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藏,即是范稳故事展开的地域,也是范稳叙事中不断展开的精神空间。《大地雅歌》中,以所谓的"精神叙事"与"大地叙事",和活佛与神父所代表的两种宗教信仰的对话中所展开的两种文化的对话,在结构西藏的同时也在构建一个与西藏完全不同的世界——一个向往文明,充满欲望和世俗的世界。范稳笔下的爱情传奇,西藏故事是如此的动人心弦。而这美丽的西藏叙事,正是在迷失之后的不懈追寻。  相似文献   

2.
藏族作家阿来的长篇小说《尘埃落定》中的女性形象,被打上深深的"男性"眼光的烙印。从主体性的丧失与配角地位、欲望化叙事与文本"骚扰"、符码化的"女体"与男权政治三个层面,分析《尘埃落定》的男权主义话语,正是这种话语的"沉醉"导致了一个个鲜活的"西藏女儿"的真实面目被遮蔽。  相似文献   

3.
近来现代汉语"被字句出现了诸如"被就业"等超越语法规则的搭配,而且异常活跃。这种超常搭配是对"被"字句零度形式的偏离,在"语言世界"里它违反了语法规则,但在"物理世界、心理世界、文化世界"里它却拥有存在的充分条件,它的谓语对"被"字句谓语的零度形式做了最大限度的偏离,是极富语用价值的正偏离。这种新"被"字句的零度与偏离、显性与潜性互为条件并相互转化。  相似文献   

4.
尹清 《百姓生活》2013,(5):63-65
西藏拉萨布达拉宫,位于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区的红山之上,是一座当今世界海拔最高、规模最大的宫殿式古建筑群。它由红山南麓奠基,依山而上,直达山顶,主楼13层,高113米,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其建筑风格,融宫堡和寺院于一体,是中国最著名的古代建筑之一,堪称艺术的殿堂,被誉为"世界屋脊的明珠"。1994年,布达拉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5.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影像媒介的发达,与西藏风俗、风景、文化有关的电影总是层出不穷,大体上,西藏电影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是西藏作为一个背景,西藏被想象为一个类似于武侠的神秘世界,作为神话的西藏存在;第二类是有关西藏文化、风俗的电影,作为地理学上的表征存在;第三类是国外关于西藏题材的电影,作为意识形态的西藏存在;第四类就是西藏人类学纪录片,作为人类学记录的西藏存在.  相似文献   

6.
聆听西藏,一片纯美的天籁之音,那是雪山空灵的回响,那是飞鸟掠过的轻呜,那是清泉潺潺的低吟;凝望西藏,一派洁白的圣灵之地,那里有雪莲的晶莹,那里有雪山的苍茫,更有哈达的飞扬。 这是一片宁静而古老的土地,隐匿在雪白的世界里,吐露著自己的芬芳。她遥望着世界,世界也遥望著她。这遥望的距离却又是如此迫近,只是因为她的封闭落後而被定格。 1953年,广播电视事业开始在西藏这片神奇的土地创建,从此,西藏走近了世界,世界也走近了西藏。西藏人民切切实实把握住了时代的脉博与心跳,现代化的气息如此真切地奔涌而来,古老的…  相似文献   

7.
刘元超 《华人时刊》2011,(10):48-49
西藏,全称西藏自治区,简称藏,这片世人眼中充满神秘的雪域高原,位于中国西南边陲。西藏的历史气息浓郁、人文景观独特、自然景观壮丽,是名副其实的"高原明珠"。西藏旅游资源丰富,雄奇壮观的布达拉宫、日日被信徒膜拜的大昭寺、热闹的八廓街、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圣湖纳木错、神山冈仁波齐……所有的一切,  相似文献   

8.
1951年5月23日"十七条协议"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和平解放西藏的努力取得了历史性的进展,这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以和平方式解决边疆与民族问题、完成国家统一大业的历史性创举。中国共产党人思想上高度重视解放西藏的战略重要性;舆论上坚决回击帝国主义的阴谋干涉;行动上积极果断以军事实力为后盾展示解决西藏问题的决心;方法上积极争取广大爱国藏胞的支持以和平方式解放西藏。  相似文献   

9.
50年前,西藏在封建农奴制统治下,西藏经济基础设施十分落後,几乎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工业、交通、能源等,百业待举。50年後的今天,西藏具备了初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基础设施,有力支撑著国民经济的发展。 西藏地处世界之巅,平均海拔4000多米,高寒缺氧,经济建设环境艰苦。西藏和平解放後,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十分关心西藏的建设与发展,技术人员从祖国的大江南北涌向西藏,重点建设项目星罗棋布。这些项目中,有许多项目都是中国之最,随著一道道难题被攻破,一个个共和国之最也相继诞生,给高原带来新生机与希望。 我国最大…  相似文献   

10.
星际 《山西老年》2014,(9):22-22
上个世纪60代初,由于大陆经济困难,美国觉得有机可乘,积极支持蒋介石,准备反攻大陆。当时中美正在波兰进行大使级会,周总理指示我方代表警告美国:"如果台湾胆敢反攻大陆,反攻大陆之时,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之日!"美方立刻表示不支持台湾反攻大陆。1960年4月下旬,周恩来总理与印度谈判中印边界问题,印方提出一个挑衅性问题:"西藏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吗?"周恩来总理说:"西藏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远的不说,至少在元代,它已经是中国的领土。"对方说:"时间太短了。"  相似文献   

11.
马原的先锋小说代表作《冈底斯的诱惑》显示出独特的叙事方式,使得读者和评论家对小说的解读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冈底斯的诱惑》中采用了"不在场"的叙述方式,通过虚构、混乱、感觉缺失等语言技巧,表达马原竭力走进西藏却又不能理解西藏的焦灼,彰显了马原式的先锋特色。  相似文献   

12.
共享式增长(Inclusive Grawth)是机会平等的增长.共享式增长既强调通过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机会与其他发展机会,又强调发展机会的平等.西藏1959年实行的民主改革,废除了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百万农奴和奴隶得解放,成为国家的主人和西藏的主人,这是西藏历史上划时代的伟大变革,从此西藏各族人民得到了平等的发展机会,西藏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代.本文的研究表明,西藏民主改革以来,在中央政府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下,在西藏各族人民团结奋进、共同努力下,西藏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不仅经济增长速度高,而且这种高增长持续了几十年,这在西藏历史上前所未有,在世界历史上也堪称奇迹.这种高速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惠及到西藏各族人民和各个地区,经济增长成果被广泛共享.  相似文献   

13.
文章试图重新思考民族志中有关泛灵论的材料,目的是要理解生命的意义。西方传统理论和受其影响的现代科学理论被确证存在着转换的逻辑:这些理论倾向于认为个体生命是从世界中抽离出来的,是一个有边界的实体。作者试图从"生生不息""生命存在的关系构造"以及"运动的首要地位"等方面重新思考生命世界的意义,并指涉现代科学的研究。通过区分"对世界感到惊奇"与"对世界感到震撼"来反思现代科学的不足之处,并提出理解世界的新视角——栖居。  相似文献   

14.
"吱——",一位老者左手一按电钮,飞旋的砂轮在玻璃杯上飞速地打磨。几秒钟不到,一只活蹦乱跳的河虾在玻璃杯上出现;又不到几秒钟,"走遍中国"四个潇洒刚劲的大字,出现在玻璃杯上。这位老者叫吴子熊,世界级玻璃艺术大师。他镌刻的玻璃雕刻艺术精品,被世界人民誉为"中国的精灵"、"中国一绝"、"东方奇葩"。  相似文献   

15.
转神山     
去年8月,我再次进入西藏,进入那片人迹罕至的雪域高原阿里,以亲身的经历,感受了藏族同胞为之神往的“转神山”,至今宛然在目,难以释怀。 神山与转神山 西藏最西部的阿里地区,被认做世界上最后的神秘仙境之一,平均海拔4500米,雪峰林立,故称“世界屋脊的屋脊”。阿里首府狮泉河,距拉萨1600公里,两地之间便是无人区。在阿里高原的普兰县境内,有一座被西藏苯波教、  相似文献   

16.
由于传统观念、经济利益、外部环境和职业教育质量等因素的影响,职业教育仍是西藏教育中的"短板"。进一步发展西藏职业教育需要我们转变歧视职业教育的观念,树立现代人才观;立足地方社会发展实际,定位职业教育的服务方向、办学层次和办学模式;科学设置专业,形成特色和优势;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2010,(2):51-53
西藏“野人”之谜是“世界四大谜”之一,历来被各界人士所关注。早在1784年,我国就有西藏野人的文献记载。近年来,在喜马拉雅山区不断有人目击野人活动,并发现有女性野人抢走当地男人婚配生子之事。  相似文献   

18.
造成当下自然生态和精神生态双重危机的根源在于过度强调征服和役使自然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而拯救的希望在于放下"进步"和"发达"的架子,从过去被视为落后、荒蛮的文化中汲取有益的养分,实现世界复魅的精神旨归。在贵州少数民族文学中,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竹王传说及其在此基础上衍生和流变的家园信仰为此提供了重要参照,而世界复魅理论也...  相似文献   

19.
韩晗 《东方论坛》2010,(6):86-92,98
创刊并停刊于1931年的《现代文学评论》因被认为是"民族主义文学"的主力刊物之一而长期以来受到现代文学界的忽视,但事实上该刊在世界文学中的"小国文学"研究、对于"后五四"时期古典文献的整理、比较文学视野下对前沿理论的应用以及在"民族文学"早期研究等四个方面,均有着独树一帜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明代笔记种类繁多,内容丰富,既可与正史相互印证,也可补正史之不足,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笔记中记载了大量有关西藏的史料,涉及派员入藏、设置机构、治藏方略、风土人情等内容,反映国家主权意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念。为我们更全面、更客观地了解明代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政权之间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文献资料。这些文献内容体现了明廷对西藏问题的重视和关注。当然其对解决西藏现实问题也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