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本集子收集的是郭建荣君近年来撰写的二十余篇语言学方面的文章。从内容上看。集中所收约为三个方面:(1)有关方言俗语调查方面的;(2)古代汉语研究。兼及现代汉语和文体学方面的;(3)译文。集中文字并非尽善尽美。其所主张也并非都是颠扑不破的。但平心而论,说是“大醇而小疵”,是比较允当的。下面我想提出一些可议之处,与郭君商榷,并希望读者诸君也来参加研讨。《致动句新说》一文首先批评了“致动”说,接着把致动句归纳为三个类型:典型  相似文献   

2.
张福勋、徐文潮新著《宋诗论集》(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年11月)公开出版发行以来,在学术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文学遗产》、《中国典籍与文化》、《古典文学知识》等权威专业刊物给予报道、评介。孔凡礼先生的序又先后于台湾《宋代文学研究丛刊》、《中国韵文学刊》、《阴山学刊》等给予转发。台湾成功大学宋诗研究所作为研究典籍;韩国庆北大学校人文大学汉文学科、岭南大学校文科大学所主持之东方汉文学会、东方诗话学会都作为藏书。一些著名的古典文学专业的专家学者,在宋诗研究领域卓有贡献的著名博导及博士生,从不同的方面…  相似文献   

3.
王希勇 《中国学术》2000,(2):330-333
陈启伟教授的《西方哲学论集》一书,辑录了作者从五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的三四十年时间中有代表性的论文。所收录的文章中包括作者与他人的学术争论,对哲学思想的阐释、分析和释疑以及访谈录等等。除了正式发表于学术刊物上的文章,也有几篇是在本书首次发表的。  相似文献   

4.
<正> 十年浩劫甫过,学术界就兴起了一股研究苏轼的热潮。“苏轼研究学会”组织全国性的学术讨论会已有三次,国内出版的专著、发表的论文,数量之富超过了建国以来的总和,而且质量之高也是空前的。究其原因,一则,苏轼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罕见的天才,全才,成  相似文献   

5.
这是一本关于王国维学术研究的论文集,为《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史学研究所集刊》之一,由廿四篇文章组成。内容广泛,但主要还是研究王氏学木成就,指出他在哲学、文学、词曲、甲骨金文,古器物、殷周史、汉晋木简、汉唐碑刻、敦煌文献、西北地理等等方面的精辟论述而加以阐扬。王氏是我国近代著名学者,他的学术成就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6.
前几年,我曾到江苏大丰、兴化去调查过有关施耐庵的文物和遗迹,前后我去过两次,第一次是带着研究生去的,凡大丰、兴化有关施耐庵的地方我都去了,还坐了船穿行于水乡港叉之间,这种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水道,确有点水泊梁山的味道。我在大丰,看到了《施氏家簿谱》原抄本,还看到了“施让地照”、“施奉桥地券”“施廷  相似文献   

7.
《苏州大学学报》2 0 0 1年第 2期发表了文学博士汪力教授的专文 ,评论《宋诗论集》(张福勋、徐文潮著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年 11月版 ) ,题目为 :《不再忽视山峰间的丘陵———读〈宋诗论集〉兼谈古典文学研究的创新》。认为《宋诗论集》是一本“扎实而严肃的学术著作” ,“行文精粹而要言不繁” ,“接受了学术界的检验”。认为该书特色 ,首先是选题覆盖面广 ,不限于大家 ,更有一些人们较少注意到的小作家 ,表现了“追求创新的良好学风”。其次 ,即便于研究大家名著时 ,也能突破既有的研究限制 ,开辟新的课题 ,体现了严谨的治学态度。第…  相似文献   

8.
9.
不久前,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了何耀华教授的重要学术著作《中国西南历史民族学论集》(以下简称《论集》)。何耀华教授是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历史民族学家,他长于民族史和民族学的研究,尤精于二者的交叉结合。他的有关这方面的论文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史》、《中国藏学》、《社会科学研究》、《思想战线》等学术刊物发表时,就以其学术价值和现实政治意义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重视。这部《论集》收入了他近年来的部分论文共二十六篇,计四十二万余字。论文中的许多观点已经被学术界所公认和接受,并写入了《中国大百科全书》、《简明宗教辞典》、《中国风俗辞典》等工具书中。可以这样说,只  相似文献   

10.
徐复观教授的《中国文学论集》,和《中国文学论集续篇》(台湾学生书局1982年第五版、1981年初版)是两本极富有特色的关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专著.徐氏生前著有《中国人性论史》,《中国艺术精神》,《中国思想史论集》,以及煌煌三大部的《两汉思想史》等重要著作,在港台学术界思想界有着决定性的贡献.作为以治思想史而著称的学者,以思想史家之眼光,透视中国古典文学,是以形成《论集》和《续篇》的最显著特色.鉴于徐书在大陆尚未出版,他颇具特色的研究还鲜为人知,我打算从上述角度撮述此二书的若干重要内容,介绍于海内同行,庶可有助于增进海内外学术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11.
王枝忠的《蒲松龄论集》(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22万字,分十九个专题,对蒲松龄及其代表作《聊斋志异》作了多方面的发掘、考订。书中有不少新见,如关于蒲松龄的初馆问题。《关于蒲松龄生平经历的几点考订》文中提出蒲于康熙十二年以后一度在本县城北丰泉乡王家坐过馆。这给王洪谋《柳泉居士行略》中“自是以后,屡设帐缙绅先生家”这段话提供了正确的解释,而不再象以前误解为蒲在康熙十一年初馆毕际有家,这一发现为我们正确理解《聊斋志异》提供了新的信息。再如《清初文字狱和蒲松龄谈狐说鬼》文中论述蒲松龄有没有受到文字狱的影响问题,文中列举了大量事实,认为“清朝文字狱与蒲松龄创作《聊斋志异》中间并不存在一种必然的因果关  相似文献   

12.
《潮音》序     
拜伦和雪莱,是英国最伟大的诗人中的两人。他们都以创造和爱情的崇高感情作为诗情表现的主题。不过,他们虽然大抵都写爱情、恋人们及其命运,但表现方式却截然相反。拜伦生长、教养于奢华、富裕和自由的环境里。他是一个热烈的、真诚的为自由而献身的人,不论在大事和小事上,也不论在社会的或政治的每件事情上,都敢于要求自由。他认为自己无论怎样做,无论做到什么程度,都不过分。  相似文献   

13.
《人权的终结》[1] 是一本集哲学、法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门学科于一体 ,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对人权进行了富有见地的分析和论述的人权新著。笔者有感于它的晦涩难读 ,并为它颇具新意的观点所吸引 ,因而决意在通读数遍之后 ,对之进行梳理 ,在此基础上作一些思考。这就是 ,什么是人权的终结 ,人权是否真正走向了终结 ,人权又将何去何从 ?一、什么是人权的终结“当实用主义的辩护者指出了意识形态的终结、历史的终结和乌托邦的终结时 ,这并不意味着人权已取得了胜利 ;相反 ,这导致了人权走向终极。当人权失去了乌托邦的目标时 ,人权…  相似文献   

14.
《河北学刊》2015,(2):228
《打开诗的漂流瓶——陈超现代诗论集》(珍藏本)本书是著名先锋派诗人批评家陈超的诗学论集,是了解现代诗意蕴和形式嬗变的重要范本。本书以生命诗学、比较诗学和诗化哲学综合而成的开阔视域,围绕世纪之交中国现代  相似文献   

15.
早在三十年代末,在滇军184师做地下工作时,云南革命队伍中一提起“秀才”二字,上上下下都知道指的是张子斋。这是革命同志对他表示敬佩和亲昵的称呼。而据这位秀才自述,他读私塾连小学也没进过。不过,我们从张子斋本人题为《天才》的第一篇杂文中,却发现他自学成才的决窍:“只要有适当的环境和无休止的努力,天才是任何人都可做到的。”张子斋说,我从童年起,就生活在“可诅咒的时代和可诅咒的地方”。这样的环境,对有勇气靠“无休止的努力”去战胜它的人,可以说是适当的;而对意志薄弱者,像他的小说《在圣像前》中提到的那位为封建教育制度殉葬的同学来说,就不是“适当的”了。  相似文献   

16.
徐碧辉同志在美国进行一年学术访问,带着丰盛的收获归来,又逢她的新著《美学何为》即将问世,首先应该向她表示热烈祝贺。《美学何为》一书是200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的最终成果,碧辉同志为本书灌注了大量心血,付出了辛勤劳动,可谓"十年磨一剑",现在终于出版与广大读者见面,也可以说是功德圆满了。  相似文献   

17.
<正> 今年,我八十岁,我的母校山东大学出版社的同志要我编一本书作为纪念。没有新的东西奉献,孩子们(苏伊、植英、乐源)替我把几十年来在山东写的和写山东的一些诗篇和文章拼凑在一起,题名《乡土情深》。这虽然是炒冷饭,却完全是家乡风味。一触及这些篇目,浩瀚的往事便涌上心头;众多人物形象活现在眼前,被时间冷灰沉埋的热情,忽地在胸中炽燃了起来。我想起了:枯寂而又饶有情味的童年乡村生活情景,想起了,随时光流逝而逝去的我心上的亲人和朋友,其中有“老哥哥”、“六机匠”和风里雨里、泥里土里追逐在一起的我的穷苦小伙伴们。我想起了:青年时代在济南第一师范读书的往事。在这里,我接触  相似文献   

18.
一部选集要编得好,确非易事。鲁迅说:“倘有取舍,即非全人;稍加抑扬,更离真实”①。尤其是东坡的作品丰富,内容深广,风格多样,一生都与政治斗争息息相关,而身后的影响又非常深远,要想选出少部分作品,做到具体而微,不离本真,不致对东坡的形象有所歪曲,就必须在研读东坡全部作品的基础上,尽可能地排除一些成见,特别是对于东坡在王安石变法问题上那些一刀切的说是道非,尽可能从历史的客观实际出发,庶几可以达到预期目的。从东坡生前起,到现在将近千年,他的诗、文、词、书、画都享盛名,被公认为全面的文艺家。然而,这并非他的第一志愿。他童年时努力读书作文,就是为了经世致用,当政治家才是他的第一志愿。同时的和后世的对他真有认识的人,都首先从政治上来评价他、称颂他。他死后,李方叔的祭文  相似文献   

19.
我十分乐意为《趣味语言》写序,总觉得能将此书推荐给广大读者是做了一件好事情.1985年我收到这本书稿时,正是出版社大量处理积稿的时候,然而书稿里那些饶有风趣的文字和作者力图把知识、学术、实用融为一体的写作尝试却深深地打动着我!于是决定纳入“选题计划”.后来,书稿经有关语言专家审阅,认为这是一本熔知识性、趣味性、学术性于一炉的很有特色的好书,并归纳为三个“第一”,即  相似文献   

20.
一《水浒传》原本七十回,至梁山泊英雄惊恶梦止,是一部反抗封建统治,热烈歌颂农民起义的不朽名著。著者为元末明初人著《三国志通俗演义》、《三遂平妖传》等演义小说“有志图王”的罗贯中,撰著于明洪武末至永乐初(约在1387年—1407年这段时间)。到明朝中期,约在正德、嘉靖年间,有人续加受招安、征辽国、平方腊三十回共成一百回,称为《忠义水浒传》。明朝万历年间,袁无涯从杨定见处得到一部增添“平田虎、王庆”的本子,又添二十回共一百二十回,称为《忠义水浒全传》。今人论为只反贪官不反皇帝的,实在只是这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