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文化记忆之存储空间与形塑国家认同的有形基础,民族团结誓词碑跨时空凝结着记忆与事件、政治、认同的复杂关系。本文以“文化记忆”为主要分析概念,借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为研究个案,在实践层面探讨文化记忆赋能国家认同的具体路径与其中所涉之记忆政治。文章首先追溯誓词碑“记忆-遗忘-唤醒”的历史经过,剖析从储存记忆转化为功能记忆以服务国家认同之缘由;其次,考察中央和地方政府通过誓词碑提升国家认同的模式;最后,将作为记忆之场的誓词碑置于空间生产的脉络之中,分析纪念空间的功能与意义的变迁,阐明空间如何影响民众日常生活并塑造出国家认同的日常赓续模式。  相似文献   

2.
论云南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云南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黄桂枢民族团结对一个国家的政治稳定是至关重要的。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历来十分重视民族团结。解放以来制定了一系列民族政策,而民族团结则始终是我们党处理民族关系问题的一项基本原则。对云南来说,民族团...  相似文献   

3.
知识荟萃     
民族团结誓词碑是云南省思茅地区的一个重要的革命文物。 1950年12月27日至1951年元旦,在当时的普洱专区所在地——宁洱县城,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普洱区第一届兄弟民族代表会议”,来自全区15个县(包括今思茅地区、西双版纳州、临沧地区沧源县)的哈尼、彝、傣、拉祜、佤、布朗、傈僳、瑶、白、回、基诺、汉等26个民族的爱国上层人士、代表及地方党政军领导300多人,会聚一堂,共商民族团结和巩固建设祖国边疆的大事。为建立民族团结誓词碑,在普洱区宁洱县城红场举行了隆重的剽牛签字仪式。通过了民族团结誓词。48位各民族代表和党政军领导人,分别用傣文、拉祜文、汉文签名,从而  相似文献   

4.
高氏家族在云南各地留下了许多碑刻,内容包括寺院碑、墓志铭、告示碑、记事碑等。云南高氏家族碑刻对于研究大理国的历史及元明清时期云南的土司制度、云南高氏家族的家族世系、高氏家族与云南佛教的关系、大理国时期的段高关系、元明清时期高氏家族与木氏家族的联姻等具有重要的文献资料价值。  相似文献   

5.
高金和 《民族论坛》2013,(3X):83-87
高氏家族在云南各地留下了许多碑刻,内容包括寺院碑、墓志铭、告示碑、记事碑等。云南高氏家族碑刻对于研究大理国的历史及元明清时期云南的土司制度、云南高氏家族的家族世系、高氏家族与云南佛教的关系、大理国时期的段高关系、元明清时期高氏家族与木氏家族的联姻等具有重要的文献资料价值。  相似文献   

6.
马明 《回族研究》2003,(3):42-43
济南清真南大寺现存有一块于明弘治乙卯年(1495年)立的《济南府历城县礼拜寺重修记》碑。这块弘治碑是济南伊斯兰教明代碑刻中仅存的珍品,是济南伊斯兰教第一碑。据可靠资料证明,明代碑刻在全国存留为数甚少,而济南的这块弘治碑,可能是全国伊斯兰教现存的第六块碑。据说全国原有三块元碑,其中一块已毁,现存留两块。第一块是元至正八年(1348年)河北定州《重建礼拜寺记》碑,杨受益撰。第二块是元至正十年(1350年)广州《重建怀圣寺记》碑,郭嘉撰。第三块是元至正十年(1350年)泉州《清净寺碑》,吴鉴撰,已毁。明代碑刻现存留有:1.明永乐五年(…  相似文献   

7.
《新纂云南通志》卷九三金石考收有《昆明筇竹寺圣旨碑》一通,著录为碑高四尺五寸,广二尺五寸,二十行,正书,碑阴刻蒙古文,今在昆明玉案山筇竹寺正殿壁中,云云。后有题跋。原碑碑文颇有夺误,新志所收复多讹舛。亦见蔡美彪教授编著的《元代白话碑集录》收载。按所谓碑阴所刻蒙古文即《云南王藏经碑》,过去未见汉译,或以为即圣旨碑所从译出的蒙古字原文,实误。据已故方国瑜教授所著《云南史料目录概说》卷八《元时期文物》  相似文献   

8.
<正>这是一方见证领土完整的丰碑,一座代表民族脊梁的圣碑。它静静矗立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昭苏县格登山山脊开阔的平台上,历经200余年风雨洗礼,碑文虽有些斑驳,但整个碑身依然完整无损。它就是乾隆帝亲自撰文的纪功碑——平定准噶尔勒铭格登山之碑,俗称格登山碑。  相似文献   

9.
唐蕃会盟碑     
千余年来,在拉萨大昭寺前,公主柳树旁,巍然矗立着一块唐蕃会盟碑,受到人们的景仰,成为汉藏人民团结、友好的历史见证。唐蕃会盟碑,又叫长庆舅甥会盟碑,藏语称“祖拉康多仁”。据汉藏文史资料记载:大唐与大蕃之间、汉藏民族之间,相互通婚、吊庆、修好、献礼、互市、和盟等往来频繁,累世不绝,两族人民的友好团结在汉藏关系史上是有记载的。在唐朝和吐蕃的多次会盟中,留下盟文、立有石碑,保存完好的当数唐蕃会盟碑。  相似文献   

10.
云南现存北元宣光纪年文献考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元宣光纪年的文献传世无多,现存的主要又在云南。云南以外用宣光纪年的文献,者如下: 1、碑刻 (1)《西天提纳簿陀尊者浮图铭并序》 朝鲜李穑撰,韩修书并篆额,宣光八年戊午五月立,见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史传部二○八九号所收,刘喜海《海东金石存考》著录的《桧岩寺指空塔碑》,当即此碑。刘考说:  相似文献   

11.
崛起在滇池之滨的民族文化殿堂———云南民族博物馆概览文/杨松海杜永红云南,是人类的发祥地之一。在这块古老、神奇、美丽的红土高原上,发现了1500万年前的开远腊玛古猿,800万年前的禄丰古猿,170万年前的元谋人化石,掀开了中国历史的第一篇章。云南是我...  相似文献   

12.
作为记录汉灵帝推行“强本弱末”政策,迁徙人口至关中和巴蜀地区的见证,《景云碑》的出现让我们对于汉碑分布区域的问题需要做出新的学术努力。这两次迁徙带动了中心地区和边缘地区的文化交流,使得书法地域风格的改变轨迹得以凸现。《景云碑》书风异于巴蜀地区书风,而是更趋同于中原地区书风,其中因政治活动所导致的书法风格发生改变。而《景云碑》的出现也可以佐证西南地区的书法艺术相距于中原地区书法艺术的差距逐步缩小。从书法文化地理上“中心—边缘”探究《景云碑》书法风格的成因,并探究如何实现书法风格与文化地理之间的内在联系,对我们深入考察汉代石刻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云南是祖国的一个多民族省份。生活在这块富饶美丽土地上的各民族人民,世代相传着许许多多美妙动听的民歌、民间故事。解放以后,当全国各地普遍进行民间文学的发掘整理工作的时候,云南各族人民的口头创作随即引起广大读者的热切关注。人们希望更好地了解云南各兄弟民族的生活,也希望更多地读到他们自己的作品。最近,中国  相似文献   

14.
信仰的力量     
从党的一大唯一的少数民族代表也是最年轻的代表邓恩铭(水族),到探月工程总指挥栾恩杰(满族);从党的第一位少数民族女党员刘清扬(回族),到在国内国际舞台上放声为祖国和民族讴歌的才旦卓玛(藏族)、宋祖英(苗族);从与红军高级将领刘伯承歃血结盟的小叶丹(彝族),到滇南大山里盟誓在共产党领导下团结一心建设新中国的少数民族头人代表肖子生(佤族);  相似文献   

15.
陈幼君 《民族论坛》2012,(16):84-86
古村落作为中国几千年农业文明历程的历史见证,形成了自己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多彩的民俗风情,是传统农耕文化的经典。湘南江永县兰溪勾蓝瑶村就是古村落的典型代表。它不仅保留了宗祠庙宇、亭桥廊碑、商街民居等古建筑,而且其民俗风情也十分独特。该古村独特的生产方式、婚姻嫁娶、节庆歌舞、宗教信仰、衣食住行等无不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值得我们挖掘和保护。  相似文献   

16.
热扎寺碑     
在拉萨西郊堆龙德庆县东嘎区尼达公社瑶地方,有一座规模不大的古刹——热扎寺。寺旁树立一碑,碑高三百一十公分,宽三十五公分,厚二十四公分。上有一圆形碑帽,但缺碑顶。原有碑座,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碑被推倒在  相似文献   

17.
郑和故里考     
明朝初年,伟大的航海家郑和带领庞大的船队七下西洋,在人类文明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然而,历史编纂学家也有疏漏,对郑和的家世语焉不详。《明史·郑和传》仅云“郑和,云南人”,竟未写明郑和生在云南何处。由于封建史家的偏见,有关郑和事迹亦不见于云南各地方志。这一历史悬案延续了500年而未获解,并曾造成历史的误会。在云南南华县西门外有一块碑,文曰:“大中华国四千六百九年十月,前明开拓南洋各岛之大冒险家三保太监郑和公故里,陆军第二师长节制迤西各属文武官吏西防国民军总统官李根源立石。”在南华县城西北约2公里、龙川江北岸的…  相似文献   

18.
悍妇与乡约     
大理洱源县凤羽乡有个偏僻的村子叫做"铁甲场".我去过大理三次,也路过洱源,但从来也没有到过那座村庄.这些天乱翻书,才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0年出版的<大理历代名碑>的第537~538页间接了解到这个村名.  相似文献   

19.
人们把云南称为艺术的宝庠,诗歌的海洋,是有道理的。因为云南地处边疆,民族众多,物产丰富,景色秀丽;居住在这块乐士上的人民,都是勤劳勇敢的民族,歌舞场上的能手。无论是在金色的田野,翠绿的茶园,或是在清澈的河边,茂密的丛林,时刻都可听到清脆的歌声,看到健壮的舞蹈。这里的人民不仅把歌舞当成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连一山一水,都编成了优美的传说,一草一木,也有了动听的诗歌。无怪乎,凡是来过云南的外乡人,都异口同声地歌颂这美丽、富饶、神奇的地方,诗人、画家、  相似文献   

20.
在云南西双版纳,傣家人都说,当金孔雀开屏的时候,就会带来吉祥如意,事事顺心,日子过得如熟透了的波萝蜜,甜得醉人.去年,人们说金孔雀又开屏了——生活在这块富饶土地上的傣、哈尼、布朗、拉祜、基诺等少数民族和国营农垦企业职工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