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社会生产力所要解决的历史课题,是实现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①“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生产的社会化、现代化的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②因此,必须  相似文献   

2.
<正>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的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要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只有稳妥地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使农村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较大规模的商品经济转化,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的农业转化,充分发展农业的基础作用,整个国民经济才能有长期稳定发展。 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适度规模经营已显示了强大的威力。它适应了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生产力的历史任务“是实现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这个历史任务的提出,是由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在过去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间跳越了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商品经济也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因此,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这一点。这一点就决定了我们必须用相当长的时间去完成通常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完成的工业化、生产社会化、商品化的任务。所谓生产商品化,就是要求商品经济有一个充分发展,商品成为社会经济细胞,使商品关系普遍化。作为发达的商品经济,应具有以下几个特征:①它是以社会化,现代化的机器生产为物质技术基础的;②自给自足的经济趋于瓦解,商品货币关系已经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普遍形式,近代企业已经成为从事商品经济活动的主要实体;③生产目的是“为卖而买”,  相似文献   

4.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的特点要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的特点,必先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特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有以下特点:第一,生产力的社会化程度不高,发展水平低,社会化大生产和简单的、狭小的原始的手工生产同时并存,显现出多层次状态。第二,生产要素的客体——生产资料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多元结构。第三,生产  相似文献   

5.
合理的所有制结构是现实中遇到的需要从理论上说明的问题.笔者对所有制结构的主要观点进行了述评,并根据生产力标准提出了按社会化程度对企业划分层次,通过比较同一层次企业的经济效益找到这一层次企业适合的所有制,进而找到各个层次企业适合的所有制,建立起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合理的所有制结构.所有制结构的关键是国有经济的比例,要全面公正地看待国有经济.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商品经济,在我国学术界已经是定论。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存在的原因,则各有不同的说法。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指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社会生产力所要解决的历史课题,是实现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他在“关于  相似文献   

7.
生产力标准的提出,是对唯物史观生产力论的创造性应用和发展,只有完整地系统地把握生产力理论,才能准确地掌握生产力标准,更好地贯彻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加速我国实现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和现代化。一、唯物史观生产力理论的内容生产力理论的内容十分丰富。现有哲学教科书对生产力的论述过于简单化,也不够准确。本论纲在论述生产力理论时,力求比较全而地挖掘马克思有关生产力的一系列论述,并结合新的科学成果和实践经验,加以发挥。  相似文献   

8.
经济文化较落后的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以后 ,必须经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以实现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 ;必须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以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和吸取资本主义的一切积极成果 ;必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使两个文明建设都超过资本主义 ,成为真正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同志最近指出:十三大进一步解放了党和人民的思想,也将进一步解放生产力。现在正值稳定经济,深化改革,以及面临实现国家工业化,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的巨大历史任务,重新学习、认识和研究邓小平同志关于发展生产力的一贯思想和系统理论,对于澄清在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认识问题上的偏颇观念,对于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都具有根本性的理论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把一切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10.
试图从理论上说明非公有制经济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和意义。首先 ,从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所有制结构的理论 ,说明我国多层次生产力水平就决定了我国必须采取多种所有制结构共同发展的模式 ,包括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其次 ,对各种所有制的特点和效率进行比较分析 ,并从所有制结构的状况和非公有制所占比例上对陕西和东部发达省份差距拉大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 ,对陕西省所有制结构选择和政策倾向作出分析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已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发展不平衡。所以赵紫阳同志在十三大报告中再三强调,必须坚持全面改革,要协调发展,要配套改革,以实现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以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生产力的历史课题。他还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提出了六条指导方针。根据这些方针,反观现行的工厂统计,有些问题  相似文献   

12.
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前提。作为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发达商品经济的运行机制,市场经济就是通过市场机制合理而有效地配置社会资源的经济,它体现着一切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即价值规律的要求和作用,本身不存在“姓资”或“姓社”的问题。但在我国,它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其运行又具有社会主义的一些特征。我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别的许多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  相似文献   

13.
企业扩权要以不改变企业所有制性质为限的观点,有以下问题值得研究: 第一,这一主张是以当前我国的所有制经济结构是合理的,一切企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都是适合生产力与生产方式性质与水平的这一结论为前提的。然而,这一前提却不存在。即使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全国经济的所有制结构基本合理了,所有企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基本上适合生产力与生产方式的状况了,从企业性质出发来确定企业自主权也还会遇到问题。因为,生产力、生产方式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从而生产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也或迟或早地要跟着改变。 第二,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並不是企业在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方面的一切自主权都应由企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决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只能决定一部分自主权,企业的另一部分自主权是应由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直接决定的。  相似文献   

14.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发展原因分析王培暄二战以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有了很大的发展,生产社会化和经济商品化发展到新高度,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资本家获得了高额利润,与此同时社会消费水平和劳动者的物质生活也有较显著的改善和提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指出:“保持党政机关的廉洁,是现阶段党的建设中一个极为重要而紧迫的问题”,并要求各级党组织要把廉政工作真正提到领导机关的重要议程上来,不能“熟视无睹,麻木不仁”这个重要的决策和措施,是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十三大提出的经济发展战略,发展生产力,以实现我国的工业化和生产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本文试就清政廉洁和发展生产力的关系,谈谈自己的看法,以供商榷。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说:“土地是一切生产和一切生存的源泉。”[1]土地是农业中不可代替的生产资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土地管理制度,则由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所决定。1982年以来,我国广大农村实行的土地承包制,极大地焕发了农民的生产热情,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村经济商品化、社会化程度逐渐提高,农村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随  相似文献   

17.
本文旨在分析我国当前的全民所有制关系,根据所有制关系再生产理论,论述全民所有制的改革方向。 (一) 任何社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都必须以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及其与之相适应的生产社会化程度为基础。当代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经济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这些国家实现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是先用革命手段取得政权,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所需要的文  相似文献   

18.
所有制外部结构改革必须坚持生产力的标准,各种所有制形式并存和发展取决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多层次性。公有与私有不仅可以结合而且也可以转换。所有制内部结构改革主要是对国家所有制进行彻底的改革,解决公有产权的所有者缺位的矛盾,真正实现在生产资料社会占有基础上的劳动者个人所有制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公有制意味着财产的社会化,意味着共同占有、共同使用“公共的生产资料”的一切劳动者个人普遍、平等、真实、直接地拥有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或财产自主权,而所有制实现形式具有一定的可变性和灵活性,其变化的根源在于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运动,既定生产力水平决定着所有制具体实现形式。在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总体水平不高且极不平衡的状况决定了公有化程度和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应该是多元的  相似文献   

20.
生产力诸状况可分为水平状况、诸因素状况和生产的社会性质(生产社会化)状况等三方面,水平状况是生产力的表现形式,诸因素状况和生产社会化状况是生产力的实质内容,而生产社会化状况居主导地位。三状况中:①生产力诸因素的结合分为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结合;②生产社会化的必然性植根于诸因素既相对独立又必须结合的内在矛盾中;③诸因素是现实生产力的前提条件,生产社会化是现实生产力的实现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