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总体性作为卢卡奇辩证法理论的核心内容,是马克思辩证法超越性维度和生存性维度的根基。旧唯物主义和康德哲学是一种非总体性的思维方式,辩证法的双重维度被遗忘和遮蔽。黑格尔概念辩证法实质上是"历史主义"的总体性思维,虽发现了辩证思维的超越性维度,却遮蔽了其生存性维度。卢卡奇的历史总体性,既超越了非总体性思维,又实现了总体性思维的"历史性"自觉,为人们透视马克思辩证法的超越性维度与生存性维度提供了理论支点。  相似文献   

2.
卢森堡和卢卡奇在运用总体性的理论方法来考察马克思的理论时,从中开显出了政治哲学的理论逻辑。在卢森堡的启示下,卢卡奇提出总体性,旨在审理实证主义理解"现实"与"事实"的方式。在此过程中,通过抗拒实证主义而展现出对政治价值的追求,尤其是布洛赫所说的那种链接于价值判断或理想追求的"希望"的东西,在总体性的结构中得以显现,政治哲学由此在总体性视阈中"出场"。在卢森堡和卢卡奇总体性理论话语之背后,我们发现了通往马克思总体性以及政治哲学的一条思路,总体性对政治哲学的开显,在马克思的理论中十分真实地发生了。  相似文献   

3.
卢森堡和卢卡奇在运用总体性的理论方法来考察马克思的理论时,从中开显出了政治哲学的理论逻辑。在卢森堡的启示下,卢卡奇提出总体性,旨在审理实证主义理解"现实"与"事实"的方式。在此过程中,通过抗拒实证主义而展现出对政治价值的追求,尤其是布洛赫所说的那种链接于价值判断或理想追求的"希望"的东西,在总体性的结构中得以显现,政治哲学由此在总体性视阈中"出场"。在卢森堡和卢卡奇总体性理论话语之背后,我们发现了通往马克思总体性以及政治哲学的一条思路,总体性对政治哲学的开显,在马克思的理论中十分真实地发生了。  相似文献   

4.
"总体性"范畴是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具有核心地位的范畴。卢卡奇把这个范畴贯穿到了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研究当中,认为它是马克思方法的本质。卢卡奇的"总体性"范畴主要具有整体性、现实性、具体性以及历史性等特点。卢卡奇的一方面在马克思主义中恢复了"总体性"的重要地位,重新引起了对资本主义现实的批判,另一方面又存在着矫枉过正的问题,背离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路线。  相似文献   

5.
总体性是卢卡奇在《历史和阶级意识》一书中论述的核心范畴之一。在4967年《历史和阶级意识》再版序言中,卢卡奇对该书进行了深刻的理论反思,对其中的一些观点作了自我批判,但对总体性范畴却进一步加以肯定。他说:“毫无疑问,《历史和阶级意识》的伟大成就之一,在于使那曾被社会民主党的机会主义者们的‘科学主义’打入冷宫的总体性范畴重新恢复了它在马克思全部著作中所占的核心地位。”①如果说,总体性范畴是卢卡奇潜心研究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实质的重要结论,那么,它也是卢卡奇辩证法思想的真髓。因此,总体性范畴苗历史和阶级意识…  相似文献   

6.
总体范畴是卢卡奇重新建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点,作为哲学规定的总体性是研究社会历史和批判资本主义现实世界的科学方法,它所追求的是与社会历史的契合。从总体性的逻辑张力出发,卢卡奇深刻地批判了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和资本主义现实的非历史性特点,论证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合历史性和合目的性,这也正是卢卡奇总体性逻辑的必然归宿。  相似文献   

7.
在卢卡奇把"总体性"作为检验"正统马克思主义"的标准之后,总体性始终处于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主题和核心。总体性思想的产生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黑格尔和马克思理论的继承,是对第二国际、物化意识、实证主义的批判,是对当代社会的积极回应。深入分析和研究总体性,对理解和把握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青年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这部著作中把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解为"历史辩证法"。其中总体性范畴作为历史辩证法的存在论基础是卢卡奇哲学思想的核心。卢卡奇把总体性看作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本质以及马克思主义与资产阶级科学的区别所在。然而,就其存在论境域的整体而然从属于黑格尔,未能决定性地终止存在论建构的知识论路向。  相似文献   

9.
总体性思想是卢卡奇在《历史和阶级意识》中创立的一个具有特殊哲学意蕴的思想,是贯穿于该书的一条主轴,至于其它关于异化、主客体、无产阶级意识等思想,都与总体性思想紧密联系着。研究卢卡奇的总体性思想对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会产生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0.
出于一种在理论上弘扬马克思主义正统,应对黑格尔无人身的抽象理性主义,并在实践上指导工人运动的立场,青年卢卡奇提出了"具体的总体性"范畴。但是,由于"总体性"一词源自黑格尔,因此卢卡奇常被认为是黑格尔主义者。但是从分析黑格尔和马克思的总体性入手,在比较卢卡奇与他们的关系基础上,可以揭示出卢卡奇总体性理论的实在内涵:卢卡奇的总体性范畴其实质是历史唯物主义而非黑格尔主义。  相似文献   

11.
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对当代实践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体性思想是卢卡奇重新解读马克思主义的关键所在,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是具体性与历史性的统一,主体与客体的统一,革命性与实践性的统一和直接性与中介性的统一.卢卡奇的总体性思想唤起了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的重新思考,他们的理论是在 "寻求总体性与反对总体性"的交锋中不断发展的,然而由于他们过分强调人在历史创造中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夸大社会意识的功能,对于历史的连续性和继承性理解不足,他们没有找到变革当代社会的科学道路.因此我们在重视发挥历史辩证法在社会主义实践中的作用时,应以历史唯物主义视野去考察"总体性"辩证法.  相似文献   

12.
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认为马克思的辩证法在本质上是一种方法,这一方法的核心范畴是总体性辩证法是主体和客体间的相互作用;在自然界没有辩证法.卢卡奇对辩证法的认识带有人本主义的痕迹,并不完全符合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13.
罗莎·卢森堡总体性方法在卢卡奇的盛赞中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她在继承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基础上,特别突出其总体性方法,并在运用它分析马克思学说和资本主义积累问题中得到发展,开创西方马克思主义总体性研究路向的先锋。卢森堡总体性方法成为思考当今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的方法论来源。  相似文献   

14.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中,卢卡奇最早注意到了异化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中的地位。在《历史和阶级意识》中,卢卡奇根据当时只能了解到的马克思《资本论》等著作中的商品拜物教以及物化思想,对物化理论作了天才的阐述,及至后来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公开出版以后,这个问题在国际哲学研究中引起了激烈争论。几乎一个世纪,围绕《历史和阶级意识》以及物化理论,人们议论纷纷、褒贬不一,从而激起我们探讨卢卡奇物化理论的兴趣,并试图对物化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的地位作一评价。一卢卡奇的物化理论是怎样产生的呢?按照马克思的说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  相似文献   

15.
总体性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整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在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和改造中形成的,在马克思的社会历史研究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哲学包括个体的总体性、社会的总体性和历史的总体性三个理论层面。这三个理论层面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以人的全面发展、构建“自由人的联合体”以及和谐社会作为其实现目标。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应以马克思主义总体性哲学为理论指导,并根据这一哲学精神去设计行动方案。  相似文献   

16.
在《历史和阶级意识》当中,卢卡奇一直存在着恢复黑格尔主义传统的主张,并怀有强烈的黑格尔情结,卢卡奇一生的思想始终没有与黑格尔哲学彻底决裂,他从对辩证法的历史化角度,重新理解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并概括为“历史辩证法”,卢卡奇虽然超越了黑格尔主义传统,但没有在根本上超出黑格尔主义的影响。对马克思哲学的最好的解释也仅仅是一种“解释”,这种解释无论如何也不能超出马克思而向前迈进一步。  相似文献   

17.
青年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这部著作中把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解为“历史辩证法”。当卢卡奇转向对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的时候,是依靠黑格尔哲学所提供的思维方式来进行的。这就使得卢卡奇不能不带有黑格尔主义倾向。因此,在研究卢卡奇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当中,不能忽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8.
总体性贯穿着《历史与阶级意识》全书,是其核心范畴,是理解卢卡奇辩证法思想的枢纽和关键。总体性是一种辩证认识方法;总体是具体的总体,历史的总体;总体性是认识和把握历史的方法,意味着历史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和辩证统一。总体性思想适应了历史发展的需要,顺应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需要;它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大发展;总体性强调主客体的统一,强调主体-客体辩证法,高扬人的主体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9.
总体性是贯穿卢卡奇早中期思想的核心概念,具有克服资本主义物化的意义。卢卡奇在主客关系的框架内展开对总体性的思考。在早期,他接受了新康德主义主客二分的范式,只能以主观的赋形创造总体性。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他凭借无产阶级的历史主客体地位,将总体性揭示为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真正现实,由此为他中期的现实主义文艺观奠定了基础,现实主义必须反映现实的总体性,揭示历史的真正结构和真实动力。但卢卡奇未能超出主体优先逻辑,这使他的总体性与现实主义理论遭到质疑。  相似文献   

20.
总体性是卢卡奇在《历史和阶级意识》一书中提出的一个核心范畴。总体性范畴具有多重特性:作为本体论原则,它在《历史和阶级意识》中是社会本体;作为认识论原则,总体性是具体的,它是全面地把握社会现实的唯一方法;作为辩证法原则,总体性是历史的、联系和发展的。而贯穿总体性范畴的基本原则是主体性原则。分析总体性范畴的特征和实质,对于把握卢卡奇的哲学思想,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