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拟从生态批评的视角,通过对北美印第安人口头自然诗的分析,探讨其对自然的热爱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主题,解读与分析其蕴含的生态思想,原始的、难能可贵的生态保护意识以及人与生态之间的和谐关系,以期对作品的内涵及其内在价值做出评述。本文旨在从生态批评的视角说明生态文学批评对环境保护的重要启示和意义,强调生态危机的重要性及紧迫性。 相似文献
2.
北美殖民时期主流文学与印第安人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晶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123-127
北美殖民时期不仅是美国文学的萌芽期,更是美国思想文化和民族性格的形成期。立足于殖民时期北美大陆特别是新英格兰地区主流作家创作的文学作品,将印第安人形象置于特定的历史、社会、文化语境下进行全面考察,不仅可以深化我们对这些作品的理解,而且有助于我们从一个全新的视角了解美利坚民族的思想文化体系和精神实质,从而更好地实现中西方文化的相互了解和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恩格斯论人与自然的关系及其当代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冬娜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6(1)
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是人类实践活动的认识论维度,注重人类怎样认识自然规律进而改变自然界,它是人和人之间关系形成的基础,具有发生学的意义;而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是人类实践活动的本体论维度,它决定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开展形式、程度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始终与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彼此交织,这二者共同促进了人类文明史的不断进步.马克思恩格斯基于唯物史观的基本原则,透过辩证思维来把握人和自然之间的共生关系,为我们透察当代中国生态问题的特性寻觅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赵梅梅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75-81
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生态向度,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充分彰显了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科学原则、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科学原理、人与自然辩证统一关系的科学论断、民族性与世界性辩证统一关系的科学品质。认真体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唯物史观意蕴,对于深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理论生成依据、科学蕴涵以及运用唯物史观基本原理来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6.
魏波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Z1):21-24
以科学发展观为思想指导,分析过去人与自然之间不恰当的关系,全面阐述和谐状态下的人、资源、环境应如何协调共同发展,并提出在此基础上健全有关机制和法律法规,进一步保障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魏清泉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
构造与自然生态相和谐的居住环境,让住区的居民处于自然界中舒适的生存位置,应是居住小区建设与管理的基本目标。城市的发展,居住小区的建设,要保护好后代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居住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应有一定的超前性,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建造庭园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种很好模式。要建设和管理好人与自然相依共存、和谐协调的居住小区,需要采取多种措施以及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8.
刘丹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110-113
神话传说是人类文明的源泉,它的起源依赖着自然界中的具有神灵的万物。北美印第安神话中对自然神灵的敬仰,体现出他们的自然崇拜的信仰。而蒙古族的神话是蒙古族文学的样式之源,反映了对自然界的渴望与依恋,并表达了对自然世界赖以生存条件的需求。虽然北美印第安神话和蒙古族神话存在着地域性、历史性等差异,但可以通过深入论证两者相通的神话主题内容、相吻合的自然观与宗教意识的共核等方面,揭开他们万物皆有神性的自然崇拜观念的本质。从自然崇拜角度分析北美印第安神话和蒙古族神话,使它们都呈现出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以及不朽的文学价值与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分析 ,认为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前资本主义阶段、工业文明阶段和信息时代三个发展阶段。不同阶段人对自然的态度表现为“天定胜人”———“人定胜天”———“天人合一”。并从当今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的现实出发 ,指出人类必须反思自身的行为 ,学会尊重自然 ,与自然协同进化 ,树立全新的可持续发展的哲学观、伦理观、资源观和发展观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王华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102-103
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基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我们应在和谐观的指导下,在生态系统中确立人与自然的和谐观、平等观与价值观,科学认识二者的关系,以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向柏松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7):4-11
自然生人神话中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7类,分别是水生人、石生人、洞穴生人、蛋生人、竹生人、葫芦生人、树生人。其中5类分别发展为感生神话,唯有洞穴生人与葫芦生人神话没有发展为感生形式。这主要是因为洞穴与葫芦形似母腹,已经包含了女性生殖崇拜的内涵。自然生人神话顺时而变,保持了传承的活力,成为相关仪式传承发展的内驱力,从而形成了特色鲜明、历史悠久的民族文化元素。 相似文献
12.
天人合一的文化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建平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8(1):33-37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基本的观念之一,它构成了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核,本文通过对这一观念的考察,区分出它的多重性含义,并指出天人合一观念产生的根源和他的文化意义,阐述它对中国文化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3.
冯军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
从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逻辑架构新视角,反思并揭示出在较低层次上的“认识之维”与“欲求之维”均源于人类中心主义以及主客二分观点的近代哲学思维方式,并给予了批判性审视;同时借助现代西方人本哲学的相关见解,从另一维度即“情感之维”,论述了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之间的情感关系,进而认为人与自然的情感关系注定会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最高形式,在人与自然关系之逻辑架构中处于天高层次。 相似文献
14.
李静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1):84-88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文明和文化发展的核心问题,美国哲学家梭罗的人与自然关系论的独特之处,即表现为他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一种“温柔”的“人际关系”。梭罗在瓦尔登湖畔的生活实践以及他的绿色经典文本《瓦尔登湖》,便是这一人与自然关系论的集中体现。梭罗的“人际关系”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涵,即善待和珍爱一切生命的行为原则;回归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活方式;重精神轻物质的人生境界。梭罗的人与自然关系论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人与自然关系、维护生态平衡具有十分积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紧密的伦理关系。人是以文化的方式在自然中生存的,人类是自然界总体最先进的部分,代表着自然界总体向更高级的方向发展,其他物质群是人类发展不可缺少的环境条件。人类对自然的保护是积极能动的,自然也以对文化的选择来实现对人类的制约,规范着人类发展的方向。维护自然是人类最高的自我实现,人类应该使自己的行动自觉遵从“天人合一”的法则,为科技注入伦理精神。这样才能解决人与自然的深层次矛盾,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良性状态。 相似文献
16.
文章论述了儒学文化中“天人合一”客观认识的根本特性,指出,按照这一特征,中国古代环境建设和保护的主张,并未仅仅停留在自然环境的单一层面上,而是形成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多元和谐共处的环境伦理思想。 相似文献
17.
何伟琼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28-31
《澳大利亚》是一部被誉为解读澳大利亚国家社会与文化的史诗电影,它是澳大利亚国家历史和社会各种族关系发展的缩影。本文拟从土著人的文化习俗和白人殖民的背景内容以及电影的演绎角度来探析土著人的和谐自然观和影片所要表达的主题:一个由种族冲突走向多元文化融合的国家。 相似文献
18.
李亚彬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5)
孟子、荀子间的性善论与性恶论之争源自天人观上的分歧。孟子之天人合一乃个体的人与义理之天的合一。荀子之天人相分为群体的人与自然之天的分离。孟子以心善言性善,认为性在心中;荀子以欲望为人性,认为性在身。在孟子,天人因道德而合一;在荀子,天人因道德而相分。 相似文献
19.
论人与自然的本原性和谐--自然之所以美的一个重要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均平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47(4):28-31
以往的种种自然美理论 ,特别是“自然人化”说都程度不同地忽略了自然之所以美的一个重要原因 :人与自然的本原性和谐。它是人与自然的一种主要由血缘决定的自然而然、发自内心、不言自明、近似本能性的特殊的情感关系。“黄金时代”史前研究为其奠定了史前史的发生学基础 ,“归依体验”理论为其提供了审美心理学的印证 ,“回归自然”的主张和实际行动为其出具了历史实践证明 ,著名思想家的代表性论述为其积累了极富启迪的思想资料。 相似文献
20.
王家传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9(2):79-83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从形而上的层面考察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提出了他早期独具特色的“天人合一”思想,认为“人对人来说作为自然界的存在”,“自然界对人来说作为人的存在”,人与自然之间是你中有我和我中有你的关系,“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和“人的自然的本质”统一于社会。马克思的早期自然观对于我们今天思考和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