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论民族的内聚力和互聚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由于特有的生存环境和历史发展格局,使民族的凝聚力具有层次的不同,既有促使各民族成为一体的由高层次认同所形成的民族凝聚力,也有各民族在其各自文化特点和认同意识基础上形成的凝聚力.为了便于区分和表述,前者称为"民族互聚力",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中华民族凝聚力";后者称为"民族内聚力".这两种民族凝聚力有其产生和转化的地理环境和社会机制,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和文化传统中有充分的表现.民族内聚力和民族互聚力共处在一个辩证统一的关系中,所以在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应加强研究并正确引导、增强各民族的互聚意识,完善民族内聚力向互聚力转化的社会机制.  相似文献   

2.
中华民族凝聚力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民族凝聚力是确保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内在力量,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民族心理和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民族凝聚力是中华民族生存之根;民族凝聚力是中华民族复兴之源;民族凝聚力是构建和谐社会之基。  相似文献   

3.
党的民族政策 ,对增强民族团结、提高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发挥了巨大作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是实现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前提 ;民族区域自治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基本形式 ;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必要条件 ;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文化 ,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4.
民族精神与民族凝聚力是“一体两面”的文化现象。在文化传承而言,它是民族精神;在民族实践而言,它是民族凝聚力。两者互相推动,共同前进。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核心,它提升了民族凝聚基础、提供了民族凝聚动力、确立了民族凝聚目标;反过来,中华民族凝聚力保障了民族精神实现、预示了民族精神方向、推动了民族精神创新。  相似文献   

5.
义和团运动是以中国农民为主体的反帝爱国运动。在这一运动中,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并对运动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所谓民族凝聚力,就是一个民族的聚集力、向心力。每一个民族都有其凝聚力,这种凝聚力可以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表现出来。义和团运动中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是指中华各族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这一共同目标,而聚集在一起,团结奋斗,并逐渐形成一股强大的,坚不可摧的民族凝聚力。从义和团运动的发生、发展特点、特别是抗击八国联军的战争中,都表现了这种强大民族凝聚力的存在。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 ,成功地实施了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由几千年文化积淀而形成的中华各民族文化认同、并由此形成的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是民族区域自治在中国能够成功实施的主要历史成因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中华民族之所以绵延数千年而生生不息、历久弥新,就是因为有着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和历韧弥坚的民族凝聚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历史时期,由于国际国内环境的深刻变化,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的重大,人类共同利益、民族共同利益的需要,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显得特别重要和紧迫。  相似文献   

8.
由民族史学家、宁夏人民政府办公厅主任陈育宁同志主编的《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历史探索》(以下简称《探索》)最近问世了。该书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以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与发展和民族史、民族关系史为主线,以对民族史学理论问题系统研究和论述为主要内容,从史论结合上说明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与发展的若干基本问题、主要特点及其基本规律,并对中国民族文学理论体系的建立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资料翔实,逻辑严密,观点新颖,论证充分,确为民族史学研究的力作。它的问世,无疑是我区学术界、理论界的大喜事。它不仅对推动…  相似文献   

9.
对外开放与中华民族凝聚力吴胜家,王先引“愈是民族的,便愈是世界的”,这一点已日益为人们所接受。一愈是开放的、世界的,便愈能丰富民族性和强化民族凝聚力”,人们可能就有异议了,但笔者的观点是肯定的。一、悠久的开放传统是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日益形成强大凝聚力...  相似文献   

10.
民族凝聚力是指一种观念的形态蕴藏在民族成员之中。体育及奥林匹克运动对民族凝聚力的形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提高综合国力的重要方面。海外华人情系奥运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体现。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召开,人文奥运的实施,必将进一步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1.
1945年中国共产党国家统一思想可以具体阐释为:坚持独立自主,正确对待国际力量,创造有利于国内统一的国际环境;民族利益为最高利益, 战胜日本侵略者,完成国家对外统一;维护阶级利益,壮大自身实力,奠定国家统一的阶级基础;坚持抗战、团结、进步、和平、民主,以建立联合政府为目标,促进国家统一;坚持和平谈判基础上的武装自卫,有理、有利、有节,推进国家统一.它是中共面对多种矛盾交集的国际国内局势,为维护和促进国家统一而践行的重要思想,是其抗战时期国家统一思想发展的必然结果,又是其解放战争时期国家统一思想的历史与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12.
位处甘、青两省交界的河湟地区,由于具有特殊的地理条件和历史原因,形成了经济结构的民族分工与协作的社会现象。例如:汉族、土族群众多半务农;藏族、蒙古族同胞大多畜牧;而回族和撒拉族人民多喜欢经商。结果各民族之间形成了相互依赖的经济关系,为民族团结提供了牢固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性内容之一。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加强对大学生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以适应新时代民族工作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需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以"培养什么样的人"为目标,增强大学生民族团结的价值认同;以"如何培养人"为重点,创新大学生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路向;以"为谁培养人"为最终效度,夯实大学生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使命担当。  相似文献   

14.
论中国古文化的地理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理环境是一个民族文化形成某种类型的前提性因素。中国古文化产生并成熟于与外世隔绝的东亚大陆之上 ,属于大陆民族文化。东亚大陆那种一面临海、三面险阻丛生 ,而内部回旋余地又相当开阔的地理状况是中国古文化产生的地理基础。中国多山的环境、陆路交通又十分困难的自然条件 ,也是中国古代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的生产方式产生的地理基础 ,并在这种互相封闭的生产方式的基础上 ,形成了典型的宗法家族社会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地理学刍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传统地理学是中国人特有的关于天、地、人之间关系的思维模式。它有与中国传统思想观念相适应的一整套的理论体系 ,侧重于城镇、乡村聚落、民居宅院的规划、选址布局等等。无论从理论体系、科学思想和某些研究方法上 ,中国古代的地理学都与西方的地理学有着明显的区别 ,有着自己独立的鲜明特点。中国古代的传统地理学蕴藏着无尽的宝藏 ,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去开发  相似文献   

16.
对新疆强化“中华民族认同、中华文化认同”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新疆强化中华民族认同教育、强化中华文化认同教育,是当前民族团结教育重要而紧迫的工作。通过"两个认同"教育,使各族人民群众深刻认识到,没有整个中华民族的强大和繁荣,也就没有中国各民族的幸福和安康;中华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的团结力和战斗力。该文认为,新疆应明确和提升民族教育的主题,加强族际之间的人口流动和融合,加快提高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打击民族分裂主义行为,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维护新疆的团结和稳定。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提出了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论述了坚持民族团结的意义,概括了民族团结的因素,提出了加强民族团结的措施,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民族团结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民族团结理论。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始终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的伟大旗帜,制定了促进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战略方针,不断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致力于建设和谐民族关系,把毛泽东民族团结思想推进一个新境界。  相似文献   

18.
高校作为民族团结教育实践的重要场所,是国家和个体践行民族团结教育实践的载体,是全面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实践的前沿阵地。边疆地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实践应以课程为显性载体,从多元知识的大集合中找寻合理出路;注重情感实践,增进对他民族跨文化交流;以活动为媒介,以直接参与体验为路径,外化民族团结的内涵;以文化为支撑,助力各民族文化间互动。不仅要遵循自身的内在发展逻辑,也要通过社会实践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中国传统自然观经过了长期的演化,与自然的关系达成了理论上的统一,终于形成了特有的历史人文景观,包括了地域文化特色和地方地理特貌的景观类别。中国具有丰富多姿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其自然地貌、地域性民俗方面的差异所呈现的独特性,遍布于广大的城镇建筑与地理特征当中,蕴涵了丰富的民族文化传承、民族感情和审美习惯。历史人文景观所体现出的清晰的主脉,与现代地理学的理论有所契合,即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上,具有丰富的人文意义上的佐证,这些理论将人的行为与外部环境理解为统一体,追求天人合一的理想。  相似文献   

20.
中西律师制度有着不同的历史发展脉络,西方律师制度已经逐渐完善,中国的律师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误解与排斥。中西地理环境与生产发展水平的不同,造就了不同的律师需求环境;迥然有别的宗教和伦理观念,塑造了不同的民族性格,形成了不同的纠纷解决模式,也形成了人们对律师制度认知的不同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