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汉字是仍在使用的古老的表意文字,由于当今在世界范围内存在繁简两种汉字体系,使以汉字为载体的沟通与交流客观上存在一定的不便。汉字的发展史一定意义上也是简化史,使用简化字符合汉字发展的历史趋势。  相似文献   

2.
李芬  祁刚利 《兰州学刊》2006,(5):92-95,3
发展党内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当前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在国际共运史上,苏共在党内民主问题上所犯的“左”,即民主的缺失,右,即民主的泛滥,这两个方面的巨大错误,具有典型的借鉴意义。文章在总结苏共在发展党内民主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基础上,提出了以苏共为鉴,搞好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要从权力结构、政党文化和民主程序上入手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近代汉字研究是当前汉字研究中的一个热门,但近代汉字还是一个不确定的概念,无论是大型语文辞书还是专业词典,都没有"近代汉字"这个术语.因此,学界有必要对近代汉字这个术语做出界定.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从汉字形体和字用两个角度,将汉字分为上古汉字、近代汉字和现代汉字三个时期,把近代汉字定义为指汉代初年至"五四"时期这一历史阶段的汉字.  相似文献   

4.
曹丽芳 《东岳论丛》2005,26(4):106-111
汉字与文化的关系问题是汉字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近年来一些学者就这一问题进行了相当深入的探讨,也取得不小的成绩。但在以往的研究中,较多关注的是一些具体问题,在理论建设上还嫌不足。“汉字文化学”的理论建设有助于进一步探讨汉字与文化关系。“汉字文化学”应当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从文化的角度来研究汉字,并解释汉字现象;二是对汉字在构形中所携带的文化信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正> 目前,经济理论工作者和实际经济工作者,正对关系着我国经济发展命运的两个重大问题,即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问题和经济体制改革问题,进行着广泛地研究和讨论.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正确解决这两个重大问题,不但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促进国民经济迅速协调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的理论建设也将做出重大贡献.但是在我看来,目前对这两个重大问题的研究和讨论,往往兵分两路,各自为战,把两个有密切联系的问题割裂开来了,从而影响了讨论的深入和战果的扩大.为此,本文就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唯物史观的主要之点归结为两个方面:1.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的物质根源;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为社会条件所制约的群众生活状况规定着历史的动向。邓小平的远见卓识就在于他坚持唯物史现,把生产力问题和人民生活水平问题置于基本路线的高度,作为判断改革成败的主要标准,从而对这两个在中国现代哲学史上长期未被重视的重大课题,在理论和实践上都作出了历史性的积极贡献,极大地促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7.
廖志林 《兰州学刊》2005,(6):286-287
现代汉语教本对汉字偏旁和部首的解释是明晰的,但对什么样的字可以作偏旁分析、偏旁和部首之间具有什么样的关系这两个问题,很少有详明的叙述.本文就此作了较为具体、独到的阐述,对人们理解、掌握和使用汉字有一定的帮助.同时,文章还就汉字偏旁与汉字的信息化问题、汉字的发展问题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8.
袁景华 《齐鲁学刊》2008,2(3):94-97
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和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讨论,是20世纪中国共产党建设史上的两次重大思想建党活动。这两次活动虽间隔36年,却在思想建党基础、精神实质、辩证本性上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9.
语言是社会交际的工具。文字是语言的书写符号。藏族学员掌握汉字,对于促进民族团结,加强文化交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都有非常重大的意义。那么,怎样才能使藏族学员尽快地掌握常用汉字呢?这里就这个问题谈一点肤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正> 宋元时期是理学产生、确立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理学内部派别分野的重要时期。理学史上程朱派与陆王派的对立和论争、理学与功利之学的对立和论争,均肇始于这一时期。它们构成理学发展的一条重要的线索。由黄宗羲、全祖望编纂的《宋元学案》,比较全面地综论了这一时期理学史上的重大论争,比较充分地反映了《宋元学案》编纂者的理学观点。根据《宋元学案》的综论,宋元时期理学的重大论争,大体有如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首要问题。发展道路的选择,其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回答和解决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主义;二是回答和解决如何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两个实质性内容,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长期未能搞清楚,我们过去对这两个问题的认识也不是完全清醒的。不清醒的突出表现是照搬“本本”,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某些结论当成社会主义的模式,以此作为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道路和判断社会主义得失成败的唯一标准。这既是历史上社会主义发展缓慢,甚至在相当长时期内和相当广泛领域遇到重重困难和遭受重大挫折的根本原因;也是现实生活中凡事都要问姓“社”还是姓“资”等“左”的思潮束缚我们一些同志思想的重要根源。邓小平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并通过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把这一理论变成对当代世界产生深刻影响的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12.
豫北是商族早期活动的历史舞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商族的起源和商族早期活动的历史(这是史学界一直非常关注的两个问题,也是商史研究上的两个重大课题,而这两个课题的关系也是十分密切的。商族究竟起源于什么地方?史学界诸家向有争议,有北方说,山东说,关中说等等;对于商族早期活动的地区,史学界同样也存在着不少歧说。在此,本文重点拟就后一课题做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一繁简问题汉字的草体有两种性质:一是简,一是连。刘熙载《艺概》谓“书凡两种:篆分正为一种,皆详而静者也;行草为一种,皆简而动者也。”这话很对。详与静,是正体的条件;简与动,则是草体的特征。可惜他没有在篆分二体之中认识到同样也有正草的分别,所以虽认识到正草二体的性质,但不能进一步就明字体演变的关键。不过,草体的两种性质,由于书写工具的限制不一定同时具备。一般人一提到草书,就联想到字形的纠连之体,甚至以狂草为草书的标准。其实,  相似文献   

14.
正确认识新中国两个30年的历史及其相互关系,是一个关系国史主题、主线、主流的重大问题,也是关系能否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的重大问题.形成这一问题的共识,既有现实紧迫性,也有重大战略意义.为此.必须着力从理性认识上弄清三个关系:前30年探索中成就和失误的关系、前期探索中的失误和后期改革开放成功的关系以及前后两个30年的继承和发展关系.决不能将两者对立、分割开来,更不能用前者去否定后者、用后者去否定前者.  相似文献   

15.
信息时代汉字研究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时代,汉字问题再次成为社会和民众关心的对象.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作为整个国家和民族使用的文字在信息时代需要标准化和规范化,二是海峡两岸以及汉字文化圈的交流需要对汉字问题进行沟通和研究;三是从汉语国际推广和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看,也必须先进行内部的规范以及标准化工作.在这样的背景下,汉字问题已经引起人们广泛注意,这有助于汉字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6.
<正> 黄宗羲在中国思想史上占了两个突出地位:一是他的《明儒学案》、《宋元学案》为中国最早出现的两部思想史;一是他的《明夷待访录》,为中国古代反君权思想的最有代表性著作。古来学者都肯定他在前者的地位,而少肯定他在后者的地位;就是都强调他是思想史家,而少强调他是思想家。我以为在中国思想史上,他在后者的地位比在前者的地位更加重要。现在就来专论和详述其在思想史上最为突出的一个问题。中国思想史中最重大最关键的是君权问题。中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在世界历史上也是最突出的;而最能围绕这个首要问题去反对它和想法去纠正它的,就是明清间的黄宗  相似文献   

17.
论美的本质     
美的本质问题,是美学上最基本的也是最难回答的理论问题。在美学史上,不同时代不同学派的美学家们曾对这个问题作出了各种不同的解释,直至今日也依然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这种状况的产生,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由于“美”这一概念可以具体表现为各种性质极不相同的事物,人们很难从这些事物归纳和概括出本质的因素;二是由于在“美”的概念中包容着很多不同的方面和因素,人们既难全面地把握住这一切,更难进一步从中找到根本的东西。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在这种情况下,不少美学家承认美是难的,而美的本质问题在人们的心目中,也就成了一个千古难解之谜。  相似文献   

18.
自有汉字以来,就不断有简体字出现。甲文、金文中繁简互见,可证。隶变前的简化字,多为隶所吸收,隶可说是当时文字的规范化。隶变后又有大批的简化字陆续创造出来,在历史上长期通行的,多已收进《一简》、《二简》。因此,连力主简化汉字的人也认为:简化汉字到此为止,留给子孙后代去搞吧。不,只要有汉字就有简化的问题。简化汉字不仅过去有,现在有,将来还会有。它同汉字一起产生,也将同汉字一起消亡。只不过简化汉字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将进入更深入的新阶段。今后,汉字的简化似不应停留在就字论简上。必须从汉语词汇出发,以现代汉语词汇规范化为目的,进行简化汉字的科学研究工作。从而促进现代汉语规范化。一提汉语规范化,人们首先想到汉语语音  相似文献   

19.
东周时期秦金文字体处于汉字隶变的关键环节,它的演变内容与过程既与汉字整体演变脉络相符,又具有独特之处,这使得泰金文字体呈现出清晰的阶段性特点与鲜明的地方特色,从而为重要秦器的断代提供了帮助。以字体为依据断代,需要了解字体演变的规律,避免片面地进行字形对比,尤其在以笔画数量、字形繁简来判断金文的早晚时,更要结合字体性质等要素,进行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20.
圣经是基督教的唯一经典,圣经翻译则是中国近代翻译史上的重要事件。当时的中国境内,出现了包括汉语汉字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众多圣经译本,这不仅使圣经成为中国近代史上出版发行量最大、翻译版本最多的书籍,而且对中国的汉语汉字的近代转型和少数民族文字创制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从3个方面对圣经中译的历史、资料、研究及展望进行了叙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