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中国朝鲜族人口问题状况的介绍和分析,认为生育率低是朝鲜族人口增长率低的最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2.
均衡发展是新时期义务教育发展的新方向。目前,朝鲜族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生源锐减、教育经费不足、单亲和留守学生增多、流失生现象严重、大量朝鲜族学生上汉族学校等。朝鲜族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  相似文献   

3.
朝鲜族扇子舞是民间巫俗活动的产物,朝鲜族扇子舞起源于巫俗.它的起源、形成与巫俗活动有着紧密联系.朝鲜族扇子舞后续发展成为表演性的一种舞蹈形式.19世纪末期朝鲜族扇子舞在流传过程中发生了很多变化,走向了全盛时期.  相似文献   

4.
朝鲜族美德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从宏观角度来看,朝鲜族美德具有主体继承性(固有性)、包容性(复合性)和二重性等特征;从微观上分析,朝鲜族美德又有利他性、团结性、重视教育和重视礼节等特征.朝鲜族美德具有中华民族美德的共性因素,是中华民族美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朝鲜民族具有悠久而优美的民族文化艺术传统,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每逢节日或劳动之余,都喜欢用歌舞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朝鲜族舞蹈分外绚丽而又历史悠久,其中长鼓舞具有上千年历史,备受朝鲜族同胞们喜爱,有朝鲜族舞坛上的一颗明珠之美称.本文分为四部分,主要以长鼓舞简介、来龙去脉及形态来简单分析谈朝鲜族长鼓舞.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朝鲜族农村发生巨变。急速而大量的朝鲜族农村人口流动,给朝鲜族农村社会带来诸多影响,诸如农村人口剧减、老龄化现象严重、土地转租中的问题凸显、民族教育萎缩等,朝鲜族农村面临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朝鲜族双语教育中汉语教学成效显著的原因,除了教育模式对口、教学环节衔接得当、双语教材完善、双语师资力量完备、教学方法得当、教育资金充足等教育学相关因素外,还与朝鲜族在历史上和文化上,长期受汉文化影响这一潜在的因素有关。汉文化对其的良性影响主要与朝鲜语言文字的形成过程、朝鲜族的移民身份认知、朝鲜族的移民性质、朝鲜族的主流文化认同、朝鲜族的传统节日文化五个方面相关联。  相似文献   

8.
自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朝鲜族的对外劳务输出业务取得了巨大成就 ,这不仅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 ,而且也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本文认为 ,朝鲜族的对外劳务输出业务是一项新兴事业 ,具有利国利民的积极意义 ,主要表现在 :为消化朝鲜族地区的过剩劳动力提供了渠道 ;增加了劳务人员的收入 ,使这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带动了朝鲜族地区经济的发展 ;为国家创造了外汇 ,支援了国家建设 ;提高了民族素质 ;有利于发展外交事业。在中国对外劳务输出事业不断发展完善的宏观背景下 ,朝鲜族应抓住机遇 ,采取措施 ,在中国的劳务输出史上谱写出新篇章  相似文献   

9.
韩雪 《民族论坛》2013,(5X):100-103
朝鲜族双语教育中汉语教学成效显著的原因,除了教育模式对口、教学环节衔接得当、双语教材完善、双语师资力量完备、教学方法得当、教育资金充足等教育学相关因素外,还与朝鲜族在历史上和文化上,长期受汉文化影响这一潜在的因素有关。汉文化对其的良性影响主要与朝鲜语言文字的形成过程、朝鲜族的移民身份认知、朝鲜族的移民性质、朝鲜族的主流文化认同、朝鲜族的传统节日文化五个方面相关联。  相似文献   

10.
中国朝鲜族是中国56个民族中的一员,在其形成过程中有着与其他民族不同的特殊的历史性,它是一个跨界民族。在朝鲜战争中,他们的参战对于韩国、朝鲜和中国具有特殊的意义。本文拟以客观的立场叙述朝鲜族迁入中国东北的历史过程,并在此基础上,阐明中国延边朝鲜族投入朝鲜战争的缘由、活动和所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全球化,劳动力的频繁流动,东北地区跨境流动朝鲜族青少年人数剧增,他们的生活质量与非连续性教育问题亟待解决。运用《儿童少年生活质量量表》,对韩国首尔的173名中国籍朝鲜族青少年和98名韩国籍青少年的生活质量及教育现状进行问卷与访谈调查,研究发现:大部分跨境流动朝鲜族青少年生活质量处于中等以下水平,生活质量长期影响跨境流动朝鲜族青少年的社会适应和健康发展,且无时间变化的显著性差异;跨境流动朝鲜族青少年出国动机多为缺失性动机,缺乏社会支持;跨境流动朝鲜族青少年的语言与文化领域学习压力较大,校外专门机构是跨境流动青少年教育空白期的主要教育途径;跨境流动朝鲜族青少年的同伴关系是发挥社会适应功能的关键;跨境流动朝鲜族青少年的国家认同受家庭环境影响较大。跨境流动朝鲜族青少年群体的教育问题探索,为跨境流动群体的国家认同教育及相应对策的实施提供重要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朝鲜族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及负面影响,并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中国朝鲜族女性文学是在改革开放时期朝鲜族文学蓬勃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女作家们以女性意识、心理为特质的作品,反映了时代变迁过程中朝鲜族女性的各种社会形象,呼唤女性自尊自立和自我觉醒。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东北朝鲜族自治地方民族和睦的成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全面透视了中国朝鲜族自治地方民族和睦成因,特别强调了新中国和中国 共产党的民族政策使朝鲜族获用了前所未有的政治权利和经济地位,使朝鲜族更加热爱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 国,并且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为民族和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还认为, 汉、朝民族文化上的同质性和朝鲜族较高的文化素质也是民族和睦的基础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朝鲜族的对外交往更加频繁,但事实证明,中国朝鲜族的中国国籍意识和国民意识在增强,民族和 睦的基础更加巩固。  相似文献   

15.
朝鲜族农民是中国东北地区的拓荒者和水稻种植的先行者,他们带着水稻种植的技术、经验和籽种迁居东北各地后,开发水田,改写了近代东北没有水稻种植的历史,改变了东北以种植旱田为主的单一种植结构,使东北地区发展成为中国的六大稻作区之一。所以,朝鲜族的稻作生产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的是东北各地稻作生产的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6.
朴今海  李响 《民族学刊》2023,14(2):1-7, 150
作为一个跨境移民族群,朝鲜族先民与兄弟民族携手并进,在共同开疆拓土、共同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共同促进祖国经济文化繁荣发展的过程中,由“自在”的自然共同体向“自觉”的命运共同体转变,而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加速了这一历史进程的转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广大朝鲜族人民摆脱狭隘的民族主义,自觉肩负“双重使命”,投入中国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在同舟共济、生死与共的斗争洗礼中,更加彰显出休戚与共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日帝投降以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土地改革和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以及解放战争,朝鲜族真正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完成了从一个边缘的跨国移民身份转变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员”身份的历史演进。  相似文献   

17.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较好地贯彻落实了党的少数民族干部政策,制定诸多的政策和措施,培养了较高素质的朝鲜族干部,朝鲜族干部队伍建设取得了较好成就,推动了延边州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韩建交和两国经济文化交流的快速发展,朝鲜族社会形成大规模的赴韩打工热潮。许多朝鲜族在为寻求更好的生活机会而跨界移动的过程中获得了预期利益,但也被卷入了流入地——韩国社会的排斥与隔离的图景中,他们在身体、工作、居住、社会交往等方面处于严重的被边缘化和排斥境地。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省宁安市江南朝鲜族满族乡明星朝鲜族社区建设工程,于2009年正式启动,该项目由延边大学规划设计院设计,整体设计充分体现了朝鲜族民俗风格,分3期施工,4年完成。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前苏联的人口普查资料为依据,主要对独联体国家朝鲜族的语言丢失过程作了一些简要的描述和分析,并对中亚和萨哈林朝鲜族的语言状况作了一定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