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在21世纪的崛起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最大热点之一。中国为什么能够崛起?中国是因和平而崛起,总体和平的国际环境提供了中国崛起极其有利的外部条件,中国也一直为争取一个和平建设的国际环境而不懈努力。中国是怎样崛起的?中国是以和平而崛起,中国在和平崛起的过程中,一贯奉行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和平建设原则,体现了中国崛起有理有利的全新发展战略。中国的崛起将给世界带来什么?中国是为和平而崛起,和平发展谱写了促进世界发展事业的崭新篇章,中国的和平崛起必然激活世界经济"一盘棋",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一支重要而又坚实的力量。  相似文献   

2.
以国际法为视角,对和谐世界的构建及中国和平发展的内涵加以剖析,指出中国的和平发展政策不仅有利于中国自身的良性发展,还有利于国际法的进一步发展和国际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3.
当今世界和平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把握中国式和平发展道路生成逻辑,从中国和平发展实践中总结经验、汲取智慧尤为重要。中国式和平发展道路的形成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世界和平观的科学指引以及中国传统和平文化的丰厚滋养。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走过的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过程,其核心价值指向就是通过和平发展实现人民幸福、民族复兴、世界大同。贯穿中国和平发展的具体实践的主线,就是在个体、社会、国家和自然生态4个维度上减少乃至消除各种形式的暴力因素,创造性地非暴力地推动冲突转化,进而以经济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中国和平发展实践开辟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和平发展思想,实现了伟大的社会制度变革,丰富了和平文化的意涵,有助于推动世界和平发展进程,实现永续和平发展。  相似文献   

4.
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审时度势,以开阔的视野、全新的思路,果断提出了"和平崛起"的新理念,不仅在外交理念上实现了与时俱进,而且大大发展和深化了邓小平同志"和平发展"的外交战略思想。"和平崛起"战略的提出,将有助于化解矛盾,维护世界和平,形成中国发展的良性外部环境,有助于从观念形态上塑造中国发展的形象,理顺中国民众的心态以及与外界的关系,使世界正确感知、认识中国。  相似文献   

5.
[编者按]1959年,北欧挪威奥斯陆大学成立国际和平研究所,出版专业学术期刊《和平研究》,标志着国际和平学的正式形成。迄今为止,国际和平学的研究已成为欧美及亚、非许多国家的重要学术领域。然而,作为学科专业性的和平学研究在我国尚属空白。为此,迅速展开中国和平学研究,建设中国的和平学体系,在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代世界普遍关注的主要问题时,尤能呈现其学术价值与时代意义。今年3月28日江泽民主席在与玻利维亚总统桑切斯会谈时指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既有难得的机遇,屯面临严峻的挑战。中国的发展是促进亚洲和世界和平、稳定和繁荣的重要因素,我们愿与世界人民一道,继续为此作出积极的努力。”面对这些机遇和挑战,研究当代世界和平稳定的各类因素;深入挖掘悠久历史传统中的中华和平文化的传统资源,从而向世界说明中国的现代发展,必然是促进亚洲乃至世界和平、稳定和繁荣的重要因素,此当是中国和平学建设与发展的时代使命。上海大学文学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组织开展了跨学科的和平学研究工作,拟从历史学、政治学、文化学、社会学等层面对于中国和平学的建设提出初步的构想,并计划在此基础上编辑出版《中国和平学研究论丛》,组织编纂《中国和平学研究丛书》。  相似文献   

6.
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与建立和谐世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是建立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根本前提条件。这一时代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时代主题是大势所趋,具有客观性。中国领导人对时代主题的判断是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前提性大观念。坚持和丰富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观是中国和平发展理论的基础。中国走和平兴起道路符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中国实施和平发展战略的大背景:新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促进了相互依存的深度,大国关系的性质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制约了霸权主义,各种类型、不同层次的国际合作机制正在发展,一些新的安全观念正在形成并为广泛接受。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但实现世界持久和平和共同繁荣仍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7.
中国和平发展新道路是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不断深入发展,世界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不断加强的时代背景下,根植于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中国坚持在维护和平中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促进世界和平,中国已经在国际上树立了和平、发展、合作的国际新形象,中国的和平、发展、合作新理念具有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8.
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是党的二十大报告确认的中国式现代化五个特色之一。这一确认是从人类现代化历史比较维度上概括的。这一特色的中国式现代化创新了传统现代化的价值理念与行为方式,为国际发展与世界和平作出了理论与实践贡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长远的历史意义: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式现代化拓展了人类现代化的新路径,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了世界经济新发展,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式现代化维护了国际和平新格局。  相似文献   

9.
十月革命与世界和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月革命后,新生的苏维埃俄国面临严峻的形势。面对德国百万大军的进攻和西方帝国主义国家的破坏和颠覆,苏维埃俄国需要和平的环境,以保障苏维埃政权的生存。在这种情况下,苏俄颁布了《和平法令》,实行了和平外交政策。《和平法令》及和平外交政策的成功实施,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在制定《和平法令》和实施和平外交的过程中,列宁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和平学说,创新了世界和平的理念,提出了奠定世界和平基础的原则,为人类的持久和平做出了伟大贡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当代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及世界各国对中国发展的各种反映。研究了保证中国和平发展的外部条件,提出了为确保中国在良好的国际环境中实现和平发展而针对美、俄、欧、日、印等大国(集团)的外交策略。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的和平外交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中国外交的指导思想。本文分三部分:一、以丰富史料回顾了从列宁到斯大林、毛泽东,特别是毛泽东和工党自二战后至文革时对世界和平与战争问题的认识,并浅析了其中变化的原因,接着着重分析了邓小平同志1997年复出后对战争与和平问题的认识发展过程。二、分析了邓小平和平外交思想的内容:1、世界的总趋势是和平。2、和平与发展是矛盾的统一体。3、中国的首要外交目标是和平、而中国的发展又有利于世界和和平。4、对和平共处思想的发展。三、二十年中国外交的成就:1、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的周边环境。2、推动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提高了综合国力。3、为世界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领导下的中国所坚持的是一条和平发展之路。他倡导了改革开放 ,领导中国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 ,由此打开了新时期中国和平发展的大门。邓小平领导进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从理论和实践上指导中国开辟并推进了通过和平发展来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在领导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 ,邓小平科学地判断时代主题 ,清醒而准确地把握中国所处的时代方位 ,着眼于世界可能和平的趋势和中国必须发展的要求 ,领导中国制定并实施了适宜的对内对外政策 ,为中国的和平发展制定了战略、创造了条件。邓小平在领导中国开创和平发展之路的过程中 ,坚持并遵循马克思主义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相统一的指导原则和道德规范 ,把中国的和平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世界的发展进步紧密联系起来 ,谋求世界的和平进步与中国的和平发展的“共赢”。  相似文献   

13.
和平问题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之一,马克思主义者应该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借鉴西方和平研究的成果,吸收马克思主义其他学科的成果,系统地提出马克思主义的和平学,来指导和平实践,这对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的和平发展、改善马克思主义者和社会主义的形象以及促进世界和平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世界急剧变化、中国迅速发展、世界为之聚焦的重要历史时刻,建构了以和平发展为主体,以和谐社会、和谐世界为两翼的和谐战略体系,体系的构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拓展和深化的具体理论成果.对体系结构与内涵的系统分析有利于我们以和谐世界为着眼点,和平发展为着重点,和谐社会为着手点,内建和谐社会,外促和谐世界,确保中国的和平发展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5.
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是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和中国国情的必然选择。中国的和平发展是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互利共赢的发展。为此,中国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将继续积极参与多边事务,承担相应国际义务,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相似文献   

16.
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探索出的一条新型发展道路,这条道路对于构建和谐世界具有三方面的重要意义:基于和平发展道路的优越性、普遍性和共赢性特点,中国和平发展道路必然是一条通往和谐世界的康庄大道;基于中国的大国地位及累积贡献,中国和平发展道路是构建和谐世界的重要支撑和保障;基于其现实和潜在的国际影响力,中国和平发展道路在构建和谐世界中发挥着积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一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把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为对外政策的宗旨,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各项实践,为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构建和谐世界的理论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构建和谐世界的理论,系统地阐述了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国情、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和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以及为实现这一目标采取的战略方针和政策措施。坚定不移地走对内和谐和对外和平有机统一的发展道路,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和国家把握人类发展未来的自觉精神,是为世界和平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9.
和谐文化是儒家文化的主干,儒家和谐文化具有和平主义的本质特征。儒家和平主义文化是中国和平发展的文化基因。儒家和平主义及其关于天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和谐的理念。不仅是中国和平发展必然性的文化根据,也是中国和平发展条件性的文化资源和战略。  相似文献   

20.
和平发展,作为对以对抗方式进入世界体系的大国崛起之路的否定和超越,具有旧式大国崛起无以比拟的世界接受度和进入力,因而创造了令世界瞩目的"中国奇迹"。然而面对这一"奇迹",处于世界不同利益链接点上的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心态和认知,这些心态和认知设定了中国和平发展大战略推进中的若干待解难题。本文以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实现为背景主线,以中国和平发展大战略的推进为现实目标,重点探讨了中国和平发展大战略推进中的几大深层应对:"韬光养晦"待正解,"地缘冲突"待破解,"共赢困境"待化解,"崛起目标"待深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