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我国财政分权改革为制度背景,结合财政制度环境因素,深度探讨财政分权、财政透明度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作用机制,并利用2009—2017年全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检验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影响呈现显著的倒U型关系,即较低的财政分权水平会刺激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上升,随着财政分权水平扩大,达到一定的临界值后,财政分权反而会有助于改善地方政府债务水平;财政透明度是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拐点效应的重要影响因素,地区财政透明度越高,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抑制效应越容易挤出刺激效应,更早出现两者的拐点效应;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债务风险水平下,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影响具有异质性表现。 相似文献
2.
官永彬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
改革开放以来,与经济体制逐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相适应,我国的财政体制也逐步由集权型向分权型演进,同时,这种演进受到垂直的政治管理体制的约束,由此形成了具有经济分权和政治集权二维属性的中国式财政分权体制,激励地方政府相互之间围绕经济增长而展开激烈的财政竞争.其结果扩大了地方政府间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的差距,探究其形成机制和差距问题,籍以实现区域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具有重要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运用静态面板数据模型、动态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和广义矩估计的方法,就1985—2009年间我国省级地方政府支出规模与结构对区域经济增长与收敛影响的分析表明:在控制了地区经济增长的路径依赖以及空间相关性后,地方政府支出规模对区域经济增长不具有显著影响,但显著促进了区域经济收敛,农业支出比重提高对区域经济增长与收敛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文教科卫支出比重提高同样有助于区域经济增长与收敛但影响并不显著,社会保障支出和行政管理支出比重提高则不利于区域经济增长与收敛但影响同样并不显著,地方政府支出规模与结构对区域经济增长与收敛的影响具有明显的跨时和跨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4.
史霞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5(6):122-128
面对全球化的挑战和多元利益诉求的兴起,中国各级政府顺应世界治理的发展趋势,推行各项改革以实现政府—社会的关系调整与权力配置,从而提升政府能力和社会治理水平。但随着地方政府自主发展意识与权力的强化,区域地方政府间合作却陷入困境。从治理导向即分权化框架和治理的核心理念出发,剖析区域地方政府间低效合作现象的深层机理即分权化体制下的权责失衡与“经济人”的行动逻辑,继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以完善分权化宏观制度为支撑、以培育公民资格与多元治理主体为基础、以建立治理组织网络模式为依托的有效途径,构建区域地方政府引导下与市场、社会组织、公民高度融合的区域多中心治理体制,以保证区域地方政府间合作的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区域经济是地方政府统辖下的经济,地方政府的行为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对区域中企业的生存、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因此,阐述、解释、分析现实中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中的角色,以及其应当承担的角色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6.
官永彬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73-84
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向分散的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导致区域之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的因素很多,但财政能力差异和政府偏好差异可能是最为直接的因素,并且这些因素都可以放置于财政分权的框架下加以动态和系统阐释。为此,本文运用新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范式,以地方政府财政竞争行为为逻辑载体,解释转型中的财政分权对区域公共服务供给差距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7.
陈健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4):32-38
在解释中国的经济改革和经济增长中,原先的“维护市场的财政联邦制”强调地方高的边际财政分成对地方促进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作用,但分税制改革改变了这种认识。主张中央集权下晋升锦标赛作用的学者强调即使地方财政激励很低,晋升的激励也足以保证地方按照中央要求努力发展经济。文章计论了晋升激励存在的一些局限,认为其作用可能被高估了,并对分税制后地方政府推动经济增长的财政激励做了前后一致的解释. 相似文献
8.
9.
韩福国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42(2):161-177
在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模式中,为什么中国地方政府在市场化进程中扮演的角色呈现出如此大的差异?以中国区域间地方政府创新的差异性为切入点,对五届(2001-2010年)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的入围项目进行跨区域、跨类型、跨年度等维度的数据分析发现,行政改革与经济增长显著关联,同时,地方政府创新随着经济增长呈现出从政治改革向行政改革方向发展的趋势,但公共服务仍没有成为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的焦点领域。这一发现的政策含义在于中央政府要自上而下地从制度和政策层面为地方政府创新提供公共服务和政治改革的激励机制和制度空间,自上而下地构建制度化分权机制,重视区域发展中地方政府创新的激励机制和制度空间的建构。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分别以人均财政卫生支出和单位GDP卫生财政支出为衡量指标,对1997-2010年我国政府地方财政卫生支出的区域差异进行测算和结构分解.研究结果发现,财政卫生支出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人均财政卫生支出的差异逐渐缩小,同时单位GDP财政卫生支出的区域差异波动上升.各区域泰尔指数的测算发现,不论是按照三区域还是八区域的划分标准,财政卫生支出的总体差异都主要源于区域内差异,东部地区尤其是北部沿海地区是缩小财政卫生支出差异的重点地区. 相似文献
11.
西部区域经济发展与地方政府行为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任宗哲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3(3):5-10
20世纪80年代以来进行的三次改革使得地方自主权进一步扩大,中国经济发展统一大市场和区域经济的内在要求与事实上的行政区经济的强化的冲突日益凸显。在西部区域经济发展中,地方政府既要履行地方政府的一般职能,又要发挥其特殊的作用。推进西部区域经济发展,地方政府角色应当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12.
以2007年四川省177个县级行政单位为样本,考察县级政府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常住人口数量、管辖区域面积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常住人口数量、管辖区域面积三大因素对县级政府规模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充分考虑这些影响因素,可以为优化并确立合理的政府规模提供有价值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营改增”政策虽然目前为企业带来税负的下降,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地方政府财政困境,导致地方政府乱收费及预算外资金的出现.“营改增”政策的负效应源于我国财政分权制度的弊端,这些弊病中最为严重的是地方政府负债、权力失衡与失控.“营改增“政策初衷的实现有赖于健全的财政分权制度.为此,必须建立健全我国财政分权制度,即制定《财政收支划分法》,用法律的形式确定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财政收益权、财政支付责任等,并将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 相似文献
14.
知识经济时代高新技术产业越来越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文章拟通过高新技术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带动作用的分析 ,进而探讨政府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所应扮演的角色。 相似文献
15.
区域经济发展与地方政府间关系:以长三角为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区域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这就要求区域内地方政府进行相应的思想转变,注重协调和沟通,以寻求建立良好的地方政府间关系。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在考察了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和政府间关系的现状之后,提出了改善区域政府间关系的建议,以期有助于当前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6.
依据人口学、经济学基本理论,对1985—2009年间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状况进行描述性分析,并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剖析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或非农产业转移的动因及其对形成农村人口空心化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又通过分析农村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来证实农村人口空心化现象并简述其后果,以期这一现象得到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17.
论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中的行政合同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思源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4(4):74-81
地方政府债务指地方政府以直接获得资金为目的而实施的积极行为所引发的债务;中央政府三令五申要控制地方政府通过融资平台为政府投资进行融资,但效果并不明显;融资平台是地方政府设立的独资公司或者其实际控制的公司;融资公司在向银行进行贷款时产生了外部行政合同,政府对这一贷款的“担保”承诺并不构成外部行政合同。控制这类行政合同主要首先需要明确融资平台的性质,强制其信息披露,其次完善行政决策过程和人大监督,最后放开地方政府债券的发放。从根本上说,控制地方政府债务须从中央与地方关系法治化和国企改制退出市场两个方面解决。 相似文献
18.
人口流动的经济增长收敛效应实证研究——以甘肃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文丽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28(2):25-30
以Barro和Sala-i-Martin的收敛假说为理论基础,利用面板模型探讨了甘肃省人口流动对其经济增长收敛性的影响。研究显示:2004-2009年,甘肃经济增长呈收敛趋势,人口流动对经济增长及其收敛性具有积极影响:不考虑人口流动因素甘肃经济增长以每年4.18%的速度趋向稳态水平,半程收敛时间为17年;考虑人口流动因素的影响后,省内各市州经济增长以5.69%的速度相互趋同,半程收敛时间缩短为12年,说明人口流动加快了经济增长的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19.
老龄化背景下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南京市鼓楼区的政府购买服务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凤琴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4):28-32
基于对南京市鼓楼区居家养老服务实践工作的实地访谈,重点对政府向社区“心贴心老年服务中心”购买养老服务的运作模式进行研究,介绍该模式的运作模式和特点,分析运作该模式8年来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三个进一步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土地出让金改革的建议中,一些观点是要将土地出让金统一或部分收至中央财政,出于现实障碍也不将其纳入物业税。本文立足公共财政的视角,认为土地出让金作为公共收入,为地方政府经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财力支持,虽然存在收支隐秘、分配不公、管理混乱等问题,但是这些问题大多是由于现行财政体制的非平等性、财政分权制度的非兼容性、基层财政体制的非正义性所导致。消除这些原因、改革土地出让金,标本兼治的路径:一是要配合财政扁平化改革,土地出让金依旧归宿地方财政;二是要克服技术性、制度性难题,提高财产税替代土地出让金的可行性;三是要明确土地出让金的公共支出方向,实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宗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