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立法背景的追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认识立法目的和法律条文,也有助于该立法将来辅助、配套法律法规的制定及施行。拟将对《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制定之际的立法环境进行剖析,从国家推进信息化建设、完善信息化立法、推进阳光政府、透明政府的建设等背景分析《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立法环境,从而能更好地认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制定和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以期对政府信息公开进一步的立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对1987年颁布的《档案法》及其1996年的修改进行了分析,在比较研究和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认为《档案法》的再次修改和完善已势在必行。修改《档案法》时,立法思想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模式的要求,要注意借鉴国外档案立法的成功经验;修改的立法理念应该与《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立法理念相接轨,补充档案开放制度新内容,保持法律规定的一致性;修改的立法观念要从"宜粗不宜细"的权宜之策改变为"宜细不宜粗"的新观念,切实增强档案工作的可操作性;修改时应参考《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的内容,以适应信息化建设和办公自动化的需要,保障电子档案的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保密制度实际是贯穿建国以来各个时期的,但以颁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密法》为标志才真正走向法治的轨道。我国行政公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行为标志,相对来说是更为晚近的产物,深受各国民主思潮和构建阳光政府大潮影响,是国家走向法治与社会走向开放的制度保障之一。《公开条例》自2008年5月正式实施以后,法律体系开始出现困境:政府信息领域已依据《公开条例》确立了公开原则,如何与《保密法》进行调适以达到法律功能上的内洽?故,《保密法》的修订成为迫在眉睫之事,保密与公开需要进行制度上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4.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9条-第13条对政府信息应当公开的范围做出了规定。其中没有明确涉及与政府自身履职情况相关的政府信用信息。政府信用信息是对行政机关履行职责过程中出现的失信行为所做的记录。政府信用信息的公开,与涉及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以及行政机关机构设置、职能、办事程序等情况的一般政府信息的公开相比,具有特殊性。随着政府信用法治化进程的推进,各地政府陆续制定规范性文件对政府信用进行规范。其中,有关政府信用信息公开的规定,应当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为依据。  相似文献   

5.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颁布施行一年半来,由于缺少配套的司法解释,其立法目的未能通过司法救济的途径得以保障有效实现。2009年11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关于审理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征求意见稿)》,明确了政府信息公开案件的受案范围;确定了政府信息公开行政诉讼的原告和被告范围;对政府信息做了区分,协调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与《档案法》的关系等。但其内容也存在被政府作为据以拒绝公开口实的可能、增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人成本、庭审方式不能满足新型案件的要求等问题;因此,增加政府举证责任,借鉴日本《信息公开法》所确立的"屏蔽审查原则",在其中确立屏蔽审查程序等修改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要想发挥信息公开应有的作用,建设规范化的服务型政府,我们就必须首先要有一部完备的法律,这是充分发挥其价值的前提。所以笔者认为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未来的发展路径就是要克服立法上的不足,制定一部完善、先进的《政府信息公开法》。本文即是按着这一思路,以《信息公开条例》本身的规定为视角,探寻《信息公开条例》的内容有哪些局限性及如何完善这些方面。  相似文献   

7.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确立了公共图书馆作为政府信息公开的法定场所之一,然而条例已颁布实施3年多,公共图书馆在履行政府信息公开这一新的职能方面明显不足,文章探讨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对公共图书馆的影响,分析了公共图书馆政府信息公开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公共图书馆政府信息公开与资源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媒体权利的实现与政府信息的公开是联系在一起的。但是,由于专门的信息公开立法的缺失,媒体表达也受到了制约。尽管还存在一些需要理清的问题,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通过无疑将促进媒体活动。  相似文献   

9.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是保护公民知情权的重要手段。政府信息公开不仅是一个行政管理过程,而且是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当前,我国关于政府信息公开的立法存在许多欠缺。通过对政府信息公开行政诉讼实例的分析,能够明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政府信息的涵义、信息公开的主体、信息公开的方式,并厘清政府信息公开与信息制作主体、政府信息公开与信息公开主体、政府信息公开与档案管理之间的关系,有助于了解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改革的方向,并从法理层面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构建。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约》)通过法规的形式正式确立了我国的信息公开制度,首次将侵害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的政府信息公开行为列入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明确了对公民知情权的司法保护。相应的,如何在现行的行政诉讼框架内妥善解决信息公开类行政纠纷成为了人民法院面临的紧要课题。该文拟在行政诉讼法有关规定的基础上,结合《条例》及《关于审理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的有关规定,对信息公开类行政纠纷案件法院受案范围、诉讼当事人、司法裁判方式及行政赔偿等问题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11.
《新天地》2008,(7)
今年5月1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施行。依据《条例》,政府信息公开方式有两种:政府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其中,依公民申请公开是指市民可以申请要求公开没有在网上或其他途径主动公开的信息。  相似文献   

12.
政府公报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具有促进政府信息公开、促进公众参与行政决策、确保法规文件的规范效力等功能。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存在没有明确不同政府信息公告载体的法律地位和配套法规不足等漏洞。美国《联邦公报》的制度化和体系化,促使政府公报制度成为现代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重要组成。借鉴美国《联邦公报》推动我国政府信息主动公开载体的法治化,一是应当在立法中明确公民的知情权;二是建议制定专门的政府公报法;三是以政府信息共享制度推动政府公报电子化。  相似文献   

13.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突出了主动公开在信息公开领域的积极作用,强调了政府主动公开信息的原则。但现实表明,我国政府信息并未真正处于阳光之下,有必要借鉴国外有关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有益经验,结合我国实情,完善我国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制度,以望早日实现政府信息公开的价值目标,实现"阳光政府"建设。  相似文献   

14.
政府信息公开与否是判断政府民主、法治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情报自由法在美国行政公开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我国2008年5月1日即将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与之相比较,二者产生的背景、公开的方法、公开的内容相似;但是二者的法律位阶、救济手段不同。  相似文献   

15.
2019年修订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15条规定涉及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公开会对第三方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行政机关不得公开,但第三方同意公开,或行政机关进行利益衡量后认为需要公开的,可以公开。然而,从实施现状看,该制度存在不确定的个人隐私概念导致对类似信息的定性不同、行政机关在涉及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公开中怠于行使裁量权、征求权利人同意的程序不明确等问题。结合司法实践中法院认定个人隐私的方法及该规定在适用中存在的问题,完善政府信息公开中个人隐私保护制度应当明确个人隐私的判断方法,规范政府信息公开案件中行政机关的裁量行为,法院在判决时也应当选择有利于解决行政争议的判决类型。  相似文献   

16.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颁行,没有终结反而引发了国内对政府信息公开范围更大的争议。条例在基本范围和不公开事项等问题规定上的疏漏,不仅给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推进带来了不利影响,而且给行政机关真正保护不应公开的公共利益制造了难题。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推进,除需要有坚定的决心、正确的观念和有力的监督措施外,也需要通过《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修正案》填补立法上的疏漏。  相似文献   

17.
采取《面向企事业单位科技工作者问卷》和《面向企事业单位问卷》等方式对《合肥市科技进步条例》实施十多年的效果进行问卷调查与分析。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合肥市科技进步条例》基本实现了科技立法的目的,但仍然存在政府宣传力度不够、科技投入相对不足、产学研合作亟待加强、激励措施有待完善等缺憾。因此,给出相关建议,为今后相关法规的修订提供较为可行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公共部门数据信息对公民、企业和其他组织参与公共社会生活和公共决策有重要意义,欧盟于2019年7月修订了《公共部门信息再利用指令》,而后将其更名为《开放数据与公共部门信息再利用指令》.修订后的指令纳入了一系列新规定,将适用范围扩大至公共事业数据和公共资金资助产生的研究数据,推动建立高价值数据集,保持数据再利用的低费用,并且防止公共部门与私营机构达成排他性协议.我国目前只制定了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尚未制定公共部门信息再利用制度,也未明确指出公共部门信息的知识产权归属及与信息再利用之间的协调安排.因此,可在借鉴欧盟公共部门信息再利用制度修订经验的基础上,厘清公共部门信息再利用制度与知识产权制度间的关系,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公共部门开放数据和信息再利用制度.  相似文献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在2008年实施后,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在法治化建设过程中,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效,如增强了公众对政府工作效率的满意度等,但同时也面临许多新的问题,扩大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修改并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就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代社会中,政府信息公开既是公众获取重要信息资源的直接途径,也是公众监督政府行为、实现公民知情权的重要手段。《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三年多以来,我国的政府信息公开已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但无论是立法还是实践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其中,信息公开相对人权利救济机制的不完善成为影响和制约我国政府信息公开进一步良性发展的重要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