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快我国天然气工业发展的途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然气是一种优质、高效、清洁、价廉的工业和民用燃料,也是一种宝贵的化工原料。积极发展天然气工业,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环境质量、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拟通过对我国天然气工业及其与国际天然气工业的比较分析,针对制约我国天然气工业发展的因素,提出若干加快我国天然气工业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天然气是优质能源和重要的化工原料。天然气工业应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可是在解放前,我国的天然气工业十分落后,不仅技术人员奇缺,而且产量很低,1949年天然气产量只有1617万米~3。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天然气工业有了很大发展。迄至1990年底,已发现气田106个,天然气产量达152.2亿米~3,是1949年产量的941倍多。从地质勘探,到钻井、测井以及综合利用等方面已初步配套。 然而,天然气工业的发展与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相比,还是缓慢的。目前,既有发展我国天然气工业的有利条件,也有制约我国天然气工业的不利因素,只要我们抓住时机,认真贯彻中共十四大文件精神,加大改革的  相似文献   

3.
目前,天然气与石油、煤炭已成为世界能源的三大支柱。天然气的探明储量按热值计算已超过石油。在世界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重已经超过20%。天然气不仅是重要的能源,而且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因此,天然气工业的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十分重视的工业部门。近年来,我国政府和能源界也十分重视我国天然气工  相似文献   

4.
俄罗斯是个伟大的民族,但在苏联解体之后,却经历了一段危难之时。其间,俄罗斯的天然气工业一枝独秀,对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起了特殊的保护作用。天然气是一种能源,原本具有经济意义,然而在俄罗斯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却显示出了耐人寻味的政治声威。一、俄罗斯天然气资源得...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天然气工业:问题、对策与前景胡国松前苏联曾是世界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国和消费国之一,其天然气生产和消费不仅在前苏联能源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对国际能源市场也有着重要影响。在前苏联各共和国中,俄罗斯的天然气含量和产量均居首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天然...  相似文献   

6.
探讨了天然气工业形成自然垄断的原因,对自然垄断环境下的天然气市场特征及其价格机制进行了分析,在借鉴和分析美国竞争性天然气市场结构及其价格形成机制的同时,进一步研究了我国“西气东输”工程中的天然气市场价格问题,井提出了完善天然气价格机制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天然气动员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分析国内天然气产业结构及发展态势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天然气动员过程中涉及的产业链的核心环节以及天然气动员的实施模式和步骤。提出动员国家储备及企业储存的天然气资源、调整天然气利用环节的结构和布局、天然气临时增产、进口国外LNG(liquefied natural gas)四种天然气动员模式。认为天然气动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各级国民经济动员主管机构可以通过加强重点天然气企业的潜力调查、建立天然气动员预案体系、建立重点企业动员机制等方式加强天然气动员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8.
2000年7月3日,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经国务院正式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它是目前青藏高原区域范围内唯一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它为青海和西宁的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和发展空间,必将成为青海经济建设发展的前沿阵地和重要窗口。 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办区方针为:以工业项目为主,以利用外资为主,以出口创汇为主,致 力於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开发区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一是大力发展盐湖化工、有色金属、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精深加工 产业;二是以高原动植物为主的中藏药、食品、生物化学制品等特色产业…  相似文献   

9.
我国天然气工业投融资现状分析和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天然气工业在投资规模、投资结构、投资效益现状几个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天然气勘探投资较其开发投资有下降趋势;2.天然气勘探投资效益有待提高;3.管道建设资金投入不足;4.投资结构不合理,制约天然气工业发展;5.天然气工业投资环境有待改善.因此,需要针对目前情况,探讨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石油天然气消费量逐年增加,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油气资源消费国。实施石油天然气人民币战略,建立石油天然气人民币体系,推动人民币在国际油气贸易和投资领域上发挥计价货币、结算货币和投资货币等重要职能,既是中国规避“亚洲溢价”、提高国际油气市场话语权、增强中国油气资源保障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中国践行“一带一路”倡议、实现中国与国际社会共同发展的现实要求。当前,需要通过完善跨境人民币结算体系、建立区域性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启动油气贸易和投资示范性项目、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等措施,稳步推进石油天然气人民币战略,最终确保中国石油安全,服务中国经济发展,提高中国国际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11.
根据我国天然气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 ,借鉴国外天然气产业在项目投资、税收、价格政策以及管理等方面的成功经验 ,分析我国天然气工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对我国西部大开发标志性工程项目“西气东输”工程建设和运营的相关经济政策进行了探讨 ,提出了有益于我国天然气工业经济发展的一些具体政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天然气在燃料、化工原料等方面有诸多优点,对天然气进行处理并回收其中的轻烃,不仅可以降低油气损耗,提高轻烃资源综合利用程度,获得液态烃资源的更大价值,还能保证在储藏、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减少大气污染,对提高天然气的整体经济效益,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轻烃是一种优良的石油化工原料,它的回收已成为各大油田的重要工作,并成为各大油田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3.
石油天然气工业是我国经济建设的有功之臣。从1949~1994年的45年间,在实物形态上累计为国家提供了27亿多吨原油,2930亿立方米天然气,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期在价值形态上为国家积累了2610亿元的利税,并使160多万石油职工得到就业,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解放后,我国的石油天然气工业发展很快。1949年,我国的石油产量只有12.1万吨,天然气产量只有1617万立方米;五十年代随着新疆克拉玛依等油田的开发,我国的石油工业开始起步,但石油生产仍然满足不了国内的需要,进口石油的状况仍然没能得到根本性的改变;五十年代末,随着…  相似文献   

14.
能源是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调整优化工业能源供给与需求结构,需要发展水电、天然气和煤的净化燃烧技术,改变常规能源的供给与消费结构;更要大力发展核能、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和生物能源等替代能源,推动节能技术和新能源利用技术的发展.工业结构调整中能源替代需要经济、技术以及法律、政策的支持和保障,使利益诱导成为替代能源开发的基础机制,并在工业能源结构调整中通过国家法律及政府政策引导,以激励能源合理使用与替代能源的有效开发.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能源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电力、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在终端能源中的比重将不断提高;同时,优质能源之间的竞争也必将日益激烈。本文选取了一种可行的终端能源价格竞争力评价方法,并以北京市为例做了比较和分析,研究了能源储备量、能源政策对价格竞争力和未来发展趋势的影响。目前,北京市几种主要的终端能源的价格竞争力排名是煤炭、天然气、电力、石油,但从一次能源的稀缺性可以得出作为二次能源的电能有日益发展的趋势;国家能源政策和北京市能源政策决定了终端能源的未来发展趋势就是不断提高电力、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比例。  相似文献   

16.
陈佳贵、王钦在《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第9期上撰文指出,从世界范围看,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有效的发展模式,已经成为工业化进程中的普遍现象。它在提升产业竞争力、区域竞争力。并从整体上提升国家竞争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世界其他国家产业集群发展不同的是,中国产业集群发展是在市场化、国际化和工业现代化的背景下进行的。  相似文献   

17.
西北高原上的青海,总是隐含著让人惊奇的神秘──雪山、草原、大漠、旷野,用一份粗犷和深遂吸引著人们的视线;然而,真正使人惊叹的却是那蕴藏丰富的能源,尤其是有黑金之誉的石油和未来最富推广使用潜力的天然气,它们成为青海腾飞强健的翅膀。 丰富的省油、天然气资源是青海发展的一大优势,它不仅直接推动了青海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成为撬动西部开发的有力支点 青海,拥有73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在这片古老的士地上,留下了远古时代不朽的记忆,镌刻著前人耕耘的足迹。而矿藏,便是这些古老记忆的标签,携著尘封的记忆从千百万年前…  相似文献   

18.
预展     
一念之差——沈怡&雷本本作品展 叙事性是影像作为媒体出现的主要功能,也是以电视工业为主的商业影像的一个重要特征。在媒体艺术的开端中,从激浪派开始,叙事性就成为了观念和媒体艺术的敌人。但是在今天,叙事性又成为一种新的结构方式出现在艺术作品中。  相似文献   

19.
石油天然气生产企业安全管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石油天然气战略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问题,探讨了我国的石油天然气生产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应建立系统的安全模式。结合我国石油天然气企业安全管理的现状,通过分析已有的安全模式,找出制约安全生产的关键要素,依据工作分解结构思想提出一种系统的安全管理模式,这种系统安全模式是用“人”形的框架形象描绘出来。  相似文献   

20.
实证分析二氧化碳排放量主要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能源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但能源燃烧排放二氧化碳所引起的地球温暖化和气候变化更危及人类的生存。采用1990—2009年煤炭、石油、天然气消费结构数据, 电力生产系数, 道琼斯工业指数, 城镇人口数, 国内生产总值及二氧化碳排放量等统计数据进行灰色关联分析和协整检验;反映二氧化碳排放量与城镇人口数, 国内生产总值, 煤炭、石油、天然气消费结构, 电力生产系数之间的规律性变化, 从而突出协整检验的优越性。结果表明:城镇人口数, 国内生产总值, 煤炭、天然气消费结构, 电力生产系数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主要影响因素;道琼斯工业指数、石油消费结构是次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