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秦汉楚方言区文献中的脂微合韵与方音有关,带有楚方言色彩。先秦时期,楚方言里脂微合韵现象较为突出,至东汉,脂微两部发生合并。这种音变现象起初是在方言中发生的,是秦汉时期楚方言、秦晋方言共有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以秦汉时期楚方言区文献中反映语音的资料为对象,我们发现,东冬合韵与方音有关,带有楚方言色彩,楚方言中幽部与东部相通、冬部与阳部相叶、东部与蒸部相叶的现象更能说明楚方言里东冬两部的密切关系。这种关系绝非偶然,东冬合韵的性质也必然需要从方言角度加以认识与解释,而且当我们将东冬两部置于他们各自与其它韵部的联系中时,这种系统而有规律的关系网进一步有力地证明了东冬合韵的方言性质。  相似文献   

3.
本文就《广韵》庄组、章组、知组和精组字在现代汉语方言区的合流与分化情况做了全面的论述,这对了解古今语音的演变情况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现代汉语方言中存在开口一等韵字读齐齿呼的现象。对这一现象的地理分布、声类分布、韵类分布进行细致的考察,认为:开口一等韵字在现代汉语方言中读齐齿呼现象与韵母主元音、声母的发音特征存在一定的关联,这是受一定语音条件制约而产生的具有规律性语音演变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余姚方言的语音特点表现在声韵调及其拼合特点上。声母特点:保留"帮滂並""端透定""见溪群"三分格局,"从澄崇船禅日文读"等母今读[dz]、[z]相混,匣母逢遇摄模韵今读[v]。韵母特点:遇合三鱼虞韵知庄章日组字今读舌尖韵母,臻曾两摄舒声一等字(合口见系除外)与深臻曾梗三四等字合流,通合三与臻合三见系入声字今逢细音时合流。声调特点:古平上去浊音声母字今余姚方言合流。拼合关系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6.
古鱼部与古侯部在两汉魏晋时期的分合问题早有学者进行过研究,但对两韵部在当时方言里的存在状况缺乏细致探讨。笔者主要运用晋代经师音注材料与晋诗用韵材料对晋代江东方言的古鱼部与古侯部的分合问题作尝试性的探讨,认为晋代的江东方音中古鱼部与古侯部主体面貌还是呈分立状态,突出地反映为古鱼部中的虞系字与古侯部中的虞系字还没有合并,但存在着一种发展趋势:在唇音、圆唇的舌根音及少数圆唇的舌面音后面,古鱼部的虞系字与古侯部的虞系字有合流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湘南嘉禾土话的几个语音现象及其成因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嘉禾县为西南官话和土话双方言区。嘉禾广发话呈现出以下语音现象1.古帮母端母浊音化,这是古百越语言先喉塞音在南方方言的遗存。2.疑母念舌后清塞音和舌叶塞擦音。这一事实表明,将古疑母拟为鼻-塞复辅音声母是正确的。3.咸、山、梗摄细音字合流念洪音,系韵母内韵头与韵尾先同化后异化所致。4.咸山一等韵与宕江合流收双唇鼻音尾,是韵腹与韵尾相互作用和类推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常州方言中,古知庄章精见五组声母的合流类型有两种:一种是知章精见组合流为舌面音[t]、[t‘]、[],其中有部分字的声母因受舌面前元音i、y的影响,而变为舌面前辅音;另一种是知庄章精组合流为舌尖前音[ts]、[ts‘]、[s],先是知庄章组合成卷舌音ts,继而平舌化与精组合流为ts。这一语音现象在许多方言区都普遍存在,只是各地的发展不够平衡。  相似文献   

9.
通过长期的语音教学与教学实验,基于语言迁移理论,结合安徽方言区学生语音状况的实际调查情况,探讨分析安徽方言区大学生英语语音学习存在的负迁移现象,总结方言区大学生习得英语语音的困难及发音错误特征,并针对负迁移的影响找出可行的语音矫正教学途径,通过以测促教,以测促改,全面提高安徽方言区大学生英语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明末乔中和《元韵谱》一书依时音编定,十二韵部分部法是该书的创举。十二韵部较之《中原音韵》的十九部是一个简化,简化的主要原因是入声韵消变,与阴声韵合流叠置。现以今北京话音系为参照,从音类分合的角度进行考察并发现《元韵谱》里中古宕江摄、通摄三等入声字只有文读音,曾摄一等、曾摄三等庄组、梗摄二等入声字只有白读音。通过与《中原音韵》的比较,得出《元韵谱》音系存在闭口韵消失、撮口呼产生等语音变化的现象。  相似文献   

11.
"厝"字地名是闽方言特有的普遍性地名,理论上,应该分布在整个闽方言区。但是,通过电子地图的搜索,在广东雷州半岛的雷州方言区却没有发现"厝"字地名,成为一种很奇怪的现象。为了解释这个现象,我们从语音和意义的角度进行了分析,结论是,雷州方言"厝"字与"宅"字音义相同,"厝"字地名被"宅"字地名所代替。  相似文献   

12.
<妙法莲花经释文>为日本僧人中算所作,书中的反切基本与<广韵>相同,也存在个别例外反切.通过对这些材料的研究,发现了三种语音现象:一、浊音清化,全浊声母混入清声母没有什么规律;二、从邪相混;三、生书合流.浊音清化、生书合流属于隋唐以后典型的北方语音特点(日本汉音),从邪不分是六朝以后吴语标志性的特征(日本吴音).  相似文献   

13.
晋语的张呼片、大包片、志延片、五台片、上党片、邯新片大部分方言点没有文白异读,宕江摄阳声韵知庄章组字的读音分合类型与官话类似.并州片、吕梁片大部分方言点有文白异读,个别方言点只有白读.文读与其他片类似,白读多与果摄合流.从呼别上看,宕开三庄、江开二知庄组阳声韵字在十大方言区呈现出合口、开口两大对立阵营,官话与晋语以合口呼为主,徽吴湘客赣闽粤平等八大方言区以开口呼为主.仅从这点上看,官话与晋语的关系是很亲密的,可作为方言分区的一个参考项.  相似文献   

14.
全国许多方言区对普通话声母中的翘舌音(zh ch sh)与平舌音(z c s)分不清,鼻音(n)与边音(1)分不清,或者说一些方言区没有翘舌音声母和鼻音声母。在《现代汉语》语音教学中,教会学生掌握“zh ch sh”和“n”的发音比较容易,然而对那众多的平、翘舌音字和鼻音、边音字,如何使学生熟练地分辨记清,却  相似文献   

15.
普通话水平测试中的"二级乙等"简称PSC的"二乙",被称作"教师职业生命线"。对闽方言区"二乙"的典型状态和临界状态进行分析,探讨闽方言区PSC中"二乙"的特征,发现闽方言区PSC中的"二乙"等级应试人普遍存在着测试总分、等级与普通话语音面貌状态"失衡"的现象,提出对闽方言区"二乙"特征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现代汉语方言语音的研究对研究汉语语音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湘方言中的湘潭话为例,分类阐明湘潭话中疑母字的来源和特征,并与现代汉语普通话零声母字进行比较,以期对研究古音在湘方言语音系统中的流变有所借鉴,并对湘方言区人学习普通话以及其他人学习湘潭话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贵阳方言的助词“”涂光禄(贵州大学中文系)贵阳方言助词□tau42①,无恰当的汉字表示,本文根据西南官话区一些地方曾使用过的方言字“”字记录。与汉语其他大方言区的内部差别比较,西南官话内部的一致性很高,各次方言区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都有许多共同...  相似文献   

18.
客方言形成于晚唐五代、宋初之间,这也是客家民系形成断代的最重要的语言学证据。客话“窗双”与通摄字合流是一个重要的分区语音特征。  相似文献   

19.
文章试图确立基于方言特点的PSC语音评价理据,梳理吴语甬江片方言区应试者在PSC中出现的主要语音失误类型,并尝试构建语音失误性质界定方法。将有助于普通话教学的对应施教,有助于应试者关注语音难点与重点,也有助于测试员更科学、合理地进行测评。  相似文献   

20.
通假字是指古书中的同音替代字,即用某字去表示另一个同音或音近字的字义。如《左传·隐公元年》:“庄公寤生,惊姜氏。”其中,寤(疑母,鱼部)通牾(疑母,鱼部)。这类特殊的用字现象在古代文献中,特别是先秦两汉文献中,表现得较为广泛,从而成为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研究中普遍关注的问题。古代的学者早已从释义的需要出发,分析归纳过这类问题。如《诗经·卫风·氓》:“淇则有岸,隰则有泮。”郑笺:“泮读为畔。”即说明泮通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