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政府公信力的生成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公信力作为一个政治心理范畴的概念,体现的是政府通过自身的公共行政行为赢得社会公众对其信任、支持与认同的心理状态,本质上是一种政治认同。政府公信力的生成有赖于政府治理的有效性、公共规则体系的公正性以及掌握意识形态资源的丰富程度。有效性反映政府满足社会公众公共需求的水平,与政府治理能力和绩效密切相关;规则体系的公正性,要求政府权力的来源与运作遵循一定的程序与规则,涉及到制度创制与运行的公正性和规范性;意识形态资源基础,表明政府公信力的生成离不开从公众的政治信仰、政治价值取向等理念层面获取支持,三者分别构成公信力生成的利益、制度与价值认同基础。其中,利益认同是基础和前提,制度认同是关键,价值认同是核心。  相似文献   

2.
民营企业是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重大调整而崛起的企业形式。民营企业家的自利性和公共性的统一构成了民营企业公共行为的内在根据。民营企业的公共行为同经营行为的相关性是其公共行为的根本动力。民营企业的公共行为是促进地方治理的重要力量。它有利于地方治理中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有利于民主政治建设,有利于弘扬公共精神,有利于公民社会的发育,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民营企业的公共行为还需要进一步扩大范围和提升层次,以便在地方治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这不仅需要提高民营企业家自身的素质,更重要的是依赖于地方治理的改进。  相似文献   

3.
在全球化浪潮席卷的今天,中国在加紧开展有效社会治理的同时,也亟须增进对国外社会治理经验教训的学习和借鉴。公民社会和地方自治是社会治理的两个重要课题,日本"公民社会"因为地方自治改革的推进而不断受到关注,日本地方自治面临的挑战又需要与"公民社会"携手应对。本文阐述了日本社会治理的"公民社会"和地方自治的内涵认识,分析其发展历程和面临的挑战,并对其经验教训对中国社会治理的意义略陈管见,认为成就有效社会治理需要调动民间社会积极性,需要法律保障,需要执政党、政府正确支持引导。  相似文献   

4.
冯军 《学习与探索》2012,(8):64-68,4
刑事司法应当积极追求社会公众的认同,以保障刑事司法社会控制功能效果的最大化。在实现刑事司法公众认同的过程中,刑事司法的权威、社会公众对刑事司法的信赖程度和社会公众的法律信仰问题,都会对刑事司法能否获得公众认同以及认同的程度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作为理性的行为主体,地方政府在竞争中是根据制度环境给予它的行为空间以及制度激励或约束来选择最有利于自身利益的竞争策略和竞争行为的,但中国地方政府竞争约束机制的弱化及缺乏助长了地方政府竞争中的重复建设、地方保护主义、恶性税收和规制竞争等竞争失效行为,并导致或加剧了地方治理失效.  相似文献   

6.
王玉 《学术交流》2013,(5):53-57
近年来,在地方治理过程中反腐倡廉网络舆情愈加引人注目。网民通过网络表达和传播对于反腐倡廉建设的情绪、态度和看法,既有积极作用,但同时也要将其消极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基于此,地方政府反腐倡廉建设必须实施网络舆情信息制度化。应采取的策略为:根据舆情演变规律,在事前的信息搜集、事中的信息分析和事后的信息归纳整理的整个过程中,注重网络舆情的引导和信息技术控制;纪检、监察、司法、安全等部门密切协作,对影响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利益表达诉求进行有效整合与合理规制;塑造责任制度环境,形成从决策层、中层到基层的刚柔并济的治理路径;建立反腐倡廉网上信访制度,实现规范有序的网络政治参与,以维护和提升地方政府的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7.
宋丽萍 《唐都学刊》2012,28(3):84-89
中央与地方的博弈一直是影响印度国家整合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因为印度社会的多元性质,地方政治成为推动中央地方关系良性互动的主导因素。印度地方分权运动在经历了最初的行政区划调整和要求全面调整中央地方行政、经济和立法关系后,逐步走向衰落。在这个过程中,双方关系的些微变化均来自于政治和经济形势转变带来的客观变化,而深层次的制度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因此,中央地方矛盾冲突的解决依然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8.
中部崛起中的地方政府治理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珂 《创新》2009,3(2):22-25
在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新时期,地方政府起着主导作用,而中部地区的发展也对地方政府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为此,地方政府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以有效促进中部崛起。  相似文献   

9.
生态移民过程中的政府、市场与家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内蒙古S旗的实地研究,我们发现生态移民政策的实践过程是一个由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市场精英、农牧民等多元社会行动主体共同参与的社会过程。在复杂互动关系的背后是由政府力量、市场力量以及地方民众所形成的权力和利益网络。自上而下的生态治理脉络中,地方政府处于各种关系的连接点上,其集“代理型政权经营者”与“谋利型政权经营者”于一身的“双重角色”,使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充满了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0.
《社科纵横》2016,(10):30-32
现代生态危机不仅是企业转型发展问题,也是科技创新和社会治理问题。虽然地方政府越来越倾向政治绩效最优化和公共利益最大化,但在尚未形成比较完善而成熟的绩效考核体系之前,党政部门仍会以地方政绩和部门利益为中心,还缺乏公共服务均衡化保护。在出现生态危机过程中,利益的纠葛与碰撞很可能触发群体性、突发性事件。此时党政治理模式的纯熟与否将直接影响社会矛盾与冲突能否得到及时有效地缓和与化解。  相似文献   

11.
治理农村面源污染地方政府联动的行为博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面源污染的污染源分散,污染过程复杂,危害后果广泛,治理难度大.所以,它的治理始终是各级政府最为关注的问题.在政府分权改革进程中,地方政府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主体,自然成为农村环境保护的责任主体.目前国内外的学者多集中研究地方政府如何治理本地区的农村环境问题,对于各级地方政府联合治理污染的研究多集中在流域污染的治理.从地方政府综合效用视角分析地方政府联合治理农村面源污染的研究还鲜有所见.通过地方政府在治理农村面源污染的行为特征分析,运用博弈论方法导出农村面源污染的有效治理必须是各级地方政府联动,准确确定地方政府联动治理的范围,达成联动治理的集体决定,建立维持机制.  相似文献   

12.
李妍  田启波 《探求》2011,(5):40-44
网络政治参与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与消极双重效应。网络政治参与制度化有利于更好地保障公民个人权益、规范公民的政治意识和政治行为方式、实现维护政治运行稳定的目标。面对目前的障碍,应从转变政府治理理念和方式、加强互联网制度建设、完善政治参与路径、倡导高尚网络伦理等方面寻找络政治参与制度化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3.
发达国家地方治理特点及其发展动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蔚 《探求》2005,(5):47-52
英美法德日等发达国家根据因地制宜、地方自治的原则设立地方政府,形成差异纷呈的地方政府体制。经历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几轮行政改革,地方政府管理以权力下放、地方自治为主要趋势,以服务型政府为主要理念,适时转变政府职能,强调完备的立法,做到地方管理的依法行政。这些对我国地方治理的探讨和公民社会的培育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吴昊 《学习与探索》2006,(6):196-199
从激励的角度看,政府行为与政府职能取决于政府的治理结构。中国“多任务委托—代理”型的地方政府治理结构,促成了地方政府经济增长至上的行为倾向。这种地方政府治理结构与行为倾向既发挥了促进经济增长的积极效应,也造成了政府公共产品提供功能薄弱、基层地方政府负债严重、许多公共管理政策有效性降低等问题。解决上述问题和加快地方政府职能转变,需要增强地方人大对同级政府的监督和制约、改善公共管理政策的实施机制、深化政府治理结构改革。  相似文献   

15.
编者按:当前治国理政的政策方向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而基层政府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构的基础性组成部分。对于如何推进基层政府治理现代化,理论上的讨论已足够多,但对基层治理实践的经验研究却比较少。为此,2014年9月,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地方政府治理与社会治理现代化研究”项目组对深圳南山区的城市社区治理实践进行了调研,本期刊发的三篇文章是这  相似文献   

16.
国家治理是国家按照某种既定的秩序和目标,对全社会运行与发展进行自觉地、有计划地组织、协调、引导、规范与控制的活动过程.国家治理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体现着国家政治生活的基本方向,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政治秩序.国家治理体系是由国家治理要素构成的国家治理系统,而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主要指国家治理主体的现代化和国家治理方式的现代化.国家治理主体现代化包括政府治理中的执政党与政府现代化、市场治理中的企业现代化、社会治理中的社会组织现代化和个人治理领域的人的现代化.国家治理方式现代化主要是政府治理方式中制度,法律法规与政策的现代化,企业治理方式中市场经济体制的现代化,社会治理方式中社会组织自治机制的现代化,以及个人治理方式中人的现代自觉.  相似文献   

17.
牛文浩 《创新》2011,5(6):28-31,127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的形成,一些地方政府以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和牺牲社会公众利益来实现其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问题越来越突出。这种地方政府逐利性行为不仅使各地间陷入了恶性竞争的循环之中,而且也使公众福祉、市场秩序、政府公信力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遭到严重损害。  相似文献   

18.
张永宏 《社会工作》2008,(10):31-34
本文从地方治理的角度分析了国家的农民工保护政策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未能得到有效执行的原因。并揭示了国家的农民工保护政策主要是通过地方政府来执行的,但是如今地方政府的权力和合法性基础已经受到了削弱,限制了地方政府在监管劳动力市场、为农民工提供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方面的能力。本文还提出了如何将农民工进一步纳入地方治理结构,充分组合各种社会组织和市场力量来保护农民工权益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秦娜 《社科纵横》2011,26(7):61-64
府际之间的利益均衡问题一直是政治与经济等社会科学领域的重要课题。府际关系是政府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府际关系的主要内容之一是中央与地方以及地方之间的利益均衡关系。如何调整政府间的利益达到均衡,使政府的治理水平更好,是中央政府面临的难题,也是提高政府能力建设的关键。本文针对中央与地方以及地方之间的利益均衡问题,运用Petri网建立理论模型分析府际之间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对如何调整府际关系做出分析,对深刻理解及保障中国政府间关系向着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伴随经济增长而来的还有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重视可持续发展。由此,政府生态治理职能的强化就成为当前地方服务型政府构建的重要内容。然而,这种地方政府转型诉求却面临着地方政府体制和运行逻辑的阻碍。地方服务型政府生态职能的构建,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实现和地方政府职能的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