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佛教于两汉时期传入中国内地,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龟兹国对于中国内地佛教传播具有重要意义,两汉时期上郡设有龟兹属国,陕北地区佛教传入是否与之相关?龟兹国内佛教传播早于中国内地传播。龟兹属国内的龟兹国人也对陕北地方文化产生深刻影响,因此,陕北地区早期的佛教传播必然与之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宁夏回族自治区东部山区的盐池县,东与陕北定边接壤,北与内蒙鄂托克旗相邻,南部是甘肃省的环县,地处鄂尔多斯台地和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秦统一全国施行郡县制,即设置了朐衍县,属北地郡所辖。南北朝至五代时期又为盐州。明清时期改为花马池,是我区政区建置较早,历史悠久的县分之一。朐衍、盐州和花马池,是宁夏地区历史上的重要政区名称,也是整个鄂尔多斯台地西南缘的重要历史地名。笔者试就这三个历史政区作一考证,兼及盐池县历史的简要  相似文献   

3.
在“延安时期”特定的历史语境中,陕北民歌的搜集工作有一个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陕北民间艺人的地位提高,对于推广陕北民歌起到了重要作用;文艺工作者利用“陕北民歌”的传统文艺形式,开展了大规模的文艺创作活动;《讲话》发表以后,陕北民歌的系统整理与研究工作得到加强。文艺工作者对于陕北民歌的采集、整理、乃至改编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利用这种优美的民间文艺形式,使之成为革命的鼓动者与宣传者。  相似文献   

4.
卫所制度是明朝典型的军事制度,对明代社会政治稳定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豫北彰德府地区的彰德卫即为明初设置的重要卫所之一,属河南都司的非实土内地卫所,其设置原因与元末明初中原凋敝的社会形势和其“常为天下要”的战略地位息息相关。因其“王府同城”,明代彰德卫的建置颇有地方特色:一方面表现为林县蚁尖寨守御千户所与涉县守备的存续演变;另一方面又表现为与赵王府建置的此消彼长。因与赵王府同城,宣德间彰德卫后千户所改赵府群牧所。成化时期又因时任赵王朱见灂品行不端,群牧所被裁,官军别派,但仍属彰德卫,这是彰德卫建置演变与赵王军权削弱关联的直接体现。通过彰德卫建置情况的研究,既可窥视明代卫所制度在地方的灵活之处,又能反映明代军制演变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5.
四川藏区早在秦汉时期就已纳入了中央王朝的建置,到了唐宋时期,对四川藏区的建置有了巨大的发展,设立了任用少数民族首领的羁縻州制度,与吐蕃关系十分密切,双方时战时和。为了加强羁縻统治和维系同藏族各部落的友好关系,宋朝还通过“茶马互市”密切了藏区同中原的政治联系,并使之接受宋朝的松散统治  相似文献   

6.
社会建置,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今宜昌市行政区是古代社会行政建置不断发展的结果。本文从地方建置开发的角度,摭取有关史料进行具体的分析。在勾勒秦汉至隋宜昌地区社会建置的历史轨迹的同时,着重阐述了说晋南北明时宜昌建置与户口的变化及夷陵行政建置由县级上升为郡级的背景,论证了古夷陵的历史地位和今宜昌市开发的新契机。  相似文献   

7.
辽朝医巫闾地区的州县建置可谓成果丰硕.先有辽初宜州、顺州、闾州的建置,继有辽世宗朝显州及其统辖州县的设立,至辽圣宗朝又有乾州及属县和头下成州、头下懿州之建立,先后于数百里之地新置10州、14县.这些州县的人口成分复杂,既有南征的汉族俘户,又有宫卫落帐户以及渤海遗民,对于区域经济发展产生影响的同时,也在稳定辽朝统治和加强控驭周邻地区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雄安新区历史悠久,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燕赵文化一脉相承。自春秋战国时期至2017年新区设立,行政建置兴废分合、治所迁徙、辖属关系逐渐清晰,区域位置的重要性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并日益凸显和确立起来。  相似文献   

9.
“厅”为清代创设的政区建置,在国家治理尤其是边疆法律治理中具有比较突出的地位和意义。清代新疆军府制时期天山东路、北路均有厅级“政区”建置或厅级官员设置,在建省后的一体化进程中厅制得以规范和进一步发展。清代新疆的厅多不辖县,性质复杂多变,但均在司法实践中发挥着基层审判的重要作用。作为行政及司法之重要一环的厅,新疆厅制既有清代厅制的共性,同时也具有边疆多民族地区的独特方面。因新疆历经军府制向行省制的重大变革,厅之司法审判职能更有一个曲折复杂的演变过程。关于此论题学界乏人研究,本文以档案资料结合清代文献及时人撰著对清代新疆的厅及其司法审判职能进行全面分析阐释,期望有俾清代基层政区研究的拓展与清代新疆法制研究的进一步推进。  相似文献   

10.
东汉一代,地方行政建置虽然从州、县两级看还是相对比较稳定的,但受改朝换代及王国兴废影响较大。东汉初年,全面恢复了被王莽改动的全国地名,是一大变化;境内王国的兴废,对于郡的废置与辖区、县及侯国的归属有较大影响;汉末政局的巨变尤其是曹氏权力集团的形成及其与江东孙氏的政治军事对峙导致了又一次建置变革。  相似文献   

11.
陕北民歌浩如烟海,绚丽多彩,是陕北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但由于历代文坛的文人学士看不上民歌,不屑于为之作文字记录,加之民歌都是用当地方言传唱的,也确实难以笔录,故此,陕北民歌历来未有记录;只是到“延安时期”,在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活》的精神鼓午下,延安的部分文艺工作者才第一次有组织地对陕  相似文献   

12.
秦及汉初简牍文献中出现的田吏是县下属吏,在县廷和乡里均有设置。县廷设有田啬夫、田佐,有时也称都田啬夫和都田佐;各离乡设有田部佐和田部史;里中设有田典。这样就形成了纵贯县、乡、里的田系统吏员,管理与百姓田地、田作相关的事务。乡里中田吏的设置,使得秦及汉初乡里行政建置具有了真正的多样性。但随着官僚行政系统的发展和完善,田啬夫逐渐过渡为县廷之曹掾,设于乡里的田吏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13.
明代是三峡移民的重要时期,随着大批外来人口的定居,改变了元末以来三峡人口锐减、地方凋敝的局面。移民的到来促进了三峡人口和垦田亩数的增加、行政建置的变化、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文化的传播与整合,最终对当地社会的变迁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陕北民歌在不同时期表现出来的功用性差异直接影响着陕北民歌在不同时期的发展方向。陕北民歌可分为传统民歌、革命民歌、新时期民歌三个发展时期。陕北传统民歌的传唱使人们对陕北民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珍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20世纪三、四十年代至1949年陕北民歌得到发展,革命民歌改造与融洽了传统民歌,新民歌运动拓展与发扬了陕北民歌。新中国成立后,陕北民歌得到了空前传播。  相似文献   

15.
现今我国西北地区陕、甘、宁、青、新5省区面积303.15万平方公里,人口7733.1万,有众多的少数民族。这5省区的建置和行政区划基本上是在近代形成的。研究它的沿革和形成,包括各历史时期从中央所确定的建置体制到地方各级行政区划的演变过程、基本脉络和规律。是一个很大的课题.本文着重就近代时期西北省区一级的建置和行政区划的形成及其演变的缘由与影响略作论述。近代以前的建置和行政区划梗概在近代时期以前,清朝在西北仅设陕西、甘肃两省,新疆和青海则为两个特别行政区域,其地位类似于满洲、蒙古、西藏等地区,均未设省。对民族地区和边远地区采取适应于当时的管理和统治方式,是清  相似文献   

16.
陕北方言中保留有大量先秦、秦汉古语,记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反映出陕北社会的佛道信仰习俗。通过对陕北方言这些特点的剖析,我们认为,陕北方言的主要形成期应该在秦汉时期,陕北的地域文化特征也应该在秦汉时期初步成型。陕北方言及其区域文化特征的形成过程,正是中华民族汇聚凝固历程的缩影。  相似文献   

17.
司法公报是民国时期官方出版的一种司法类期刊.北京政府时期司法部发行有《司法公报》;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司法公报按时间之先后可分为司法部之《司法公报》,司法院之《司法公报》和《司法院公报》,司法行政部之《司法行政公报》,以及前述《司法行政公报》和《司法院公报》合并后之司法院《司法公报》.文章主要对北京政府时期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司法公报的办刊主体、刊物体例、主要内容、办刊周期等方面的发展变迁进行了系统而细致的梳理,并对这两个时期司法公报在内容方面的异同进行了比较分析.司法公报记录了民国时期的各种立法、司法状况,是我们研究民国法律制度、司法实践不可或缺的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18.
陇右地处汉王朝的边郡地区,民族成分复杂.汉在陇右地区实行属国、道和护羌校尉等多元民族管理建置,其具有各自不同的行政管理系统和不同的职责、权限,行政级别类似于郡县二级制.相比之下,属国的民众享有较高的自治权,道和护羌校尉的行政管理则相对直接.虽然属国都尉和护羌校尉都是秩比二千石的职官,但护羌校尉的权力实际上要大于属国都尉,而道制发展到东汉时期已经趋向于县制.这种多元化的民族管理建置适应了汉代陇右民族分布格局发展变化的形势,体现了汉代边郡政策的灵活性、包容性和多样性,有利于当地民族的交融与国家认同的发展,在中国古代边疆政策发展史上具有开创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灵武县历代行政建置沿革考略王根明西汉时期(公元前206-公元8年),全国设司隶校尉部和13个州刺史部,[1]辖一百零三郡国。[2]汉惠帝二年(公元前193年)设灵洲县,县址在今灵武县西北河中堡附近。县北有河奇苑、号非苑两官马场。[3]此时宁夏属北地、...  相似文献   

20.
川陕古道金牛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名称、路线亦有不同,其方位也众说不一。自先秦至明清,金牛道的称谓经历了一个从无名称到石牛道,再到金牛道、石牛道并用而又有区别,最后金牛道、石牛道通用的过程。其方位早期指褒斜道,后来指自西县(今陕西勉县西)至成都的全段或其中之某一段。其路线大抵先秦至南北朝经白水关,唐宋时循嘉陵江,元明以后越五丁关。产生这种变化的基础是行政建置的设置、经济条件的改善和开路技术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