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欧盟银行法以欧洲单一市场的建立为历史背景,以欧共体银行指令为主要表现形式,现以《第二银行指令》为核心,形成了“单一银行执照”、“母国控制”以及对第三国的“互惠”等重要原则和制度。这一区域性银行法的显著特征,不仅表现为它具有巴塞尔体制所不具有的法律权威,而且还在于它服务于“自由化”和“审慎监管”双向政策目标,此外,基于协调原则并借助“相互承认”方法而得以形成和确立,也是其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2.
欧盟《信用机构重组与清算指令》是欧盟银行市场退出机制的一个重要部分。它的制定,不仅保持了与《第一银行指令》、《第二银行指令》立法宗旨相统一,而且保持了与《破产诉讼条例》的法律原则及其程序相一致,从而为欧盟金融市场一体化,统一金融法制并完善市场退出机制扫清了障碍,使单一银行执照制度及其母国控制原则更加完备。  相似文献   

3.
欧盟《信用机构重组与清算指令》是欧盟银行市场退出机制的一个重要部分。它的制定,不仅保持了与《第一银行指令》、《第二银行指令》立法宗旨相统一,而且保持了与《破产诉讼条例》的法律原则及其程序相一致,从而为欧盟金融市场一体化、统一金融法制并完善市场退出机制扫清了障碍,使单一银行执照制度及其母国控制原则更加完备。  相似文献   

4.
2022年4月出现的河南村镇银行“取款难”事件凸显出加快审议《商业银行法(修改建议稿)》的重要性。河南村镇银行“取款难”事件表明《商业银行法(修改建议稿)》在成员资格规定、信息披露规范、公司治理架构、行业监管体系方面存在一定的优化空间。文章以信息不对称理论为解构工具,明晰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的产生逻辑,提出通过填补成员资格规则、重塑信息披露规范、平衡公司治理架构、优化行业监管体系等方式为《商业银行法(修改建议稿)》的完善路径,将内部治理与外部监管相统合,从而避免类似河南村镇银行“取款难”事件的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5.
银行法是调整银行组织和活动及与此相关的其它组织和活动的法律规范。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迫切需要制定一部银行法。就此谈谈我的初步意见,供银行法的关心者和起草者参考。 一、银行法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重要工具 1.银行是联系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枢纽”,是反映国民经济状况的“寒暑表”。任何国家的银行,都是直接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由信用货币发展产生的、管理和经营货币的专门机构。货币的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交替  相似文献   

6.
《国民银行法》的确立,是对货币银行领域的自由放任主义的修正,一定限度内体现了汉密尔顿主义思想传统,即加强联邦政府对全国货币银行体系的监督管理。但是,由于杰克逊主义思想传统犹存,故《国民银行法》仍然保留了自由银行制度,也未能建立实行集中控制的中央银行。因此,国民银行体系的建立体现了自由与权威两种思想传统的调和。该体系的确立,导致美国银行双轨制的形成,使单一银行制永久化,同时还导致财政部的货币职能合法化。国民银行体系的种种弊端则是联邦储备体系形成的直接致因。  相似文献   

7.
第三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坚持分类指导、‘一行一策’的原则”推进政策性银行改革,首先推进了国家开发银行改革,开启了国家开发银行改革的大幕。为保障其健康有序的发展,必须制定体现其自身发展特点的《国家开发银行法》。国家开发银行法应全面规范其宗旨、法律地位、职能定位、基本原则、业务范同等,而且应对其组织机构、资本金、财务会计、终止与清算、金融监管、法律责任、附则等内容作出具体规定。  相似文献   

8.
随着西方银行的竞争和发展,特别是银行经营的全能化、国际化、电子化,加之80年代初爆发的国际债务危机,对西方银行的监管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此,美国国会于1980年通过了((19年新银行法》;日本、英国等也相继于1982年、1987年通过了新银行法,将对银行的监管进一步纳入立法的轨道。但是,在国际银行界却缺乏对国际金融业务的必要的国际监督,特别是缺少一个统一管理的标准,建立起有效的国际金融法律秩序就成了当务之急。在这种情势下,国际清算银行所属的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先后于1975年、1983年发表“神圣公约”和“新神圣公约…  相似文献   

9.
我国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以《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人民银行法》和《商业银行法》为核心的银行监管法律体系,涉及机构监管、业务监管等许多方面。监管内容主要包括市场准入监管、审慎性监管和市场退出监管。但在实际运行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在市场退出机制的构建方面。因此,有必要对我国银行监管法律制度进行认真研究,吸纳先进成果,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完善市场退出监管法律制度并改革我国的银行破产法律制度,建立一个符合WTO规则的现代化银行监管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0.
政策性银行是政策性金融机构,以金融手段实现政策目标。在我国立法滞后的情况下,受到政府和市场两方面的力量牵制,政策性银行的运营有偏离政策性定位的可能和趋势,需要进行立法校准。借鉴国外立法规制与机构建设并重的经验,我国在政策性银行法立法过程中,应重视基本原则的把握。  相似文献   

11.
《解放日报》于1942年进行了改版,它确立的“党报模式”成为党报发展的原则和基础;将它放到“中国革命”发生、发展的历史情境中进行再梳理,在说明其形成必然性的基础上,逻辑地勾勒出其内在特点。这样的梳理和回顾对处在由“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情境下的党报发展具有历史借鉴意义。历时地描述了中国共产党把握“中国革命”特点、创立新民主主义理论,并为此开展“整风运动”的过程;指出《解放日报》改版是顺应整风逻辑改革的结果,从而形成了党报的基本特点,进而党报以“党性”为基点、在着眼于宣传的基础上发挥指导功能;并在实践中形成了党报的指导原则———全党办报、真实性原则和典型性原则,摸索出通讯员队伍建设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中考语文的“彼岸”──浅说“试题系统”卢喜平中考语文试题作为一个系统,有一定的干支结构,有一定的外部形态,更重要的,还有一定的内在的传导信息指令的功能。它是由母系统──省中考语文命题小组分析来自各方的信息,严格遵循命题的方针和原则“生产”出来的子系统...  相似文献   

13.
武汉方言中由"V+他"形成的祈使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汉方言有一类由“V+他”形成的句子,用以表示指令或意志。“他”发生语法化,成为表将然的标记。文章从考察由“V+他”形成的祈使句入手,探讨这种句式的句式义如何形成以覆“他”发生语法化的动因。  相似文献   

14.
试评儒家生态哲学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儒家以“仁爱”思想为基础 ,以“爱物”为原则 ,以“天地万物一体”为境界 ,形成了自己的生态哲学思想和生态伦理原则。发掘和弘扬儒家的生态哲学思想 ,对于建构新的生态伦理学具有重要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5.
“国家至上”,作为近代欧洲的一种现实主义外交原则,形成于17世纪的法国。它在法国及欧洲的实践,推动了欧洲中世纪大一统国际体系的瓦解和近代国际体系的形成,并开启了以现实主义原则指导近代欧洲外交的传统。在理论层面,“国家至上”原则对现实主义发展影响深远,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它标志着民族国家被确立为现实主义理论的基本分析单元;它为“国家利益”原则的形成提供了早期观念形式;它催生了近代欧洲均势外交的共识,进而有力地促进了均势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存在城市银行和乡村银行,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银行网络。银行通过贴现票据,直接提供短期贷款、间接提供长期贷款等多种方式筹集工业革命所需要的资金,它还利用全国性的银行网络实现了全国性的资金融通和地区间资本转移。银行作用的发挥是英国在十九世纪中期成为“世界工厂”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我国金融监管旨在防止系统性金融风险,与之相匹配的“强监管”政策表现为监管规范的数量、强度和密度的增加。由于监管的复杂性、重复执行和不确定性,商业银行的合规成本上升,利润空间减小。我国监管规范大多采取“一体适用”的模式,针对不同规模的银行作区分式和多元化的监管不明显。小型银行较大中型银行更容易因“强监管”而运营困难,情况严重时会在金融市场上寻求合并或进入破产程序,引发“小而不存”的问题。金融是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工具,小型银行对普惠金融和共同富裕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小而不存”难题悬而不决将带来严重后果。转变现有资产定义模式为活动定义模式是克服路径之一;将具有衡量性的法律原则——比例原则应用于银行监管以解决“小而不存”难题是克服路径之二。  相似文献   

18.
近代银行立法与研究始于晚清,民国时呈现蓬勃之势,大量银行法译作与专著以及专门的研究团体出现。从法学构成要素来看,近代银行立法较完善,法学研究活动较活跃,政府及民众运用法律调整银行及金融关系意识也越发深入。可以说,近代银行法学趋于形成。但由于缺乏代表性的银行法学著作及法学家,未有系统的法学教育与法学理论,至南京国民政府结束时,近代银行法学终未形成。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女性“疯癫”症候袒露的是男权社会的痼疾,是女性以异端的身份来表达个体生命在生存焦虑的压抑下的激烈反抗,是女性为了避免被吞没保护自身存在的一种极端方式,因此它是女性自我意识的体现。“疯癫”的形成既来自外部环境男权社会的压抑,又来自因女性主体性缺失而造成的男性依赖和内心指令的强迫,“疯癫”成为女性反叛的悲剧性宿命。  相似文献   

20.
文字的“音”与“形”是观念的“现象”存在。文字的音一形二重现象给文字记录观念的方式提供了两种选择。汉字从“形”出发,兼及字“音”,包蕴“意象”,以“相类性”为原则,形成超越具象的汉字“字象”系统;汉字“字象”具有虚拟隐喻的“象性”、具身性和透明性。西文字则弃“形”择“音”,以“任意性”为原则,形成了能指/所指关系的符号“声象”系统;西文字“声象”具有语境诠释的“像性”、离身性和遮蔽性。文字是“构成性的语言”,左右着组织信息和概念表征的方式。现象学的观念开启了重新观察文字的视角,启发通过文字形态的独立考察比较中西文论差异的可能性,探索文字所蕴含的思维力量,观照中西审美思维的源发性生成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