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创作理念上专注于写作本身,这使颜歌能够避免外界名利的干扰而专注于写作的探索,不断地开拓出新的创作路数。在她日益成熟的技巧中,她已不再仅仅局限于用"空灵飘逸"的语句给出一个好看的故事来满足读者和自己情绪宣泄的需要,而更多的是在小说的形式探索中开始着手对人生、对社会、对人性作出理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词的创作法则新探周云龙同其它文学样式的创作法则、技巧之研究晚于作品本体一样,词的创作法则这片荒地,也是在继作品大量涌现后才渐次开垦起来的。且中国古老的文论习于"评点"(特别是对小说与散文)与"漫话"(如诗话、词话).很少有西方那样洋洋洒洒的系列宏论。...  相似文献   

3.
水彩风景画创作是水彩画创作领域里一个重要的分支,也是最能够体现水彩画自身特点的创作与写生题材。水彩风景画就画面表现内容来说似乎与我国传统山水画相同,但是更加注重光影与形体的表现,而在画面的"意境"方面颇有值得进一步探究的余地。  相似文献   

4.
章睿齐 《山西老年》2014,(12):63-63
我们常常说要经营爱情,友情,甚至亲情。但是,却忘记了经营自己的心情!心情是个变量,它以各种形式存在于我们的心中:可以是开朗的、兴奋的,也可以是郁闷的、愁苦的。心情如何全在于个人的经营。"不如意事常八九"。随时调整自己的心情,常想"一二"。  相似文献   

5.
当前文学研究中所面对的"语码危机"、"图像霸权"、"文学边缘化"、"文学终结"等现象几乎都与媒介有一定的关系。在整体场域中重新审视文学所遭遇的存在之痛,在文学"通变"的参照系中寻找救赎之途。文字与图像正常的关系应是哈贝马斯的交往与对话,以此形成新的文化,文字与图像各有优势,应该成为支撑文化的双翼。文学要能在"通"中求"变","变"而不失其"通":一方面创作主体可以通过文学性的坚守或与其他媒介相交通,或满足某些公众或公众的某个阶段的需求;另一方面就文学阅读主体而言,可以把文学阅读方式向其他媒介扩张,把原本属于文学文本的"阅读"概念,扩展到阅读一切符号(包括图像)。  相似文献   

6.
小句或分句末尾的"来(来着)"可以作时制助词,记着"来1(来着1)";也可以作语气助词,记着"来2(来着2)"。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形义辨察:其一,从结构形式方面;其二,从语义蕴涵方面。同时,文章对"来1(来着1)"和"来2(来着2)"来源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7.
孙鲂生平及结诗社补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鲂加入抚州李德诚幕府,于天福二年(937)前官至员外郎。李德诚之子李建勋于后梁乾化间在临川随侍,沈彬后梁中期回乡,李建勋、沈彬、孙鲂三人在后梁乾化四年(914)到后梁贞明六年(920)期间在抚州临川结成“诗社”。  相似文献   

8.
李梦阳的诗歌创作理论是李梦阳文艺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李梦阳的诗歌创作理论主要有四点:(1)重视"情"在诗歌创作中的主导作用;(2)认为生活实践是诗歌创作感情产生的前提;(3)主张诗歌是作者主观思想与客观世界相交往的产物;(4)重视中国传统诗歌比兴手法的运用。李梦阳既把情感与生活实践确定为诗歌创作的基础,也把它确定为诗歌创作的根本法则,而且由此建立了"情会说"之创作心理论。李梦阳不仅重视诗歌主题思想产生途径之生活实践,还重视传统的诗歌主题思想表现之比兴手法。李梦阳关于诗歌创作的理论,是具有科学性和创新意义的诗歌创作论,是值得我们今天借鉴的。  相似文献   

9.
沈从文小说创作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对沈从文创作思想和创作实践都有极为深刻的影响。沈从文在表现都市情欲、乡村性爱、"诗与火"内在个人爱欲体验等性爱题材小说方面,自觉借鉴和运用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从而深化了自己的小说创作,但同时也给其创作带来某种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从庄子对世界本质("道")的认识和语言的态度与他独特的言说方式("三言")之间的关系可以发现,庄子的言说方式对中国的话语传统具有深远影响,对中国固有文化规则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与西方传统及当代话语模式有着根本区别。我们有必要努力发掘自己的文化和话语规则,实现话语分析在中国的文化转向,建构真正的当代中国话语。  相似文献   

11.
艳红 《山西老年》2014,(8):21-21
最近,中国人民解放军18个集团军的番号正式解密。从此,我陆军集团军番号可以对外公开使用,集团军番号不再以"某"替代。官方表示,这将"展示中国军队更加开放透明"。从公布的资料看,18个集团军分属七大军区,即北京军区(二十七、三十八、六十五),沈阳军区(十六、三十九、四十),济南军区(二十、二十六、五十四),南京军区(一、十二、三十一),广州军区(四十一、四十二),成都军区(十三、十四),兰州军区(二十一、四十七)。18个集团军是怎样来的?为什么他们的番号不连续?我国的集团军制度与其他国家有何差异?  相似文献   

12.
杨志滨:我通过一段时间对于"岩彩"进行研究,感觉收获是比较大的。传统的"岩彩画"当中也非常重视线条的运用,同时还有平面化的处理方式,画面的意境。在我看来,"年画"同"岩彩"之间的气场上是相通的,如果非要用语言表述出来是很困难的事情,虽然"年画"被国家列为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则重点放在了如何刻板,印刷上,对于“年画”的创作方面并不是非常重视。我个人认为作为新一代的年画传承人应该将创作与当今社会发展相适应,这也是我们这一代年画传承人的责任。所以我萌生了拓展“年画”创作的想法,包括在材料上,技法上,题材上的拓展。  相似文献   

13.
试探叶燮的审美创作主客体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燮的《原诗》是我国诗学理论著作中,少数几部具有较完整理论体系的著作之一。本文探究了其中最精彩部分之一──有关审美创作主客体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论。叶燮确认审美创作主体(人文)是由有特殊规定的才识胆力四要素构成的智能实体,审美创作客体(天文)则是为有特殊规定的理事情三位一体的结构,并认为"作者之文章"乃是"以在我之四,衡在物之三"的产物。叶燮这一奠基于气一元论朴素唯物主义基础上的深刻理论,从中国诗学史上看,是贡献空前的,至今仍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元好问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在金元时期的重要继承者。他工于诗文创作,在诗歌评论上也颇有造诣。本文拟从两个方面梳理和分析其诗歌理论:一、诗歌创作论:元好问强调了诗歌创作两个方面的要求——"诚"和"雅"。二、诗歌风格论,包括:(一)崇尚豪迈壮美的诗风;(二)强调清新自然的诗风;(三)主张简约含蓄,反对铺排。  相似文献   

15.
夏目漱石是日本近代有名的文学家,他不仅在小说创作方面有自己的独创性,而且在作为业余爱好的汉诗创作方面造诣也很深。夏目漱石自幼颇受中国文学的影响,在他的小说创作里处处可以见到他深受中国文学思想影响的痕迹,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草枕》。在这部小说里,表达作者的"非人情"审美观方面,汉诗这种文学表现形式承担了主要角色。  相似文献   

16.
沁阳话的"拿"字可以作动词、介词和助词,作介词时可表处置;沁阳话表处置意义的"拿"字句对应于普通话的处置式"把"字句,但也有一些自己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构图作为绘画形式语言之一,是掌控整个画面结构的核心要素:传达画家之思想、审美意识、情感表现,体现整幅作品的结构之"势"。立意是构图的前提,也是创作意图的体现和安排;取舍是构图的关键,是一个综合的思维过程,既涉及画面的形式语言,也涉及艺术家的审美倾向,关键是能借助客观物象表现主观情感;造境是构图的目的,艺术家要借助一定的形式美规律,使情感客观化、具体化,赋予作品以"象外之象"、"境外之境"的魅力。  相似文献   

18.
【真题回放】请以"我们的心近了"为题,写一篇文章。【提示与要求】(1)可以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感悟、认识。(2)请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用你喜欢的表达方式写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论语》理解常有疑难。依据语境串讲原文,可以辨难释疑。"无友不如己者":孔子并不反对广交友,"不结交不如自己的朋友"的原则,是在劝诫君子"成就仁德、谨慎交友"的语境下提出的。"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孔子并不是肯定贫者贬低富者,《论语》原文是说"(他们)不如贫穷而乐观,富贵而知礼节的人(更值得称道)"。  相似文献   

20.
从创作的艺术观察谈起陈波(湛江师院艺教系湛江524O48)"现代艺术之父"塞尚,以毕生的精力去解决他在造型艺术活动中给自己提出的艺术问题,力求在自己的作品中达到他所追求的完美的艺术境界。塞尚的艺术观察是透过"圆锥体、圆柱体、圆球体"对事物进行认识和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