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矛盾的对立统一。矛盾的两个方面,依据一定的条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之中,既相互依存,又依据一定的条件各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又相互排斥,相互斗争。正是矛盾的这种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相互斗争,决定着事物的生命,推动着事  相似文献   

2.
辯証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事物和現象都有自己区別于其他事物和現象的特殊的內容和形式。內容表明事物和現象的最本质最重要的方面。形式是內容存在的方式。在事物和現象的內部,內容和形式始終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約并互为存在前提的既矛盾又統一的两个方面。这是事物和現象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条件。因此。要想正确地认识事物和現象,必須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語言作为一种社会現象,也絕不能例外。它也正是在自身的內容和形式的矛盾统一  相似文献   

3.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毛泽东对"矛盾动力论"进行了更具体的考察。他认为:矛盾中对立着的双方或同一事物对立着的两个方面在内因外因条件下向着相反的方面转化,且内因始终在矛盾转化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之间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二者相互结合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由此推动着矛盾转化和事物的不断发展。毛泽东的这一思想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在学校教育中既不能相互取代又不能截然分离。两种教育模式实际上是学校教育运作过程中一对矛盾统一体。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在任何一对矛盾统一体中,都有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而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支配事物发展的根本方向。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相互转化。原先的矛盾的主要方面退居为出要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上升到主要方面,这时矛盾的性质就会发生变化,事物发展的方向也会改变。但是,无论谁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与之构成统一体的次要方面总是客观…  相似文献   

5.
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具体实践相结合,既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也是中国长期革命和建设经验的基本总结。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辩证关系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理论基础。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共性和个性既相互区别、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结、相互贯通,而且相互转化。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任何具体事物都具有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本质,即个性,又具  相似文献   

6.
“存同求异”是作为“求同存异”的对立“物”而存在的,他们二者之间是既在“同一轨上”又不在“同一轨上”运行的两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 (一)本质规定不同 所谓存同求异性思维,其含义是指肯定客观事物的“整体”、“一般”的共同本质和规律与寻求“局部’、“特殊”的本质和特点以及事物特异性的综合性辩证思维方式。 求同存异,则是寻求对客观事物认识的共同点和承认、保留对客观事物具有不同认识的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中医学的理论体系中,蕴藏着辩证法的三个基本规律及许多哲学范畴的丰富内容,尤其在整体观、动态平衡观、朴素的对立统一观三个方面,更有其本身的特点。本文仅就辨证施治中所涉及的矛盾法则进行初步探讨,冀期就教于同道。对立的统一法则,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反映这一法则,在中医学现论中首推阴阳学说。阴阳学说有“阴阳离合”的论述,阴阳者,一分为二也。分而言之谓之离,并而言之谓之合。阴和阳是一对矛盾,它既可代表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分析一种事物内部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阴和阳,既对立又统一。对立是两者相反的一面,统一是两者相成的一面。阴阳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孤阴不生,独阳不长”是之谓也。阴阳每一方的存在,都以另一方的存在为条件。没有阴,就无所谓阳;没有阳,也就无所谓阴。“阴阳又各互为其根,阳根于阴,阴根于阳;无阳则阴无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目前我国产业结构的失衡状态与低级状态,使结构协调化与高度化的进程既相互依赖又相互矛盾.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弄请这两个方面的内在联系,才有可能把这两个过程结合起来加以有效推进.实际上,结构调整与结构成长内在统一的条件,就在于二者所包含的因素既相互溶合、相互贯通,又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因此,必须通过结构政策的作用,使产业结构在协调化的过程中具有自我上升、自我转换的功能,在高度化的过程中具有自我调整、自我协调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矛盾的统一性体现了矛盾统一体的系统质。系统是“处在一定相互联系中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组成部分的整体。”而任何事物既自成系统,同时又是更大系统的一个要素,这样任何事物又都是系统和要素的统一,因而处在两种矛盾中,即自身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矛盾和与环境或更大系统之间的矛盾。我们只有从内外矛盾的相互联结和作用的统一中才能把握事物的性质。换句话说,事物的性质是由事物的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共  相似文献   

10.
趋向平衡规律与现实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质世界中的一切事物、要素、系统和运动形式都具有趋向自身平衡的本性,趋向平衡规律是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趋向平衡规律与唯物辩证法的三条规律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认识和应用趋向平衡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道”和“德”是老子哲学中两个最基本的范畴.“道”具有本源性、自然性、虚无性、整体性、无私性、回复性以及实践性等基本特性.“德”是指事物由“道”所获得的本性与禀赋或依“道”而行所表现出来的样态.道和德既相互区别又彼此联系.  相似文献   

12.
事物序变的抛物线运动是整个世界普遍的历史发展规律。新旧事物的更替是事物整体序变中无序变化和有序变化相互交替沿抛物线运动轨迹相互转化的结果。有序变化和无序变化是同时并存、对立统一的一对矛盾 ,当事物肯定方面为事物矛盾主要方面 ,有序变化在序变矛盾中为主要方面 ,决定事物整体呈有序变化 ;当事物否定方面为事物矛盾主要方面 ,无序变化就成为序变矛盾的主要方面 ,决定事物整体呈无序变化状态。有序变化和无序变化所能达到的程度和所持续的时间是由事物自身的性质和基本情况决定的 ,并且这两种变化也是相互包含、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的。  相似文献   

13.
设计与科学     
科学和设计是彼此独立,又互相联系的两个事物,本文从这个观念的基础上论述了科学与设计的关系,阐明了两者之间相互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可保利益与保险利益是保险经营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两个概念,关系到保险合同订立的有效性和保险理赔的可能性.可保利益与保险利益是两个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概念.  相似文献   

15.
分类方法在新闻编辑工作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类方法作为一种最基本的逻辑方法,不仅在科学研究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正确运用这一方法,对于新闻编辑工作也是大有神益的。分类是依据客观对象之间的相同点和差异点,从而将对象区分为不同类别和等级系统的一种逻辑方法。分类方法的确立是有客观依据的。客观事物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构成了纷法复杂的大千世界。若仅有联系而无区别,那是同一个事物,因此就不可能存在分类方面的问题;若仅存在区别而无联系,事物之间缺乏由此达彼的桥梁,类属于毫不相干的事物,分类方法也无从谈起。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根本原因是各事物…  相似文献   

16.
模仿点对照段就是把两种相反、相对的事物或把同一事物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用对比的方式写出来的段落。通过相互比较,使事物间的差异、矛盾更加分明、突出,好的更好,坏的更坏,美的更美,丑的更丑,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7.
隐喻是认知主体以具体事物为基础,通过联想类推对抽象而模糊的经验进行概念化的认知实践。隐喻认知机制主要由映射机制、传导机制和限制机制三个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认知系统组成。模糊化认知贯穿于隐喻认知的整个过程,是隐喻认知及其运行机制的灵魂。  相似文献   

18.
所谓调查研究,是由调查和研究两个环节组成。调查,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用科学的方法去获得对事物的感性认识;研究,是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之下,对调查来的材料进行正确的分析、判断和推理,以求得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它们二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渗透,由此成为沟通理论和实际相联系的桥梁,是判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基本途径。正因为这样,正确地运用调查研究的方法就很重要,只有方法对头,调查研究的结果才有可能正确。现在,随着新的科技革命的日益深入,认识客体的不断复杂和广泛,动用什么样的科学方法进行  相似文献   

19.
《中国北族王朝研究初探》序陈连开中国地理环境的突出特点决定着天然划分为农耕区与游牧区。两大区域各民族,在经济与生产方面,差别甚大,而又互相依赖、互相补充;在文化与生活方式方面,各具特点,而又相互吸收、相互融合。中国农牧两大类型民族既相矛盾而又不可分割...  相似文献   

20.
教育目的与教育目标是既相互联系又有明显区别的两个方面.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面向"既提示了"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教育目的,也揭示了"教育发展的预期状态和教育活动的预期绩效"的教育目标.充分体现了邓小平的教育发展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