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张萍 《南方论刊》2005,(12):66-67
跳远要取得优异成绩,助跑速度是很重要的,速度就是跳远的“灵魂”。澳大利亚跳远教练杰斯·贾维尔曾经说过,跳远成绩约取决于助跑速度。任何高水平的跳远运动员都是以高速为后盾的。成绩为米的跳远名将鲍威尔的助跑速度为米秒,成绩为米的名将刘易斯的助跑速度高达米秒。由此,跳远成绩对助跑速度存在着很大的依赖性,并随着助跑速度的提高而提高。应该怎样去提高跳远的助跑速度呢?就这个问题,本人谈几点粗浅的看法。助跑距离太长或太短,都会影响助跑速度。助跑距离的长短,既取决于运动员的身高,也取决于运动员的训练水平,更取决于运动员跑动中…  相似文献   

2.
跳远起跳技术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澄 《阴山学刊》2006,20(4):67-69
助跑速度与跳远成绩之间存在的高度的相关,是影响跳远成绩的主要因素之一.当今世界跳远助跑速度越来越快,而且在助跑速度日趋接近的情况下,起跳技术的差异已成为决定成绩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跳远成绩不仅仅取决于助跑速度,而且在较大程度上受到起跳技术和起跳能力的制约.  相似文献   

3.
跳远的助跑速度与起跳技术的合理衔接是取得跞远优异成绩的主要技术环节。如保利用助跑速度完成强有力的起跳是跳远技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李秀 《阴山学刊》2007,21(2):104-107
本文通过对中外优秀跳远运动员助跑及起跳速度对比研究,认为发挥助跑速度,获得起跳所需的垂直速度与腾起角度,才能取得优异的跳远成绩。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生物力学的角度,剖析了跳远的动作技术结构,分析了助跑、跑跳、腾空和远度的辨证关系。  相似文献   

6.
黄晓燕 《南方论刊》2006,(4):71-71,70
跳远运动是一项技术复杂的运动项目,它不仅要求运动员能在激烈的比赛过程中表现出高超技术和优良的身体素质而且还要表现良好的心理素质。如何培养跳远运动员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一个长期困扰跳远教练员的老大难问题。感觉和知觉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一个分析器或几个分析器联合活动的结果。助跑起跳过程中包括视觉、听觉、速度感、节奏感、肌肉用力感觉等。通过心理训练可以提高运动员感受性的锐敏度,知觉广度与深度、反应的速度与准确度、运动表现的完整等,对跳远的准确踏板起到积极的作用。1、标志物训练。为了练好跑的节奏,发展步幅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好的提高跳远专项力量训练效果,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思维法和系统方法,对跳远专项力量的特点、训练方法和相应训练原则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文献法、调查法、实验法对我校在校大学生的体质指标(身高、体重、肺活量;男:握力、立定跳远、台阶测试;女: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台阶测试)进行测试,并进行研究分析,得出我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水平.为我校大学生体质健康、体育教学改革和推动教育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统计方法对包头地区四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的体质指标(身高、体重、肺活量;男:握力、立定跳远、台阶测试;女: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台阶测试)进行测试,并进行研究分析,得出包头地区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水平,为学生体质健康、体育教学改革和推动教育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俯卧式跳高由助跑、起跳、过杆和着地四个环节组成。这四个环节的技术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教学中主要应树立的指导思想是:既要注意某一环节技术在完整技术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也要注意某环节技术和其他几个环节之间的联系,更要注意到前后两个环节之间的转折点。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把握住俯卧式跳高教学的整体结构,提高教学效果。1助跑助跑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助跑速度,掌握合理节奏,准确地踏上起跳点c这是顺利进行起跳的保证。助跳教学要注意抓住三点:1·1掌握丈量助跑步点的方法。常用丈量助跑步点的方法有两种:1·1·1跑…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比较法,对中国与世界优秀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员成绩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女子七项全能在经过发展和提高之后正处于滑坡阶段,我国与世界优秀女子七项全能选手相比,无论在总成绩上还是在单项上均存在较大差距,而快速力量性项目(跳远、标枪、铅球)尤为明显;中外优秀选手800m、100m栏和铅球三项对总成绩的贡献率相差较小,而其它各项对总成绩的贡献率差别较大。建议今后在均衡发展的基础上,应重点提高跳远、标枪和铅球项目成绩。  相似文献   

12.
浅析当代男子优秀三级跳远运动员三跳比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鸿宇 《阴山学刊》2006,20(1):76-78
本文以具有当今世界水平男子优秀三级跳远选手的比赛成绩为依据,运用不同时期三级跳远最佳三跳组合的模式,研究了三级跳远成绩与三跳比例的关系,找出了影响不同类型运动员三级跳远比例及成绩的主要优势因素,论述了三级跳远运动员应有不同的中心训练任务和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中国近代实业教育的萌芽发端于洋务运动中实业学堂的举办,并得力于甲午战后维新运动的推动。实业学堂由最初的只限于军事技术学堂扩大到农、工、商、矿各方面。至清末《壬寅学制》颁布,实业教育始列入学制,并开始了初步发展。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secondary data requirements for multilevel small area synthetic estimation (ML-SASE). This research method uses secondary survey data sets as source data for statistical models. The parameters of these models are used to generate data for small areas. The paper assesses the impact of knowing the geographical location of survey respondents on the accuracy of estimates, moving beyond debating the generic merits of geocoded social survey datasets to examine quantitatively the hypothesis that knowing the approximate location of respondents can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the resultant estimates. Four sets of synthetic estimates are generated to predict expected levels of limiting long term illnesses using different levels of knowledge about respondent location. The estimates were compared to comprehensive census data on limiting long term illness (LLTI). Estimates based on fully geocoded data were more accurate than estimates based on data that did not include geocodes.  相似文献   

15.
虽然这个问题曾经成为上个世纪末中国学界的一个热点问题 ,但问题并没有随着讨论淡化而减弱或消失。落后国家能否跨越“卡夫丁峡谷”直接进入社会主义 ,至今这仍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需要探讨的重大课题 ,我国这些年所实行的各项方针和政策皆意在为此而努力。实践证明 ,落后国家要跨越“卡夫丁峡谷” ,既包括制度的跨越 ,又包括生产力的跨越。只有达到这两方面的跨越 ,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跨越 ,否则 ,就会葬送社会主义的前途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30年代,关于中国现代化问题论争,拓宽了中国知识界的研究领域,使其跳出了文化决定论的怪圈;开阔了中国知识分子视野,使他们认识到现代化是中国和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决心为中国和世界的现代化理论和实践作出积极贡献,促进了中国和世界的现代化进程。但这场论争仍未能对中国现代化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全面展开,没有超出知识分子的狭隘范围,缺乏足够的广泛性和实践基础,未看到实现现代化的现实力量。  相似文献   

17.
在论证银行效率和竞争力关系的基础上,利用两步DEA与多变量综合的主成份旋转法对我国商业银行的效率结构和竞争力进行了实证研究。1966-2003年间,我国商业银行总经济效率、规模效率和技术效率在波动中上升。配置效率和规模效率对总经济效率影响较大,绝大多数银行的纯技术校率相差很小,因而对总经济效率的影响不大。无论是效率水平还是竞争力的排名,股份制银行总体上比国有银行要靠前,配置效率、公司治理制度对排名产生了重要影响。招商银行、浦发银行和民生银行的排名始终靠前,华夏银行和兴业银行的潜在竞争力和综合竞争力比现实竞争力和总经济效率的排名大大提前,而中信实业银行刚好相反,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的现实竞争力比总经济效率的排名靠前。  相似文献   

18.
从高等学校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所要求的标准入手,列举了”中式英语”的表现,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最后指出剔除“中式英语”应是英语专业教学的主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