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粮食主产区惠农政策实施绩效实证研究——以江西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强农惠农政策,增强农业的社会供养功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之后我国的一项重大政策。以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的江西为考察对象,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模型、投入产出模型以及DEA分析法分析粮食主产区惠农政策的实施效果。结果表明:(1)"黄箱"政策中的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对江西省农业反哺效果明显;(2)间接反哺在江西省反哺力度小且反哺效果欠佳;(3)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加与农业产值的增加高度正相关。据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1)用足"黄箱"政策,加大直接惠农力度;(2)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开展间接反哺;(3)合理分配反哺资金,实现效率最大化。  相似文献   

2.
良种补贴作为畜牧业的生产性支持补贴,对促进奶业经济发展,提高中国奶业经济整体水平起重要作用.良种补贴政策的实施在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方式,但从安徽省近几年的奶牛良种补贴效果看,虽然每年补贴政策力度都在加大,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中国每个奶牛养殖地区需要依据自己的地域特征,实施具有针对性良种补贴政策:统筹兼顾,推进奶牛品种的多元化;加强对财政资金的监管以及操作程序的规范;充分发挥政府在奶业发展中的推动作用,并依据每年的发展状况进行针对性调整.  相似文献   

3.
4.
本文基于江西省调研数据,从农户基本特征、资源禀赋特征和心理感知特征三个方面考虑,利用多元有序Logistic模型分析“转入户”和“非转入户”两种农户的政策满意度及其显著性影响因素.得到相关结论是:农户对农业补贴政策的满意度评价较高,但两种资源禀赋异质性农户的满意度几乎无差异;补贴力度不够,种粮农户的农业生产弱质性很明显;补贴政策的针对性效果不强;补贴政策实施略失公平,补贴机制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5.
根据天津师范大学编制的青少年适应量表对江西省小学五年级到大学三年级共4 072名学生调查,结果表明:青少年生理和情绪适应状况良好,而社会、人际、学习和生活适应状况欠佳;相对来说,初一、小五学生的适应状况较好,高中、大学学生的适应状况较差;男女生的适应状况存在差异,整体而言,男生的适应状况好于女生,这种差异在高二以后较为明显;小学五年级女生适应状况好于男生;独生子女适应状况好于非独生子女.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地处丘陵地区的江西省A村的实地调查发现:在农业补贴背景下,该村在土地流转方面呈现的特征较为特殊。研究表明:"普惠制"的农业补贴政策打破了该村原有的合理的农业生产规模,加剧了土地的细碎化,不利于农业生产规模的提高。相关政府部门应当加强农业补贴政策的指向性,规范土地流转行为,加大对从事农业生产的留守农户的扶持,促进农业生产适度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7.
当下撤村建居受到地方政府的普遍欢迎,但实践的效果却远不如政府估计的那样乐观,它不仅在集体经济和个人权益等外在形式处理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而且在内在素质市民化过程中也几乎无能为力。因而提出一方面必须从战略上改变现有的市民化路径———撤村建居,重新选择一条适合城乡协调发展的合理化路径;另一方面,在短期内继续推行撤村建居的地方要加大调整力度,规范操作程序,充分调动农民主动性和积极性,最大程度地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8.
根据对江西省11个地区农民合作社的调查,运用Logistic模型,对农民合作社联合意向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合作社负责人在合作社中担任的职务、合作社是否采用股份制、合作社是否需要专业的人才以及合作社是否有完整详细的社员账户与农民合作社联合意愿有显著性关系;而与负责人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以及合作社创立形式等无显著性关系。  相似文献   

9.
自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作出关于“三农”问题的决议以来,我国相继出台一系列惠及“三农”的政策.其中,为保护种粮农民利益,调动种粮农民积极性,财政上实施了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综合直补等惠农政策.但在实际执行中,各个地区都存在一些客观问题,影响到惠农补贴政策的实施效果.本文以甘肃省环县辖区内三乡的的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综合直补实施情况为例,归纳总结了西部地区在实施惠农补贴政策中存在的各种不足,并据此提出政策实施力度、针对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及目标群体等方面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0.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开启了崭新的篇章。从宁阳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基金筹集状况、组织管理状况、基金管理状况、待遇发放状况四个方面对制度实施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存在筹资不够合理、缴费水平低、经办机构人员不足、设施较差及信息化滞后、待遇保障水平偏低的问题。所以,要进一步完善宁阳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以有助于保障城乡居民的基本生活和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1.
根据对江西省农户的调查,对当前农业补贴政策下不同资源禀赋农户种粮决策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农业补贴政策、交通资源禀赋、经营决策能力、家庭劳动力禀赋、粮食收入占比、耕地资源禀赋是影响农户是否种粮的主要因素;交通区位禀赋、经营决策能力、家庭劳动力禀赋、经济资源禀赋、社会资本禀赋和耕地资源禀赋是影响农户是否扩大种粮面积的主要因素;当前国家实施的农业补贴政策正向调节了耕地资源丰富且以粮食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农户的种粮决策行为,提高了其种粮积极性,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种粮面积的扩大;在现行的农业补贴政策中,农户获得的补贴资金数量和补贴方式是影响农户种粮决策行为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13.
我国政策创新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建立政策试验区进行政策试验,因此可以试验区为研究对象,将试验区颁布的创新型政策分为规划型、产出型、试点型三种,并可用试验区内部主体间互动、与上级的垂直互动形式来解释这三类政策的产生机制.结合对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改试验区政策出台情况的统计、对其政策创新的分类梳理,以及对区内驱动政策创新互动模式的剖析,发现通过建立政策试验区进行政策创新成效显著,但也有其局限性——规划型政策的创新力度较大但却几乎不具有传播性,产出型政策和试点型政策的传播力度较规划型政策大但原创度不高.  相似文献   

14.
利用南宁市2000-2009年的房屋销售价格指数和土地交易价格指数的年度数据和季度数据,运用格兰杰(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分别对房价与地价之间的长短期相互影响关系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短期内,房价的变动对地价不会产生明显影响,但是地价变动则会较为显著地影响房价的变动;从长期看,房价的变动最终将决定地价的变动方向。所以解决房价过高和地价偏离市场价值的问题要采取以下政策措施:制定合理的土地供应计划,促进地价和房价平稳运行;利用土地出让金收益,支持保障房建设。  相似文献   

15.
农民工群体是我国制度变迁和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特殊社会群体,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成为政府和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实证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农民工社会保障现状,探讨现有农民工社会保障缺失的原因,提出进一步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在山东省济南市开展的实地调研,探讨了农村低保政策实施效果问题.调研结果显示,当前调查地农村贫困群体对低保工作整体满意度较高,目标人群瞄准度存在一定偏差,低保兜底保障作用显著但减贫效果不理想.此外,针对低保户收入核算难度大、低保政策知晓度不高、基层低保工作人员数量少、工作经费不足、专业化救助服务水平低等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以内蒙古自治区产粮大县一凉城县的农业补贴政策运行情况为案例,分析了我国西部地区在实施农业补贴政策方面存在土地经营者未能享受补贴、农民不了解补贴资金具体的明细内容等问题。针对该现状,为了进一步提高西部地区农业补贴政策执行效率,本文提出了改革补贴对象,确保补贴对象为真正种粮农户;加强粮食补贴政策宣传工作,使农民了解粮食补贴的明细组成;整合粮食补贴政策的执行部门,降低政策执行成本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滨州市在近几年粮食补贴政策落实中取得了恢复粮食生产、开垦可耕用地、调动种粮农民积极性等成绩,但在补贴工作开展中也暴露出效益不明显、缺少技术补贴、补贴过于分散、补贴运行成本较高、贯彻落实不够透明等问题.创新农业土地制度、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规范发展农业生产要素市场,调整补贴标准、方式和对象,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教育和培训支出等改革和完善粮食补贴政策的措施,对于发展滨州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将会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国家经济的波动通常会引发就业形势的变动,本文通过对384户农民工返乡后的流动关系调查,发现影响农村劳动力回流的显著因素有:家庭人均收入、未成年人数、村经济水平、村干部身份、农业收入比率、村创业资源、找工作难.影响农村劳动力流出显著因素有:打工累、国家支持力度、男性劳动力、流出地政府办事效率、国家总体经济形势.为此本文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改革20年来,安徽农村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随着农民收入的提高,农村贫困人口大幅下降,累计减少一千多万人,到1998年全省农村贫困人口只剩134万人。  一、现行政策及实施效果  由于灾害频繁发生,加之农业人口众多,农村贫困人口又相对集中在大别山区库区、沿淮的行蓄洪区、长江流域的沿江圩区、淮北平原和丘陵旱涝灾害易发地区、江淮分水岭的缺水地区以及皖南山区中的部分老区、库区和深山区。由于是经济不发达地区资源条件差,人口素质偏低,交通条件不便利,客观上存在着投资歧视等情况,使这些地区比一般地区的发展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