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理论工作者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广大理论工作者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奠定思想基础和直接理论基础;他们将理论系统化体系化、著书行文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通过编写教材以及课堂教学等形式广泛宣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范畴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矛盾关系的反映和概括,是构成理论体系的基本元素,在理论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四项基本原则与改革开放、计划与市场、人民民主与依法治国、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这五对范畴,渗透在整个理论体系的主要方面,贯穿于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研究基本范畴是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任务和基础环节,有助于人们全面深入地把握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唯物辩证法,增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相似文献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生态系统具有层次性,可分为宏观、中观、微观生态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是顺应政治生态环境变化的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要奉行矛盾法则、自然选择法则以及生态位法则。要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进化,必须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政治生态环境的协同进化;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物质、能量和信息输入—输出模式,提高政治生态效率;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微观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三个不同层面的具体体现,各有其独特的内涵,三者辩证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方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创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完善的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灵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拓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载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辟、拓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新的根本保障。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基本内涵及其辩证关系有利于坚定我们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信心。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对改革开放30年来我党指导思想的高度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科学性、实践性、民族性、系统性、开放性等基本特征。正确认识这些基本特征,对于正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涵、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七大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概括.是一个具有重大创新意义的重要概括.这一重要新概括,进一步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规律和重大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实质和关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产物.改革开放既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源泉和逻辑起点,又是不断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依据和强大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体系,具有时代性、实践性、开放性的特征和品质.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述要及其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正式提出以来,学术界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总体而言。包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过程与发展脉络、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相关的几大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评价等方面的研究。近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组成部分得以进一步拓展,其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及其应用研究日益深入,研究视阈更加开阔。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源头,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主义建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现实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探索和发展历程大体上可以划分为孕育萌芽、初步创立、逐步完善和发展成熟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施与实践,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的社会实践成果,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社会实践来源,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这一结果揭示着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施要素建设,处理好制度体系之间相互衔接、相互联系基本关系,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施的优势,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下新一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施与建设的实践要求,决定并推进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时俱进地发展。  相似文献   

10.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条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立的、切合我国实际的科学发展道路;这个理论体系是一个内涵丰富、思想深刻、系统科学的科学理论体系.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要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毛泽东哲学思想在唯物辩证法、实践认识论、唯物史观三个方面的继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毛泽东政治经济学思想在经济模式、经济制度、分配制度三个方面的创造性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毛泽东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在社会主义本质、基本国情、发展道路三个方面的创造性超越。  相似文献   

12.
论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来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中关于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成果以及党建理论,结合当代中国实际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邓小平的法制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他们所处的时代不同,对法制的功能认识不同,在实践中也形成了不同的特色。对此进行比较、分析和研究,有利于我们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推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医德的基本原则,是医务人员应该遵守的根本指导原则,它统帅着医德的一切规范和范畴,贯穿于医德发展的全过程.毛泽东同志历来十分重视医德医风建设,对社会主义医德的形成做出了突出贡献.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5周年之际,重温毛泽东同志对医务工作者的谆谆教导,对于提高医务人员的道德水平、促进医疗卫生领域的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自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基础上产生的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具有特定历史内涵的创新理论体系,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对我们提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建设、改革实践相结合中形成的创新型理论成果。要准确理解和科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首先要弄清它产生和发展的思想渊源,这也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的一个基础性课题。具体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的思想来源,主要有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并借鉴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学术界首次比较全面地研究了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对中国社会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的探索,指出了他们三者的异同,这不仅加深了学术界对他们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而且有助于揭示经济落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对我们今天走自己的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亦有裨益.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时期,毛泽东对商品经济时而肯定,时而否定,并最终走向否定,步入误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极其复杂的,但从根本上讲,与毛泽东所接受的马恩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设想及中国传统文化中平均主义和大同思想的影响有密切关系.深入探究这一问题,将有助于我们加深对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思想不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但毛泽东等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在中共八大前后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这些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渊源,它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启示,是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深层理论基础,具有对经济体制改革和工业化道路的指导意义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分别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创建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始创于毛泽东 ,形成于邓小平 ,深化于江泽民。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