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召开的第十八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和重要执政理念,正式提出于2012年11月29日.习总书记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并且表示这个梦“一定能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它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坚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2.
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召开的第十八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和重要执政理念,正式提出于2012年11月29日。习总书记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并且表示这个梦"一定能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它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坚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3.
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的整体性、学科体系建构,近年来取得了丰硕成果.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实证主义的影响,在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在联系,仍然任重道远.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科学体系建构应坚持贯彻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三同一原则,在具体研究中充分注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科学体系的每一个组成部分,它都应当既是世界观,又是认识论,也是方法论,从而克服以往教条化、实证化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科学体系内在组成部分的弊端.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行动的指南。 我们党的民族政策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理论依据,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制定的。我们只有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能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去正确地理解和执行党的民族政策。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在我们这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里,它对于正确认识民族问题,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认真做好民族工作,建立新型的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进而实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它第一次确立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仅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指明了正确的道路,而且为各门科学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在新时期里,壮学要发展、繁荣和深化,实现建立壮学体系的目标,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使壮学研究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取得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在民族和民族问题上的反映,是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关系和民族问题的纲领和原则.十年来,我们在理论和实践上较好地认识和把握了以下几个基本观点: 一是历史的观点.坚持把民族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来完成.这是因为民族问题  相似文献   

8.
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创新发展,必须重视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原著的学习,在学好弄通上下功夫,把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学习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不但要学习经典作家的具体民族论述,更需要向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层面延伸。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更本质的东西存在于历史唯物论和辩证唯物论之中。自民主革命时期开始,党在推进民族工作的同时也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阶段性成果。不论是毛泽东的民族理论,还是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抑或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都是具有时代特点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进入了新时代,深刻把握新时代的特点和内容,是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时代化的必然要求。谱写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和时代化的新篇章,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为建设凝聚力更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守正创新、凝心聚力。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有一个承前启后的历史过程。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点是以民族和民族问题为考察对象,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来科学地揭示和说明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发展变化规律。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是一门在实践中产生发展并不断接受实践检验的学说。它产生于实践,服务于实践,在实践中修正和  相似文献   

10.
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方法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民族工作成效的基本问题之一。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根本方法。民族工作的目标在于争取人心,民族工作的原则在于增强团结,民族工作的核心业务是协调民族关系。在民族工作领域,我们的一些思路和方法必须得到调整,我们的工作方法,一方面是硬法——反对分裂、打击三股势力不强硬是不行的,另一方面是软法——针对民族群众的大量的日常的管理工作方法等。方法取决于态度、情感;方法要服从理论、法律、政策。民族是个独立的单元,情况各有不同,不可能用一个统一的模式来解决民族工作所有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是指导党的建设的理论,也是全面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执政党的建设实践,必须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部实践结合起来,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为指导。从这种认识出发,我们高等学校党的建设,还必须把党建规律和高等学校的工作规律以及普遍的教育规律结合起来,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全部实践结合起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高等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对我们高校党委而言,这种看得见的机遇引出的却是看不见的挑战,是对我们能不能抓住机遇的能力的考验。党委既是学…  相似文献   

12.
陈宗荣 《中国藏学》2023,(1):1-8+210
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是党的西藏工作经验的结晶,标志着党对西藏工作规律性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贯穿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新时代新征程上,以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导西藏工作,首先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全面、完整、准确理解体悟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所蕴含的世界观、方法论,领会其中道理学理哲理,透视背后的政治逻辑、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文章从“六个坚持”的角度,深入分析了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所蕴含的世界观、方法论。  相似文献   

13.
民族是人类历史上形成的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它属于社会历史的范畴,是民族学和民族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民族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就已经非常重视民族理论的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更把民族理论作为唯物主义社会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早就清楚地看到了民族理论研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是职业院校重要的共同课程,它主要担负着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正常发展的重要任务.为此,我们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根本原则,不断改革和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集中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对宗教的认识和态度,是解决中国宗教问题的根本指南.它的基本精神始终与共产党的使命、科学社会主义的学说联系在一起,与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价值目标相联系.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对宗教的阐述全面而深刻,是科学世界观的组成部分之一,它在当前极富教育意义.正是基于对它教育意义的认识,本文以高校视域出发,探讨了高校进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6.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价值.马克思、恩格斯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人的全面发展这一命题进行了全面和系统的阐述,从而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个人全面发展的完整学说.在当代中国,邓小平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思想,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人的发展理论.江泽民阐述了社会主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这一思想不仅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历史观,使我们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17.
民族观,就是人们对民族、民族问题的看法及其处理民族问题的纲领和政策,也是人们的世界观在民族问题上的表现和反映.在阶级社会中,由于人们的阶级地位、阶级利益和政治要求不同,世界观也就不同,对社会问题的观察、分析和处理也不一样.这种情况,反映到民族问题上也是一样,不同的阶级都按照自己的阶级观点、阶级利益来观察、分析民族问题,制定处理民族问题的纲领和政策.因此,不同的阶级有着不同的民族观.资产阶级有资产阶级民族观,无产阶级有无产阶级的民族观.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有着不同的具体内  相似文献   

18.
在新的历史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之一,它不仅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还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思想。利用其所具有的丰富内涵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能引导学生前进的步伐,确保学生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鉴于此,研究从此层面深入探析,旨在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提供指引路径。  相似文献   

19.
土地改革是中国共产党教育和改造知识分子的政治手段,知识分子把土地改革作为改造思想的革命平台.上下互动,推动着数以十万计的知识分子积极投身土地改革运动.土地改革运动初步改变了知识分子原有的世界观,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成为建国初期最有成效的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  相似文献   

20.
人类历史不外是两种斗争的历史,一种是人和自然的斗争史,一种是人和社会(人际关系)的斗争史。适应这人和自然、社会的斗争,人类又产生了两种哲学思想、两种世界观:一种是唯物主义,一种是唯心主义。现在我们都相信唯物主义,认为历史是按着唯物主义原则发展,承认人的主观能动作用,都懂得客观世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是历史上唯心主义哲学思想,包括唯灵主义观念和神学思想确实在人类文明史上建立了一定的功能,有的一直到现在还不肯退出历史舞台。从近年东北萨满文化的发掘成果看,也充分证实了原始宗教在人类文明史和学术研究上的重要价值。下面拟从四个方面阐述这一问题,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