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长三角:在创新一体化中建设创新型区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突破口是推进创新一体化,建设长三角创新型区域.对创新型区域的评价涉及到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制度等方面.与国家创新体系一致,区域创新体系涉及相互衔接的知识创新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和高新技术产业体系.进入新时代,长三角区域要形成一体化的区域创新体系需要进行制度和组织的创新,包括:区域内形成合作创新的机制,壮大核心区的科创内核,科创中心和其外围有效对接,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创新型城市是区域创新极.依托创新型城市辐射的创新成果,带动创新型区域的建设.创新型城市创新的动力来自高水平的研究大学、科技创新平台和各类创新型人才高度集聚.创新型区域尺度范围包含多个创新型城市及其辐射的外围地区.目前的一市三省只是长三角的行政范围,不能接受到科创中心创新要素辐射的区域实际上没有进入长三角经济区域.外围与创新中心对接的核心要素是科技创新成果.创新型城市的创新成果辐射的范围越大,中心地位就越突出.外围要成为创新型区域的一部分,更需要接受中心扩散的高新技术,主要措施包括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和科技创新园区,建全科技服务体系.其基础性条件包含三点:一是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二是加强人力资本投入;三是建设创新型政府.  相似文献   

2.
县级政府制度创新是国家制度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县级政府制度创新对创新型国家建设、县域经济发展、县际竞争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现实必要性。然而,目前县级政府制度创新也面临着宪法秩序、意识形态、主体缺陷和参与程度等制约因素。所以,县级政府选择合适的创新路径是解决目前其制度创新困境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3.
政府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的职能性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隋鑫  邵彤 《理论界》2010,(7):13-15
本文通过对科技发达国家政府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职能性作用的比较研究,表明政府作为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主体,对于创新的成效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在我国当前建设创新型国家过程中,我国政府应在规划科技发展战略、提供法律保障、进行研发投入等方面发挥重要的职能性作用。  相似文献   

4.
创新型企业是依靠创新驱动发展的企业,它是推动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载体,创新型企业的根本任务就是实现持续创新。制度结构是影响和作用创新型企业创新动力最核心的要素,其中,产权制度安排、企业家管理机制、企业内部人才资源管理机制以及技术创新管理机制是创新型企业增强内部动力最重要的驱动力。此外,政府的支持政策、良好的市场环境等也是影响和作用创新型企业外部创新动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全面推进创新型政府建设,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客观需要,是引领经济新常态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抓手,是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在要求。创新型政府建设的基本取向应该包括治理理念更新、组织机构创新、政府职能转变和工作方式创新四个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各级政府加快转变职能和简政放权,政府治理理念和方式方法不断创新,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效显著,但也面临不少挑战和亟待解决的问题。继续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建设一个精简、高效、廉洁、服务的创新型政府,要狠刹"四风"问题抬头趋势,严肃治理"庸政""懒政"和为官不作为、乱作为现象,营造创业创新、务实重干的优良政治生态;优化政府部门组织结构,规范并公开权力运行流程;培育创新文化,培养扶持创新型干部和人才;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以政府创新引领和带动社会创新。  相似文献   

6.
创新型企业是依靠创新驱动发展的企业,它是推动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载体,创新型企业的根本任务就是实现持续创新。制度结构是影响和作用创新型企业创新动力最核心的要素,其中,产权制度安排、企业家管理机制、企业内部人才资源管理机制以及技术创新管理机制是创新型企业增强内部动力最重要的驱动力。此外,政府的支持政策、良好的市场环境等也是影响和作用创新型企业外部创新动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科技和制度创新是创新经济理论的两个主要组成部分,科技和制度创新的动态互动发挥了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推动了经济发展。自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后,西方经济学界对创新经济的研究分野为科技和制度创新两个支脉,各有侧重又各有不足。弗里曼和拉佐尼克等学者逐步将二者融为一体,集中于经济发展中发挥创新主体作用的创新型企业。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创新经济理论的主要渊源之一,它强调科技作为经济发展内生驱动力的重要作用,重视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融合了科技和制度创新。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揭示了科技和制度创新互动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分析创新经济理论的马克思主义渊源,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重大的启发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我国提出要在2020年前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主体的企业,迄今其自主创新能力还十分有限.众所周知,一个组织的整体创新能力首先取决于员工创造力.我国企业员工创造力和员工创造力研究均与发达国家差距甚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善于借鉴.为此,我们系统梳理了西方学者对员工创造力的本质内涵、结构维度、影响因素、理论模型等研究,以便应用于我国企业员工创造力的开发、训练和提升之中,从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加速创新型国家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9.
略论企业创新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桂玲 《兰州学刊》2007,(8):125-126,165
培育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意义,而建设企业创新文化是培育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企业创新价值观是创新文化的核心,创新型企业具有七种创新观念.企业的创新价值观具体体现在创新环境、创新组织和创新制度中.  相似文献   

10.
产能过剩可以分为一般的产能过剩与特殊的产能过剩。我国作为市场化改革为主导的国家,会产生一般的产能过剩;而作为转型国家,在政府与市场边界还没有划清的情况下,又会产生特殊的产能过剩。这两种过剩交织在一起增加了我国治理产能过剩的难度。对这两种产能过剩的比较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进行,一是产能过剩是如何形成的,即谁是主体;二是产能过剩对经济运行的影响,包括资源配置、创新及技术进步等;三是产能过剩的治理机制。对于一般的产能过剩要通过市场的办法解决。而对特殊的产能过剩需要通过改革的办法来解决,必须从体制和制度层面来治理产能过剩。为此,要在产业的发展上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要建立工业行业产能的统计监测和发布体系;要创造制度环境使企业成为投资的主体,产业的发展真正由市场决定。  相似文献   

11.
全球创新竞争中的中国制度创新与管理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化创新已成为 2 1世纪的发展主流 ,加入WTO ,促使中国的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呈现出新的态势。作者在对中国制度与管理创新趋势的宏观分析基础上 ,提出了实施我国创新战略的多重目标和任务。  相似文献   

12.
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毅 《东南学术》2000,(3):60-64
科技创新 ,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需要自由开放的文化氛围和激励人力资本发挥创造力的制度安排。中国应放弃“中体西用”的文化观 ,在充分发掘中国文化中优秀遗产和吸收外来文化先进因素的基础上 ,对我国传统文化中不适应现代科技和经济发展的价值观进行根本改造 ,创造一种民主、进取和开放的社会文化 ,确立一种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体制。  相似文献   

13.
论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就在于它在实践中能够"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本文以江泽民总书记关于理论创新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就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动力之源、是时代对我们提出的必然要求以及稳步推进理论创新需要正确处理的多种关系等问题,作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论创新     
创新,是前无先例、今无他例的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的辩证统一.创新,是在合乎事物发展规律的趋势下,对于前人和今人已经经历过的或者尚未经历过的一些过程的跳跃.创新,是从本来的"有"中见到"无",是从本来没有的"无"中,通过发明,生出"有"来;或者,是从本来的"有"中,通过创造,使之"优"化.创新,具有合乎着"真",具备着"善",拥有着"美"的品格.  相似文献   

15.
创新文化:自主创新的文化驱动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创新文化包括主体创新文化、制度创新文化、环境创新文化三个层次的内涵.创新文化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区域自主创新中具有重要意义,也体现为一种文化"软实力".它既是在精神、理念和价值观层面上提升主体自主创新能力的前提,又是从制度、环境角度提高区域自主创新力的基础.文章最后提出了建设创新文化的宏观思路  相似文献   

16.
城市创新系统与"城市创新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隋映辉 《学术界》2004,(3):105-112
从某种意义上讲,城市创新系统可以表示为城市创新的扩散效应和科技产业聚集效应的矢量集合,以及一个独特科技、经济、社会结构的自组织创新体系和相互依赖的战略生态系统.系统创新的聚集和扩散能力是体现城市创新规模与竞争实力的两个侧面,同时,也是城市创新域和产业系统链范围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17.
产业创新:超越传统创新理论的新范式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文章首先界定了产业创新的内涵,认为产业创新是企业突破已结构化的产业的约束,运用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或组合创新等来改变现有产业结构或创造全新产业的过程;其次从宏观层面分析了产业创新与国家竞争力的关系,并指出产业创新能力决定国家竞争力;最后分析了产业创新的经济学机理。  相似文献   

18.
创新与哲学     
大学生的创新教育与哲学教育有很密切的关系,而文化素质教育与创造能力的培养又有密切的关系,坚实的文化素质教育是培养人的创造性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体制创新是教育创新的关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教育体制存在学校重复设置、投资渠道单一、结构不合理、办学自主权缺乏与管理落后等问题。教育创新 ,教育体制必须首先创新。教育体制创新应实现办学体制多元化 ,增强学校自主办学能力 ,建立终身教育制度 ,改革人事与分配制度 ,加强依法治校。  相似文献   

20.
论政府创新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政府创新有外延和内涵之分。政府创新的内涵包括理论创新、体制创新、人员创新、操作创新。政府创新的目标是建立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服务型政府。政府创新的动力来自于国内外形势的压力、政治精英的努力以及社会发展的需求。政府创新的途径主要是政治改革、行政改革、执政党执政方式的转变。政府创新的实践启发和推动了政府创新的展开。政府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 必须全力推进, 全方位展开, 方可见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