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炎黄世界》2013,(5):66-67
1941年12月7日,日本联合舰队偷袭珍珠港,悍然挑起了太平洋战争。在一次次战斗中,美国人亲自“领略”了日军拼死顽抗的“战斗精神”,他们不太明白日军为何在战场上不惧死亡?于是,美国开始研究日本军国主义的根源。1945年,美国陆军部下令拍摄了一部名为《认识你的敌人日本》的影片。  相似文献   

2.
湖南省军区原副司令员彭龙飞少将 ,身经百战 ,10次负伤 ,断指8个 ,人称“二指将军”。那是1945年1月的一天 ,北风呼啸 ,寒气刺骨。在晋察冀根据地蔚县附近 ,一场反“扫荡”的战斗正在激烈进行。晋察冀军区四分区涯北支队支队长兼政委彭龙飞 ,亲临前沿阵地指挥部队与日军浴血奋战。激战中 ,我一重机枪手负伤 ,紧急关头 ,彭龙飞纵身一跃 ,跳入阵地 ,操起机枪便向敌人扫射。突然 ,一颗手雷在彭龙飞身边炸响 ,彭龙飞两手受伤 ,鲜血淋漓。他让卫生员临时包扎了一下伤口 ,又继续指挥战斗。战斗直至黄昏 ,全歼城内日军。这时 ,彭龙飞才感到…  相似文献   

3.
《老年人》1999,(11)
在揭批“法轮功”的过程中,我想起了亲身经历的一段往事。1944年秋,世界反法西斯的战争发生根本性转折,日本侵略者在中国也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当时,我是八路军部队的一名军医,在河北平谷、怀柔、密云一带,亲身参加了一场反击反动组织“大刀会”的斗争。那时,在八路军的严厉打击下,日伪各据点敌军纷纷溃逃,我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迅速形成对通州进逼之势。通州的日伪军十分紧张,为维持其摇摇欲坠的统治,绞尽脑汁,祭起了封建迷信这面破旗。他们请出一个老巫婆四处游说,宣称她是“受玉皇大帝派遣,到人间来替天行道…  相似文献   

4.
王仕旗 《老年世界》2011,(12):10-13
一直热播不断的长篇电视连续剧《亮剑》,受到了广大电视观众的喜爱。剧中主人公李云龙,其原型就主要取材于共和国开国中将王近山。剧中李云龙率领独立团歼灭日军战地观战团的精彩战斗场面更是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1943年10月,正当敌酋冈村宁次对我太岳抗日根据地发动“铁滚扫荡”之际,我129师386旅16团部队在太岳军区司令员陈赓将军和第二军分区司令员王近山将军的指挥下,一举歼灭了日军大本营部精心组织的所谓皇军“军官观战团”,在我军革命战争的历史舞台上演绎了一幕精彩夺目的真实的战斗活剧。  相似文献   

5.
春雨 《老年世界》2013,(12):20-21
1940年8月,八路军第129、第120师在彭德怀的统一指挥下,在华北地区发动了“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持续了几个月,给华北日军以重大打击。百团大战的消息传到日本,日本朝野震惊,  相似文献   

6.
1937年7月7日,几个狂热的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在上级的授意下,于北京卢沟桥挑起事端,打响了全面侵华战争的第一枪。后来,这几个日军得到了什么下场呢?田代皖一朗,日军中将。1937年7月7日夜,驻丰台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严辞拒绝。8日凌晨,田代在司令部召开会议,下达进攻命令,日军猛攻卢沟桥及宛平县城。中国驻军奋起还击,并于8日夜夺回了龙王庙及铁路桥,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7月11日晨,日军统帅部作出向华北派兵的重大决定,命香月清司中将接替指挥不力的田代。田…  相似文献   

7.
余玮 《老年人》2006,(8):32-33
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后,陕甘宁边区发生灾荒,日军和国民党反动当局同时加紧了对陕甘宁边区的重兵包围和封锁。“皖南事变”后,国民党政府凶相毕露,中止了对八路军的一切供给。一时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遇到了抗战以来最为严重的经济困难。为解决各根据地面临的经济困难,中共中央于1939年2月2日在延安召开了生产动员大会,毛泽东在会上发出了“自己动手”的动员令。会后,一些人便在住地周围的山坡、路旁、河滩等空地上开荒种菜,还有的人养起了鸡、鸭、兔,但由于规模小,经营分散,效果并不明显,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边区经济困难的问题。1940…  相似文献   

8.
萧栋梁 《老年人》2005,(7):36-37
抗日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后,中共中央派遣八路军三五九旅南下支队南征,深入湖南、广东、江西等地的敌占区开辟抗日根据地。从1945年3月下旬到9月下旬,南下支队在湖南转战半年,足迹遍布19个县市,与日伪军展开了数十次英勇战斗。他们先后在平江、岳阳、临湘、湘阴等县建立了抗日  相似文献   

9.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华北各大中城市先后被日军侵占,国民党河北省政府成为名存实亡的流亡政府。平汉、津浦、石德铁路及河北省内一些县城也陆续被日军占领,日寇的猖狂侵略,点燃了河北人民抗日救亡的熊熊烈火。与此同时,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深入华北敌后,发动群众,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与日寇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以聂荣臻为首的中国共产党抗日力量在阜平县建立了第一个模范抗日根据地——晋察冀边区,辖晋东北、察南、冀西、冀中四区。  相似文献   

10.
郝杰 《老年人》2005,(11):23-23
抗战时期,我在八路军一一五师六八五团三营八连当兵。1939年春节前夕,我们连埋伏在河南与山东交界处的一条公路两边打袭击,打坏了敌人10多辆汽车,击毙了30多个日本鬼子。战斗刚刚结束,侦察员又报告说,离我们20多里远的地方,有五六辆汽车满载全副武装的日军正在开来。连长想到敌  相似文献   

11.
采访薄一波同志是我多年来的愿望。去年 ,我因撰写反映薄老早年革命活动的电视文献记录片《雄师劲旅》的剧本 ,有幸在中南海采访了这位92岁高龄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众所周知 ,抗日战争初期 ,有一支英雄的部队在山西太原举起了战旗 ,它就是“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薄一波同志领导这支队伍 ,英勇顽强地抗击日本侵略者 ,开创山西太原抗日根据地 ,建立了可歌可泣的历史功勋。我们的话题就从此开始。回忆那段艰难而光荣的历史 ,薄老饱含深情向记者娓娓道来 :“抗日战争前夕 ,我接受党的指示 ,到山西同阎锡山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成立了群众性…  相似文献   

12.
把地雷埋入鬼子“心脏” 1942年5月1日,日军华北方面军对冀中抗日根据地进行惨无人道的大“扫荡”,使用毒气弹残杀我根据地手无寸铁的村民,妄图使冀中平原变成其太平洋战争的后勤基地。敌人的凶狠残暴逼迫根据地军民拼死抵抗,发动起来的民众变成了使敌人灭顶的汪洋大海。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越打越活,敌人破了二招,就会出来十招百招。  相似文献   

13.
夏远生 《老年人》2006,(12):36-37
逆境来临前后从1930年10月至1931年9月,毛泽东和朱德领导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的人民群众,以弱势兵力粉碎了国民党军对我根据地的3次大“围剿”,使赣南、闽西两个根据地连结而成中央革命根据地。然而,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以后,在上海的临时中央陆续向中央苏区派遣了一个个中央代表  相似文献   

14.
1931年9月18日晚,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按照精心策划的阴谋,由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嫁祸于中国军队。这就是所谓的“柳条湖事件”。日军以此为借口,突然向驻守在沈阳北大营的中国军队发动进攻。由于东北军执行“不抵抗政策”,当晚日军便攻占北大营,次日占领整个沈阳城。之后,日军继续向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的广大地区进攻,短短4个多月内,12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日本国土3.5倍的中国东北全部沦陷,3000多万东北父老成了亡国奴。“九·一八”事变揭开了日本对中国、进而对亚洲及太平洋地区进行全面武装侵略的…  相似文献   

15.
孟根仓 《老年世界》2007,(15):17-17
1945年,在欧洲的反法西斯战场传来胜利的消息,以苏联战胜德国而结束了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的对峙。在我们八路军的强大攻势下,日本侵略者已是穷途末路,8年的浴血奋战终于迎来了胜利的曙光。  相似文献   

16.
萨苏 《中外书摘》2010,(11):54-56
八路军成立之时,日本军方对善于保密、有严格纪律的中共军队怎样打仗没有充足情报,于是,五花八门的报告出台了。抗战期间,日本御日新闻》报道,共产党组织了五百名“共产尖兵少女队”慰劳国民党军。对共产主义完全不懂的记者出这样的错误也就罢了,但日军情报大佐,也再出了很“雷人”的报告来——  相似文献   

17.
湘西会战是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发动的最后一次进攻。其目的是为了夺取芷江机场,以挽救孤悬于太平洋战场上的日军,挽救其失败的命运。但是,经过国军的浴血奋战和湘西人民的支援,再加上战略战术的正确运用,日军的进攻最终被打破,侵占芷江机场的企图被打破。湘西会战的胜利不仅仅在于击退了日军的进攻,保卫了芷江机场,更在于它揭开了国民党反攻的序幕。  相似文献   

18.
王心文 《当代老年》2011,(12):29-30
八路军“夜袭阳明堡飞机场”的英雄事迹,存八年抗战中几乎家喻户晓。 1937年10月上甸,侵华日军突破山西省北部国民党军防线,侵占代县、崞县后,继续南犯。国民党军退守忻口一带,阻止日军进攻太原。为配合国民党军作战,八路军第一二九师第三八五旅第七六九团团长陈锡联奉师长刘伯承的命令,率该团在代县、崞县以东地区,执行侧击南犯日军后方的任务。  相似文献   

19.
赵倡文 《老年人》2013,(5):42-42
抗战时期,由于民兵不是正规军,情报搜集、传送等都不及时,造成民兵与敌人的战斗有时是误打误撞上的,很有戏剧性。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河南沁阳抗日县大队与日军进行的最后一次战斗,就是这样发生的。1945年秋季的一天,河南太岳军分区沁阳抗日县大队  相似文献   

20.
少华 《当代老年》2009,(9):16-17
1940年8月20日20时,百团大战正式打响。八路军在总部统一指挥下,以正太铁路为重点,向华北地区的各主要铁路、公路交通线展开总破袭战。由于各根据地军民吃尽了“囚笼政策”的苦头,大家踊跃参战,捷报频传,实际参战的主力部队和地方武装达到105个团共20余万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