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也谈怎样评价恩格斯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论——与黄楠森同志商榷杨丽娟(北京机械工业学院社科系)黄楠森同志在《正确评价恩格斯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论》(见《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5年第3期)一文中谈道:“长期以来,我们对恩格斯的这一理论研究不够,以至未能...  相似文献   

2.
为了隆重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深入学习和贯彻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七一”讲话重要精神,进一步推进理论创新,繁荣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根据黄楠森等六位哲学专家的倡议,在2001年7月8—10日期间,中共深圳市委联合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北京大学在深圳共同主办了理论研讨会.来自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的领导、专家、学者和新闻工作者一百七十多人出席了会议。《中国共产党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以下简称《创新》)一书就是由遴选的与会者所提交的论文汇编而成的,它也是这次会议的重大理论成果之一。纵观全书,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是特别值得称道的。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战略家.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丰富和发展作出了多方面的贡献.他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彻底地应用于一切实际工作,提出了关于科学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的理论,无疑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宝库.正如胡耀邦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六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所指出的,毛泽东思想中关于“对我们今后的工作更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关于科学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的理论,都以独创性的内容为马克思主义总宝库增添了新的财富.”今天,我们认真地学习和研究毛泽东同志关于科学的思想方  相似文献   

4.
2005年4月29日,在北京大学哲学系一层会议室举办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研讨会暨黄楠森教授和王东教授主编的《邓小平理论与当代中国哲学》出版座谈会。来自中国社科院、中央党校、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国防大学、中央编译局等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以及《人民日报》、《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北京大学学报》等学术媒体共四十余人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5.
一、《平凡真理》独具新见对《平凡的真理》这本书,冯定自己说“是比较通俗的哲学常识”,大家公认是深入浅出的哲学书。深入浅出不是容易的事,唯其深入,才能浅出,足见他深刻地研究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特别是研究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毛泽东在哲学上的发展。只有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才能做到通俗创新。无疑这本书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传播史上留下了珍贵的一页。我们认为该书在以下四个方面作了可贵的探索: 1.理论和实践之间的融合贯通。小平同志在评论刘少奇同志时说过,他在解决实际问  相似文献   

6.
<正> 在开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应用研究的过程中,不少人提出要建立“应用哲学”。在什么是“应用哲学”的问题上,目前论者还有不同的看法。一种主张认为“应用哲学”是关于哲学理论应用于实际研究的规律的科学;一种主张认为“应用哲学”就是“部门哲学”,诸如自然哲学、社会哲学、科学哲学、政治哲学、领导哲学等。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观来看,这两种主张都是站不住脚的。  相似文献   

7.
刘歌德同志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以下简称《概论》)已由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一本适合大学生使用的较好的哲学教材。《概论》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体系作了新的探索。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体系结构问题,近年来我国哲学界讨论较多,提出过各种不同的见解和设想。我们认为,一门科学的学科体系同它的教学体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科体系只有一个,但它的教学体系则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不同  相似文献   

8.
北大举办科学发展观与理论创新研讨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5月25日,“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理论研讨会在北大英杰交流中心举行。黄楠森、李君如等校内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家学者、《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媒体的负责人以及北大部分院系党委书记、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了研讨会。  相似文献   

9.
《辩证法内部对话》序言黄楠森诺曼·莱文是当代美国的著名马克思主义研究者,著有多种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著作。他关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哲学上有根本分歧的观点在国际上很有名,对我国理论界也有很大影响,《辩证法内部对话》一书集中论证了这一观点。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哲学...  相似文献   

10.
黄楠森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楠森认为:求真是哲学的第一要务,本体论则是一切哲学的逻辑核心和哲学得以存在的根本的合理性基石。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真正求真的哲学,它在哲学史上开辟了把哲学当作一门科学来建设的道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形态是辩证唯物主义。其中,它的核心是客观存在论而不能简单地认作物质本体论,它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客观实在(客观存在)的观点而不是实践的观点。要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实践论、认识论、人学与客观存在论的关系,不能用历史观、实践论、认识论和人学来否定客观存在论。黄楠森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总体上体现了中国一代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进一步发展的一个重要支点。  相似文献   

11.
关于哲学对科学(这里讲的科学主要是指自然科学)的功能问题是几年来理论界讨论的热点之一。《哲学研究》1987年第8期还为此发表了“哲学的特点和功能”专辑。这些文章无疑对解决这个问题都提出了一些富有启发性的思想。但我觉得在一些问题上还有待深入,于是就产生了如下的断想。1 我们知道哲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自然科学的研究具有启迪智慧、解放思想以及某种判据作用等。现在要问哲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什么对自然科学的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指出:“两个相互矛盾方面的共存、斗争以及融合成一个新范畴,就是辩证运动的实质。”这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第一次提出的唯物辩证法的实质。黄楠森、张星翼认为,马克思的“共存、斗争、融合”,既是对立面的统一,又是否定之否定,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到底是对立面的统一,还是否定之否定,在马克思那里还分不清。这个观点是值得商榷的。我们认为,马克思已明确看到,矛盾是唯物辨证法的实质。为了说明这一点,必须从黑格尔那里搞清楚对立统一与否定之否定的区别与联系。黄楠森他们认为,黑格尔就没有把对立统一和否定之否定区分开来。这种看法是不符合事实的。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是我们改造社会和进行社会科学研究的思想武器,而且是指导我们改造自然和进行自然科学研究的思想武器。众多事实已经证明,只有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才能取得自然科学研究的重大成果。正如恩格斯所说:“不管自然科学家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他们还是得受哲学的支配”(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第187页)。在本世纪以来,自然科学迅速发展,全世界每小时就有近二十项发明,自然科学的视野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同志“提倡认真学习和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理论,特别是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掌握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切切实实地提高全党同志的理论水平和政治敏锐性”。①响应江泽民同志的号召,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树  相似文献   

15.
《汪信砚论文选》(中华书局2009年,以下简称《汪文选》,凡出自该书的引注均只标页码)是从作者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所发表的150多篇论文中精选而成的。其中包括“现代认识论研究”、“现代社会发展中的哲学问题探索”和“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我反思与建构”三个部分34篇论文。在我们看来,这些写于不同年代的学术论文,不仅生动展现了汪信砚教授在不同时期的研究主题、探索足迹和理论成果,而且通过一位善于思考、不断创新、卓有建树的中青年哲学家之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6.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含义问题目前展开了争论。大体上有三种基本观点:一种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运动及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就是宇宙三界的普遍规律。一种观点认为,纯粹思维领域是其研究对象,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思维自身及其规律的科学。还有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思维和存在关系的科学,那对象就是思有关系了。当然也有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人学,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我们认为在讨论中,除了主流的一面,存在着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思辨化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同志指出,邓小平理论“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严谨的马克思主义体系,统一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也是我们学习和掌握这一理论的钥匙。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南方时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又说:“我读的书不多,就是一条,相信毛主席讲的实事求是。”他还说:“最近我对一位外国…  相似文献   

18.
近读《毛泽东哲学批注集》,有感于毛泽东关于“哲学(指马克思主义哲学——引者)的党性包含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的论断。本文试就这一重要批注谈点学习体会。(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党性包含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毛泽东在1939年研读艾思奇编的《哲学选辑》之“绪论”的有关内容时所作的批注。这一批注不是偶然之作,亦非对前人思想的简单重复,而是毛泽东一贯思想发展的逻辑必然,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基本思想的科学提炼。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同志在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中,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理论创造。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的哲学思想有助于我们把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本文试图从哲学方法论的高度对邓小平社会主义思想作些研究。 1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而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马克思主义者倡导的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其根本点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使主观指导与客观实际相一致。邓小平历来十分重视研究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认识方法。他的著作没有一篇是专门讲哲学问题的,然而每一篇又都是从哲学的高度来提出问题和说明问题的。邓小平的哲学思想,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基本原理,又具有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20.
一迄今为止,国内外的学者们大都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同马克思主义其它组成部分一样,是以《共产党宣言》的问世为标志。因为《共产党宣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者的统一,马克思本人后来也认为新世界观是在《哲学的贫困》、《关于自由贸易的演说》和《共产党宣言》中首次得到科学的表述和公之于众。但是,我们必须指出:在这里,第一,要把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关系弄清楚。在马克思主义形成发展的历史中,我们固然不能把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肢解,可是在这三者之间,无论是逻辑上还是功用上都是有秩序的,是三个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它们不可能在其形成过程中由马克思一气呵成。从逻辑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前提和条件,同时也是解剖社会经济现象,研究政治经济学的钥匙、重要的方法论。列宁说:“只有马克思的哲学唯物主义,才给无产阶级指明了摆脱精神奴役的出路,一切被压迫阶级一直受着这种精神奴役的痛苦。只有马克思的经济学说,才阐明了无产阶级在整个资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