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建国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0,(3)
大学生养成体育锻炼习惯不仅是个人健康的需要,也是现代社会发展和现代人追求文明生活的需要。这也是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富国、强国的重要手段,是国家长远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刘祖福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
本文主要通过对我国普通高校体育现状的分析 ,结合多年的高校体育教学实践 ,发现目前大学生体育锻炼的自觉积极性较差 ,它影响到了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尤其是其成才的质量 ,提出普通高校应加强大学生体育锻炼自觉积极性的培养 ,以适应高校及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康琦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4):122-124
习惯一旦养成,就会成为支配人生的一种力量。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的习惯,对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终生体育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高职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调查分析,着重阐述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中对高职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4.
培养大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为其终身体育奠定坚实的基础是大学体育的主要任务。本文通过对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探讨了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速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北京市普通高校女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价值取向、活动形式、项目、场所等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影响女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因素,提出一些建议性的对策,旨在为女大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管理、健身、娱乐活动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锻炼习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陕西省20所高校的学生参加体育锻炼问卷调查,分析了目前大学生上体育课,参加课外体 育活动的状况,以及对终身体育的认知,并提出如何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的几条措施。 相似文献
7.
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锻炼习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陕西省20所高校的学生参加体育锻炼问卷调查,分析了目前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状况以及对终身体育的认知,并提出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的几条措施。 相似文献
8.
田勇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0(5)
运用相关数据和资料,对我国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现状、网络对大学生身体健康的负面影响分析表明,加强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是高校实现培养目标、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和培养优秀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女大学生体育锻炼动机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俞爱玲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3,23(10):110-112,116
通过问卷调查,对女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与特点进行分析与评价,为改革高校女生体育课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付芳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7(5):114-118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以及数理统计法,对山西在校女大学生体质健康自我认识情况和参加体育锻炼的频度、强度、时间、方法等现状进行了调查,得出结论:山西省在校女大学生的体育意识不强,参加体育锻炼态度不积极,不懂科学锻炼,直接参与性差,参与深度不够,并对此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何万财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7,(2)
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是事业有成的物质基础。大学生进入高校接受高等教育,奠定了步入社会的学历条件。本文分析了大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及大学生体育锻炼应遵循的原则,并提出通过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体育锻炼来达到增强体质、丰富文化生活的目的。这是一件“功在当时,利在未来”的大事,必须将其提到战略高度,引起当事者本人、学校老师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形体训练对湛江师范学院女大学生形体变化认知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调查问卷法,对361名女大学生训练前、后在形体变化、主观感受、自身和他人形体美的关注程度等进行调查.结果:经过18周的形体训练后,学生对形体训练的基本知识是比较了解的,认知能力是较强的;形体训练后带来的主观感受变化大部分学生都很满意;关注自身和关注他人形体美程度都有大幅度提高,尤其在体型和行为举止方面.结论:通过形体训练,湛师女大学生掌握关于形体美的相关知识及正确的审美追求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朱施成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5,(3)
围绕构成大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四个基本要素,论述了培养大学生自我锻炼的习惯应从培养大学生的体育意识、激发大学生的锻炼动机、加强对大学生锻炼兴趣的培养等方面着手;并结合体育教学实践,对大学生认识、调控、自治等方面的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作了较全面的阐述。 相似文献
14.
女大学生情商教育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建伟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4(5):99-100
情商是认识、调控和激励自我情感的能力,文章分析探讨了女大学生情商教育的现状,并在如何培养女大学生高情商和耐挫折能力方面提出了独特的见解. 相似文献
15.
谢定国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道德素质是指个人在先天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的影响和道德教育、道德修养而形成的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内在道德品质。目前,大学生的道德素质现状令人担忧,只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义利观和社会公德意识,大学生才能培养起良好的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16.
方芳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6(2):73-77
以自编男女大学生生活压力问卷为研究工具,随机抽取了6所高校822名大学生,其中女大学生434人为被试,调查女大学生的生活压力和心理健康水平的现状,研究结果表明:女大学生中发生率最高的生活压力事件是想家、思念亲人;女大学生的总体主观生活压力与男大学生没有显著差异,在自我身心方面的主观压力显著大于男大学生,九类主观生活压力平均水平都在"较轻"和"中等"之间;女大学生生活压力综合指标排序前十位,主要集中在前途与发展和个人学业这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论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洪伟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10,38(3):110-112
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许多哲学思想、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积淀的精华,是中国社会的文化背景,对每一个人的成长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置身于中国传统文化这个大的文化背景之中,特别是在经济和文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院校面临的一项迫切的任务,而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切入点。 相似文献
18.
韩新路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1,23(3):58-61
女大学生就业观是女大学生对就业认知、就业态度、就业理想、就业动机、就业标准等方面比较稳定的看法和态度。影响女大学生确立正确就业观的因素有主客观两个方面。必须从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提升女大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女大学生正确对待创业择业问题,优化女大学生就业环境等方面入手,帮助女大学生确立正确的就业观。 相似文献
19.
姚英 《江苏石油化工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74-76
提高女大学生心理保健能力,是优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促进女大学生顺利成长成才的需要。高校要针对女大学生在心理保健方面存在的问题,要通过整合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建立高校女大学生心理保健系统,提高心理健康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体活动,帮助学生掌握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培养女大学生心理保健能力。 相似文献
20.
当前普通高校中女大学生人数比例已经超过了男生。公共体育课程对女大学生身体、心理及其健全人格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建立符合时代需要、适合女大学生身心特点发展需要的公共体育课程内容及体系十分关键。通过调查了解女大学生的需求,结合新时期对于人才的需要,以及培养女大学生健全人格等方面的要求,应该设置构建有特点的公共体育课程内容体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