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是我国的重大文化工程,也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标识。中国大运河不仅是重要的水利文化遗产、线性文化遗产,也应当成为重要的文化景观遗产,承载“连通五大水系、促进区域交流、助力民族融合”等政治文化理念。当前,我国大运河相关立法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国家立法和大运河水利管理、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保护等地方立法。为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我国应适时制定“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法”或“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管理条例”,以弘扬大运河的“中华文化标识”价值。  相似文献   

2.
方志乃一方之志书,具有内容丰富、时间连贯及书写地方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其可以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方志资料与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之耦合关系可从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建设目的、实施重点、方式、功能四个方面解析。就物质文化遗产而言,方志资料可以在运河古市镇、水利工程、建筑、碑刻等文化资源的挖掘上发挥重要的作用;就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方志资料可以在诗文、地名、“八景文化”、传统技艺等非物质文化资源的挖掘上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大运河山东段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且特色突出,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提供了良好条件。近年来,山东省在大运河国家公园规划与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在文旅融合发展方面仍然存在管理机制有待完善、资金来源渠道较为单一、特色挖掘不够深入、配套设施有待提升、展示手段不够丰富、产业融合有待加强、缺乏相关专业人才等问题。针对这一情况,山东省应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拓宽资金来源渠道,提炼特色文化,完善配套设施建设,丰富展示利用手段,促进文旅产业融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真正将大运河山东段打造成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实现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建设国家文化公园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推动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重大文化工程,是实现物质与精神共同富裕的“国之大者”。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过程本质上是国家文化标识建构与文化空间生产的过程,“国家性”在其整体定位、建构意义与实现路径三个方面贯彻始终,并指导着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国家性”是国家文化公园的鲜明底色,也是建设国家文化公园的基石。因此,推进“国家性”建构是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的重要着力点。  相似文献   

5.
推进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建设与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有效衔接,充分发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文化引领、融合交汇功能,是创造性、高质量推进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建设的重要内容,更将有助于江苏推进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促进功能定位的匹配,在战略互补、强化和制约的过程中践行五大发展理念,是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与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有效衔接的主要内容。江苏在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科学性保护、创造性传承、合理化利用过程中应进一步强化规划统筹,健全联动建设机制,打造文化名片,强化多样化的统一,推动创新创意,实现产业活化转型;应加强生态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创新资源整合,推动区域协同发展;应以人民为中心,促进"三生"深度融合,实现推进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建设与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心理学的三元领导理论指导下,主要探究威权、仁慈和德行领导的“顶层设计”在中国大运河水资源管理与生态保护实践中所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中央政府通过民主集中制,将马克思唯物主义自然观与中国治水的传统理念有机结合,从国家战略的层面颁布系列法规,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提供法律制度保障,为打造“大运河璀璨文化带、绿色生态带、缤纷旅游带”指明方向和路径;中央政府以民为本,对人民福祉给予长久、全面的关怀,为启动“南水北调”新航运颁布了三先三后的总原则,为实施“大运河经济带”国家战略,反复实地考察,制定出体现系统性、务实性和传承性的“顶层设计”方案;通过履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保护与管理总原则,创造性地将情、理、法融入富于战略性、系统性和实践性的“顶层设计”蓝图之中,赢得了广泛认可与支持。这使得“利玛窦困惑”在宏观、操作和效果层面得到有效破解。  相似文献   

7.
生态文化公园是现代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生态文化公园的目的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塑造文化环境。通过对镇江市文化公园的景观规划设计方案的分析总结,对生态文化公园的景观设计原则进行了探讨,为生态文化公园的建设提供一定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8.
正2017年2月、6月,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就大运河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深入挖掘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做好"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三篇文章。中央专项部署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以后,为了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江苏省成立了大运河文化带建  相似文献   

9.
论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推动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系统地确立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系统性原则、战略性原则、动力性原则、创造性原则共同构成了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这些基本原则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共同为确立企业文化建设的体系、目标、动力和方法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推动企业文化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和道路前进。  相似文献   

10.
文化遗产创业是文化创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护、传承、利用大运河文化遗产,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可行路径。大运河文化遗产创业面临着公众认知滞后、制度环境复杂、文化产业链不完整等诸多挑战。推进大运河文化遗产创业需要优化顶层设计,推动文化创新,完善文化产业发展政策,构建良好的创业生态。  相似文献   

11.
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承载着国家记忆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鲜明的文化标识,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在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中,要立足于农耕文明的历史底蕴,逐步建立起以农业为根基的文化体系;以“流域+地域”的视角梳理黄河流域文化资源的演进机制与谱系脉络,并在此基础上突出黄河“几”字弯、“金三角”地区的示范引领作用,强化区域间的文旅融合与互动协作;重点关注流域内的民俗文化资源,以此赋能于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高质量发展,增强文化公园建设的多元效能。  相似文献   

12.
国家文化公园是我国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新窗口,对内突破《非遗法》《文物保护法》单点保护困境,形成点面结合的文化经济带;对外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文化自信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根据国家文化公园“跨地区”“跨种类”“主体多元”等特点,国家文化公园需整体性统筹规划,并处理好多主体的利益需求。实践中,在协同立法滞后、主体利益需求复杂、公众参与方式不清晰的情况下,应发挥协商共治机制,完善国家文化公园综合协调细则,明确利益补偿机制,提高公众参与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3.
大运河文化建设具有挖掘文化、保护遗产、修复生态、整合资源、塑造品牌、融合文旅等功能作用,目前存在处于浅层发展阶段、遗产保护碎片化、文博场馆存在局限、文旅产品有待完善、品牌形象塑造分散、环境保护修复存在难题等问题。大运河文化建设应坚持以下发展理路:加强文化挖掘与遗产保护,充分彰显特色与优势;实现分区互补与资源整合,优化产品质量与结构;推进文旅融合与品牌塑造,构建市场形象与共享;以重大事项与重点工程为驱动,促进环境保护与景观美化。以此推进大运河文化建设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4.
江苏是我国大运河文化带战略行动的关键组成部分,有必要将大运河文化带的建设与“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相结合,将“合作”的理念融入大运河文化带的治理及创新中。在深刻把握“共建共治共享”内涵的基础上,从保护和开发治理两大维度对江苏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现状进行深刻解析,发现目前江苏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面临诸多问题,包括多头治理条块分割,保护及利用矛盾不断;沿线发展步调不一,开发同质化问题严重;地方以经济发展为导向,导致运河资源过度化开发;公共参与机制不足,缺乏多元主体合作平台。面对上述问题,亟须搭建协作平台,以新技术引领治理创新;激发多方参与,建立网络化的治理体系;分设城市功能区,形成特色地理标志;形成区域联动,推动区域平衡发展;加大文化宣传,发展特色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15.
大运河文化带的内涵是在理论研究中和具体实践中需要阐明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不是对整个大运河文化带的内涵进行探讨,而是对北京地区的大运河文化带的内涵,从时间、空间和包含内容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从时间上看,北京地区的大运河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朝,甚至可以到战国时期;从空间上看,北京地区大运河广泛分布于通州、朝阳、东城、西城、海淀、昌平、顺义、怀柔、密云等区域;从内容上看,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应包括保护与大运河相关的各类文化遗产、涵养以大运河水系为主的生态系统、恢复并完善大运河的交通功能、适度完善以文化休闲为主要内容的民生功能.  相似文献   

16.
大运河河南段是大运河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原文化遗产的表征和珍贵的文化资源。近年来,学术界对大运河河南段文化遗产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为了准确把握大运河河南段文化带建设发展趋势,本文以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为主要检索对象,采用高级检索方式,对检索出的大运河河南段的文献进行了梳理,从大运河河南段遗产分布、保护、开发利用以及大运河河南段运河文化研究进行论述,旨在对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有所启示,对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及可持续发展有所促进。  相似文献   

17.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中国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涉及的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河南和安徽8省市主动作为、自觉担当,各自呈现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基本态势和行动方略。基于对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现状的客观描绘和差异比较,阐述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七项评估"和"八大趋势"。  相似文献   

18.
<正>这是一个自信的决策。2017年2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大运河森林公园时强调,保护大运河是运河沿线所有地区的共同责任。2018年6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就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作出重要批示,要求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这是一束愿景的曙光。把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贯穿到治国理政的关键环节,公众将直面中国愿景,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将不断显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在当下思想多元的态势下,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  相似文献   

19.
由北京市文物部门提出的“三个文化带”,经中共北京市委党代会和北京城市发展规划制定,内涵不断得到完善,内容不断得到充实,已经成为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的重要举措.“三个文化带”与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关系密切,从北京历史发展脉络来看,西山永定河文化带是北京城市诞生和成长的摇篮,史称“神京右臂”;长城不仅是中原农耕民族与西北草原民族融合的前沿阵地,也是南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纽带,还是北京作为国家都城的重要屏障;中国的大运河始终向着首都修建,尤其京杭大运河北京段更是体现了大运河与国家首都——北京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紧密联系.由此,“三个文化带”建设的内容就是北京全国文化中心高地建设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载体建设的科学性、契合性、文化性、多样性和系统性原则,提出优化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载体的途径与方法:精心选择教育载体;用“三贴近”指导载体建设;突出教育载体的文化品位;实现教育载体的有机结合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