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新写实”小说以逼真的写实手法揭示了现代人生存的种种烦恼和不幸 ,表现了对个体生命前所未有的关注 ,体现了知识分子对人的生存现状及人的生存价值的质疑质和探索。“新写实”作家在冷静探索和表现现代人的生存本相的过程中 ,流露出强烈的悲剧意识。市民社会的到来 ,知识分子地位的边缘化 ,是这种悲剧意识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1987年前后开始出现的“新写实小说”在处理人类经验时呈现出向生存相与经验的日常性、世俗性还原的倾向.还原现象的发生,首先和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生活日益世俗化,生活的内容、生活方式和人们的思想意识方式发生了改变有关,其次,“新写实小说”中的还原倾向还同作家作为知识分子对自我的定位有关.“新写实小说”的“还原”在美学上呈现出来的主要特征则是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的非本质化与非典型化.人的还俗,使“新写实小说”有意躲避重大而庄严的社会主题.形象的还原使新写实小说失去了典型化叙事所特有的庄严、峻厉、神圣感与崇高感.  相似文献   

3.
以“新写实”著称的池莉,擅长以中篇体裁进行都市题材写作,她的小说表现出一种对都市民众的生存关怀,本文关注池莉小说创作的人道关怀写实视角及对世俗人性温情关怀的内在精神品质。  相似文献   

4.
“新写实”小说消解了传统写实小说的庄严社会意义、政治意义,还原了普通市民的真实生活和生存真相,同市场经济全面推进后市民所形成的感性化、欲望化、平面化的价值认同和价值追求具有趋同性。表现在作品以生活的“平常性”、“庸常性”、“平凡性”来呈现生活的原生状态,人物对知识分子精英身份的抵制和拒绝以及作品对浪漫爱情的消解。因此在这一层面将“新写实”小说视为市民文化的代言人。  相似文献   

5.
1989年以降,曾喧哗于中国文坛的新潮小说迅速隐退,代之而起的是一批被名为“新写实”的叙事文学作品。将这种叙事文学冠以“新写实”的名称,此举既反映了文学批评界对这种新型的文学现象的无可奈何,也标明了新写实小说品性的复合性,在美学风范上它与其它文学派别之间边界的模糊性。诚然,就其力图准确、客观、真实地再现现实人生的千姿百态而言,新写实小说的确与往日的批判现实主义有几分相近;就其细腻繁复地铺陈世俗生活的“原生态”来看,新写实小说又与自然主义相邻;或者,从其人物形象的渺小、平凡和生存行为的物态化来看,新写实又与现代主义文学精神发生了一些联系。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末期,文学自身的发展需要和文学期刊、媒体等多方势力合力运作,共同促进了新写实小说思潮的产生和传播。新写实小说在还原日常生活灰暗面之余,也描绘出凡俗人生的脉脉温情,其背后是作家、读者和叙述者共同的温情观照。考察新写实小说中的温情书写,有助于反拨学界关于其“零度情感”的定论,对其进行价值重估,更加接近新写实小说的“真实”面貌。另一方面,新写实小说也是对五四以来中国现当代文学情感书写的突破,体现出作家对人生存状态的温情关怀。  相似文献   

7.
一、“新写实”与传统现实主义之间的认识论基础完全不同,它不是反映论与阶级论,而是现象学;二、“新写实”是先锋写作思潮在特定情境下的变体,是观念变异与现实框定之间的互为妥协;三、新写实的内在精神受到存在主义思潮的影响和启示,并且有意通过对生存意义的空缺达到存在追问与诘疑的目的;四、90年代“现实主义的复兴”不是新写实的延展,它是先锋艺术精神式微的一个标志,相比新写实,它更由于缺少内在的巨大美学支撑而迅速陷于寂灭  相似文献   

8.
“新写实”小说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出现的文学思潮,它以世俗化的新“写实主义”,疏离政治,视点下移,使现实主义文学从崇高跌落到世俗,以凡俗众生为叙述主体,选择下层百姓的世俗生活作为表现对象,展示人们的琐碎生活和生存烦恼,还原了生活原生态。“新写实”小说促进了现实主义文学观念社会转型期的嬗变,表现出从典型化转向世俗化价值取向,以作家主观情感的隐匿,颠覆了被长期奉为经典的革命现实主义文学。  相似文献   

9.
新世纪的写实小说,以零度叙事的介入将生存的现实不动声色地呈现,在池莉与刘震云的“鸡毛蒜皮”以上.停泊着方方的思维之舟,尽管不能全然将其归入新写实的行列,但方方小说中对于女性、爱情、鲜血、命运等主题的洞察,亦是临界写实之上的匠心独运。特别是其对于“在彷徨中挣扎、在憧憬中堕落”的少女情愫的描摹,更是将一幅幅“女性五感图”栩栩展置于小说以外的人心中,并以其灰色的笔调涂成一座有关于少女审美理想的城堡。  相似文献   

10.
任何一种文学流派抑或创作浪潮,都不可能因其已有的某种共同性而淹没归于其中的作家的个别性。从这个意义上说,探究处于“初级阶段”的中国普通人的生存状态、生存方式与思维方式是“新写实”小说的普遍主题,而塑造新时代中的新艺术形象──“凡俗英雄,并以此向人们指示出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则为“新写实”作家池莉所独有。这一论点的提出,无疑是一种“不明智”的举动。因为迄今为止,在众多触及地莉小说的评论中,一种“非英雄”现似乎已成为评论家们的共识。“在这些作品中,人们找不见社会主义新人或英雄人物,而多半是只求活下去…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日益影响着人类社会,使人具有了不同于现实社会的第二生存空间。现在的人既生存于一个现实的社会,同样不可避免的要生存于网络社会中。网络社会同现实社会相比有着诸多不同,人的社会化在网络背景下必然呈现出自己的特点。网络既为人的社会化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对人的社会化产生了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2.
The response of mortality to short-term changes in real wages is analyzed here not just in its own right but more particularly as an indicator of long-term shifts in the general standard of living. It is hypothesized that the response would have been stronger the lower the standard of liv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ge-specific mortality levels and real-wage series for Sweden 1751–1860 is analyzed using a distributed-lag model and spectral analysis. The results suggest a real shift in the material standard of living during the period.  相似文献   

13.
从老年人的群体特征和居住需求出发,结合宜居相关理论从医疗完备性、生活便利性、交通可达性、环境舒适性和环境健康性等五个方面构建了养老地产空间宜居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武汉市为例应用GIS分析工具对其城市内部不同空间养老地产的宜居度进行了综合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武汉市养老地产空间宜居度高的区域多位于城市中心区域,由城市中心向外呈现出一定的递减趋势。而武汉市现有养老地产项目选址大多数远离中心城区,空间宜居度较低,对老年人的居住和生活有不利的影响,其中医疗完备性和生活便利性这两个指标是制约养老地产宜居水平的主要原因。从评价结果来看,本文构建的指标体系较为合理,对武汉市养老地产的评价结果也与现实情况较为符合。研究可以为武汉市未来养老地产的空间规划提供科学参考,对于应对我国日益严重的老龄化问题也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针对大量商品房闲置的市场供求状况和目前主题公园的困境,借鉴国际上流行的分时度假概念提出消化我国空置商品房和延长主题公园生命周期的一条途径——将主题公园和房地产两个概念嫁接在一起形成旅游房地产。旅游房地产的产生既是房地产业发展的时代要求,也是旅游业的一个新亮点,由于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消费观念、消费模式的变化,旅游房地产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我国物业管理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业管理作为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改善居住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同时,还具有使物业保值增值的功能。尤其在经济一体化蓬勃发展的时代,世界物业管理又有了许多新特点。如何借鉴这些经验,探索我国物业管理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促进其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旅游房地产业是目前世界上发展最快的新兴产业之一.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不断升温,以及我国房地产市场投资和消费模式逐渐转变,海南旅游房地产发展正面临着产业转型与风险共存的考验.从后现代主义的视角,引入包容性发展理念,构建出基于永续发展的包容性发展棱锥模型及其应遵循的“底—图关系”,旅游产业融合,“职、住、游”平衡最大化等几点原则,以弥补海南旅游房地产在土地开发、产业功能定位和空间规划方面的不足,总结出包容性发展棱锥模型对海南后现代旅游房地产开发的启示:注重土地开发过程中生态优先、旅游产业融合和实现多赢;应用基于高速铁路—公共交通导向的—体化立体综合土地使用模式;创造公平、宜居和高品质的旅游空间环境以及进一步完善旅游房地产规划法规体系.  相似文献   

17.
《饥饿的郭素娥》历来被作者和批评界认定为企图描写原始的生命强力来反对精神奴役创伤的,然而,通过文本分析可以发现:正是在这个用原始强力反对精神奴役创伤的背后,被掩盖着的恰恰的是作者质疑七月派用原始强力震醒麻木民众的主张而倾向于赞美美好人性的深层结构。  相似文献   

18.
房地产市场动向是社会、政府、百姓非常关注的热点,对于当前是否过热并已经出现了泡沫,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宏观调控的政策取向。目前房地产从总体上看是健康的,对拉动国民经济增长,扩大内需,改善居民生活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房价上涨过快问题,仍需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卡夫卡以其独特的生存方式"生命即创作,创作即生命"言说着一个孤独而倔强的生命个体灵魂的自我求证。他以独特的"审查世界"的方式审视人类的真实生存境况,包括自我的存在、犹太人的存在乃至人类的存在;以文学作品的形式,表现自我及人类存在的荒诞感、孤独感、恐惧感、负罪感及无归宿感,言说着西方现代人"存在的困境"。  相似文献   

20.
大力推进实体经济发展的现实阻隔与对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体经济是增加社会财富、增强综合国力的基础,也是改善人民生活、成功应对外部冲击的保障。在我国现阶段,大力推进我国实体经济发展,首先要准确把握推进实体经济发展的现实阻隔,其次是要积极营造推进实体经济发展的社会氛围,同时还应该正确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找准当前推进实体经济发展的切入点,并着力解决实体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