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金色年华》2008,(11):35-35
他原本梦想做一名导游,可命运却阴差阳错地让他当上了邮差。 几年后,年轻人很快厌倦了这份工作。因为,他每天都要骑着自行车来回奔波于枯燥乏味的城乡线上。日子一天抄袭一天地度过,他认为,这样没有新意的生活真是太可怕了!尤其是当他看到导游们坐上大巴开向旅游景点的时候,他简直要抓狂了!终于有一天,他毅然决定,送完最后一趟信就去向领导辞职。  相似文献   

2.
曾迪 《职业》2013,(27):8-11
前苏联有一本书《六十支蜡烛》,写的是的一位模范教师,毕生从事教育工作,培养了无数人才,即将退休时,市长亲自为他祝寿,给他嘉奖。在一片赞誉声中,他收到许多学生的感谢信,就住他内心允满幸福感的时候,却收到了一封恐吓信,写信人声称被他这个老师毁掉了一生,执意杀了他。这封信使这位教师受到极大震撼,他细细回顾了自己的从教生涯,最后终于明白是一次无心的误导造成了对一个孩子终生的伤害。此书值得每位教育工作者阅读和反思。  相似文献   

3.
丹崖 《当代老年》2006,(6):19-19
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住着这样一位农夫,他辛苦奋斗了半辈子,终于积攒了一笔钱,他用这笔钱廉价地买下了一片农场,实现了自己多年的梦想。但是,尽管他与土地打了半辈子的交道,由于他买地心切,以致于他对这块农场并不了解多少。  相似文献   

4.
郭龙 《职业》2011,(22):37-37
他是一位企业的老总,有一天他突然接到了一个电话,是以前的同学打来的。他们高中最好的一个朋友因病去世了,现在他的小女儿从北京的一所大学毕业了,朋友希望能在他的公司里找到一份工作,在北京站住脚。  相似文献   

5.
回家     
焦晓辉 《老年世界》2014,(13):21-21
他去敬老院看母亲。护工正在给母亲喂饭,母亲无精打采地吃了一口,朝前挥了一下手,含糊不清地嘟囔着:“不吃!不要吃!不好吃!”护工手里的碗应声落地,地板上狼藉一片。护工叹口气回头拿簸箕,他正推门进来。护工告诉他,老太太这几天心情不好,不吃不喝,还总爱发脾气。他知道,母亲想他了。因为出差,他已有大半个月没来看母亲了。母亲看见他,立即安静下来,朝他招手,脸上笑意盈盈。他打开带给母亲的杂粮粥,蹲在母亲的轮椅旁一勺勺地喂她。母亲张大着嘴,像个听话的孩子,一口口认真地吃,不一会就把整碗粥吃得干干净净。  相似文献   

6.
有一年,我接到一位青春少女的信,洋洋万言,倾诉了她的不幸与对生活绝望之后,她希望与我面谈一次,并且指定了时间地点,又说,如果彼时见不到我,她将自杀。说得凄绝哀婉。又有一次.一份西北的业余作者,又寄来了一份稿子请我看,他曾经写了一麻袋手稿而屡屡被退,他整天陷入写作的狂想中,不种田、不做工,卖光了家里最后二斗米换了稿纸。妻子带孩子离开了他,他仍执迷不悟。为此我曾请他来参加过一次创作会,给他拿过几本稿纸,除了我以外,又请专人给他看稿。但他这次提出,如果剧本仍不能为电影厂所采用,他将以死来对待。朋友,如…  相似文献   

7.
忆大山     
贾大山离开我们已经一年了。他去世以后,在他的家乡正定,在他曾默默耕耘了二十多个春秋的当代文坛,引起了不小的震动。昔日的同事、朋友和所有认识他、了解他的善良的人们,无不在深切地怀念他,许多文学界的老朋友和他家乡的至交,怀着沉痛的心情,写下了一篇篇情真意切、感人至深的纪念文章。  相似文献   

8.
春景 《当代老年》2009,(5):37-37
有个很有钱的大善人,做了很多善事,积了很多功德。一日,他在家读书,忽然看见一个人从窗外走过。他一下子被那人的面相吸引住,追出去,却已不见了。从此,他一心想见那人,走遍天下去寻,却总也找不到。一次在梦中,菩萨问他,你积德很多,有什么要求没有。他说他只想见那人一面,菩萨说,你若真想见那人,一定要舍弃这一世的人身,投生做一棵大树,500年后,也许有机会能再见那人一面。于是,他决定做一棵树。  相似文献   

9.
汤恩·罗伯特是个旅行家,他最大的梦想就是沿着中国的边界徒步走一圈。他认为这是一次史无前例的野外旅行。为了这个梦想,他整整做了一年的准备,在正式离职以后,他认为时机已经到了。  相似文献   

10.
五年的世界     
凤凰 《金色年华》2008,(12):21-21
5年前,他18岁,高中毕业。那时,他考上了一个不错的大学,可惜家里供不起,没有办法,他只得进了城,开始谋生。在城里转了两天,总算找到了一个工作,开始的时候,老板见他年纪轻轻,一没有阅历,二没有工作经验,还不肯要他。他说好说歹,再加上老板见他身材高大,力气好,最终才收下了他。  相似文献   

11.
爱情错觉     
朋友的单位有班车,每天他搭乘班车上下班。在班车上他认识了一个人,单位太大,他们在单位里从来没有碰见过,她在另外一个部门工作。她在他前一站上车,到了他上车的这一站,看到他上来,她就把自己的书包拿起来,很温和地对他一笑,他在她的身边坐下,说上一句今天天气不错啊一类的话。慢慢地,他们熟识起来,聊一些家常,他知道了她还没有结婚,和老母亲住在一起,母亲身体不好,她经常要到医院里去陪床;她知道了他妻子下岗两年了,他经常为了妻子的工作东奔西忙;有的时候也开一些无关紧要的玩笑。时间一长,从她的嘴里他常常能听到“…  相似文献   

12.
游宇明 《老年人》2008,(4):16-16
笔者的一位朋友是公认的孝子。他原先每月都要回一次老家看望父母,而这次却三个月没有回去了。为什么?朋友告诉我:他的弟弟下岗10年,只在外面打了一年工之后就不再出去了,一家三口靠“啃”父母每月不到2000元的养老金过日子。父母过不下去了,就一次次暗示他这个老大多给钱。他说:子女赡养父母天经地义,但他不能接受的是,  相似文献   

13.
回家     
厂长开会说,春节要赶一批活,春节不回家的,工资付三倍。 他打电话回家,娘接的,他说,娘,过年我就不回家了。话一出口,他的喉咙就有些哽,他狠狠地咽了口唾沫说,一天能赚三天的钱呢,多好的事呀。娘说,不行,得回来,大过年的,团团圆圆,你不回来哪行?他说,娘,一天赚三天的钱哪!  相似文献   

14.
黄侃 《老人世界》2011,(9):37-37
英国的苏格兰,有一位贫苦农夫叫弗莱明,他心地善良,乐于助人。有一次,他在田里耕作时,忽然听到附近的泥沼地带有人发出呼救的哭泣声,他当即放下手中的农具,迅速跑到泥沼地边,发现有一个男孩掉进了粪池里,他急忙将这个男孩救起来,使他脱离了生命危险。两天以后,一位高雅的绅士驾着一辆华丽的马车来到弗莱明所住的农舍,彬彬有礼地自我介绍说  相似文献   

15.
他是那种连阵风都能吹走的小老头,可工地还没开工,他便三番五次地找到我。花生、番薯提来了一袋又一袋,还打来了村里的特困证明,让我无论如何给他一样活儿干。我拗不过他,只好将负责看管搅拌机的差事交给他。  相似文献   

16.
我的一位同学,毕业后开了一家公司,现在已发展到千万资产。一次,我去找他,他顺便带我参观了他的公司。当路过一间办公室门口时,他突然收住脚步,径直走了进去,严肃地对员工说:“白天也亮着灯,这不是浪费吗?”接着,便随手关了灯。事后,我对同学开玩笑说:“你已是千万富翁了,  相似文献   

17.
《女性天地》2011,(1):46-46
问:我是一个小学老师,丈夫经营一家小公司。去年,他被公司新来的狐狸精迷上了,要离婚。我不肯,我为他付出了十几年的青春,他小时候家里穷得要讨饭,和我结婚后,是我父母给我们10万元起家的,可以说没有我就没有他的现在。现在他出头了,就忘恩负义另觅新欢,那我岂不是太亏了。我到他公司大闹了一场,将他那些陈年破事丑事在公司全体职员面前抖了一遍,第二天他跑到我办公室里把刀架在我脖子上要离婚。  相似文献   

18.
崔鹤同 《职业》2009,(2):51-51
杰克是派希公司的一名低级员工,他的外号叫做“奔跑的鸭子”。因为他总像一只笨拙的鸭子一样在办公室里飞来飞去,即使职位比他还低的人,也可以支使杰克去办事。后来他被调入了销售部。有一次,公司下达了一项任务本年度必须完成500万美元的销售额。销售部经理认为这个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私下里他开始怨天尤人,并认为老板对他太苛刻。只有杰克一个人在拼命工作,到年终还有一个月的时候,杰克已经完成了他自己的销售额。  相似文献   

19.
雷茂盛 《职业》2011,(31):54-54
他姓李,我们都叫他“李师傅”。他第一次来我的小店应聘,我说我们不需要人了,他犹豫了一下,道了声谢后很失落地离开了。过了几天,他又来我的小店,憨厚地笑着问我需不需要人帮忙,我看得出,他真的需要一份工作。恰好我的采购员辞职了,便答应了他。  相似文献   

20.
彭国梁 《老年人》2008,(1):30-31
前不久,打开单位的信箱,发现有一封未封口的厚厚的信件,内装一叠打印稿,还附有一信,寄信人叫唐异常。他说我发表在《老年人》杂志和《长沙晚报》上的文章,他几乎都看过,因此萌发了想与我交友的想法。我翻了翻他的那些打印稿,得知他是长沙县双溪镇人,1955年到成都的气象学校读了一年书,然后就去了新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