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司法鉴定程序通则》里面没有专门详细论述司法鉴定委托制度,造成实践中的诸多误读和争议,比如法院对当事人鉴定申请的委托期限,法院是否有权限制当事人对鉴定机构的选择,法院能否预收鉴定费用,法院能否拒绝委托当事人在二审期间提交的鉴定申请以及当事人能否自行委托进行司法鉴定等问题.这些问题在实践中已经严重影响了司法鉴定制度的正常健康运转.为了保障司法鉴定的科学公正,必须详细规定鉴定委托程序,使司法鉴定制度本身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相似文献   

2.
鉴定结论是我国三大诉讼法所规定的法定证据之一 ,而鉴定机制的完善与否对鉴定的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 ,本文针对我国鉴定机制存在的问题 ,从理论研究的欠缺、法制的不健全、审判制度改革的相对封闭性等方面分析了成因及危害 ,最后提出我国鉴定机制改革与完善的思路 ,包括完善司法鉴定的启动程序、完善鉴定的采信程序、完善司法鉴定立法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如何完善我国刑事鉴定启动权的分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事鉴定启动权的分配应当体现程序正义和证明责任的要求 ,而其他国家的制度实践应当对我们具有意义。本文通过国际间的考察比较和对我国刑事鉴定启动权分配制度的反思 ,指出了分配我国刑事鉴定启动权的基本模式 :刑事鉴定启动权应当平等的赋予控辩双方 ;公诉案件中的被害人对检察机关不予补充鉴定或重新鉴定的决定不服的 ,有向上一级检察机关申诉的权利 ;而为了解决控辩双方自行启动刑事鉴定程序带来的弊端 ,法院应当享有复核鉴定的启动权。  相似文献   

4.
文章详细论述了错案免责对鉴定程序和当事人权利的危害,对鉴定错案责任追究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论证。  相似文献   

5.
我国现行医疗事故鉴定体制在鉴定委员会的组成、产生程序、鉴定内容以及鉴定行为的监督和制约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作者对其弊端进行了分析,并建议对其在鉴定内容、鉴定主体等方面进行进一步的改革。  相似文献   

6.
《刑事诉讼法》规定"对犯罪嫌疑人作精神病鉴定的期间不计入办案期限",实践中精神疾病鉴定的时间因案而异,短则数日,长则可达半年之久。不计入办案期限的做法实际上延长了被告人人身自由受限制的时间,也影响案件侦查、审查起诉和审判活动的顺利进行。分析我国精神疾病鉴定的立法与实践,指出精神疾病鉴定过程存在限制当事人人身自由的"鉴定留置"问题,必须对其实施程序加以规制。在比较考察德国与我国台湾"鉴定留置"制度基础上,主张借鉴"鉴定留置"制度,从近期、长期两个层面完善精神疾病鉴定的相关程序。  相似文献   

7.
讨论了我国现行医疗事故鉴定程序改革的一系问题,认为我国对于医疗事故鉴定程序的改革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建立独立的医疗事故鉴定人名册制度和具体案件的鉴定人三方选任制度;调整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的结构和职能;明确鉴定人的权利和义务;加强对医疗事故鉴定机构的监督。  相似文献   

8.
对于当今司法鉴定行业违法鉴定等屡禁不止的问题,应当从司法鉴定的元问题和元理论的角度予以解答。元问题探究司法鉴定的本体论,而元理论关注司法鉴定的元概念,因此司法鉴定的元问题和元理论关注鉴定认识论和鉴定价值论的问题。对于鉴定认识论,对鉴定认识有指导作用的哲学认识论主要解决了正确认识客观存在的问题,所以在诉讼中,鉴定认识论要求鉴定人在鉴定时应当落实客观事实与法律事实的辩证统一。对于鉴定价值论,包括公正和秩序在内的鉴定价值既是一种目的价值,更是一种手段价值。公正的鉴定价值要求鉴定人坚持实体公正和程序正义的统一,而秩序的鉴定价值要求鉴定人应当公正和效率并重。总之,无论司法鉴定制度怎么修订,都离不开鉴定认识论和鉴定价值论的核心内容,也不允许要素构建的缺失。唯有从元问题角度出发,从全国人大立法而非部门行政法的角度将元理论按照认识论和价值论进行有机的组合排列,方能科学地破解当前鉴定“乱象”之难题。  相似文献   

9.
在民事纠纷中,鉴定意见出现的频率颇高;鉴定意见由于其科学性和专业性,通常是审判的重要参考甚至是依据,常人难以通过经验和一般知识对其内容进行分析,因此鉴定意见的质证显得尤为重要。实践中鉴定意见所包含的典型的程序性问题主要有鉴定程序的启动、鉴定材料质证与取样和鉴定人的出庭。程序问题的审查要点分为程序问题是否属于程序瑕疵、违反何种法律规范、采取是否会影响鉴定意见的真实性、是否严重侵害了公共利益及当事人的实质性诉讼权利。为了应对"诉讼爆炸"与司法资源严重不足的矛盾,法院需要在公正与效率之间作出平衡选择。通过严格限制法院的自由裁量权,加强裁判文书的说理,保障当事人上诉、申请再审等寻求救济的途径,在维护最低限度诉讼公正的前提下提升诉讼效率。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科技成果鉴定中在组织鉴定单位、成果完成单位、查新结论、鉴定专家、成果鉴定评价指标体系、成果鉴定中的监督等六个方面存在问题。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探讨与剖析,针对性地提出转变政府及管理部门的职能、建立科技成果鉴定评价体系、规范查新程序、实施规范化的专家管理、推行背靠背的成果评价等对策,以期对科技成果作出客观、公正、更科学的评价。  相似文献   

11.
为完善现有框架下的认证制度,需从认证的主体、认证的前提、认证的原则和认证的制度保障等方面进行明确架构。结合诉讼法学相关理论及司法实践,认证的主体应是包括陪审员在内的审判人员,也即陪审员亦有认证权。质证是认证的前提,但综合考虑各种复杂情形,三种证据可不经过质证直接予以认证。现代自由心证原则应成为认证活动所遵循的原则。同时,应确立认证公开制度和认证异议制度来保障认证活动的科学与公正。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当前地方立法机关在鉴定立法过程中规定司法鉴定委员会的鉴定为终局鉴定 ,部分地方规定不同鉴定机构作出的鉴定结论具有不同证明力的作法提出质疑。认为这类作法 :首先 ,违背认识论 ;其次 ,违反有关法律 ;其三 ,违背司法实际 ;其四 ,司法鉴定委员会的性质不宜作出终局鉴定。最后 ,作者指出应以强化鉴定人出庭对鉴定结论的质证作为解决当前问题的出路。  相似文献   

13.
浅谈我国民事诉讼认证制度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理的民事认证制度能够使当事人的诉权和法官的审判权受到公开制衡,形成互动关系,有助于实现程序公正,提高诉讼效率。我国目前的民事认证制度存在立法不明,司法散乱,现有制度的证据原则不能适应民事诉讼的发展和客观需要等缺陷。需要全面系统地研究和运用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理论和证据理论,建立科学、完善、实用的民事认证体系,大力推动民事审判方式改革和民事证据制度改革的进程。  相似文献   

14.
美国高等教育质量认证活动是非政府、自愿的民间行为,但其认证活动却因科学客观、公正严明而享誉世界。究其原因,笔者认为美国高等教育质量认证机构采取的种种手段、方式方法对质量产生了保证作用,如权威的资格认可、认证机构专家的多元构成、认证标准的个性化和科学规范的操作程序等,学习和借鉴美国高等教育质量认证机构及其活动的特征将有益于我国构建科学、规范的教育质量评估制度。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电子合同的概念,研究了电子合同当事人的行为能力对电子合同法律效力的影响,认为我国现行法中当事人行为能力的规定应适用于电子合同,并且可以利用电子签名和电子认证判断当事人的行为能力,确保电子合同具有法律效力。  相似文献   

16.
司法鉴定标准是司法鉴定的重要依据,然而当前我国司法鉴定标准在理论研究、体系框架构建以及具体标准的研制上却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司法鉴定标准制定工作严重滞后,很多鉴定项目缺乏鉴定标准.为此,作者建议,应当尽快制定适合中国现实司法需要的司法鉴定标准的基本原则,在现有行政管理体制下构建我国司法鉴定标准管理机构体系和司法鉴定技术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17.
分析鉴定考古材料属于科学研究行为,关注和强调的是认知的客观性。但对来历不明或盗掘文物进行研究鉴定,可能使文物学术价值转化为市场商业价值。文物的商业化——为了个人利益文物作为商品被利用——将导致对考古遗址的破坏,摧毁增进人类知识的基础。公共利益原则是科学活动的基本伦理原则。西方学界已认识到文物鉴定事关考古学职业伦理,对科学行为与伦理责任之关系进行了反思并制定了相应的伦理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18.
法官当庭认证是法官当庭认证案件事实的一种诉讼活动。法官当庭认证的前提是当事人当庭举证和质证。举证和质证应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 ,并由法官运用证据规则对证据作出正确认证。要做好这一工作 ,就要全面提高法官的综合素质 ,规范出示证据的行为 ,以保证认证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将质量认证市场分成三个分市场,即认证市场、咨询市场、商品市场.在认证、咨询市场上.信息对称.采用古诺模型进行分析;而在商品市场上.信息不对称.采用效用理论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发现:咨询、认证业的泛滥有可能导致质量认证制度的消亡;提高垄断程度将有利于提高认证质量;提高认证质量有助于咨询质量的提高.进而提高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