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中国已融入世界经济的发展体系中,中国企业的竞争环境日趋激烈。在此环境下,组织的适应能力,即柔性化能力显得尤为重要。针对珠江三角洲204家大中型制造企业的实证研究发现,在高度动态的环境中,组织集权度的高低与组织柔性化无明显相关关系;此外,研究还发现组织集权度不仅受组织外部环境的影响,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受组织内部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行岁锋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0,(6)
从制度的定义及与人的关系出发,分析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制度分类和组成,辨析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制度中制度与人的具体关系。通过对制度与人关系的讨论来明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制度有效性的重要之处,以此来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3.
思想政治教育与行政管理之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承友明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Z1)
本文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应用学与行政管理学的有关理论,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关方法对思想政治教育与行政管理的关系问题进行了研究,指出思想政治教育与行政管理二者之间具有密切关系,并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与行政管理密切结合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原则之一。 相似文献
4.
彭武麟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0(1):34-38
科举制与古代封建政治之关系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科举制是封建政治发展的产物,二是科举制是中央集权政治运行的重要机制,三是科举制是官僚政治的重要纽带,四是科举制是中央君主集权政治的附属品。 相似文献
5.
基于奥地利学派的信息分布异质性假设和制度理论关于非正式关系是正式制度的功能性替代的观点,建立了企业高层管理者的政治关系、所处制度环境和其创业机会识别的研究框架。来自广东、重庆和陕西共324家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显示,政治关系有效地提升了企业高管对市场环境中新机会的识别,且该影响在管制政策不确定的情境中得到进一步加强;但是,在市场法规更为有效的制度情境下,政治关系与机会识别的关系显著减弱,显示出市场化改革在制约权力寻租和经济利益转化方面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陈信存 《广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Z3)
思想政治教育与法制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两者的任务以及解决主要矛盾是相同的,在教化社会主体的思想观念、行为规范过程中互相依赖、相辅相成、互为补充,达到了观念与技术、内容与形式、目的与手段的结合。 相似文献
7.
樊跃发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0(2):10-15
从当代中国看,政治可持续发展客观上已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当代中国政治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呼唤权力伦理的及时跟进和有效扶持。涉权问题上的法制伦理化与伦理法制化的统一是实现政治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推动政治可持续发展的伦理制权路径选择为:以公民社会的发育完善催生和健全权力伦理、以法制建设透显和保障权力伦理、以道德建设聚焦打造权力的德性精神。 相似文献
8.
马文娟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43-45
由于英语中官僚制一词的复杂含义,历史上众多的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予其重视和研究,出现了官僚制研究的理论丛林现象,并对官僚制这个概念赋予强烈的感情色彩和难以把握的内涵。文章拟从民主和效率两种价值取向概括和分析与官僚制问题密切相关的理论。 相似文献
9.
张叔宁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4(3):29-32
士族集团形成于东汉 ,并于东汉后期作为第三种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庶族阶层的代表曹操终其一生对士族豪强实行抑制与打击的政策 ,但迫于形势 ,又不得不同时实行拉拢政策。正是由于曹氏集团对士族集团的拉拢与妥协 ,九品中正制得以创设 ,从而 ,为士族门阀制度的确立铺平了道路。 相似文献
10.
王东洋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20-24
九品中正制与考课制的关系,本质上是门阀制度与皇权政治的关系。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能够起到某种形式的考课作用,对于皇权政治的恢复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而皇权政治的恢复能有效制约地方的分裂倾向,有利于国家的再统一。 相似文献
11.
以人为本与人类中心主义辨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徐春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1(6):33-38
现代语境下的以人为本 ,除了要继承发扬人类思想史上曾经提出的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 ,维护人权平等 ,注重人的个性发展这些积极文化成果外 ,还应把人类的生存价值作为终极关怀纳入其中 ,这样才能合理地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 ,需要厘清现代“以人为本”原则与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的本质区别 ,为了人类的整体利益和基本需要 ,实现以人为本价值观在解决人与自然矛盾中的现代转化。 相似文献
12.
民主集中制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组织原则。通过历史考察可知,它的形成既是对世界无产阶级早期建党理论的借鉴与继承,又是结合中国国情逐步发展起来的具有自身特色的原则和理论。正确解读民主集中制,加强党的民主集中制建设,一方面要在党内生活中坚定不移地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另一方面要正确把握好"民主与集中的有机统一",同时还要完善相关制度,为民主集中制的贯彻落实营造良好的运行环境。 相似文献
13.
在一定意义上而言,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历史就是民主同政党纠结、互动、博弈的历史。一方面民主是政党存在的基础,政党是实现民主的载体;但另一方面,民主与政党又存在着内在的博弈,政党有吞噬、主宰民主之嫌疑,民主也有抛弃、游离政党之趋势。分析二者的互动与博弈,将揭示西方民主政治的内在逻辑机理,也将对政党政治、民主政治的未来有一个较为清晰的审视。 相似文献
14.
戈尔巴乔夫推进的激进改革,用西方的片面"民主化"取代苏共传统的民主集中制,进而走上了"自由化"的不归路,将苏共和苏联引向了自杀道路。社会主义政治改革以"公开性"和"民主化"作为手段有着合理性,但问题在于戈尔巴乔夫将"公开性"和"民主化"推至了极端,将手段当作目标。戈尔巴乔夫对苏联民主集中制的破坏,留下了惨痛的历史教训。 相似文献
15.
城乡关系与近代中国的城市化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蔡云辉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9(5)
通过对近代中国城乡关系的特点、城乡关系与城市化间的关系,以及近代中国城乡关系对城市、乡村,尤其是城市化发展的影响进行了系统分析后认为:近代中国的城乡关系,不仅弱化了城乡关系中联系性加强所产生的对城乡发展的积极拉动作用,而且导致了乡村的残破和城市的畸形发展,使近代中国城市化发展低速缓进,并最终滞缓了近代中国早期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80年代,新任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在内外交困的囧境下,启动了意识形态、党的领导、政治体制上的大刀阔斧的改革,结果竟是苏共执政地位的丧失、苏联统一民族国家的解体和苏联社会主义体制的崩溃。笔者以激进民主化为视角,考察苏联激进民主主义形成的社会基础,分析激进民主化与苏联解体的内在必然性,旨在通过戈尔巴乔夫改革和苏联解体的悲剧总结激进民主主义的风险启示。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分析研究了中苏两国共产党在调整与社会党政策的不同出发点和不同做法 ,指出了中苏改革产生不同结局的一个重要视角。不仅从国际政治的角度揭示了共产党与社会党调整关系的必然 ,更提醒共产党人 ,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 ,坚持自己的主体性 ,保持对民主社会主义的清醒态度 ,才能在改革中受益。 相似文献
18.
曾海涛 《陇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西方民主正在世界范围大行其道,但西方民主并非完美,其实与完美完全无关。民主是一种社会制度,没有也不可能有普适性。民主的存在是有条件和范围的,强行推广某一民主理念,只能带来无尽的灾难。经济滑坡、国家分裂;恐怖主义、民族分离主义,种族偏见与民族歧视,人的全面异化,贫富差距急剧增大,拜金主义等等严重政治、社会问题与一味鼓吹西方的所谓民主、自由、人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所谓西方民主的美好只是幻影,西方民主只是西方国家用来掩盖其疯狂攫取利益的工具。认识西方民主的欺骗性,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事关民族独立与国家发展的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19.
宇赟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7(6):54-58
新民主主义时期的土地法制,是新民主主义时期土改经验的总结,农地政策的定型,人民意志的结晶。它顺应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客观规律,蕴涵着允许农地多种所有制共存的思想,发展了马列主义关于法的本质理论,体现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最终目的,体现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反映了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认识论原理,丰富了解决农村土地问题的经验宝库。 相似文献
20.
"颜色革命"·美国的民主战略·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期,从中亚到中东刮起了一股“颜色革命”的风暴,它与所谓的“天鹅绒革命”一脉相承,是由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操纵的以和平的“街头政治”形式颠覆民选的非亲西方政权的系列事件,是一串“美国化”的事变。它的最大卖点是和平的非暴力的不流血的方式,它反映了西方文化帝国主义的强势地位。我们应以两手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