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德来兮     
几年前去台北访问,那里文友赠我一本印刷精关的《捷运诗选》。早知道台北有“公车诗”(在公交车上张贴、散发的诗传单),是台北诗歌界和市政有关部门合作推动的一种“环境艺术”,想不到如今有了地铁(台北人叫捷运),这一公益诗歌形式又有了新进展。仅举诗集中一首题名《捷运搭乘须知》的小诗:“这里禁止吸烟/但你可以恣意吞吐你的想像与情思/这里禁止饮食/但你可以尽情享用窗外流动的盛宴/这里张扬速度/但不禁止你心思意念的缓慢和悠闲/请认清列车的路线与去向/搭上梦想的电梯,  相似文献   

2.
家乡的炊烟     
秦俑 《社区》2011,(17):28-28
我常常想起老家屋顶上的炊烟。那捉摸不透、飘忽不定的炊烟,象征着世界的奇妙与生活的欢乐。烟霞蒸腾日,只因炊烟来。炊烟有时乳白有时密不透风,有时疏可走马有时雅诗万行。若遇花花太阳花花雨.你就分不清哪是云雾哪是炊烟了。然而最与炊烟同在的.是悠闲觅食的鸡、是昼伏夜出的猫,是哼哼蹭痒的猪,是护院撒欢的狗。炊烟升起不久.必定传来母亲的呼唤、父亲的朗笑。  相似文献   

3.
无尽的怀念1979年的夏天,我刚从山上砍柴回来,一个同学跑到我家里,说中学老师通知我们到学校取高考成绩单。我们吃过午饭,顶着烈日,走了两小时的山路,赶到学校。刚到校门口,碰到一个教师笑眯眯地对我说:“祝贺你,你的成绩超过省重点中专录取线。”从那天起,我再也没有到山上砍柴了。接下去是填报志愿,我报的志愿是宁德卫生学校(没有报师范类学校)。8月15日的某一天,中学校长打电话给我爸爸,接县招生办的通知,我已被宁德卫生学校中医士专业录取。可过了三天,中学校长又打电话找我爸爸,说又接到县招生办的通  相似文献   

4.
补诗训浪子     
密林 《老友》2011,(9):44-44
相传古时,有个浪荡公子,吃喝嫖赌,不思劳动,短短数年,耗尽了全部祖产,只得沿街乞讨。一天他托钵到一户人家要饭,主人见他年纪轻轻,于是好心地对他说:“你年纪轻轻,又不缺胳膊少腿,  相似文献   

5.
一个德国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在广西山村从事教育工作十年,不索取任何报酬,没有任何功利企图。孩子们拿他当最好的朋友和亲爱的爸爸,一个学生对他说:“我觉得你一方面像大人,另一方面又像小孩。”他与孩子们一起写歌,每人一句,其中有个孩子这样为他写:“我们都不完美/但我愿意为你作出/不可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6.
爆笑     
生态平衡小弟班里多善于吟诗作画之辈。一天,老师布置了一道作业题,要求写一份关于生态平衡的建议书。作业收上来后,一份建议书让老师哭笑不得,原来上面只写了一行字:少砍柴,多种树,少吃动物多吃素。何必如此小琴心血来潮,站在镜子前仔细端详,发现自己的脸竟是那样难看,不禁放声大哭。坐在一旁观察已久的小赖说:"你偶尔照一次镜子就那么伤心,那我们天天看着你,又怎么办?"  相似文献   

7.
炊烟袅袅     
作品取材于苏南一个古老的水镇。画面采取大胆概括、取舍的手法,将桥后复杂的楼阁建筑统一在一块浓重的色块中,以此来烘托外形清晰的石桥。桥下渔船的一缕炊烟,使整个画面增添了一种动感。没有出现的渔船,给人们留下了诸多联想。石桥的“实”,炊烟的“明”与楼阁的“虚”、“暗”形成了强烈的明暗、虚实对比,而石桥的“凝重”与炊烟的“飘忽”又造成明显的动静对比。使整个画面产生“动中有静”、“虚虚  相似文献   

8.
骆统     
骆统小时候,有一年闹饥荒,乡里的和逃难的人没粮食吃,饿得浑身无力。骆统见了,吃得也一天比一天少。姐姐见他总是难过的样子,就问他有什么心事。他说:“看到大家连糟糠都吃不上,我怎么能只顾自己吃饱呢?”姐姐说:“你为什么不跟我说,自己一个人吃苦呀!”于是,她拿出自家的粮食交给骆统,又告诉了母亲。  相似文献   

9.
叶耘 《人力资本》2009,(9):13-13
开会的时候,通常有两种最有代表性的人员,一种是“磨刀”的,总是委曲求全,试图团结每一位参会者来得到最广泛的支持;另一种是“砍柴”的,常常能在参会者中找到分量最重的利益联盟,然后手起刀落,将少数不同意见者斩于马下,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0.
沙似雪 《新少年》2010,(3):14-15
“登上高山望远方,谷米黄哎,河水向东流,炊烟在飘荡,我要歌唱这美丽的家乡,春日暖,苗寨绿,百花齐放哎——歌声响……”这是一首苗族山歌。来到贵州黔东南地区,满耳都是这种动听的山歌,满眼是袅袅的炊烟。看见炊烟升起,我突然觉得肚子饿得要命。不过没关系,来到了苗乡,还怕没有苗族人待客的美味吗?  相似文献   

11.
轻松一刻     
《社区》2011,(13):56-56
儿子的应酬 一天,儿子见妈妈来接他,便问:“爸爸呢?” 妈妈答道:“爸爸今晚有应酬,不能来接你了。” 儿子问什么叫应酬,妈妈说:“应酬就是你不想做但又必须做的事。”  相似文献   

12.
炊烟的味道     
“很喜欢炊烟的味道!”一位萍水相逢的朋友说。我有一种遇到知音的感觉,因为她也说出了我的心里话。  相似文献   

13.
昨天似乎还亲密无间的一对小情侣,每天凑在一块儿发着山盟海誓要生生世世在一起,那时候,你眼申的男友是一团绵绵无尽的好可真正拿到婚姻这张纸,两个人白天见晚上见,碰着碰着就不断碰出鸡毛蒜皮的火花来。你酸酸地觉得,男友一旦成为爱人,就比如好东西过了保质期一样,有了诉不完的坏:他不陪你过周末了,他不帮你洗碗搓衣服了,他居然忘记你的生日了……  相似文献   

14.
乐祥涛 《百姓生活》2010,(10):26-26
那天,母亲见我回去,很神秘地叫我来到她和父亲的卧室,用手指了指挂在墙上的一幅新照片让我看,并说:“这是我和你父亲刚拍的照片。”我陪着母亲仔细看那张合影,随后又看了看父母在不同时期拍的照片。从照片中又一次重温了父母互敬互爱牵手走过的不平凡人生历程。当我的目光落在母亲那双布满沧桑的双手上时,一种酸楚立刻涌上心头。  相似文献   

15.
《人生与伴侣》2010,(6):4-5
孩子一个没伤着:帐篷福利院冒出袅袅炊烟 4月17日下午6点,玉树跑马场的5顶蓝色的救灾帐篷前,一群从六七岁到十几岁的藏族孩子,正兴高采烈地从一辆越野车上搬下方便面矿泉水等食品。在他们身旁,一口野炊灶里煮着一锅稀饭,正在冒出袅袅炊烟。  相似文献   

16.
请从下列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1)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访:装饰了别人的梦(卞之琳《断章》)。的确,风景.有自然的也有社会的,有艺术的也有文化的、历史的,只有与人相得益彰,才能融为一幅和谐的画。个性的生命赋予风景以灵动。请以“有我的风景”为题作文。[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梨苹果     
美术课上,米吉老师让同学们画苹果。尤卡在本子上画满了又长又圆的东西,还涂满了黄色。米吉老师见了,问道:“你画的是什么?我看倒有点像梨!”  相似文献   

18.
马德  施爱 《社区》2008,(26):8-9
淮阴侯韩信有一段时间,穷极无聊,在城下钓鱼,聊以维持生计。同样在水边韵,还有一些前来漂洗的妇女。其中有一老妇,见韩信饿得可怜,就把自己带来的饭给韩信吃。她在这里漂洗了几十天,就给韩信吃了几十天。韩信很感激这位老妇,他说,有一天,我会报答你的。哪知老妇听后十分不悦,说,我给你吃饭,是因为你饿得可怜,哪是图你将来报答的!  相似文献   

19.
如果有前世/我一定是一棵寂寞的松树/而你/就是停在我肩头的那只孤蝉/躺在我的臂膀里/向着大地/为人们讲述一个/关于爱情的/古老传说/我为你遮风挡雨/用柔软的松针/摩挲你的薄翼/听着你的哀鸣/我哭了伤心地哭了/金色的眼泪/不停滴落在你的身体上/你没有闪躲/却也承受不起/那耀  相似文献   

20.
春潮 《新少年》2011,(5):30-31
时间 很久很久以前。 地点 大海边,高山下。 道具 一把砍柴斧子,可用纸板制作。一颗大宝珠,可用彩色乒乓球、玻璃球等代替。一顶代表大石块的头饰帽,用硬纸板制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