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与形而上学意义上的审美超越有所不同,马尔库塞对于审美救赎的构想有其具体的实践层面的现实可行性。借助于现象学的启发,马尔库塞为马克思意义上的劳动重新确立了本体地位,即作为具体实践的劳动/做能够呈现人的本质。但在发达工业社会条件下,异化劳动已经演变成了人对于技术理性的自觉顺从——单向度的精神异化,政治革命实践由此转向了灵魂的自我救赎,而观念化的审美所确立的只是无可超越的乌托邦。马尔库塞认为,处于高/低两种感性极点之间的本能的消遣/游戏冲动可以成为人的全面解放的真正出路,作为自觉自为的劳动而产生出来的对象化的产品——创造性的艺术,即是人的本真形态的实践显现。  相似文献   

2.
苦难是文学的永恒主题,很多作家在书写苦难的同时也对苦难的救赎之路进行了探索。新时期小说对于“苦难”主要叙述了三种救赎路径:一是为活着而活着的忍耐态度,二是逃离到宗教中去寻找解脱和超越,三是悲剧英雄式的反抗方式。  相似文献   

3.
在16、17世纪的英国,神学家和教士们鼓吹在个人救赎方面寻求救赎确据,认为虔诚的基督徒如果不能确认已经被上帝选中而将进入天国,就会陷入绝望,而这种确据将能使他们免于绝望。莎士比亚戏剧《第十二夜》中,马伏里奥、西巴斯辛就是极力追求救赎确据的人物。但是,跟同时代的非清教徒一样,莎士比亚似乎感到追求这种确据,更不用说相信得到这种确据,是愚人之行,而非智者所为。  相似文献   

4.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讲述了年轻银行家安迪含冤入狱二十年后成功越狱的故事,展现了影片主角安迪近乎完美地在体制化社会下对自己、对狱友甚至对社会的种种救赎,警示人们要不断反观早已习惯适应的生活,坚守对美好人生的希望和追求,感悟灵魂自由的无限魅力。  相似文献   

5.
教育作为一种与人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本质在于不断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升华人的生命品性,然而当前教育在工具理性的主导下失去了自我,沦为一种"规训"的工具,导致了人的异化。价值重建中教育的使命在于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不断改善其生存状态和生活质量;在于建构可能生活,不断提升其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  相似文献   

6.
美国女作家赛珍珠与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因独特的双重文化经历创作了《群芳亭》和《野草在歌唱》。《群芳亭》通过中国吴太太在意大利传教士安德雷的宗教救赎中走向新生的故事,表现了异质文化融合的可能与希望。《野草在歌唱》通过南非白人玛丽被黑人男仆摩西杀害导致人性救赎失败的悲剧,展示了异质文化的冲突。不一样的救赎:宗教救赎与人性救赎都表达了两位作家对异质文化之间互相尊重,求同存异、和谐共处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20世纪以来,伴随着西方工业文明和科技文明的发展,人们逐渐对人性本质和西方宗教产生了怀疑。针对基督教,人们开始质疑它是否值得人们信仰。相较以往,人们对它的信仰程度大大削弱,甚至出现了信仰缺失的现象。而《肖申克的救赎》这部影片,以《圣经》中“救赎”主题为题材讲述了一段越狱的故事。故事意味深长,让人们重新意识到信仰在当今世界的重要性。接下来,本文将围绕“怎样救赎”这一主题,分别从“信”、“望”、“爱”这三方面对影片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救赎     
艾芥 《人生与伴侣》2010,(11):34-35
这是我相的第7次亲,又是蔓生介绍的。我忘了说蔓生。蔓生,一个我熟悉的朋友,长得很特别,下巴尖尖的,两眼有些开。再开一点就是先天性白痴的眼距,但是就在几毫米处,恰到好处地停住了。于是,蔓生,就有一种再也长不大的女孩的神情,总带几分天真的怅然。  相似文献   

9.
孙曙峦 《社区》2014,(3):5-5
“不要追究撞倒我的人,他们不是故意的;…不要讹好心人,那是断子绝孙的事。”这是一位65岁的洛阳老爷子在网上发的帖子,正是因为看见最近接二连三的扶起老人反被讹、老人摔倒不敢扶的讨论,老人家果断立下了上面的家规,  相似文献   

10.
《肖申克的救赎》讲述了一个信念拯救希望的故事。它鼓励人们为自我的尊严而奋斗──只要心存信念,人类就有希望。从救赎的起源与内涵入手,通过分析故事中主人公安迪的自我救赎,他对肖申克监狱的救赎,恐惧对救赎的摧毁,以及作为救赎的象征的背景音乐等方面,评述了电影中的救赎主题。  相似文献   

11.
分析现代主义史诗《诗章》中的"荒原"意象与贯穿始终的"救赎"意识,得出诗中的"荒原"具有双重含义:它既是被人类破坏的自然,也是人类心灵的荒芜。诗中的"救赎"不再是依靠万能的上帝,而是遥远中国的孔孟之道中仁孝治国或佛教中众生平等的思想,它们或许是拯救当代人走出绝境的良方。  相似文献   

12.
早期鲁迅的宗教观是具有辩证性的悖论。他从宗教原始起源来肯定形而上的人类精神在社会文化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获得了评价人生、批判社会的价值尺度;又从对宗教教义的怀疑而否定其神学价值体系,显示出理性主义的时代光彩。在鲁迅思想发展和人生行为的整个过程中,其早期宗教精神表现为内外两种转化形式。一是将宗教意识的追求与宗教徒的献身精神内化为实践性的个人品格:自我牺牲式的救世精神;一是以宗教信仰的价值意义为尺度,批判物化、虚假和马虎的病态人格和社会,前者表现为道德人格上的真爱,后者表现为心理性格上的真诚。从而全面表现了鲁迅对社会改造和民族人格重塑的整体思考  相似文献   

13.
於全军 《可乐》2010,(2):66-67
遭遇海盗一串求救信号传到加勒比海救援中心:“这里是海克号,我们的船失火了,只有我一个人活着。”方位报出后,一架直升飞机载着两名救生员赶赴出事地点。  相似文献   

14.
当年.16岁农家女孩王水英因家贫失去了读中专的机会,后来又因投资引种果树上当受骗。父亲气得骂她是“败家女”。17岁时,她加入外出打工的行列。8年后。她辞去原来的工作自立创业。短短6年多时间.由她创办任总经理的服装贸易公司,已经拥有近20家专卖店。聘用员工300多人……  相似文献   

15.
从追问式下的悲剧精神,善恶只是一瞬间,善恶模糊的边缘,救赎即是道路三个方面出发,论述了须一瓜的《太阳黑子》中人性的自我救赎,以及对当下社会人性道路发展的追问。  相似文献   

16.
J.M.库切一直受到评论界的关注,很多人认为他是对一切专制的控诉,是在启示崭新的世界,简直就是正义的代言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透过语言的迷雾,走出政治的解释,撕去神圣和崇高的面纱,看到的是隐喻下的本质。本文试图解开史诗叙述,回归或许低俗但却更本真的自我。文章通过分析库切作品中主人公对他者和自我的救赎的探索和追求,揭示作品中深邃思想的背后可能只是库切的自我救赎情结。  相似文献   

17.
布朗的救赎     
刘德昊 《可乐》2011,(5):47-47
新兵训练结束后,刚满18岁的布朗被派往伊拉克最大的港口城市巴士拉,执行反恐任务。新兵到岗后,会有七天的休整期。在此期间,布朗和当地的年轻人苏拉尔交上朋友。苏拉尔懂些英语,在巴士拉军事基地外摆小摊。  相似文献   

18.
休闲作为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在休闲热背后,潜藏着休闲内涵虚无化、休闲审美浅薄化、休闲导向物质化的休闲伦理危机。休闲伦理危机的主要原因是人的劣根性、现实与虚拟的碰撞、价值观错位、利己主义等。因此,要在观念上破旧立新,拯救危机。  相似文献   

19.
通过深入考察中国社会现实,探究当代中国道德问题、价值观念以及解决道德问题与道德危机的措施,从而把握当代中国现实道德问题的关键并提出可行性建设性的解决方案,对于促进道德建设并服务于“和谐社会”之宏旨,实现“中国梦”对良性正义温暖健康社会之构筑蓝图;对于矫正道德冷漠现象,开展全社会爱心培育工作,倡导人文关怀,通过重思寻求儒家的道德伦理价值,找到道德建设的救赎之路,具有十分显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朱光潜的“魏晋人”人格理想,高歌自然天放的人生态度。理想人格期待和现实角色扮演的吊诡性,促使其正视板荡不安的社会现实,强烈的担当意识催生朱光潜顺时达变的人格救赎模式。从“魏晋人”理想到出世——入世说,这不但刻勒了时代变迁的印迹,更体现他顺时达变的人格建构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