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4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柳州市电工仪表工业公司所属企业全部实行全额浮动工资制,用税利工资率这个经济杠杆把企业工资总额的增长与企业对国家的贡献——实现税利总额直接挂钩,工资水平随税利的增减而浮动,其实质是按实现税利工资总额包干。这一办法,实行一年,很快得到领导重视支持,受到企业、职工普遍欢迎赞好。  相似文献   

2.
深圳市将从改革工资制度入手点取三项措施,充分实现人才价值。简化工资结构,建立以职位为核心的工资制度。以职位定待遇,一个职位一个工资标准,辅以适当的工龄补贴和岗位津贴,每年随经济增长和物价情况调整职位工资标准。放开搞活事业单位工资,强化激励作用。政府主管部门对工资总额实行宏观控制,各事业单位享有较大的工资分配自主权,调整工资结构,增大活工资分配比例。运用现代手段,提高工资管理水平。成立全市统一的工资管理机构,对所有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进行直接核定,简化工资审批和发放环节。(摘自《组织人事报》)…  相似文献   

3.
恢复奖励制度以来,我省以奖金形式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量迅速增长。据统计,我省工资总额中的奖金,1979年为3.31亿元,而到1982年达11.22亿元,1982年比79年增长2.39倍。1980~1982年奖金年平均增长率高达50.22%。奖金在工资总额中的比重,已由1979年的8.16%上升到1982年的17.55%。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从传统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转轨的过程之中。由于信贷、现金一度投放过多,消费基金增长过猛,引起了对宏观控制问题的普遍关注。货币发行是宏观控制的重要问题,展开对改革转轨时期合适的货币发行量的讨论,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5.
在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利益矛盾是靠市场这个“看不见的手”来调节的。但是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利益矛盾则不能完全由“看不见的手”来协调,而必须同时依靠宏观控制机制来协调。因此,协调利益矛盾,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实行宏观控制的一个重要作用目标。 这里所讲的利益矛盾,主要是指商品生产者同外部环境之间的利益矛盾。在社会主义商  相似文献   

6.
现在所说的宏观经济控制,就是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控制.对国民经济我们一向都是控制的,按一定的条规,一套框框,把整个国民经济都控制住了.表面看来,这样的控制似乎并不产生什么宏观控制上的问题.而实际表明问题很大:把微观经济都堵死了.宏观与微观是对立统一的,现在要搞活微观,把企业搞活,所以才出现并认识到宏观经济控制这个问题,应当说这是一大进步.现在讨论的宏观经济控制,不同于我们过去搞过的那种所谓宏观控制.现在我们要实行的宏观控制,包含有以西方市场经济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的那种宏观和微观的关系问题.是既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欧美等国那样的宏观控制,也不同于我们过去采  相似文献   

7.
一、改善宏观控制应该使用经济手段 我国近年来按照既要搞活企业,又要进行宏观控制这一思路在进行体制改革。实践中,我们一方面继续扩大企业自主权,增强企业活力,发展市场;另一方面,又积极探索如何运用经济杠杆把逐步呈现出活力的企业管住,使之活而不乱。发挥企业活力与加强宏观控制,两者是互为条件、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这是推进体制改革的正确思路。但是,真正做到既搞活企业,又在宏观上管住,是很困难的事。这实际上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对自发性的商品经济进行干预,企图克服通货膨胀,控制经济“过热”,防止增长速  相似文献   

8.
目前在对间接宏观控制问题的研究中,人们非常注意探讨间接宏观控制体系内部的机制配套问题,这当然是对的,但绝不能忽视这样一个问题:间接宏观控制仅仅只是整个国民经济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运行需要有其它方面条件的配合,特别是需要有市场条件的配合。间接宏观控制体系的建立和间接宏观控制功能的发挥、乃至间接宏观控制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一)理顺政府领导、管理经济的职能同政府直接经营管理企业的关系,是重构政府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的关键.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实行的是排斥市场机制的直接宏观控制模式.在这种模式中,政府不仅完全掌握着宏观经济的决策权,而且还以行政手段直接管理企业的微观经营活动,这是一种纯粹的行政式集权化的直接宏观控制模式.《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郑重地提出了“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的任务.重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新的宏观调控体系,是对过去那种排斥市场机制的直接宏观控制模式的彻底否定.  相似文献   

10.
经济体制改革就宏观经济方面讲,最主要的是要从直接宏观控制转变为间接宏观控制,建立起新的间接宏观控制体制。因此,研究和探索间接宏观控制问题,是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理论课题。本文仅就其中的几个问题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一) 从1979年起,匈牙利为了克服由于对外经济不平衡所造成的困难,采取了增加出口、减少进口、严格限制国内消费的方针。为此,工资制度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实行了较为严格的措施,以达到职工名义工资不超过计划数字、实际收入持平或略有下降、防止收入差距拉大等目的。近六年多来,匈工资调节几经变化,但总的路子是一致的,即:国家控制全国工资总额;工资增长和某一经济效益挂勾;不同企业规定不同的增长总数;超过一定增长幅度国家征收高额累进税。由于匈工资调节制度建立在缜密的预测和计算基础  相似文献   

12.
我国国营工业企业现行的提奖办法,是根据政治挂帅和物质鼓励相结合的原则制定出来的。它建立在对企业实行全面考核的基础上,要求企业全面地、多快好省地完成国家计划。按照现行提奖办法的规定,企业完成六大指标,即:1.商品产值、主要产品产量及质量指标;2.新种类产品试制计划指标;3.年末职工人数、工资总额和全员劳动生产率指标;4.产品成本降低指标;5.利润或计划亏损指标;6.流动资金周转期指标,就可以按企业年度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提取企业奖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在经济生活空前活跃的具体条件下,由于忽视宏观控制而产生了某种程度的“失控”现象,使人们逐步认识到,在搞活经济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宏观经济控制问题。现在,差不多每一个关心经济问题的人都在谈论“宏观控制”。但是,要搞清楚究竟什么是宏观控制?为什么要进行宏观控制?怎样进行宏观控制?则必须做一番认真的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14.
华东六省一市部分金融理论、教学和实际工作者最近在山东省荣成县举行金融学术交流会。会议围绕金融宏观控制与微观搞活问题进行了探讨,现将会议中一些新观点和有关争论简介如下:一、关于银行宏观控制围绕这个问题,会上形成三种观点。(一)宏观控制是人民银行的任务,微观搞活是专业银行的任务。其理由是:(1)银行宏观控制不能多中心。由多个利益、地位有差异的银行同时进行金融宏观控制,难以完全协调动作去实现既定目标,金融宏观控制最终不得不依靠国家政权机关干预。(2)人民银行要注意微观搞活,专业银行要服从宏观控制,这都是在完成本身任务中必须注意的方法问题,不能把方法和任务混淆起来。  相似文献   

15.
一、探讨交替时期宏观控制问题的意义: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随着我国经济环境的变化,我们认为宏观控制的种类事实上已区分为:传统模式的宏观控制、新旧体制交替时期的宏观控制、新体制下的宏观控制三种形式。所谓传统的宏观控制,就是以经济的纵向联系为调节对象,靠指令性计划、  相似文献   

16.
间接宏观控制体制由微观基础、市场中介、宏观控制机制这三个层次的内容组成,其作用过程表现为:宏观控制机制调节市场机制运行,市场机制调节微观经济活动。对于间接宏观控制的微观基础和市场中介,我已另文作了分析,本文着重探讨宏观控制机制问题。  相似文献   

17.
今年一月,全国总工会和劳动人事部在安庆联合召开了“改革企业工资制度调查论证会”。三月,轻工业部在厦门召开了“轻工企业工资改革座谈会”。这两次会议对实行工资总额包干浮动的改革给予高度的评价,认为这项改革保证了职工工资  相似文献   

18.
“两级按劳分配”论的基本思想是,为了克服分配上“吃大锅饭”的弊病,首先国家应当对企业实行按劳分配,根据企业的经营好坏确定其工资总额;然后再由企业对职工进行分配。近两年中,有的文章更明确地说:“实行两级按劳分配,就是规定企业的消费基金要和它对社会的劳动贡献成比例,至于企业内部对职工的分配,政府就不干预了”。“实行两级按劳分配,使职工收入既和企业生产经营成果挂钩,又和个人劳动贡献挂钩”。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审计学会第一次审计专题学术讨论会,于五月六日至八日在宜兴县丁山镇举行。到会代表五十一人,收到学术论文三十篇。讨论会由省审计学会会长王士文同志主持,着重讨论了审计怎样为加强和改善宏观控制服务的问题。通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审计是代表国家实行经济监督的  相似文献   

20.
消费宏观控制属于需求管理的范畴,其目标在于实现消费需求与消费供给的均衡,其中包括消费需求与消费供给的总量均衡及结构均衡。消费宏观控制实质上是消费需求的宏观控制。消费需求制约于一系列因素,国家应选择哪些因素作为控制对象?如何实施控制?这是本文所探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