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2 毫秒
1.
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这场激动人心的革命运动里,中国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是首先觉悟的部分,在革命中发挥了先锋的和桥樑作用,形成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一个特点。长期以来,由于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常常被有意或无意的贬低,知识分子在辛亥革命中的作用也就往往被忽视。本文仅就知识分子在辛亥革命中的作用问题发表一点粗浅的意见。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同志指出:“在中国的民主革命运动中,知识分子是首先觉悟的成份。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都明显地表现了这一点。”在整个辛亥革命时期,中国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尤其是那些留日学生中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他们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英勇奋斗,谱写出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民主革命运动中首先觉悟的是知识分子.辛亥革命是知识分子组织发动的一次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显著的功绩.五四运动是知识分子发起和组织的一次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运动.五四运动促成了马列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基础,使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4.
辛亥革命时期,各地华侨纷纷参加革命活动,对于推翻帝制、建立民国起过很大的作用。辛亥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国资产阶级成为革命的领导者,而华侨资产阶级,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曾经作为中国资产阶级的一个组成部分,在革命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试图在探讨华侨与辛亥革命关系的同时,着重阐明当时华侨资产阶级的特点以及他们在辛亥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5.
从民主革命时期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对知识分子阶级属性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正确到失误的过程,即从民主革命时期把知识分子判定为“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把知识分子判定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这一失误的产生,既与时代环境有关,也潜藏在毛泽东对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的认识和判定知识分子阶级属性的标准之中。  相似文献   

6.
五四时期的思想启蒙,是辛亥革命流产后先进知识分子提出的救亡课题。五四一代先进知识分子为探寻救亡道路而走向启蒙的思路历程,起始于对辛亥革命失败的省觉。辛亥革命是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民主共和国,取得了巨大成果。但是,这次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使中国人民脱离苦难的火海。因此,从根本上说,辛亥革命是失败了。  相似文献   

7.
近代以来,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开明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战略思想,从理论上开辟了一条近代中国反帝反封的民族民主革命道路.辛亥革命在"师夷"方面超过了以往的任何时期,内容更加丰富,仿照欧美模式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然而辛亥革命在"制夷"方面却存在着严重的缺点与不足,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不时地暴露出来.辛亥革命的最终失败说明资产阶级没有能力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中国革命若要取得胜利,必须寻找新的出路.  相似文献   

8.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回族知识分子受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通过创办回族报刊传播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在广大的回族社会中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之后,随着回族报刊的增多,反帝、反封建专制以及民主革命思想在回族人民中进一步传播,一部分回族有识之士积极参与辛亥革命等社会政治活动,自发地融入主流社会,表现出中国回族的政治自觉性。  相似文献   

9.
二十世纪初,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的广西爆发的辛亥革命,也同全国各地一样,最终遭到了失败。辛亥革命是由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领导的,是异于以前任何反清斗争的一场“较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因而它的失败首先是民族资产阶级的失败,失败  相似文献   

10.
宋教仁是辛亥革命的重要领导人物,他系统地研究了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组织领导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主张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抨击封建专制统治,与袁世凯为代表的封建势力进行顽强斗争,直至被袁世凯暗害。宋教仁为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投身民主革命所做的一切,证明了他不愧为民主革命的斗士、宪政精英、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先驱。  相似文献   

11.
一清末四川保路风潮,是张澜先生政治生涯中最早经历的一次激烈的爱国运动。在这次斗争中,由于他不为威武所屈,故有人便认为他在此时已产生了反清思想,甚至有的还认定当时他已坚定地走上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道路。笔者认为,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最明显的特征应该是:主张以暴力推翻清王朝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在中国实行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制度。而这些,在张澜先生当时的政治思想中还不曾具有。他在保路斗争中临危不惧,誓死不屈,完全是出于真诚的爱国爱民。他坚决反对的  相似文献   

12.
由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已经过去七十年了。辛亥革命是我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高峰,它以推翻帝制、建立民国的丰功伟绩永载史册。在辛亥革命时期,涌现出许多优秀人物。他们在祖国灾难深重的年代里,为救亡图存,振兴国家,表现出了无私无畏的爱国热忱。他们热烈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并为其实现而奋斗,而牺牲,不愧为中华民族的忠诚儿女。被誉为中国近代《人权宣言》的《革命军》的作者、在辛亥革命舆论准备阶段就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的资产阶级革命家邹容(1885-1905),就是其中的一个。  相似文献   

13.
辛亥革命时期,出生于桃源县的宋教仁、覃振、胡瑛为中国民主革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被誉为“桃源三杰”。中华民国建立后,由于形势复杂、人品高低,世人对“桃源三杰”又有“龙、虎、狗”的评论。探讨“桃源三杰”现象,有助于我们研究辛亥革命,了解中国资产阶级,认识近代湖南人才群的奇妙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一、社会主义问题论战产生的历史背景社会主义问题论战是五四时期恩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之间的一场重要的思想斗争。这次论战是在具有初步马克思主义世界现的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和以梁启超、张东荪为首的研究系之间展开的。研究系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改良派,它的首领梁启超在滿清末年是反对民主革命的君主立宪派健将;辛亥革命中是拥护袁世觊而扼杀革命发展的君主立宪派的思想领导者,值领导的进步党一直讨好袁世凱;袁世凱倒台后,他成了段祺瑞军伐政府的财政部长,亲手和日本订立了几笔卖(?)借款。研究系的这批政客一直是  相似文献   

15.
章太炎(公元一八六九——一九三六年)名炳麟,字枚叔,号太炎,浙江余杭人。他是辛亥革命时期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唯物论者,尊法反儒的代表。他的尊法反儒思想,具有时代的特征。他继承了法家的进步思想传统,同时吸取西方资产阶级的文化思想武器作为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思想武器。正如鲁迅所说,章太炎的业绩“留在革命  相似文献   

16.
辛亥革命与早期共产党人的思想启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亥革命是中华民族的一次伟大觉醒 ,是民族危机意识、救亡图存理念和民主革命思想的积聚和爆发 ,促进了爱国主义精神的空前高涨。早期共产党人一部分参加过辛亥革命 ,经历了辛亥革命的洗礼 ;一部分受到辛亥革命的深刻影响 ,接受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 ,而后 ,又在反思辛亥革命和探索新出路的历程中 ,由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  相似文献   

17.
董必武作为亲历辛亥革命的老同盟会会员,抱着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信念,积极投身辛亥革命的伟大实践;在其转变为坚信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者后,用历史唯物主义全面公正地论述了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全面而正确地评价了辛亥革命的丰功伟绩,指明了资产阶级革命家的功绩及其革命活动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8.
《中国近代史》教材《辛亥革命》一章最后有这样的结论,“辛亥革命的失败证明:在帝国主义时代,中国资产阶级不能领中国民主革命取得彻底的胜利,必须经过无产阶级的领导,才能取得民主革命的彻底胜利。” 起初,我认为这个结论简明、深刻,教师不用多解释。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每当我讲完这一章,只是照念一下上述结论。后来,学生提出了问题:“说辛亥革命的失败证明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彻底胜利,我同意,但辛亥革命失败时,无产阶级还没有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却说只有经过它的领导才能取得民主革命的彻底胜利,这  相似文献   

19.
辛亥革命时期民主思潮的传播具有鲜明的近代性质和政治明朗性.特别是这一时期对于封建专制的批判比戊戌时期更加激烈、更加直接,也更具有理论深度.最能体现其政治明朗性的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上史无前例地提出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而最具启蒙意义的是资产阶级始终将"天赋人权"和"自由、平等、博爱"的原则贯穿于三民主义的全部内容和民主革命的全过程.但这一时期的民主思潮仍存在只注重民主形式而忽视其深刻内涵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0.
辛亥革命时期,许多爱国志士投身于这场波澜壮阔的革命运动,为中国人民摆脱封建枷锁和中华民族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作出了贡献。他们写下了中国近代史上最光辉、最激动人心的篇章,也写下了自己生平历史上光彩的一页。于右任是辛亥革命时期最著名的北方省籍的革命家。值此辛亥革命80周年之际,追述和评价这位爱国名人早期从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事迹,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