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满足及时制止人格权侵权行为的规则供给需求,《民法典》第997条增设了人格权侵害禁令制度。但尚待修改的《民事诉讼法》没有为之提供配套的程序,《民法典》也未进行相应的规定,有必要分析如何构建人格权侵害禁令制度。构建制度的前提是明晰其性质,而学界目前就人格权侵害禁令的性质尚未形成共识,多数观点认为是临时禁令,少数观点认为是永久禁令。鉴于这一制度借鉴自国外制度,借鉴对象的性质及相应规则对于分析我国人格权侵害禁令的性质及制度构建具有重要意义,因而本文从制度溯源开始,结合借鉴对象的性质、功能以及我国的本土语境,分析我国人格权侵害禁令的性质,并提出人格权侵害禁令制度的完善建议。我国人格权侵害禁令制度源自英美法上的禁令制度,而非直接来源于罗马法上的禁止令状或令状制度。英美法上的禁令制度既包括永久性救济,也包括临时性救济,还包括其他法官发出的命令;既有财产保全的内容,也有行为保全的内容,还有行为给付判决的内容。多数观点主张将人格权侵害禁令作为临时禁令的理由并不充分,且不独立于诉讼的禁令制度与我国既有制度相重复。较为妥当的方案是使人格权侵害禁令独立于诉讼,使其具有相对独立的制度功能;基于效率与公正的平衡,使法院既可以迅速发出临时性的人格权侵害禁令,也可以及时发出永久性的人格权侵害禁令,并且在同一程序中,可以先发出临时性禁令要求当事人在程序结束前停止行为,在程序结束时以永久性禁令取代之。基于人格权侵害禁令的内部差异,人格权侵害禁令的审查程序内部也应当具有相应区分。总体而言,人格权侵害禁令的审查程序应当介于诉讼程序与非讼程序之间,情况紧急、作出临时禁令的应当接近非讼程序;其他情形则应当接近诉讼程序。法官审查人格权侵害禁令的申请时需要判断行为人是否正在实施或者即将实施侵害其人格权的违法行为,以及不及时制止是否将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同时将公共利益纳入考量范围。人格权侵害禁令送达后即生效,对裁判不服的当事人可以向上一级法院申请复议,复议期间禁令仍然有效。人格权侵害禁令生效后被申请人不履行的,法院按照行为执行的规则实施强制执行。  相似文献   

2.
诉前禁令是对被控侵权当事人行为的强制性禁止,禁令一旦发出,在全中国范围有效,效力非常强。法院一旦发出错误禁令,被控侵权人的损失是巨大的。从程序设计上看,通过对禁令的科学分类,建立诉前少出错,诉中不出错的纠错机制,使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的损失在诉前能得到及时控制,保障被申请人不会因错发禁令蒙受更大的损失,切实提高诉前禁令制度在专利权司法救济中的功效。通过对专利诉前禁令进行科学划分,并建立与之相应的正当程序,从立法设计和司法实践两个角度采取措施发挥专利诉前禁令在制止专利侵权行为,保护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妨害"是英美法上的一类独立诉因,"自找妨害"之诉乃妨害之诉的一个特殊类型.关于"自找妨害"之诉的可救济性问题,存在否定、肯定和折衷三种态度;关于"自找妨害"之诉的救济方式问题,存在单一赔偿救济、无条件禁令救济和附条件禁令救济三种方式.单就禁令救济而言,现代英美法一般采用"附条件禁令救济"方式;并且有判例判决在给予原告以禁令救济的同时,要求其对被告予以补偿(补偿性禁令).补偿性禁令的出现代表了英美判例法演进的最新发展,也是利益平衡方法在解决"自找妨害"之诉中成功运用的典范.与"自找妨害"侵权之诉密切相关的另一个问题是"自找妨害"征收之诉,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中国知识产权禁令制度由于缺乏类型化思考和体系化构建,目前存在禁令概念表述不严谨、禁令类型缺失、禁令性质定位模糊、立法体系混乱、审查标准和程序规则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从类型化视角重构中国知识产权禁令制度,科学划分知识产权禁令的类型,合理定位知识产权禁令制度的性质,选择“民事诉讼法+侵权责任法+知识产权单行法+司法解释”的四元层级立法模式,明确不同类型知识产权禁令的实体审查标准和程序适用规则,将推进这一制度在中国现行法律体系内不断发展完善。  相似文献   

5.
玛瑞瓦禁令源于英国,是国际海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保全制度。作为英国民事诉讼中禁令的一种,玛瑞瓦禁令的目的是禁止被告在诉讼前或诉讼中转移或处分其财产,以此保障原告在将来胜诉时,有真正的财产来满足对胜诉判决或裁定的执行。玛瑞瓦禁令对海事诉讼,尤其是扣押船舶制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通过具体案例对玛瑞瓦禁令的形成和发展作了详细的论述,以期对完善我国海事诉讼中的保全制度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6.
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行为系融合网络元素异化出的典型人格权侵权行为,包括损害后果实时型与损害后果非实时型。人格权禁令的引入为我国快速及时制止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行为创新了渠道,但《民法典》第997条关于人格权禁令的表述较为抽象,且未制定配套司法解释,致使该制度存在适用困境。基于此,针对该行为适用人格权禁令时,应明确申请主体一般应限定为权利主体本人,仅存在特殊事由时才能扩展至近亲属、法定代理人等民事主体;应明确人格权禁令与避风港规制没有先后适用顺序;在胜诉可能性和难以弥补的损害的认定上,应适用区别于普通侵害人格权案件的特殊审核标准;裁定生效的人格权禁令不会终局性地确定各方权利义务关系。  相似文献   

7.
美国中间禁令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间禁令是衡平法上重要的临时救济措施。中间禁令在诉讼实体问题判决前做出,目的是为了保持现状,防止原告不可挽回的损失。中间禁令发布时间紧急,涉及原、被告及公共利益,因此限制很多:首先需满足四项一般实质条件,其次原告需提供相应担保;另外为保证禁令的正确性还通过上诉程序和撤销或变更动议程序对禁令进行复查。为适应紧急性并保证程序正当,中间禁令实践上分为临时禁止令和初步禁令两步发布。这些显著特点值得我国研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文艺复兴运动是以反对教会神本思想的人文主义为核心的,然而,文艺复兴运动却与教会共同发展。教会的腐败和权力的削弱导致教会需要在新时代背景下寻找新的理论思想才能继续生存,文艺复兴运动的特点满足了教会的条件,因此,教会与文艺复兴运动便得以相互利用和共同发展,这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教会的理论超越性与行为世俗性的矛盾和文艺复兴运动的新思想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黑格尔认为,国家与教会的调和实现了感性与理性的统一。国家与教会的调和有其历史必然性。国家与教会关系的变化促成了欧洲国家的发展,二者最终调和是日尔曼民族的使命。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中世纪著名的教会法学派是由一群共同信仰上帝的教会法学家所组成的。教会法学派对现代民主宪政和发展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力,这从教会法学派的产生与发展过程、教会法学派宪政思想内涵、教会法学派宪政对现代文明的影响中得到了体现。  相似文献   

11.
西欧中世纪的封建政治秩序虽然具有限制权力的作用,但我们不能径直认定封建制度与宪政思想有直接的关联,因为它属于私法领域。究政意义上的限权思想源于教会政治。教皇革命后,受教会法治理的罗马教会内部形成了第一个近代意义的国家,教会法学家阐述了教会法中的宪政思想——圣职权与管辖权的区分和“主教会议为教会真正主权所在”的理论,并演...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西方侵略势力而来,新教传教士相继在华兴办教会女子学校以传播基督教教义和训练妇女基督教徒与神职人员。随着教会在华传教事业的发展,作为教会传教事业组成部分的教会女子学校成为教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会女子学校虽是西方列强对华文化侵略的载体,但客观上又推动了中国女子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离婚诉讼中的临时措施制度是根据离婚诉讼的特殊性设置的临时性强制措施。本文建议在我国未来修改离婚法时增设专节加以规定,其种类可设为禁令和临时执行令,其中禁令具体包括人身禁令和财产禁令,临时执行令具体包括人身执行令和财产执行令,同时设置严格的启动和执行程序。  相似文献   

14.
试论中国教会大学的学生品德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教会大学为了扩展西方教会势力、配合侵略 ,非常重视对学生的品德培养。品德培养贯穿于课程教学、校风与规章制度建设、学生社团与课余生活、师生关系等方面。这种培养 ,既使教会大学的学生受到了精神腐蚀 ,也使教会大学为中国造就了一批有用人才。  相似文献   

15.
朱莉 《社区》2012,(15):62
曾有国内的朋友问,在美国怎么不见美国人晾晒衣服?大家可能不知道,美国人虽然有言论自由和拥有枪支的自由,却没有户外晾晒衣服的自由。在美国的许多地方,有一种没有正式立法的禁令,叫做"晒衣绳禁令"。这并不是联邦政府或州政府的禁令,而是由各种单位颁布的禁止户外晾衣服的禁令。这些  相似文献   

16.
宋代销金禁令与销金消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代政府禁止奢侈消费的法令大部分是以销金禁令的形式出现。统治者对禁止销金十分重视,采 取了法律和行政手段来保证禁令的执行。但其结果却是"禁令屡下,民间无视",销金消费在宋代依然十分 盛行。宋代社会开始出现的等级消费秩序向自由消费秩序的转变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春秋穀梁传》所记载之葵丘之会天子禁令是现存最早的也是最可信的关于葵丘之会天子禁令之记载,《孟子》所载之葵丘之会天子禁令是在《春秋穀梁传》关于葵丘之会天子禁令之记载的基础上所进行的添枝加叶的发挥。孟子在穀梁子之后,孟子学习过《春秋穀梁传》。   相似文献   

18.
人格权侵害禁令是行使防御性的人格权请求权的体现,反映了人格权请求权具有的妨害排除与妨害防止的效力。人格权侵害禁令追求紧迫状态下权利救济的迅速性,异于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的诉讼程序;其制度目的为预防人格权侵害的发生与扩大,并不如同行为保全一般服务于诉讼程序,应有独立的程序空间;与承载浓重公法性考量的人身安全保护令相比则更贯彻私权保障的理念与逻辑,后者可视为特殊领域的人格权侵害禁令。在实体审查方面,应优先认定情况紧迫性要件,对于人格权请求权权利保护要件的证明只需达到疏明的程度,并应进行整体性的利益衡量。在程序规则方面,总体应以非讼性作为程序设计的方向,但基于一定的争讼性的存在,应赋予被申请人必要的程序保障,并认可法院在要求申请人提供担保、禁令的有效期等问题上进行合目的性裁量。  相似文献   

19.
在西方历史上,宗教改革运动带来的新教教会内圣职的选举,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新教教会内的治理模式,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西方社会民主体制的建立.不过,与世俗社会的民主体制相比,尽管教会内圣职的选举与其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其包含的神学理据,由于西方政治理论白启蒙运动后的世俗化过程,已经与社会民主体制所内含的一般意义有较大的区别.本文试图从基督教神学的角度,探讨教会内圣职选举的理据.简要地说,教会内圣职的选举发挥的是整个教会的会众一同承担起"人人皆祭司"的责任,监督并印证教会对其中圣职人员的神圣召命.因此,从中体现出来的不是会众对被选举人的授权,而是印证了上帝呼召其来带领教会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20.
教会医院与晚清教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传斌 《南都学坛》2007,27(5):25-29
教会医院与晚清教案发生了较多联系。除一些教案对教会医院产生影响外,教会医院有时还引发教案。因为教会医院所传播的基督教和西医与中国的文化、习俗完全不同,它们之间往往会发生冲突。这种冲突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教案的发生。列强的侵略也是教会医院引起教案的重要原因之一。除以上二者之外,中外利益冲突也是值得注意的。在上述诸多因素中,有时是一种原因,有时则是由多种原因共同作用导致了教案的发生。需要指出的是,教会医院并不必然引发教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