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研究林业经营效率是林业经营管理与林业政策的重要议题,对不同经营形式下的私有林经营规模效率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林农的经营形式为切入点,通过对福建省三大林区的调查,运用DEA方法测算与分析了自留山经营、家庭承包经营、股份合作经营等三种形式的私有林规模经营效率,得出了总体规模效率有待提高、股份合作经营规模效率相对较高、生产要素配置不太合理等结论,最后对提升私有林林地经营规模效率提出了因地制宜,选择多形式的林地经营形式;完善林地流转制度,提高林业整体规模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林业生产效率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发展私有林是我国林业投资渠道的拓展。作为我国木材主要供应基地之一的大兴安岭林区应该利用国家发展私有林的政策,拓宽林业投资渠道,动员全社会振兴林业。大兴安岭林区利用私有林这种机制上的创新来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值得我们去研究。  相似文献   

3.
私有林承包经营意愿影响因素具有复杂性,对福建私有林的多元回归分析表明:私有林承包经营意愿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林地使用费和年自投工数,用林业经济理论对此结论进行解释,认为应改革和完善林地使用费制度并解决私有林经营的劳动力投入不足问题.  相似文献   

4.
美国为世界上林业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私有林在全国森林资源中占据的比重较高,研究其私有林经营激励机制对我国加强森林经营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基于近期发布的统计数据和中英文文献,首先分析了美国的私有林经营现状,其次阐述了政府和非政府两个层面的4种私有林经营激励措施,再次,对现行的激励机制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以林业财政补贴和林业碳汇交易为例,基于对福建省两县10个乡镇林农的主观感受和实际受益情况的实地和问卷调研,分析多元化生态补偿对林农林业生产收入、投入规模、投入结构的影响,评价林业生态补偿中政府和市场化补偿方式的有效性及协同作用效应。研究发现:从主观感受看,林农认同林业财政补贴和林业碳汇交易对林业生产收入和投入带来的积极影响,但从实施结果看,林业补贴对林农的林业经营收入、林业投入和投资结构有正向促进效应,而林业碳汇交易的影响不显著;林业补贴对林农营林行为的影响在年龄、文化程度、收入状况等方面具有异质性;林业补贴与林业碳汇交易对林农林业生产的收入、投入具有协同作用效应。为实现政府与市场化生态补偿的有效协同,提升多元化林业生态补偿对林农的补偿效率,需要进一步优化林业补贴政策供给以提高林农的林业碳汇交易参与度。  相似文献   

6.
基于福建省财政造林补贴和林业碳汇项目实施情况,以52个县(市)为样本,以“碳中和”下减排增汇为目标对政府和市场化生态补偿方式有效性及两者协同作用效应进行分析,发现政府与市场化补偿方式对改善地区林业生态、增加碳汇供给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两者协同作用效应渐显;政府和市场化补偿方式协同作用有利于增进林企、林农的营林经济收益,进而改善地区林业生态。但是市场化林业补偿对地区环境生态影响有限,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多元化生态补偿对减排增汇的协同作用效应。因此,应以林企和林农经济收益为切入点,普及林业碳汇知识、提供技术培训和服务、优化林业碳汇交易机制、加大政策扶持,为林业碳汇等市场化补偿方式营造良好的实施环境,推进政府与市场补偿作用的有效协同,产生1+1> 2的减排增汇效应。  相似文献   

7.
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深入发展,分林到户使得林业经营细碎化,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林业规模化经营.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大力支持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民合作组织.以福建省三明市林农为研究对象,以实地调研的483份农户调查问卷和140份管理者调查问卷为基础,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林农对林业合作组织的需求情况,以及农户需求对合作组织发展的影响,为促进林业合作组织健康发展、实现规模化经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集体林业占据国家林业的半壁江山,集体林地产权的变动直接关系到林业生态可持续发展。中国从2003年起开始新一轮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来,有效激发了广大农民和社会各界造林、建林和绿化的积极性。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总目标是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相协调。长期以来多种因素影响着集体林生态效益的发挥。国外私有林发展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值...  相似文献   

9.
利用对林农连续8年跟踪调查的纵向数据,运用系统广义估计方程(GEE)的Logistic面板回归模型,揭示变量之间的调节作用和内生性等关系.结果表明:(1)不同林分结构的家庭林地资源禀赋对林农职业分化决策存在差异化影响,经济林对集体林区林农从事林业生产的吸引力最强,用材林次之,竹林最弱.(2)不同林分结构林地对林农职业分化决策的吸附效应在生态公益林补偿政策作用下进一步分化,经济林、用材林被划为生态公益林促进林农务农,而竹林被划为生态公益林则促进林农非农就业.(3)通过地理位置交互项分析可知,区域偏远因素会削弱林地资源对集体林区林农务农的吸引力.基于此,提出全面提高森林质量、根据林分结构优化轮伐政策、分类实施生态公益林补偿政策及发展绿色林业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的林业建设取得了较大成就,但也存在一些制约的因素,其中比较明显的的就是产品结构问题。产品结构的好坏,不仅关系到产品能否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和市场上的竞争力的大小,还影响着资源利用效益和企业的利润。林产品已成为我国商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林产品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林农的经济收入和林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对林产品结构的影响越来越大,但市场调节有其必然的先天性不足,因而在林业生产中市场导向必须与政府机能相结合,充分发挥政府在发展政策、投入政策、价格政策和税收政策上的作用,实现林产品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相似文献   

11.
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推动林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非公有制经济是林业建设的重要生力军,发展非公有制林业对林业建设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现行的土地制度缺陷、税费负担沉重、筹集资金困难、资源管理僵化以及市场准入障碍等问题制约了我国非公有制林业的发展.在新世纪,为了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进一步深化林业体制改革、完善林业政策、轻税薄费、加大对非公有制林业的扶持力度、转变政府职能,为非公有制林业发展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由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使森林资源资产经营模式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福建省由于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混合经济等多种经济成分进入林业经营领域,从而对其国有林场、国有林业采育场、集体林场、个私林业以及混合经济林业联合经营等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并产生了一系列的森林资源资产多元化经营模式,这些经营模式各有其特点,其发展将有力地推进南方集体林区的森林资源资产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
私有化不是林权改革的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最有效率的林权(这是一种生产关系)必须是与森林生态系统的自然属性(这是一种生产力)相适应的林权。我国提高国有林效率的核心措施是改革管理体制、管理机制,取消分权,集中经营,以及剥离社会负担和改革用人制度等。那些国有林私有化和分权化改革的意见违背森林经营的原则和国家的长远利益。在确保国有森林资产的前提下,鼓励发展私有林是可取的,但私有林权分散和林主追求短期利益的动机必然损害森林生态系统的综合价值。国外的经验是一旦造林后国家就要帮助林主在自愿的基础上实行合作化或规模化经营。森林经营和农田经营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经营,林业改革如果仿效农业改革将是一场灾难。  相似文献   

14.
林事纠纷包括林权纠纷和森林资源保护纠纷。林事纠纷的特点决定其司法救济应当有特殊的制度安排。目前我国林事纠纷的司法解决机制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林事纠纷的公正有效解决。林事纠纷司法解决机制重构的方向是司法专门化,建立不同于森林法院、林业审判庭的环境法院,以应对林事纠纷对于程序的特殊要求,减轻普通法院的工作压力,满足特殊价值保护的需要。新型林事纠纷司法解决机制的基本内容体现为:组织结构的相互配合,管辖范围的一体化,程序机制的一体化和政策形成机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5.
林权流转的多维动因分析与激励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权制度改革后,我国南方集体林的绝大部分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承包责任制催生林地流转,小规模林地经营状况为林地流转创造条件。当前,林权流转呈加速趋势。林权流转的动因包括三个层次,劳动力城镇化转移、林业的比较效益低、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等微观层次原因,林地规模经营、林区经济发展等中观层次原因,林业实现国际化、林区家庭承包制继续稳定发展、国家的政策法律等宏观层次原因。所以,可以选择以下路径激励林权流转的加速:稳定和强化农户的土地使用权,强调承包权能的独立存在;加强林地使用权流转机制建设;建立市场中介组织,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体系市场;推进城镇化进程,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农民职业教育,转变农户传统经营观念。  相似文献   

16.
新一轮林权改革后,福建集体林区林权经营方式在结构上发生了变化,一定程度上赋予了林农对林业经营模式的选择权.首先主要分析了不同林业经营模式的特征及问题,进而基于福建省三明市实证调查所获取的数据,利用多元Logistic模型,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农户林业经营模式的选择行为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家庭劳动力数量、林地资源质量、林地面积及林改对林业收入、家庭资产和资源利用的影响等因素对农户林业经营模式的选择具有不同程度和方向的影响.在分析回归结果的基础上,对不同林业经营模式的效率提升和发展方向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辽宁省丹东市北部山区有130多万农民,占全市人口的60%以上,较本市的沿海地区相对贫困,实施天然林禁伐后,替代产业发展缓慢,部分山区农民收入受到影响。农村劳动力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因而必须充分利用丹东地区雨量充沛,自然条件优越,特产丰富的特点,发展生态经济和特色的生态产业  相似文献   

18.
林业经营理论的历史演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业经营理论是林业生产实践的指南,对林业的发展具有极大的影响。本文详细梳理了林业生产中起主导作用的主要经营理论:森林永续利用理论、木材培育论、森林多功能理论、林业分工理论、新林业理论、近自然林业理论和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的演变历程,以期对现代林业经营实践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