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圣母玛利亚的形象在基督教中具有仅次于耶稣的神圣含义,一直以来在宗教作品中被广泛塑造,而在文艺复兴时期,圣母玛利亚形象则相较于之前更加频繁的出现在各种绘画作品中。圣母玛利亚形象变化的过程也印证了整个文艺复兴中整个社会的精神状态,见证了文艺复兴中思想发展的全过程,圣母的形象被不断赋予新的含义,成为广大民众的精神寄托。  相似文献   

2.
关于圣诞     
《阅读与作文》2011,(1):58-60
在基督教的传统中,圣诞节是为庆祝基督耶稣降生的节日。基督教徒相信,弥赛亚告知圣母玛利亚孕育了上帝的儿子耶稣。  相似文献   

3.
基督教文化与中国传统的封建文化格格不入,仅以它那种无论男女老少,长幼尊卑都同在一个教堂里顶礼膜拜,加上耶稣受难的裸体十字架,以及圣母玛利亚半袒胸的画像,就足以使少见多怪的人们瞠目结舌,使封建卫道士掩面痛泣;①既然如此,为什么受基督教义影响而创立的拜  相似文献   

4.
中世纪西欧骑士浪漫爱情是对柏拉图"精神恋爱"的继承,它产生于西欧特定的历史环境之下,当时圣母玛利亚崇拜风行,妇女的卑微地位得到改善.由于等级制婚姻的存在,追求婚姻之外的浪漫爱情成为一种时尚,骑士浪漫爱情也与基督教思想有着紧密的联系,基督教的忠诚思想贯穿其始终.  相似文献   

5.
《阅读与作文》2007,(7):11-13
美国一座名不见经传的教堂近来涌进了大量信徒。他们纷纷从各地赶来观看被称为“奇迹”的一幕:圣母玛利亚神像的眼角流出了玫瑰色的“泪水”,那“泪水”看起来像血一样,显得异常忧伤而神奇。圣母像为什么能流泪?这一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推崇圣母玛利亚的东正教是俄国的国教,对俄国文学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圣母情结在俄国宗教的重要性以及对俄国代表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分析,揭示了达吉亚娜、安娜、丽莎,索尼娅等圣母式女性所蕴含的伟大,牺牲,崇高等美好宗教品质,同时也反映了宗教对于当时女性的压抑和迫害,从而进一步透视了俄国文学作品中的宗教性。  相似文献   

7.
文章对阎若璩在<四书释地续·邑姜>一文中关于太原晋祠圣母殿之圣母是晋始封君唐叔虞之母邑姜的观点提出质疑.从周代的宗庙制度来看,唐叔虞是晋国的始封君,在晋国属于百年不桃之神主.周代无女子单独立庙之例,唐叔虞之母邑姜不可能在晋立庙,母子又是不可能同祠而祀的,因此晋祠圣母殿之圣母不是晋始封君唐叔虞之母.文章同时论述了晋祠圣母殿之主神圣母演变为唐叔虞之母邑姜的原因和过程,希望能澄清一些学术问题.  相似文献   

8.
微笑的力量     
微笑,是一种美好情感的表达.在每个人的记忆里,都曾留下抹不去的微笑;空中小姐殷切的微笑.父母师长关爱的微笑,圣母玛利亚善良的微笑……微笑给人温暖,微笑使人感动,微笑蕴藏着鼓舞人心的力量。[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威尔逊的《钢琴课》不仅批判了美国黑人的父权文化,也批判了黑人女权主义者的种族救赎观念。在《钢琴课》中,威尔逊揭露了美国黑人男性嗜偷成癖、实施暴力复仇、玩弄黑人女性等人格缺陷,批判了"圣母玛利亚"和"耶洗别"二分法对黑人女性的毒害,指出了后女权主义倡导的多元共生、和谐平衡的两性关系是黑人种族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读书卡片     
美国圣母雕像流泪成奇观最近几天以来,一些忠诚的信徒正络绎不绝地手捧玫瑰花束并带着照相机来到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首府萨克拉曼多市郊区的一座教堂,他们希望亲眼目赌被称为“奇迹”的一个景观,那就是一尊摆在教堂门外的圣母玛利亚雕像这些天正在流泪,而且她的眼泪看上去很像鲜血。在雕像的左眼下方,可以看到一条红色的痕迹,这条痕迹一直延续到雕像身披的长袍前胸上。旧金山修女协会的两名修女11月26日也到了现场去观看,她们表示,无论圣母流泪是否是一个奇迹,这件事都起到了好的作用,因为它重新唤醒了人们对信仰的尊重。她们说:“这件事…  相似文献   

11.
根据传说,公元5世纪,一个漂亮女人在做弥撒时吻了教皇利奥一世的手。教皇对他自己对这个女人产生欲望感到羞愧,吩咐一个仆人割掉了这只引起麻烦的手。后来圣母玛利亚通过施行“断手奇迹”恢复了这只手,而这一幕永久保存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市奥尔桑米凯罗教堂的彩色玻璃画中。  相似文献   

12.
玛利亚以圣洁的处女之身孕育了人类的救世主耶稣,被史上艺术家化身为给人类带来新生的宗教与艺术女神。在文艺复兴时期,无数绘画大师倾注毕生心力刻画这对人性与神性交辉的的母子形象,并且常常通过花园、玫瑰和果子等的象征寓意来描绘这对母子的神圣性。文章通过对此方面作品的赏析,来揭示文艺复兴时期园中圣母的神性主题。  相似文献   

13.
基督教产生于罗马奴隶社会,在西欧封建社会中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宗教,中世纪的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无不渗透基督教的势力。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初期,基督教新派是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武器。现代欧美社会,仍然存在基督教的影响和各种教派的活动。基督教的演变与欧洲历史发展关系至为密切,是我们理解欧洲历史和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论述下列三个问题:(一)基督教的产生与演变。(二)基督教与欧洲社会。(三)批判基督教神学的斗争。  相似文献   

14.
基督教是世界著名的宗教信仰派别之一。关于基督教在过去今天的功过是非的评价,论著颇多。许多学者对基督教的历史效应的看法责难胜于肯定,缺乏辩证的、历史的观点。最近,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发行的《基督教笼罩下的西欧》一书,则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该书是武汉大学世界历史研究所教授安长春先生数十年研究宗教问题的成果。安先生从社会整体文化发展史的角度比较全面地剖析了基督教从早期到近代的发展过程,揭示出西欧的政治、经济、文化即社会生活的各方面的演变发展都深刻地烙上基督教的印记,西欧社会的发展史是在基督教的深刻影响之下发展的历史。  相似文献   

15.
《红字》中主人公背叛的圣经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霍桑在其小说《红字》中塑造了女主人公海丝特·白兰(Hester Prynne)的形象。对此形象评论界褒贬不一。从基督教的婚姻神学来解读白兰的形象,可以见其人性的内涵。白兰实际上是圣母玛丽亚形象在新英格兰开发初期的外化,其本质是反对清教对人性之禁锢,主张人的两性和谐相处,世代繁衍,与环境一起成长。  相似文献   

16.
教会教育是近代宁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阐述圣母圣心会在宁夏创办教育活动的基础上,从教会教育本地化、专业化、世俗化、城市化、多元化五个方面分析了圣母圣心会教育的变革,从地方发展的视角来重新审视圣母圣心会教育对近代宁夏地区的影响,并对圣母圣心会教育进行了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17.
犹太教的月经禁忌起源于<圣经>时代,<利未记>对此有详细的规定,并禁止任何不洁之人进入圣殿或者触摸圣物.当圣殿被毁以后,月经禁忌的侧重点则由禁止触摸圣物转为对夫妻之间性生活的严格规范.基督教的"安产感恩礼拜"仪式源于犹太教,但是中世纪的教会反复地宣称,举行这种仪式不是为了洁净,而是对主的感恩和对玛利亚的追随.这种认识上的不同,体现了两种宗教对待身体、性和婚姻的不同态度,是我们分析犹太妇女和基督教妇女地位异同的一个独特视角.  相似文献   

18.
被称为"时装中的钻石"的高级定制服(Haute Couture)每年只在巴黎发布。两三年前,随着时尚全球化的趋势,Versace、Yves Saint Laurent等品牌先后退出了高级定制服的队伍,前景堪忧。但是在上月举行的2007春夏高级定制时装周上,John Galliano夸张怪诞的"蝴蝶夫人"、Jean Paul Gaultier妩媚动人的圣母玛利亚,仍能让人看到大牌设计师们非凡的手笔,而Elie Saab清新简洁的高贵女神,又在前辈翘楚中注入了一批新鲜血液。无论新人旧人,都让巴黎继续着她的奢华盛宴,永不落幕。  相似文献   

19.
透过政治、经济的表层,可以发现,潜在于西方文学中的一股巨大的暗流就是基督教精神。本文试图通过基督教观念在西方文学中的演变来观照西方文学,认为自中世纪以来,西方文学在其发展中走过了一条对基督教顶礼膜拜、反思与反叛、回归与超越的变迁之路。  相似文献   

20.
基督教传统中绝望与拯救的观念及其在英美文学中的体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圣经》和基督教传统中的绝望和拯救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绝望可以摧毁人对自己过分的信心,让人充分认识到自己内心的罪,从而在精神上向上帝开启,接受神的拯救。这一观念在中世纪到20世纪英美文学中都有所体现,在近代基督教衰落之后,又经历了种种演变:存在主义作家拒绝接受基督教的拯救观念,但是却继承了基督教传统的绝望意识;另外一些现代作家则从爱或者自我尊严感中寻求拯救或慰籍。尽管基督教传统中的绝望与拯救观念的宗教色彩在现代逐渐淡漠,然而在作家们表现的绝望和痛苦的后面,分明还传来对于超验的拯救的期盼和呼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