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在学校教育中既不能相互取代又不能截然分离。两种教育模式实际上是学校教育运作过程中一对矛盾统一体。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在任何一对矛盾统一体中,都有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而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支配事物发展的根本方向。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相互转化。原先的矛盾的主要方面退居为出要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上升到主要方面,这时矛盾的性质就会发生变化,事物发展的方向也会改变。但是,无论谁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与之构成统一体的次要方面总是客观…  相似文献   

2.
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诸方面的合力共同决定,一般认为:“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主要方面所决定”,我们认为这一观点带有片面性,事物的性质不能由矛盾的一个方面决定,而是由矛盾的诸方面共同决定,从而提出了“矛盾合力”这一概念,并就对抗性矛盾、非对抗性矛盾、介于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之间的矛盾这三种形态的矛盾合力作了分析、论证,试图运用矛盾合力分析方法来认识、把握事物性质。  相似文献   

3.
关于矛盾的双方区分为主要和次要方面;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主次双方互易位置,矛盾性质也随之发生变化等是否是普遍原理,现在有不同的看法。我想就数学中微分和积分的矛盾运动作些分析,对上述问题谈些个人意见。 首先,关于对矛盾问题如何研究,我认为要注意从矛盾运动过程来考察。因为矛盾  相似文献   

4.
效益──多么响亮而闪光的字眼!它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口头中和文章的书面上,显示着人们对它是何等地心驰神往、梦寐以求。然而,天违人愿、壮志难酬的尴尬者却总是大有人在。什么原因?道理很简单:不能在春天“播种管理”,怎能在秋季“收获效益”!成败的关键是管理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转化和发展。矛盾的诸方面是不平衡的,必有一方是主要的,其他方面是次要的,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发展变化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外国通过内因起作用。但当外国改变了内因中矛盾的主要…  相似文献   

5.
关于事物发展动力问题,向来争论很多。近几年来,不少人认为,事物发展的动力是矛盾,而不是矛盾的斗争性。或者认为同一性和斗争性都是动力,有的甚至认为同一性在事物发展的一定阶段中起主要的动力作用。这些观点反映在不同时期的哲学教科书中,至今仍有争论,我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矛盾斗争性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相似文献   

6.
在研究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个问题时,我认为弄清楚矛盾同一性的准确含义,是至关重要的。毛泽东同志在论述矛盾同一性的意义时指出:“一切矛盾着的东西,互相联系着,不但在一定条件之下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而且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这就是矛盾的同一性的全部意义。”(《毛泽东选集》袖珍本第304页)这里,同一性包含了两种意义、两方面的内容:“第一,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每一种矛盾的两个方面,各以和它对立的方面为自己存在的前  相似文献   

7.
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新事物都是对赖以产生的旧事物的否定。在其否定过程中,旧事物中的一部分被抛弃了,一部分则继续保存下来,由此使新旧事物之间呈现出发展的继承性。那么,新事物对旧事物是如何继承的?而继承的又是什么呢?这是我们研究事物发展继承性所不容忽视的问题。事物的发展变化是由其内部的矛盾推动的,而其内部的矛盾性又是由具体条件决定的。由于条件不同,使得事物内部的矛盾运动及其转化呈现极其复杂的状况:有的由于否定一方的力量增长没有达到足以克服对立的程度,使得对方中的某些东西得以保存下  相似文献   

8.
抓好主要矛盾,是个很复杂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着重研究主要矛盾的客观根据和基本特征,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毛泽东同志说:“在复杂的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主要矛盾是由矛盾的复杂性所决定的.在实际生活中,矛盾都不是孤立地单独地存在的.现实存在着的事物往往是由多种矛盾构成的矛盾体系.这些矛盾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着、相互影响着,由于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起着领导的、决定的作用,而其他矛盾则处于次要和服从的地位,因而就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区  相似文献   

9.
增强企业活力,特别是增强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活力,不仅需要企业内部自身的努力,而且还要有外部条件的改善和配套。然而,在企业内外都如此众多的改革项目中,究竟什么是搞活大中型企业的关键呢?有的认为,企业自身是关键、有的认为外部条件是关键,有的则认为企业自身和外部条件都同等重要。笔者认为事物发展的内外动因往往并不是平分秋色的,在一定时期,矛盾的主要作用点会有不同。从搞活大中型企业的内外因条件来说,企业内部素质的提高不论何时都是处于首位的,但当前搞活企业的矛盾主要方面应该是外部条件的改善。而且在外部条件中,又有主次之分,现在人们把眼光较多地集中在提高企业留利水平,诸如减免  相似文献   

10.
事物序变的抛物线运动是整个世界普遍的历史发展规律。新旧事物的更替是事物整体序变中无序变化和有序变化相互交替沿抛物线运动轨迹相互转化的结果。有序变化和无序变化是同时并存、对立统一的一对矛盾 ,当事物肯定方面为事物矛盾主要方面 ,有序变化在序变矛盾中为主要方面 ,决定事物整体呈有序变化 ;当事物否定方面为事物矛盾主要方面 ,无序变化就成为序变矛盾的主要方面 ,决定事物整体呈无序变化状态。有序变化和无序变化所能达到的程度和所持续的时间是由事物自身的性质和基本情况决定的 ,并且这两种变化也是相互包含、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的。  相似文献   

11.
关于矛盾同一性的第二种意义,现行哲学教科书采用了近十多年来理论界普遍流行的一种观点,即把它界定为:“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包含着依一定条件互相转化的趋势和可能”,在论述事物的矛盾运动时,又将同一性与事物的稳定性、斗争性与事物的变动性混为一谈。我认为,这在实际上否定了事物矛盾的同一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因而不符合辩证法的基本精神。下面,我们就围绕流行观点所持的主要论据来讨论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毛泽东对"矛盾动力论"进行了更具体的考察。他认为:矛盾中对立着的双方或同一事物对立着的两个方面在内因外因条件下向着相反的方面转化,且内因始终在矛盾转化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之间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二者相互结合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由此推动着矛盾转化和事物的不断发展。毛泽东的这一思想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矛盾的对立统一。矛盾的两个方面,依据一定的条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之中,既相互依存,又依据一定的条件各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又相互排斥,相互斗争。正是矛盾的这种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相互斗争,决定着事物的生命,推动着事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哲学界长期流行着一种观点,认为矛盾的同一性的涵义不仅包括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而且还包括矛盾双方因一定条件各向着和自己相反的方面转化,向着它的对立面所处的地位转化。相互转化是矛盾同一性的一种涵义吗?我们认为这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15.
矛盾诸方面(以下或称矛盾双方)在对立中的相互转化、以及由此综合而成的矛盾统一体向更高阶段或更高质态的转化,决定着自然界的生活,是一切自然历史过程的本质。①因此,认真探讨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对于我们理解和把握唯物辩证法的发展原理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过去,理论界对矛盾双方的地位转化、矛盾统一体的性质转化及其相互关系等问题研究较多,而对矛盾双方自身的性质转化以及有关的其他问题却很少涉猎。五十年代末和六十年代初,我国哲学界在讨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能不能相互转化之时,曾经旁及到这个问题。有人认为:矛盾双方只能相互转化其地位,而不能相互转化其性  相似文献   

16.
<正> 对于我们所处的是什么时代的问题,或者说怎样去概括我们时代的问题,看法颇多。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我们的时代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代”;“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对立统一的时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成熟和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正在生成的时代”等。我认为用“社会主义时代”来概括我们的时代,更为简单、明了、准确,能更好地揭示我们时代的本质。划分时代的根本标准应该是时代的根本矛盾或基本矛盾。基本矛盾是决定事物性质、与事物过程同始终的矛盾。一旦这个矛盾解决了,不存在了,这个事物的过程就会终止,事物就会变质。一个  相似文献   

17.
关于转化范畴在唯物辩证法科学体系中的座次,目前理论界的种种意见,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三:其一,认为转化隶属于矛盾同一性,是同一性的一个含义;其二,认为转化归属于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质变阶段的矛盾运动;其三,认为转化与联系、发展是处于同一层次序列的辩证法总体范畴。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在哲学界流行着一个这样的观点:在一定条件下意识对物质起主要的决定的作用,并认为只有承认它,才是坚持了唯物辩证法,否则,就是形而上学,就是机械唯物论。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上,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世界是先有物质,后有意识;意识是人脑的一种属性和机能,物质是意识的根源,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我们具体考察意识能否在一定的条件下对物质起决定作用时,自然也不能背离这个基本前提。主张意识在一定的条件下对物质起决定作用的同志(以下简称“物质意识互相决定论”者),所持的一个主要论据是:根据辩证法的一般原理,物质和意识是矛盾着的两个方面,矛盾双方互为前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全面论述了分析事物性质的矛盾分析方法,并着重强调矛盾的主要方面对事物性质的规定作用。但是,长期以来许多人将这些论述片面地理解为事物的性质仅仅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这种理解是不符合《矛盾论》本意的,在实践上也可因过于简单化而出现错误。因而,有必要对矛盾分析法做重新认识理解。1.事物的性质是由其内部各个矛盾联系的特殊性决定的。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关于事物性质的论述包含着三个层次的内容,只有将这三方面论述统一起来,才能准  相似文献   

20.
关于太平天国政权性质问题,史学界颇多争论,有“农民政权”论,“封建政权”论、“转化”论等等。这些观点,各有所据,各有其理。持“农民政权”论者,多以其国体为依据。持“封建政权”论者,多从其政体来剖析。笔者认为,必须就太平天国的国体与政体进行全面的、辩证的分析,分清主次,抓住本质,才能得出实事求是的、公允的结论。 一个国家的国体,是这个国家的阶级性质,政体是它的政权构成形式。政体与国体互为表里。 国家是阶级统治的机关,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一个矛盾统一体。在国家这个矛盾体中,国体与政体是矛盾着的两个方面。其中,国体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政体是矛盾的非主要方面。政体受国体制约,并与之相适应,这是一般规律。由于历史条件和阶级力量对比关系的不同,国体相同的国家,可能采取不同的政体,但都体现着一定阶级的专政,其实质是一致的。 历史上还有这样一种情形,一个国家的政体性质与国体性质不符,发生矛盾,这就叫做政体与国体不相适应。这样,在国家这个矛盾体中,互不适应的国体与政体这两个矛盾的方面,相对立而存在,并在一定条件下逐渐转化。太平天国就属于其中之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