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4 毫秒
1.
未退休前,我看到单位的老同志手捧着《老友》杂志,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羡慕。我要是能捧上《老友》那该多好呀!2001年1月,我退休了。我终于实现了每月  相似文献   

2.
我退休后订了一份《老友》杂志,老伴看到我读《老友》读得那么津津有味,总是说:"老头子,也念给我听听啰。"这时我就不得不给她念。经我一念,老伴学习《老友》也感兴趣了。她认为《老友》有学头。每期《老友》一到,老伴总要催  相似文献   

3.
徐润香来信     
徐润香 《老友》2012,(10):53
尊敬的彭社长:您好! 6月8日我收到贵社寄来的第6期《老友》杂志,我就猜到了一定是去年11月份投的稿《一封俄文信引起的回忆》发表了。我迫不及待地查看目录,果真如此。我高兴得手捧《老友》紧贴胸前,欣喜  相似文献   

4.
老友信箱     
《老友》2007,(11)
关爱老年人的《老友》刚退下来那阵,我心情极端孤独和苦闷。这时,儿子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便去邮局给我订了一份《老友》杂志,让她来陪伴我度过这退休  相似文献   

5.
潘章驹 《老友》2013,(2):68-68
我退休以后,一直与《老友》相伴。《老友》内容丰富,文风朴实,非常贴近老年人生活,是一份针对性、可读性很强的读物。每当拿到《老友》,我都要通读细读,从中获取知识。  相似文献   

6.
《老友》2014,(9)
正我2013年1月退休。虽然自己早有思想准备,但在真正退休后,心里还是空落落的。该怎样迈出第一步,还真说不上个子丑寅卯来。自从去年订阅了《老友》杂志,我从《老友》中受益良多。特别是《老年茶座》《政策窗口》《名人轶事》《多彩金秋》和《养生保健》等栏目,我很喜欢。《老友》引领我迈出了退休后怎样过好每一  相似文献   

7.
笔者长期在军队做干部工作和老干部工作,1999年退休后,缘于老干部的情结,我应聘到《中国老年报》报社做编辑。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一本很吸引眼球的中共江西省委老干部局主办的《老友》杂志,从此就与《老友》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8.
廖勇 《老友》2010,(1):64-64
我是《老友》的忠实读者,也是《老友》的受益者。自2003年退休后,我就订了《老友》,至今已和她共同度过了6年多的美好时光。6年来,《老友》使我身心受益。现在  相似文献   

9.
胡永林 《老友》2011,(2):49-49
我于1993年从安源区人民法院退休.现已83岁。退休以后由于客观原因,没有进区老校(即老年学校)学习。我患有多年的高血压、冠心病、脑动脉硬化等诸多疾病,经常跑医院打针吃药,但效果不大。正当我感到绝望之际.单位退休的老同志邀我到区老校学习。在区老校学习期间,我第一次看到《老友》杂志。  相似文献   

10.
74岁的我,手捧自己的两部散文集——《火鸟在晚霞中燃烧》、《雄鹰在长空劲舞》,心中无比惬意。1992年我退休了。工作35年来,坎坎坷坷、碌碌无为。内心有  相似文献   

11.
饶华浪 《老友》2009,(9):64-64
我自1999年退休以来,就和《老友》结下了不解之缘,一直订阅至今。《老友》与我相随相伴,不离左右。前不久我不幸被车撞伤,是《老友》陪伴我度过了人生最难熬、最痛苦的37天。  相似文献   

12.
《老友》缘     
《老友》2014,(12)
正我是退居二线时与《老友》牵手的。当时我在单位老协读报时发现了《老友》,翻开目录一看,觉得内容很丰富,阅读了几篇文章后,感觉耳目一新。从此我经常去老协找《老友》读。退休后,老协给我订了一份《老友》。10多年来,我只要一有空,手里拿的就是《老友》。我爱《老友》,因为她让我了解国家大事、增长知识、感悟人生、养生保健。我把《老友》当做教科书、工具书,每每清  相似文献   

13.
胡中华 《老友》2013,(8):70-70
我退休已14年了,一生中看过各种不同类型的杂志,但最吸引我的还是《老友》杂志。为什么我对《老友》会有这样高的评价呢?主要原因是江西省委老干部局和杂志社的同志们能深入调查研究,对大多数老友在想什么、需要什么了解得非常透彻。退休后,我在一段时间里心里比较空虚、孤独、寂寞,对怎样来安排自己的晚年,茫然无知。这时,支部给我订了《老友》,排除了我的孤  相似文献   

14.
《老友》2014,(2)
正2006年我退休后,第一次收到单位给我订的精神食粮——《老友》时,立刻被她图文并茂的版式、丰富多彩的内容所吸引。经过两个晚上的挑灯夜读,我把一本《老友》从头到尾读了个遍,连广告都没漏掉。读后,我顿觉神清气爽,对退休后的生活充满了信心。8年来,每期《老友》到手,我都是一口气读完,  相似文献   

15.
我退休以来,连续自费订阅《老友》8年。我觉得《老友》很适合我,我喜欢她有许多理由:  相似文献   

16.
廖仕成 《老友》2011,(7):60-60
《老友》是我们老年朋友的良师益友、精神食粮。回忆起来,我和《老友》相识已有近20年了。 我1992年退休。一次,我在一位老同事家见到《老友》(《老干部之友》),她朴实、清新的文风一下子吸引了我,使我大有相见恨晚之感。  相似文献   

17.
肖祯祥 《老友》2012,(6):68-68
1996年我退休后。爱上了读书看报。2001年10月,铅山县物价局老年体育协会和老年体育科学学会成立,我担任老年体育协会副主席和老年体育科学学会会长。记得是在2001年12月,我到县老年体育协会开会,偶然看到了《老友》杂志。当即我就借来阅读,觉得《老友》每篇文章都别有一种风味,体现了老年人的风采,颂老干部功绩,赞敬老新风,是一本集可读性、政策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刊物.极具阅读价值。从此,我就与《老友》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8.
徐厚发 《老友》2008,(9):65-65
退休以后,我订了一份《老友》。正是这位良师益友伴随我欢度晚年,使我勤劳、快乐享高龄。家乡解放以后,我走上革命征程,先当兵后从政,每天上班下班忙碌奔波。退休以后,无所事事,倒觉得郁闷。这时,我翻开《老友》的"养生保健"和"老友信箱"栏目发表的文章细心地读,认真地琢磨,  相似文献   

19.
熊思传 《老友》2013,(2):68-68
退休后,镇政府为我订了份《老友》杂志,并且按时投递到我的住处。从此,我多了一份学习资料.我太幸运了。  相似文献   

20.
蒋显经 《老友》2012,(4):68-68
我与《老友》有过一段文字情缘。2009年.我的一首小诗《种茶小吟》在《老友》刊登,给了我很大鼓舞;不久,我写的《奋蹄夕阳乐奉献》又有幸被发表;后来,我的一篇征文《从赤脚老师到公办老师》又被采用,实是人生写作路上的大喜事。从此,我一有空就给《老友》写稿、投稿。《老友》真是我退休以后的相知伴侣和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