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关于我国"三农"问题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以来“三农”问题的理论与实践 ,是成功的 ,但存在着不少问题。实现农民增收 ,农业增效 ,农村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目标。提高农民素质 ,发展企业型农业 ,加大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 ,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农民组织化对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了解农民组织的组织途径以及农民组织化的实际效果是促进"三农"发展的现实需要。利用10省调查数据,通过描述统计、因子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从组织途径、组织效果两个维度实证分析农民组织化的实践建构。结果表明,农民组织途径建设滞后、组织效果不理想,农民组织的发展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不乐观。在各类农民组织中,经济组织的影响力最大。促进农民组织化发展,需要提升农民组织的质量,还需要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3.
德庆县政府以推动农业标准化、农产品品牌化,完善农资配送体系,优化农村金融服务等手段促进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提高。基于服务型政府的功能定位,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予以资金扶助与科教资助等基本经验成为推动农民合作组织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4.
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 ,农民问题的实质又是农民的权益问题 ;如何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关键是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加快农民组织建设。农民组织在经济、政治、社会诸领域日益发挥着显著影响 ,然而 ,农村自组织资源非常有限 ,农民组织能力也极端脆弱 ,农民组织发展有待政府的进一步扶强和放活。  相似文献   

5.
卷首语     
解决“三农”问题,推进新农村建设关键在于尊重广大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其全方位参与“农业生产、农村生态、农民生活”三位一体的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七大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必将为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开辟一片新天地。不过,由于农业、农村和农民与自然的天然联系以及工业化过程中所带来环境污染与恶化,自然风险不断增强,再加上国家长期以来对“三农”方面投入的不足和农民自身的缺陷等问题,农民的抗风险能力非常薄弱。当前开展农民风险问题及对策研究,对解决“三农”问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三农”发展中的矛盾已经成为中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的重要制约因素。农民增收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和关键。在科学发展观的和谐境域中,系统性、统筹性、协调可持续地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根本方法是建设以农民增收为突破口,以农业发展机制、农村稳定机制和农民增收机制三位一体为核心要素的中国“三农”发展系统,其构建应涵盖以下几个协同机制:农业现代化机制,农村乡企化机制,农民知识化机制。  相似文献   

8.
“三农”问题是我国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民增收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改革开放以来,中央一共出台了7部有关“三农”的1号文件,尤其是2004年和2005年的1号文件,直接针对农民增收难的现状提出了具体而有效的措施,展示了中央对解决“三农”问题思路的进一步深化。“多予、少取、放活”的深入实施是这种新的战略思路的直接体现。  相似文献   

9.
工业化方向是毛泽东提出解决农民问题的突出特征。反思毛泽东的农民观可以得到以下启示,即:农民问题依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工业化方向依然是解决当前“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三农”问题是我国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民增收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改革开放以来,中央一共出台了7部有关“三农”的1号文件,尤其是2004年和2005年的1号文件,直接针对农民增收难的现状提出了具体而有效的措施,展示了中央对解决“三农”问题思路的进一步深化。“多予、少取、放活”的深入实施是这种新的战略思路的直接体现。  相似文献   

11.
三农问题突出是我国的重要国情。造成我国三农问题突出的根源是人口城市化水平滞后导致的农业劳动力、农村人口过多。因此,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三农之外。加快人口城市化进程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中的一系列矛盾。人口城市化进程取决于制度安排。因此,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可以而且必须通过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推进人口城市化进程来实现。  相似文献   

12.
农民市民化的主要障碍及其破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玉光 《东方论坛》2007,(5):100-106
我国农村人与资源的矛盾非常突出,欲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大量减少农村人口,积极推进农民市民化进程.文章对农民市民化进程中面临的主要障碍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解决的途径.一是户籍制度改革要有重大突破:户籍制度改革的重点是将各种利益与户籍身份剥离,建立自由迁徙的户籍制度.二是深化农地制度改革,创新农地制度.三是强化政府的职能,在各项政策的制定上,由过去的限制农民进城向主动吸引农民进城转变,并为他们做好各种服务.四是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原则,逐步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消除进城农民的后顾之忧.五是在工业化进程中采取合理的技术选择策略,大力发展中小劳动密集型企业以及第三产业,扩大城镇就业容量.六是创造各种教育平台和文化环境,全面提升进城农民素质,提高其城市适应能力,并最终完全融入市民阶层.  相似文献   

13.
在新的历史阶段,"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问题.农民增收缓慢不仅影响农民生活水平提高,而且影响粮食生产和农产品供给;不仅制约农村经济发展,而且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增长;不仅关系农村社会进步,而且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给农民增收带来了希望.但要真正实现中央一号文件所提出的目标,还面临许多困难和矛盾.论文主要通过对影响农民增收的相关因素的分析,提出了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以便从增加农民收入入手,解决"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14.
基于知识管理的新型农民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而从一定程度上说,新型农民的培养过程就是一个知识管理的过程。知识管理对于新型农民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新型农民培养中的知识管理还存在不少问题,影响了新型农民培养的效果。提升新型农民培养中的知识管理绩效应当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不断促进农村文化的创新,重视推动农村信息化的发展以及构建科学的农村知识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5.
"三农"问题是关系到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根本问题."三农"成为"问题",原因很复杂,而身份歧视制度和财产权利制度中对农民的不公正待遇是"三农"问题积重难返的深刻的制度原因.因此,我们必须消除身份歧视制度,在制度安排上重视对农民财产权的保护,唯有如此,才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6.
“三农”问题是困扰我国农村建设的核心问题。“三农”问题根源于我国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中背离了正义原则的制度缺陷。科学的制度安排是“三农”问题得以解决的基本前提。从制度伦理的视角对我国的“三农”问题进行科学的审视是一种必然。要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废除城乡差别,给农民以国民待遇,必须从制度创新入手。  相似文献   

17.
城镇化过程中农村人口的持续外流导致了以农村空心化、农业边缘化和农民老龄化为代表的“新三农”问题的出现。部分对“新三农”问题发展前景持悲观态度的学者认为未来农村将消逝、农业将衰落和农民将消失,对发展前景持乐观态度的学者则认为城镇化为“新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机遇,未来我国新农村建设将提速,农业将转型升级,新型职业农民也将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城镇化给我国“新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历史机遇,同时也使其面临巨大的现实挑战。重构农村居民主体、农业生产主体和农民养老主体是事关当前“新三农”问题治理成败的关键性政策举措。  相似文献   

18.
新型职业农民是贫困地区脱贫奔康核心主体,是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命脉和根本,直接影响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 成败。凉山州之所以是全国深度贫困地区,短板之一就是新型职业农民人数稀少、培育滞后。而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高质量 精准脱贫的有效路径。在资料收集、实地走访、召开相关部门座谈会等深入调查的基础上,探讨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现实意 义,并对凉山州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凉山州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的具体路径,以期为凉 山高质量精准脱贫,如期实现全州脱贫摘帽,与全国全省同步小康提供决策依据和理论支持,同时也为其他地区的农业产业发 展的核心主体“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新型农民”的可能性前提是农民能够自觉行使公民权利和履行公民义务。培育“新型农民”首先必须激发和提升农民的公民意识,才能使农民与市场和政府的平等对话以及农村公民文化的传承成为可能,进而真正成为“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20.
任何社会都需要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与整合。我国农村社会的和谐有序发展也需要一整套共同的信仰和价值观。然而令人忧虑的是,社会转型期我国乡村社会却出现了群体性的信仰危机,价值体系也处于混乱、冲突与失衡状态,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共识性要求形成明显错位。为此,必须提高农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努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农民信仰,凝聚共识,有效地推进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