改、制定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戴轶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820-825
由于制度设计不足和国际安全情势变迁等原因,联合国集体安全制度已经难以满足国际和平与安全形势的需要,其弊端集中体现在情势认定、维持和平行动、强制措施等方面.从联合国发布的系列改革文件来看,联合国集体安全制度的改革呈现出三种趋势:一是效力范围会扩大,二是运行能力将会得到提高,三是区域办法将得到凸显.本文认为,联合国集体安全制度的改革为中国和平发展提供了制度性保障,有助于中国获得发展所需要的相对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也有助于中国解决和平发展进程中的安全问题;而中国的和平发展也将对联合国集体安全制度的改革起着维护和推进作用,中国作为一个崛起中的大国将对联合国集体安全制度改革的发展方向、机构重组和具体规则的修改、制定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刘友法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0(1):1-9
由美国次级贷款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不断深化演变,已由发达国家向新兴国家蔓延,进而由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扩散,并通过货物链和价值链影响到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和吸引外资战略。鉴于这场危机的后续影响仍在不断释放,而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规模空前,在上述领域面临严峻挑战,因而剖析了金融危机的来龙去脉,探讨了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及中国经济的影响,进而梳理阐述了中国政府为应对金融危机而采取的外交举措。 相似文献
18.
王湛森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4):55-56
周恩来是举世公认的杰出外交家,他的外交思想博大精深。周恩来深邃的外交思想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外交学说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而且还折射出中国传统哲学文化的火花。从中国传统哲学文化的角度进一步探究周恩来的外交思想可以给我们更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刘炳香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63-65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是外交实践非常活跃的时期,这一时期的政治活动家和思想家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外交思想,其中“和而不同”的理念构成了中国古代外交思想的主要内容。以“和而不同”为主要体现的中国古代外交传统具有浓厚的和平主义色彩,并且通过长达两千年的古代朝贡制度得以具体实施。 相似文献
20.
石建国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0(2):49-53
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审时度势,以开阔的视野、全新的思路,果断提出了"和平崛起"的新理念,不仅在外交理念上实现了与时俱进,而且大大发展和深化了邓小平同志"和平发展"的外交战略思想。"和平崛起"战略的提出,将有助于化解矛盾,维护世界和平,形成中国发展的良性外部环境,有助于从观念形态上塑造中国发展的形象,理顺中国民众的心态以及与外界的关系,使世界正确感知、认识中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