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新批评”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关系看,“新批评”的理论特点主要表现在文本观、语义观、修辞观和细读法上.在“理论旅行”的过程中,“新批评”并未化中国,而是快速地被中国化.其原因在于“新批评”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同质性,也在于中国传统文化及现实文化语境对外来文论的包容力与改造力.  相似文献   

2.
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国文化研究"从一种理论旅行开始,其理论观念逐渐深入当代中国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内部,在中国形成了一种普泛意义上的文化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热潮。这个过程充满了西方理论旅行的普遍性特征,但也存在接受上的匆忙与激进,在方法论、价值论的转换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与鸿沟。对于文化研究的中国语境与问题而言,理论上专深精辟的学术阐发不能完全替代文化批判层面精致细微的应用,特别是如何从方法与个案层面展开比较互渗的研究,进入中国问题与语境的本土化探索,这是当代中国文化研究的精进之路。  相似文献   

3.
管宁 《河北学刊》2004,24(5):119-122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随着文化的商品化、大众传媒和大众文化的兴起以及日常生活的审美化这一系列社会文化转型的出现 ,构成了文化研究兴起的现实背景。它的兴起 ,不仅不会导致文学研究的退隐 ,而且还有助于开拓文化视野 ,寻求新的发展空间。当然 ,文化研究方法的引进和运用 ,必须回到文学文本和中国的现实语境中来。只有这样 ,才有利于建构与中国现实境况相适应的文化研究方法和理论  相似文献   

4.
5.
文化研究:学科大联合的事业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文化研究是一种开放的,适应当代多元范式的时代要求并与之配伍的超学科、超学术、超 理论的研究方式,是当代“学科大联合”的一种积极的努力。它有深厚的多元的学术渊源,与文学研究有 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着强烈的现实性和批判性,并且特别重视个案研究。“文化研究”对中国当代学术 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受众心理、媒介推动与社会氛围等多重因素作用下,迷文化在当下中国发展迅速、日益繁荣。西方媒介研究领域对迷文化关注较早,其理论值得借鉴。近年来,其中的积极性阐释成为主流,用其观点对目前中国迷文化的发展与研究进行观照发现,新媒介技术的发展极大提高了迷的文化参与程度,迷文化因此呈现出新的特征。同时,迷理论的负面阐释取向也警示人们,海量媒介内容对迷的时间侵占与深度思考能力的损害不容忽视,其解决之道关键在于提升受众尤其是青少年群体的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7.
西方文论中国化的学理依据是文学的横向发展。文学横向发展的观念与后殖民理论的旅行杂糅观念异曲同工。旅行杂糅理论对于西方文论中国化的意义在于它提供了一种理解阐释文化身份建构的维度。身份建构不仅仅依靠自身传统的承递,还有他者的参照。通过理论旅行,外来文论话语与中国文论的学术规则相结合,外来文论逐步内在化于中国独特的言说方式之中,最终实现外来文论的中国化。但是各民族文化飘移杂糅的最终结果不仅不会消解西方文化霸权,而且还会继续陷入中国文化失语的陷阱。旅行杂糅理论给我们的出路只有一个:在坚持中国文化主体性的基础上积极接纳外来文化的飘移和杂交,实现西方文论中国化。  相似文献   

8.
在当今文化问题的大讨论中,马克思的文化发生、文化动力、文化发展思想被反复引用和申说,而文化结构思想置于一种被忽视甚至被忘却的状态。从马克思的文本理论与实践来看,马克思通过批判"从天国降到人间"的唯心主义文化结构思想,建立了"从人间升到天国"的唯物主义文化结构学理式,实现了文化史观的革命性变革。因此,关切文化结构是不可忽视的马克思运思传统。马克思文化结构思想主要包括文化要素构成论、文化合力结构论和文化结构功能论。从其内在语境和时代语境视角来看,这种文化结构思想体现了科学性、批判性和人本性特质。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实践马克思的文化结构思想,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以及增强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杨宏伟 《社会科学家》2012,(4):25-28,3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就已经开始,距今已有将近一个世纪的历程。文章从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者、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与中国学术界两个维度对整个历程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研究近一个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所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展望研究的前景与方向。  相似文献   

10.
文化研究的崛起对文学研究产生了强大的冲击,它所体现出的广阔的观察视野、敏锐的问题意识、整体性阐释的范式使文学研究的格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中国现当代文学,在历经了政治学研究、社会学研究和美学、心理学研究的时代性更叠之后,又多了一个文化阐释的角度。文化的视角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文化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从文化的维度加以深入研究和实施.既应当研究总结历史经验,包括我国近现代以来的文化发展经验,也包括五千年中华文化发展的经验,还应当借鉴国外文化建设的经验.同时,应当研究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现代文化的发展未来.  相似文献   

12.
“中体西用”的当代阐释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的现代化前景出现了模糊性.中国不可能克隆西方式的发达社会是中国现代化问题的特殊性.解决的思路是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角度对"中体西用"作出当代阐释--面对人类文明的可能性危机,以及西方文化的内部衰落,只有"中体西用"模式才能提供走出危机的路径.经过一百多年的历史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体西用"的当代阐释之当代性基础.这种理念能够赋予"小康社会"和"中等发达国家"目标以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3.
罗成 《江淮论坛》2008,(3):176-180
"理论旅行"强调外来理论本土化过程中所面对的具体历史情境意义.中国语境下的"文化研究"建基于西方话语理论旅行与中国现象本土批评的双向互动过程,在它面对中国20世纪80-90年代的社会转型时,一方面有着批评介入的积极意义,但另一方面又误入了学科夺权的理论迷途.在对于"人"的根本意义的理解上,"文化诗学"则在洞察"文化研究"价值缺憾的同时提供了我们超越于它之上的一层更高的价值论启示.  相似文献   

14.
近百年来,红色文化以传统文化为根,以马克思主义为魂,与国民党白色文化、殖民文化和资产阶级文化相互斗争,历经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现代化建设各个阶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红色文化的发展主线,在第一次飞跃期间,红色文化实现了从由边缘文化到主流文化、由区域文化到主导文化、从精英化到大众化的转变;在第二次飞跃期间,红色文化坚守公益性宗旨,不断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通过不同的文化形态呈现出来,增添了新内容、具有时代性,实现了时代化。  相似文献   

15.
“文化研究”继后现代主义之后于 2 0世纪晚期在理论界异军突起 ,它将后现代主义理论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和思想资源。本文认为 ,后现代理论主要包括福柯的知识和权力理论、德勒兹等的欲望的微观政治学、德里达的语言学 (或称解构理论 )和鲍德里亚的后现代文化理论、利奥塔的公正与差异理论等。后现代主义哲学从根本上说是关于差异的理论。正是因为主张差异和多元、反对同一性所构成的权力话语 ,使得后现代理论成为“文化研究”的思想法宝。“文化研究”在将后现代理论作为理论基石的同时 ,又有所超越和建树 ,从而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6.
从文化认同到实践契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过程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与建设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必然环节 ,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是一个从观念形态向实践形态不断延伸和磨合的过程 ,这就必须首先跨越民族文化价值观念这道坎 ,即被中国民族文化所接受 ,才能转化为实践的指导思想。所以 ,从文化认同到实践契合 ,文化重构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7.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来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契合点主要在实践观、社会理想观、人本观等方面,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先决条件.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农民、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道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来源,这是形成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立场与中国学术的马克思主义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日本的产业发展为主体,旁及美国、韩国、中国的现状,从几个方面对文化创造性产业的历史衍变过程进行深度的考察与论证,全方位解构日式卡通成功之原因,剖析在虚拟世界语境下,文化创造性产业的发展新趋势.  相似文献   

19.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文化视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文化视域的拓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建设和发展的现实需要与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文化视域的内涵包括:以充分认知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内涵为前提和基础;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命题和实践推进中所包含与涉及到的文化领域或层面的主要问题为研究的对象和目的;以广泛借鉴、使用一定的文化学、文化哲学、文化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问题为特色。文化视域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要作用体现为:拓宽研究领域,深化文化背景研究,促进中外学术交流,提升研究的政治与学术层面的互动。  相似文献   

20.
文化研究:西方与中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世纪之交的中国人文学界 ,文化研究与文化批评正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与崭新的学术面貌 ,这为中国人文学术的知识创新提供了某种值得关注的可能性。但同时也应看到 ,中国当代文化研究在处理西方文化理论与中国文化实践的关系时 ,依然存在机械照搬西方理论以宰割中国经验事实的倾向 ;没有充分注意到西方文化理论与中国现实语境的有机融合与良性互动 ,这就使得中国的文化研究在准确把握本土的问题 ,并在此基础上建构适应于本土的研究范式时 ,存在着严重缺陷。这里刊发的一组笔谈 ,着重探讨了西方文化理论与中国本土现实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