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蓬 《江汉论坛》2006,(10):52-55
“克隆转忆人”将“永生不死”这个古老的话题赋予了新的意义。“永生不死”表征着人们的生命意识,也为人之所以为人刻画着界限,也是人所独有的“自我意识”。从“生死”之意义域中,似乎可以找到人类文化的某种遗传密码。对“永生不死”之传统意义的超越,就是人“自我意识”之界限的重新划定和意义模式的转型。“永生不死”之可能与否的逻辑与经验仍是理性的自我解释系统的“同一性”要求。“存在”的意义世界为“永生不死”问题的意义确定和意义衍生提供了一个涵括科学并超越科学的视角。  相似文献   

2.
王夫之的生死哲学是其气本论思想的延伸。他认为,人的生死是气的形式的转换。死后的世界并非空无,而是肉体之气与心灵之神各归其类,死而不亡。就生命来说,气有屈伸,生的同时有死,死的同时又有生。气的聚散有循环往复,人的生死亦可以互换。就宇宙而言,是总量平衡、无所谓生死的;就个体生命而言,乃是有生有死与无生无死的辩证统一。宇宙通过气化,赋予人以道德自觉性。人能实践道德,便是实现天之所命,从而天人一体,超越生死,达到既勇于进取而又对生死、得丧、顺逆旷然无累的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3.
红色经典中的英雄之死是英雄形象塑造的重要表现内容,是革命者英雄人格的最终完成、革命理想价值的最高体现。红色经典中对英雄之死进行了价值替代和有意义补偿,个人价值被融入了集体价值,肉体的湮灭意味着精神的永生等崇高意义的诠释。红色经典还对英雄之死的描写采取特殊的叙事策略,使用了“观看”模式和仪式性话语,这对当时人们的思想情感产生重大影响,但也形成对死亡的单一价值判断和僵化的写作模式。  相似文献   

4.
中国人曾流传着一个具有浓厚哲学意味的故事。这个故事说的是,杞国有一个人,忽然在一天发起忧愁来,担心天地可能崩坠,自己没有了安身立命之所,从此是食不甘味,寝不安席。知晓此情的人也大为他的忧愁而忧愁,想方设法地来安慰他,说:天地不过是积气,无处无气,就如人呼吸一样,终日行止,用不着担心它们的崩坠。当时有个哲学家叫子列子,颇感杞人无事忧天倾的可笑。他认为,言天地崩坠者是谬误的,言天地不会崩坠者也是谬误的。关于天地,人所不能知也,就如“生不知死,死不知生:来不知去,去不知来”(参《列子·天瑞篇》)。在这之后,中国人有了一句很为实用的成语:  相似文献   

5.
电影     
《胡佛传》致命的"正常生活" 胡佛显然是一个强人,历8任总统而不倒,其杀手锏是掌握着秘密档案,包括总统的. 老硬汉伊斯特伍德的《胡佛传》并非正史,这从原文片名J.Edgar也看得出来,这是一个昵称.与政治的肮脏和为了所谓正义而不择手段的思辨比起来,妈妈怒吼:我宁要一个死儿子,也不要一个死娘炮.后者,才是电影真正的主题.胡佛于是被描述为一个聪明、偏执、多疑的人,一个无法面对自身真正感情的人,一个宁愿伤害男友也要保持"正常生活"的人.他在FBI的雷厉风行,对于下属的毫不留情,对于总统的阳奉阴违都可以用一个理由来解释:不安全感.这个被母亲寄望将来成为美国最有权势者的人,从地位和作用上也许是做到了,但却仍然征服不了自己的内心.如果真的坦然,自传就不用作假了.  相似文献   

6.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是一首我不大喜欢的所谓哲理诗。之所以不喜欢,是因为每一个人都有其尊严,人格没有高下之别:在以人为本的观念底下,谁人虽活实死了呢?人道主义画家黄永玉在《罐斋杂记》里画了一幅小老鼠图,题曰:“我丑,但我妈喜欢。”那真正是意  相似文献   

7.
海《新民晚报》近期载称:著名学者朱光潜一生三易座右铭。大学时代,他以“恒、恬、诚、勇”四字作为座右铭;英国留学时代,他以“走抵抗力最大的路”八字作为座右铭;他的最后一个座右铭是六个字:“此身、此时、此地”——凡是此身应做而能做之事,决不推诿给别人;凡是此时应做而能做之事,决不延误到将来;凡是此地应做而能做之事,决不等待想象中的更好的境地。  相似文献   

8.
死亡无疑是一切生命最终之归宿。但,生物出于本能,无不极力趋避这一无可改变的命运。对于高等智能生物的人而言,死亡这一现象所带来的远不仅是某一个体生命的结束。更其重要的是,它使活着的人们产生了对永生无比强烈的渴求。正是这种对于永生的渴求,让人们希望有一个不死的灵魂存在。灵魂存在的思想,是一切巫术与原始宗教的培养基,也使得在自然规律前显得软弱的人类得以自慰。  相似文献   

9.
托尔斯泰研读<道德经>30多年,进行了相关的翻译和著述.他认为,老子对他的影响是"巨大"的.确实,他的宗教生命体验受<道德经>的影响很大,他把老子的生命宇宙观融入自己的人的生命秩序和谐性体验之中.他认为,只有当肉体、肉体生命、灵魂生命三者在秩序中和谐展开,人才会拥有真正生命.在此,就肉体、肉体生命、灵魂生命的位格在托尔斯泰生命秩序中拥有的位置,对托尔斯泰的生命秩序和谐性是建构人的真正生命的必要条件的思想作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生机盎然的宪法--任东来等《美国宪政历程》读书一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这是一首我不大喜欢的所谓哲理诗.之所以不喜欢,是因为每一个人都有其尊严,人格没有高下之别:在以人为本的观念底下,谁人虽活实死了呢?人道主义画家黄永玉在<罐斋杂记>里画了一幅小老鼠图,题曰:"我丑,但我妈喜欢."那真正是意味深长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